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孩子最佳的培养期
56256300000005

第5章 1岁前:宝宝的爬行与社交训练

爬来爬去爬出健康

宝宝聪明是广大新妈妈的期望,但是,新妈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宝宝脑袋聪明、身体健壮呢?事实上,宝宝的脑部是借助手脚的交互运动而发育的。而爬行训练正好可以让宝宝手脚并用地运动,不但可以健身,而且又可以促进脑部的发育。

宝宝在刚出生时,只能仰着睡觉,后来他才逐渐地可以翻身、趴着睡觉,用人体学来解释这种变化,这些行动便是为了做“爬行运动”的准备运动。因此,为了让宝宝的准备运动更有效,可以让宝宝趴着睡觉。这样可以使宝宝的头、手腕更有力,也可以厚实脑部,而且也不会让大脑勺变得扁平。当宝宝手腕好像不能出力时,应该怀疑身体是否有异常,如果有的话,就能在早期发现,并且及早的治疗。

宝宝可以从趴着与翻身的状态当中,学习身体的动作,凭借这样的运动,脑部也会跟着发达。等到宝宝可以坐起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事物映入他的眼帘,这时候宝宝就会对许多东西感到好奇。

爬行运动就是让宝宝运用还没有灵活的手脚,交互地向前伸出前进,同时,也可以让他的头部,跟身体取得良好的平衡感。爬行运动也可以说是全身运动,既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脑部也可以跟随着全身的肌肉一起全力发育。

所以,新妈妈应该尽可能地让宝宝学习爬行,这样,宝宝的身体和头脑都可以发育得很好。爸爸妈妈最好不要让宝宝使用学步车去学走路,因为,学步车是不会让宝宝全身的肌肉运动得很好,应该让宝宝在学走路之前,尽可能多地爬行。

爬行是宝宝的本能,也是宝宝学会走路的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有一些爸爸妈妈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走路,就让其使用学步车。其实,“快”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让宝宝扎实地经历他的每个成长的阶段,宝宝会越来越聪明的。

摸、爬、滚、打、蹦、跳等是宝宝行为的本能。爬行对宝宝来说,是既安全又稳妥的健身活动。宝宝在爬行的时候,头颈要抬起,胸腹部要离地,以四肢支撑体重。宝宝爬行可以锻炼胸腹、腹背、四肢的肌肉,增进肌肉的张力,促进骨骼的生长。

据有关的研究专家说,会爬的宝宝动作举止都是灵敏、协调、活力强;爬得晚的,或是爬得少的宝宝则是显得呆板、迟钝、情绪低落。美国有关儿童研究所调研分析认为,鼓励并且诱导宝宝早爬行以及多爬行,可以有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启迪和开发宝宝智力的潜能,调控大脑对眼、手、足部的神经协调动作。如此看来,宝宝的爬行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爬能促进宝宝大脑各神经纤维间的畅通联系,促进脑的发育。

爬行能增进母子交流,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爬行加大了宝宝认知世界的范围,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思维和记忆的锻炼。

充分的爬行是全方位的感觉综合训练,对于宝宝各部位的发育及大小脑、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回路网的建立都有好处。

爬行还能锻炼胸腹、腰背、四肢等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爬行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健体活动,可以为宝宝的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因此,新妈妈应该尽早地鼓励宝宝学习爬行、多爬行,并且采用新颖的多样的、色彩鲜亮的、宝宝感兴趣的物体做“诱饵”,引诱宝宝奋力向前爬,让宝宝尽早地爬出健美的身体和聪明的头脑来。

一般的训练方法如用玩具逗引宝宝,使他能俯卧抬头抬胸,引导宝宝使用上肢把上身撑离地面,开始时宝宝也许只能肚子贴着床面匍匐爬动,但这已经是小家伙取得一大进步了。再如训练宝宝用手和膝盖爬行,将宝宝的肚子托起,把腿交替性地在腹部下一推一出,每天练习数次。然后在前面放一些玩具来吸引他,宝宝会使出全身的劲向前匍匐爬行。开始可能没有前进,反而后退,这时要用力顶住宝宝的双腿,给他一点支持力,由此宝宝会逐渐学会用手和膝盖爬行的动作。

