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法总比问题多
5625200000002

第2章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1)

卓越人士必是方法高手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面对问题的态度可以反映员工的精神面貌。一个卓越的员工,一定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高手,善于用创造性的方法令问题灰飞烟灭。

卓越人士必是方法高手。在他们的世界里,问题并非洪水猛兽,而只是前进途中的一段小插曲。他们相信凡事必有方法去解决,而且能够用最巧妙的方法将问题解决得最完美。事实也一再证明,看似极其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寻找方法,必定能有所突破。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年纪大了,他决定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莫言和喻术中选择一位才智过人的接班人。

因他们都很精通骑术,国王决定用赛马的方式来做决断。他说: “我知道你们二人都很善于骑马,这里有两匹同样好的马,我要你们比赛一下,胜利者将成为我的接班人。”

他把白马交给了莫言,把黑马交给了喻术。二人接过马后,不约而同地打量着马的素质并在心中衡量自己的骑术。

喻术心想:“幸好我一直都在坚持练习骑马的技术,看来国王的宝座非我莫属了!”想到这里,他不禁沾沾自喜起来。

这时,国王开始宣布比赛的规则:“我要你们从这里骑马跑到农场的那一边,然后再跑回来。谁的马跑得慢,也就是后到目的地,谁就是胜利者。”

听了这话,喻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下子从自己的美梦中清醒了过来。他心里很是纳闷: “骑马比赛都是比速度,谁快谁就赢,怎么会比谁的马慢呢?”

莫言以为自己听错了,呆立着不知如何是好。

国王见两人都张着嘴巴没说话,便又说:“我再重复一次比赛规则,这次比赛是比‘慢’而不是比‘快’的。你们赶快准备好,我数一二三便开始。”

一会儿,莫言突然灵机一动,迅速跳上了喻术的黑马,然后快马加鞭地向前急驰而去,他自己的马却留在了原地。

喻术感到莫言的举动很奇怪: “咦!他怎么骑了我的马呢?”当他终于想通了是怎么一回事时,已经太晚了。他的黑马遥遥领先,无论怎样追也追不上了。

结果,喻术的马最先到达终点,他输了。

“好样的!”国王高兴地对莫言说, “你可以想出有效的方法,能出奇制胜,这证明你有足够的才智来接替我的位置。我宣布,你就是我选中的下一位国王了!”

西铁城的员工着实是善于找方法的高手,他们的举动和所取得的成果也向我们证明了:只要用心去找方法,就一定会找到。

的确,有些事情并不是难以做到,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找方法解决问题。只有想办法才会有办法,这是我们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再简单的问题,若不去找方法,问题也会重如山;再困难的问题,只要积极地去找方法,最终一定能迎刃而解。

稻盛和夫被日本经济界誉为“经营之神”。他所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该公司刚创办不久,就接到著名的松下电子的显像管零件U形绝缘体的订单。这笔订单对于京都陶瓷公司的意义非同一般。

但是,与松下做生意绝非易事,商界对松下电子公司的评价是:“松下电子会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对新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松下电子虽然看中其产品质量好,给了他们供货的机会,但在价钱上却一点都不含糊,且年年都要求降价。

对此,京都陶瓷有一些人很灰心,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尽力了,再也没有潜力可挖了。再这样做下去的话,根本无利可图,不如干脆放弃算了。”但是,稻盛和夫认为:“松下出的难题,确实很难解决,但是,屈服于困难,也许是给自己未足够地挖潜找借口,只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才能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于是,经过再三摸索,京都陶瓷公司创立了一种名叫“变形虫经营”的管理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将公司分为一个个的“变形虫”小组,作为最基层的独立核算单位,将降低成本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即使是一个负责打包的员工,也都知道用于打包的绳子原价是多少,明白浪费一根绳子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样一来,公司的营运成本大大降低了,即便是在满足松下电子苛刻的条件下,利润也甚为可观。

有些问题的确非常棘手,想了许多办法,仍无法解决。于是有人便认为“已是极限”,或是“已经尽力”,再努力也是白搭。当你真正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你就知道所谓的“难”,其实只是自己的“心灵桎梏”。只要不断努力,开发的潜能就会越来越大。

卓越的员工必是方法高手,如果你也想成为卓越的人,取得人生的辉煌成就,就请行动起来,运用智慧向工作中的一个个问题发起挑战吧!

