书城政治为中国辩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5727900000003

第3章 崛起中的经贸大国

第一节 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和平崛起

(一)会不会破坏现有世界秩序

正视大国崛起对世界权力格局的影响,中国领导人最近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这个新概念的内容是什么还不是很清楚,但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的走势而论,“经济外交”应当是目前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手段。

(二)经济是最强大有效的力量

其一,经济力量是中国冲破其他大国围堵的最强大有效的力量。

其二,经济手段可能也是中国和国际社会交往时能够造成双赢局面的最重要手段。

其三,中国尽管在崛起,但缺少软力量。

第二节 能源危机对中国国际战略的教训

(一)受制于外国利益

随着外国经济利益进入中国,中国似乎正在失去自己的产业发展自主权。现在的很多产业政策越来越受到外国经济利益的影响甚至操纵。

(二)外交奔波成果有限

能源危机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以往国际战略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国际战略的严峻挑战。

第三节 中国与全球资本主义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这种冲突不仅表现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供应和需求方面,而且更表现在政治学意义上的中国和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代言国家的战略利益的冲突上。

(一)“请进来”“接轨”与西方战略一致

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当今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

(二)“走出去”触动西方政治战略神经

经济影响力的“走出去”显然开始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更开始触动那些一直主导着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国家的政治和战略神经。外在的阻力是必然的,冲突也在所难免。

(三)中国在欧盟眼中的战略利益定位

在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中,中国与老欧盟国家包括英、法、德、意等国的关系还是主体,因为对华政策的动议大都来自这些国家,或者说,如果没有这些国家的支持,很多政策动议不会有实质性的结果。

(四)经贸利益居对华政策首位

欧盟与中国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概括地说,欧盟对中国的利益定位是经济贸易利益居首,战略利益居次。

(五)对华战略要与美国协调

在和中国交往,尤其是经贸交往的同时,必须用各种方式对中国施加影响,使得中国有可能朝着西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即内部的政治民主化和外部事务中全面和西方合作。

第四节 中国应思考如何保护其海外利益

接受国际规则不仅意味着外国资本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来保护他们的在华利益,而且也意味着中国同样可以用这些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走出去”产生国际地缘影响

“走出去”一方面表明中国对国际经济事务已经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力;另外一方面,中国也要意识到“走出去”对当地社会及其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

(二)与西方既得利益发生冲突

中国的“走出去”不可避免要和西方国家已经在那里的既得利益发生冲突。

第五节 中国如何实现战略“走出去”

要实现和平,中国不仅必须有足够的国防和军事能力来保障自己的国家利益,包括在海外的国家利益,还必须有能力承担起保障国际社会和平的责任。

(一)战略“走出去”的障碍

在战略“走出去”问题上,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其国防现代化经常被其他国家视为“威胁”。

(二)建立与外界的军事互信

实现军事现代化并不是说中国必须成为一个军事国家或者军事大国,而是说中国必须具有足够的军事能力,为内部经济发展和外部贸易安全服务。中国要实现军事现代化,但必须理顺经济和军事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军事合作与大国责任

中国必须确立军事方面的国际责任。作为大国,中国军事除了必须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家外,还必须承担和国际社会一起共同维护世界秩序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