等宝宝学会了用手和膝盖爬行后,还可以让宝宝趴在床上,用双手抱着宝宝的腰,使得其两个膝盖离开床面,小腿蹬直,两只胳膊支撑着,轻轻把宝宝的身体前后晃动几十秒,然后放下来。这样每天练习3至4次,会大大提高胳膊和腿的支撑力。当支撑力增强后,双手抱住宝宝时可稍稍用力些,以促使宝宝往前爬。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情况试探着松开手,用玩具逗引宝宝,并用语言鼓励宝宝,慢慢的宝宝就学会真正爬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新妈妈训练宝宝爬行应该先训练宝宝向前的感觉,要有耐心,反复训练后,宝宝就能自己朝前爬行了。另外,每次练习成功后,都要给宝宝鼓励或奖励,以保持宝宝对爬行练习的热情。

训练爬行有哪些准备

学爬对宝宝来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新妈妈在训练宝宝爬行前应该做好相应的预备工作,同时要付出耐心的指导,不仅能让爬行训练更顺利,还能防止意外发生。

爬行服装。教宝宝爬行时候最好给宝宝穿连体服,爬行时就不会让宝宝的腰部及小肚肚着凉,同时衣服合体,不会影响宝宝爬行的兴致。要注意服装的前面不要有大的饰物及扣子,防止宝宝趴下时硌痛娇嫩的身体。

爬行装备。宝宝爬行时候肘、膝部分很容易磨破皮肤,可穿上护肘、护膝。

爬行地点。床上虽然干净,但是宝宝很可能会不小心掉下来摔伤。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的地板上铺上一块毛毯,让宝宝练习爬行。

安全防护措施。宝宝爬行时一定要有大人的看护,不要让他可以抓住或拉拽任何悬在餐桌边的桌布;把所有带棱角的家居做好防护;将宝宝爬行活动范围内的易碎品拿开;桌子上不可放热东西,房间里不能放有毒的器皿;要保证地面没有电线拖扯,所有电插座都要盖上安全盖。

好了,现在,爬行训练,开始!

爬行训练大课堂

宝宝学习爬行的时候,大人要适当地配合,可以采取一些妙招,使宝宝尽快地学会爬。比如,爸爸先躺在床上,宝宝趴在一边,妈妈在爸爸的另一边,妈妈牵宝宝右手,爸爸推宝宝左腿。这样,慢慢地协助宝宝从自己的那边爬到妈妈的这边来。也先让宝宝趴在床上,妈妈在宝宝前面,爸爸在宝宝后面。然后,妈妈在前面牵宝宝的右手,爸爸在后面推宝宝的左脚。这样,妈妈牵宝宝的左手时,爸爸就推宝宝的右脚:牵右手时就推左脚。如此,训练几次宝宝就会爬了。再有就是先准备一个有弹性的席子,并把小席子卷成圆筒状。然后,让宝宝趴在席子上,并将席子一边压在身下。这时,爸爸或妈妈推动席子,让宝宝随着席子的展开而朝前爬行。另外,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在教他学爬时可以找一个会爬的小朋友来跟他一起玩,这样两个宝宝在一起,就鼓励他们爬着玩。这时,当你的宝宝看到他的小伙伴爬行时,他也就会模仿人家,很快学会爬。

训练宝宝学爬时,新妈妈要耐心,要给宝宝指导学爬的要点。你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训练宝宝的爬行:

转向爬。先把有趣的玩具给宝宝玩一会儿,然后当面把玩具藏在他的身后,引诱宝宝转向爬。

爬行小路。把一小块地毯、泡沫地垫、麻质的擦脚垫、毛巾等东西排列起来,形成一条有趣的小路,让宝宝沿着“小路”爬,体会不同质地的物质。

攀爬家具。从地面爬行进展到爬上椅子,这是建立立体空间高度概念的最佳练习机会,亦可强化手部和腿部的肌力。在攀爬时如撞倒亦无妨,从经验中宝宝可以学到如何避免危险的自保本领。