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

“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是两种工作状态,“尽力而为”并不以结果为导向,而“全力以赴”则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结果。我们在工作中选择“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得到的也将是不同的结果。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击中了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跑,猎狗在后面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生气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解释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而兔子带着伤成功地逃回家后,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受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可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回去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两个概念: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

什么是尽力而为?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但不以得到好的结果为向导。

什么是全力以赴?同样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但却会激发自己的全部潜能,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前进。

如果你抱着尽力而为的态度,那么,即使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也认为无所谓,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也只能是差强人意的。而如果你抱着全力以赴的心态,则会让工作中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工作中,我们要全力以赴,而不只是尽力而为。

很多人都以为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成功与否,只要尽力而为就行,这也逐渐成了他们掩饰自己失败的借口。牛根生非常喜欢一句话:“没有任何借口。”一个全力以赴的人,不会为任何失败的可能性寻找开脱的借口,不会为所要达到的目标寻找任何退路,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同一切困难与阻碍誓死搏斗,因为没有退路,于是绝处逢生,创造按常理难以想象的突破。尽力而为,最多也许支持一个人80%的潜能,而全力以赴却可以发挥出一个人120%的潜能。健康的猎狗没有追上受伤的兔子,是因为猎狗只是尽力追赶,而兔子虽然受了伤,但为了逃命全力以赴地奔跑,竟然跑出了超出能力范围的速度。

在蒙牛,没有尽力而为,只有全力以赴。塑造“三全员工”——全心、全力、全时(“全心”就是忠诚,“全力”就是干劲,“全时”就是无间断)始终是蒙牛队伍建设的宗旨。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正是各个岗位上的全力以赴,所汇聚的力量成了蒙牛速度的助推器。

2003年3月28日夜到29日晚,牛根生在25个小时内做了5场演讲,每场演讲平均2个小时,从中央电视台到人民大会堂,从人民大会堂到香格里拉酒店,从香格里拉酒店到清华大学,从清华大学到北京大学。随行人员人人为他捏了一把汗,然而这把汗最后被掌声、笑声、欢呼声冲得烟消云散。“铁人牛根生”的大号由此诞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时任广告部主任)说:“我天天与企业家打交道,但我最尊敬的企业家是张瑞敏,最喜欢的企业家是牛根生。”

蒙牛的成长路上,可谓是坎坷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创建之初竞争对手的打压,到砸广告牌事件、毁林建厂事件、假新闻诽谤事件,蒙牛历尽艰险,顽强对抗。

2004年3、4月份“投毒恐吓事件”,使蒙牛遭遇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随着犯罪分子的肆意猖獗,谣言“风起云涌”,蒙牛的产品纷纷下架,企业生存陷入了空前的危机。牛根生亲自上阵,建立起一支全力以赴的团队,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有时甚至彻夜不眠地讨论问题。以致当咨询公司到来的时候,不管是香港的,台湾的,还是美国的,所有的应对方案都没能超出这个团队自己制定的预案。自助者天助,生死关头,牛根生提笔向温家宝总理求助,并欣喜地得到了批复。随着四省公安联合破案,蒙牛终于化险为夷、死里逃生,并继而成为“运动员专用产品”,化危险为机遇。是蒙牛人全力以赴的精神在危难之时解救了自己,唯有全力以赴才能爆发出战胜一切的力量。

为了占领市场,蒙牛人凭借全力以赴的闯劲,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