翻筋斗。1岁的宝宝会试着弯下腰身,从两腿间探看世界,这时可顺便抓住其大腿和腰部,协助完成被动式的翻滚。翻筋斗可训练宝宝的平衡感,并使手脚力量更加强劲。

俯卧练习。用玩具放在宝宝前面,鼓励他用一只手臂支撑身体,另一只手去拿玩具。

伸手抓物。新妈妈用手拿着两个玩具,与宝宝保持一定距离,逗引宝宝用双手抓玩具。

踢腿运动。在床头上挂一些吹气玩具,鼓励宝宝用脚去蹬踢玩具,练习踢腿动作。

席子助爬。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圆状,让宝宝趴在席子上。将席子一边压在身下,妈妈推动席子,让宝宝随着席子的展开而朝前爬。

前拉后推。宝宝趴在地上或床上,一个人在宝宝前面,一个人在宝宝后面,前面的人牵宝宝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宝宝的左脚。牵宝宝的左手时,就推宝宝的右脚。

腾空胸腹。让宝宝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妈妈推动宝宝左手、右脚,前进一步后,换推动宝宝右手、左脚,轮流进行,训练宝宝用手、膝爬行。可以在目的地摆放宝宝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宝宝努力往前,并保持对这个练习的兴趣。

美丽的诱惑。宝宝通常都喜欢一些美丽的东西,如对那些颜色亮丽的东西会目不转睛地看,并想抓在手里。于是,聪明的新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一心理,拿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诱惑他,吸引他的注意力,促使宝宝俯下身爬过来跟你要,这时你再向后退一些,等宝宝爬几下再让宝宝抓到物品,并夸奖他做得好。

趴下抓物。如果你的宝宝总是坐在那里,怎么教都不肯去爬动,那么你可以想法使他变成俯卧位。你可以先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放在他身体不远处,诱使他由坐位变成俯卧位,去拿玩具。要知道,在学爬之前,宝宝能趴在床上,做好爬行前的预备动作,就算是胜利。一开始你可将玩具放在不远处,以后可以逐渐放在小家伙身体的左边或右边,也可以放在他的后边,只要他能俯下身去拿就可以。

勇士寻宝。一般来说,宝宝们都充满好奇心,喜欢到处钻着玩,因此,新妈妈可以在家里给宝宝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探险胜地,在床下或是桌子底下,放上一些小玩具,给宝宝穿上袜子和厚实一点的衣裤,对宝宝说:“里面有个好玩的东西,你去找找拿出来吧。”这时,好奇心会驱使小家伙勇敢地到床下去寻找宝藏。这时,新妈妈可打开灯,使光线穿过,让宝宝隐约看到玩具的影儿,好激发他去寻找,并拿出来。

寻声而爬行。新妈妈是否知道,一些带声响的小玩具,都是吸引宝宝的好玩意儿。你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在宝宝的远处,摇动着使其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时宝宝就会想办法过来,而爬则是他唯一可以利用的方法。

钻山洞。新妈妈可以将家里的一些大纸箱的盖子与底子剪掉,使纸箱成为一个方形的筒状。然后,将剪好的纸箱横放在地上,让宝宝坐在纸箱的一边,爸爸或妈妈再到纸箱的另一边拍着手,呼唤宝宝钻“山洞”,爬到你身边来。不过,要注意的是纸的边缘要用胶条粘上,因为纸边有可能划破宝宝细嫩的皮肤。

追皮球。你也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小皮球,当宝宝一碰到球,球的滚动就会引起宝宝的兴趣,他就会追着球爬行。不过,要注意球不要气太足,免得小家伙一碰到就滚出老远,使他对追球失去信心。

敏感期里的六感刺激

积极地利用各种感觉发育的敏感期进行感觉刺激,是开发宝宝智慧潜能的最佳途径。

出生后的宝宝最开始在想什么?宝宝从出生到1岁这一阶段的时间内,大多数都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自己的愿望。新妈妈只有在掌握了宝宝在这一阶段的时间内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的成长。促进宝宝早日的会自己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这也是教育子女的十分重要的一环,对宝宝以后的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年轻的新妈妈们就要注意,要仔细认真地观察你的宝宝在想什么,从心理上给你的宝宝以支持,促进你宝宝健康的、快速的成长。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只有当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地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热情的关心,宝宝才会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因此,在宝宝最初的陈馆长过程中,新妈妈要多给宝宝一些“刺激”,因为宝宝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感觉器官,包括视、听、嗅、味、触、本体来感觉的。那么,怎样利用各种刺激来促进感觉的发育呢?

视觉刺激。宝宝一出生就有视觉功能,他喜欢追逐看光亮,以及妈妈慈祥的面孔,还有色彩艳丽、对比明显的玩具图案。在哺乳时,妈妈要注视宝宝的双眼,使宝宝能尽早地认识妈妈。

听觉刺激。在宝宝吃饱睡足以后,妈妈要常和宝宝对话,亲切地呼唤其名,或放一首轻柔流畅的音乐,这时宝宝会手舞足蹈,咿呀学语。反复地对话,可以促进宝宝早日说话。

嗅觉刺激。宝宝的第一个嗅觉判断是能嗅出妈妈身上特有的体味,而寻找乳房;遇有冷空气刺激可以打喷嚏。经常让宝宝适当地闻一闻酸味如食醋、白酒味、香水味等以刺激嗅觉发育增强其嗅觉判断能力。

味觉刺激。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味觉刺激是母乳或代乳品。如果不及时给其他的味觉刺激,将会引起宝宝偏食、拒食。所以,应当在宝宝1个半月时适当地喂一些橘子汁;3个月左右可以用筷子沾一些各种菜汤给宝宝尝尝味儿;用奶粉喂养的宝宝,应该3至5个月换一种奶粉,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口味的奶粉。

触觉刺激。宝宝每天都应洗澡。其意义除了清洁,也是最早的触觉刺激。触觉刺激不良的宝宝,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的淡漠、心理障碍等。在给宝宝洗澡时,妈妈要对宝宝全身抚摸,手、脚心按摩。平时要注意手部的触觉刺激。如让宝宝触摸不同质地如木质、塑料、布,不同形状如圆形、长形,不同温度如凉水、温水的物品。

进行平衡感训练。及时地将尽量竖着抱起来,或是将宝宝由仰卧转到伏卧位,感受不同体位的地球引力,对宝宝将来的大运动协调能力,以及立体感判别有重要的意义。可在宝宝高兴时轻轻地用双手托起,在空中做“荡秋千”的游戏;训练其运动平衡能力;也可将宝宝平放在床上,拉住双手使宝宝坐起、躺下,配以儿歌反复训练。

以上的六感学习对宝宝的整体发育,包括智力、心理及学习生活能力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能从幼儿期就注意全面均衡地进行六感的训练,将使你的宝宝受益终生。

身心齐动员思维训练法

脑科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告诉我们:思维能力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思维是儿童掌握知识主要的心理过程,发展思维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核心。促进宝宝思维发展,一方面要为宝宝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掌握宝宝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善用赞美和鼓励,耐心倾听宝宝的心声,给宝宝创造一个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要进行思维训练,思维是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和发展的。

对儿童思维训练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要在游戏中进行思维训练,其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就第一个原则来说,思维训练的基本原理是刺激宝宝的大脑,从而改善脑神经的铰链过程。游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宝宝的兴趣,使宝宝大脑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兴奋水平,从而使思维训练效果最佳。就第二个原则来说,针对童年的“爱因斯坦”和“莫扎特”,教育策略肯定不同。思维训练只有在充分了解宝宝思维的优势和劣势领域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提升的思维训练。

宝宝们的思维表现肯定各不相同。比如在一张纸上画上一个圆,然后告诉宝宝在这个圆上添加几笔,就可以成为另外的图形或实物。大多数宝宝会在圆的四周画一些放射状的短线,说是太阳;少数小朋友会在大圆里画上几个更小的圆,一个套一个,说是“被锯掉的树根”,我们知道他画的是年轮;极少数的小朋友直接在大圆下面画一条粗粗的竖线,然后一脸憧憬地说:“这是棒棒糖!”有的小朋友会画成向日葵、蜘蛛网、大蛋糕、月饼……有一个小朋友则是另辟蹊径,他在纸上面的大圆圈里点了一个黑点,说是“爷爷的大圆肚子”,而那个黑点就是“爷爷的肚脐眼”。

如果把同样的测试给成人做,答案未必比宝宝的丰富。宝宝的想象力完全不受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局限,想象力比成人丰富很多。这个年龄段也被称为窗口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最佳阶段。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右半球和左半球有着一定的分工:左脑半球的主要贡献语言和逻辑方面的,主管抽象思维、分析思维,它也是脑语言区的所在地;左脑如果出问题,语言表达常常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下降,很难进行推理、演绎,要完成一些数学题目就会非常困难,因为数学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

对宝宝进行思维训练,新妈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手指练习法。用拇指去挨个碰从食指到小指的指尖。

左书左画。左脑主管着书写过程。为了开发右脑,脑科学家们主张多用左手写字。左画,就是用左手作画,不仅具有一般作画时的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等益处,还练习左手的灵活性,同时,激发右脑在形象思维、综合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力。

做左侧体操。左侧体操是开发右脑功能的一种好办法。由于右脑负责左侧身体,因此,左侧体操会反过来促进右脑的活动,有利于右脑能力的提高。左侧体操包括一些基本的动作和游戏。基本动作是左上肢侧举运动;左上左上肢侧举运动;左手指运动;左腿侧举运动;左腿前举运动。基本游戏是用左手进行猜拳游戏;每天早上学习用左手使用牙刷。

脚部活动法,即活动脚趾的右脑刺激法。这是一种宜于洗澡时或洗完澡后进行的。具体做法是用手,将脚趾全部伸展开,并稍稍保持一段时间;脚拇指和其余四趾交叉活动,一开始活动不了的时候,可以用手指帮助拉开;将脚趾绕到第二趾上,再相反进行;以抓东西的感觉收拢脚趾;用手一个一个拧转脚趾,并握紧拳头捶击脚心。

悬挂倒立。这种训练能够治疗前庭疾病,发展平衡感觉,同时还能改善宝宝整个头脑的循环功能,使更多的脑细胞得到更充分的氧分供应。

音乐训练。音乐被称为“智能的催化剂”。在动听的音乐环境中,大脑细胞能更好地发育成长。音乐是一种形象思维,而右脑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地。从小进行音乐训练,对于右脑功能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音乐还能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具体做法是让宝宝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同时,要求他们为歌曲配动作。家长鼓励宝宝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多选择节奏鲜明、旋律简单的音乐。

相似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发现事物相似的原因、发现事物相似的结果、发现事物相似的规律,等等,所以相似性思维训练也主要是针对这些方面训练来提高思维能力的。方式一是寻找事物间的相似,如无花果叶和仙人掌、鲸鱼和鲤鱼、人和猴子、人和黑猩猩。方式二是寻找事物间的差异,如仔细观察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看看有什么不同;仔细看看你和爸爸、妈妈的照片,有什么不同;对着镜子,仔细看看你的左眼和右眼,有什么不同。方式三是对相似的事物进行分类,如把彩笔、铅笔、记号笔、抹布、扫帚、本、图画书进行分类,把鲸鱼、鲫鱼、金鱼、海狮、海象、海马、海豹进行分类,把大猩猩、猴子、长臂猿进行分类。方式四是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关系,如人和猩猩,猫和老虎,熊和熊猫。方式四是从事物的相似性推测事物的性质,如红色的长方形和红色的圆球,蓝色的圆球和红色的圆球,等等。

从五官开始认识自己

宝宝的学习与进步是要通过自己的经验而获得的,而非别人所能替代的。教宝宝认识自己的五官可以发展他的认知能力,让他认识自己的小手小脚,能引导宝宝注意自己的四肢与活动方法,发展自我意识,而且,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新妈妈在教导宝宝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时,也可以使用活泼的方法,鼓励宝宝大胆尝试,让他从尝试体验中详细地学习自己的身体部位以及各器官的位置等,从而了解自己并培养完整的自我概念。

那么,为了让宝宝更好更快地认识自己的五官与身体其他部位,聪明的新妈妈可以运用以下游戏的方式:

认识你的鼻子与眼睛。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到自己的鼻子与眼睛的用途,并可以探索五官的特征。

先准备几种味道不同的液体,比如牛奶、可乐、酱油等,再准备两张分别是“鼻子、眼睛”图片,以及字卡“鼻子”与“眼睛”。

开始,你可以先将几种味道不同的液体让宝宝去闻一闻,接着就问他:“琪琪,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气味的?”让宝宝回答,这时宝宝还不会说话,你就可以告诉他:“你鼻子在脸的中间,它可以闻气味。”

再问宝宝:“你怎么知道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用什么看见的?”接着再告诉宝宝:“人都有两只眼睛。你也是一样的,你的眼睛可以看东西。”

之后,可以反复让宝宝认识鼻子和眼睛的位置,并让宝宝指认。最后,再让宝宝认识一下字卡上的鼻子、眼睛。

认识嘴巴、耳朵。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了解自己的嘴巴与耳朵的用途,从而引起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兴趣。

先准备两张“嘴巴与耳朵”的图片,以及两张字卡“嘴巴”与“耳朵”。

一开始,你可以通过摇铃的声音引起宝宝的注意,说:“咦,小明,你怎么知道妈妈摇铃响了?你用什么听见的?”这时再告诉他:“哦,原来小明的耳朵可以听声音的,它就长在脸的两边哦。”

接下来再问宝宝:“小明,你想吃甜甜的香蕉吗?你告诉妈妈,用哪里吃香蕉?”接下来再告诉宝宝:“哦,原来小明的嘴巴是可以吃香蕉的,它就长在你鼻子的下面哦。”

然后,再让宝宝反复地认识一下五官的位置,比如:他的眼睛下面是他的鼻子,他脸蛋的两边是他的耳朵。最后,再让宝宝认识一下字卡:嘴巴与耳朵。

认认自己的手指。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本体感觉,让他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手。

先准备一些红色的或白色的图画纸,以及一张字卡“手”。开始,妈妈先伸出自己的手,与宝宝握一下手,并且轻轻地挠几下宝宝的手心,告诉他:“妈妈的是大手,宝宝的是小手;大手拉小手,大手小手拍一拍。”

之后,新妈妈可以与宝宝玩游戏“小手在哪里”,让宝宝听口令,比如,先举手,再把手藏起来,再把手伸出来等方法。

最后,妈妈还可以在宝宝的小手上涂广告色,并让他在一张白色的纸上印几个手印,以加深他对手的认识。

认认自己的脚。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本体感觉,让他好好地认识一下自己的脚。

新妈妈先准备一些手绢或小毛巾与字卡“脚”。开始,你先拿起小手绢,盖在宝宝的小脚上,并且喊“第一,二、三”,同时用手扯开手绢,露出宝宝的小脚,并告诉他说:“呵,小脚出来了,这是宝宝的脚。”

接下来,你再握住宝宝的脚腕,进行一上一下的抬脚活动,还要同时念儿歌:“我有一双小脚丫,小呀小脚丫,走起路来嗒嗒嗒。”

之后,再让宝宝的脚踏在自己的脚面上,跟着自己被动地走几步,从而让宝宝了解小脚可行走。最后,让宝宝认识一下字卡上的“脚”。

比手的手小。做这个游戏时,应先准备好蜡笔与白纸。开始,先让宝宝看看自己和新妈妈的手,并比较一下,看谁的手长,谁的手大,谁的手小,谁的手胖些以及谁的手瘦些。之后,再教宝宝比较一下自己的手指哪一个最长?哪一个较短?哪一个较胖?

接下来,再进行左右手配对的游戏,比如,大拇指配大拇指、小指配小指寸。

最后,可以让宝宝的手放在一张白纸上,并且要手心向下,打开五个手指头,这时爸爸或妈妈将宝宝手的轮廓用蜡笔描绘出来,之后,再让宝宝运用画好的手指,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手。

拍手唱儿歌。爸爸或者妈妈先让宝宝坐好,然后,开始唱儿歌:“如果高兴你就拍拍手,如果高兴你就拍拍手,我们一起唱啊,我们一起跳啊,围个圆圈我们一起说哈哆,哈罗哦!”并且,一边唱一边一起与宝宝拍手。之后,再反复地唱这首歌,也可以把拍拍手,换成跺跺脚、摇摇头、挥挥手等。

看图识五官。在训练几次后,宝宝已经基本可以认识五官了。这时,新妈妈可以培养宝宝看图识字认五官。

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写“眼”字,在字的下面,再用曲别针别上画好的“眼睛”。之后,先指图说“眼睛”再指自己的眼睛,之后再指字再说“眼睛”。如此,重复几次,让宝宝懂得图和字都是眼睛,过一会儿,你再指图或字,让宝宝指一下自己的眼睛。以后,可以用同样方法让宝宝学“鼻”字或其他一些关于五官的字。

手指脸谱。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然后,你可以捏捏宝宝的手说:“这是你的小手,手手。”再捏捏宝宝的脚说:“这是你的小脚,脚,脚。”并引导宝宝注意自己的手脚。接下来,再打开宝宝的手掌,唱手指歌谣:“小不点儿睡着了,小胖子也睡着了,大个子也睡着了,妈妈也睡着了,爸爸也睡着了。”同时不要忘了再分别单击宝宝的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

“好宝宝,洗个澡。”通过洗澡,让宝宝认识身体部位,头发、脸蛋、胳膊、腿,培养他爱洗澡的习惯。

先准备一些玩具,如小企鹅或其他动物,浴盆,字卡“头发”、“脸蛋”、“胳膊”、“腿”。开始后,先将宝宝轻轻放在浴盆里,告诉他:“宝宝要和小企鹅一起洗澡喽。”之后,你可以从宝宝的头上开始洗起,同时说着儿歌:“小宝宝来洗澡,先洗洗头发,再洗洗脸蛋,再洗一只胳膊,呵,还要洗一下肚皮,对,还要洗洗小腿,最后要洗一下小脚丫。哦,太好了,洗得非常干净哦。”

随时随地练语言

9至12个月的宝宝喜欢喃喃自语,有时会发出一些单字或单词来,会说一句由2至3个字组成的话,但说得含糊不清,因此便常常出现说一些难懂的话。同时,宝宝在这个时期最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比如,挥挥手“再见”,鼓掌“欢迎”等。专家告诉我们,从宝宝这时期的语言特征来说,这是宝宝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宝宝的语言能力正需要全面的开发与培养。因此,新妈妈可以利用宝宝这种爱模仿的特性,趁机教他各种配合手势的单字,多练习几次,宝宝很快就会记住了。

其实,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多与他交谈,谈话的内容最好和宝宝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最熟悉的事与物。比如,在你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你在做什么,让他明白你这一动作是什么事情,从而使宝宝增加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平时与宝宝沟通时,新妈妈要多与宝宝进行眼光的交流。而通过新妈妈亲切的目光,宝宝能增长自信:再聆听到新妈妈的声音,看到熟悉的表情,就可以为宝宝奠定良好的“说话”基础。

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要随着宝宝年龄的逐渐长大,而采用相适应的方法,特别是在与宝宝说话交谈时,首先要会附和宝宝说话的内容。平时与宝宝交往时,很多新妈妈从来没有想过让自己附和宝宝说话的内容,而总是习惯让宝宝附和自己的说话内容。对此,如果能偶尔附和宝宝说话的内容,其效果会比盲目地夸奖宝宝好得多。因为这对宝宝来说是一种认可,小家伙由此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大大地鼓舞了他对语言的表达。

其次要巧妙引导关注宝宝对谈话内容。细心的新妈妈都会发现,宝宝在很多时候说话会心不在焉,比如,虽然他嘴上说的是苹果,但心里想的却是别的东西,这种不集中的态度就会影响说话的能力。因此,发现宝宝的这种情况后要及时地给予引导,比如,宝宝说“苹果”的时候,你要立即接过他的话,说“苹果很好吃,妈妈这就给你削个苹果吃”,说完就真给他削个苹果吃。这样,除了可帮助宝宝集中精力,还可扩大宝宝对语言的记忆与运用。

还要充分的尊重宝宝。作为新妈妈,平时在跟宝宝说话时,一定要尊重宝宝的感受,那些令宝宝伤心的话不要轻易说,让宝宝感觉得到新妈妈对他的尊重,关心与关注,才能使宝宝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

下面是一些开发宝宝语言能力的具体方法,而且效果不错,可供新妈妈们采用:

观察与表情。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还应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让他观察成人的面部表情,懂得喜、怒、哀、乐等情绪,在说话时有什么不同。此外,还要引导宝宝观察大人说话时的不同口形,为以后学说话打基础。所以,当你在平时与宝宝说话时,一定要脸对着他,使他注意到你的面部表情与口形。

生活里处处有语言。培养语言能力,就不要让宝宝生活的环境太过安静。其实,生活中的一切声音,对于宝宝来说都是最好的语言教材。你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和宝宝说话,而且,生活中出现的小鸟叫声、水流的哗哗声、汽车的嘟嘟声等,都可以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的语言特征。

学习常用的简单词语。新妈妈可以通过在实际生活中配合一些动作帮助宝宝学习语言,让宝宝能理解日用品语言,比如,什么是“苹果”“饼干”“香蕉”“杯子”“帽子”“衣服”等日常食品和用品等;还可以通过在实际生活中配合动作帮助宝宝学习语言,让宝宝将“实物”“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比如“给我、给你、拿来、放下、开开、关上”等。

与宝宝一起寻找目标。一般来说,宝宝对于大人在做什么、说什么总是觉得很好奇,那么,你就可以借宝宝的这个好奇心,让他和你一起朝同样的方向去寻找目标,以达到让宝宝亲眼、亲耳确认从你口中说出的事物是什么样,以增加他对语言的理解。

让宝宝学习使用名词定义。宝宝开始说话时,对一些代词并不敏感,比如“你”“我”“他”,常常不知道怎么用,因此,平时你应尽量使用名词定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平时你可在对宝宝提问时,说“你想要什么?”“你要把手里的饼干给我吃吗?”“你知道他是从哪儿来吗?”等等。

看图学说话。通常,宝宝在这个阶段很喜欢图画,因此聪明的新妈妈可以在这时培养宝宝看图说话的能力。你可为宝宝选择一些色彩鲜艳,并且简单易懂的图画,然后,慢慢地教他,这样比较容易引起宝宝的兴趣。

培养宝宝社交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保障。因此,培养宝宝社交能力是很重要的。平时带宝宝外出时可以主动教他与人问好,见到客人或小朋友要拍手欢迎,有人离开或与人分手时说再见,这些都是重要的交往方式。

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新妈妈要拓展宝宝的交往范围,有空多陪宝宝玩,不要只顾自己看电视或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新妈妈应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带宝宝与附近的小伙伴们玩耍,用以培养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在与小朋交玩耍时,教他一些必要的礼节。

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要培养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宝宝,新妈妈可以用以下方式:

家里来了客人,爸爸与妈妈要先拍手,表示高兴,并说“欢迎欢迎”,之后,再拿起宝宝的手模仿拍手的动作,并说欢迎。这样做几次,宝宝熟练之后,一见有来人就会拍手表示“欢迎”。

爸爸先递给宝宝一件他喜欢的玩具,当宝宝伸手拿时,妈妈可以在一旁说:“谢谢”,并点点头。同时要逗引宝宝模仿妈妈的动作,使他知道这样是表示“感谢”。如果宝宝按要求做了,就立即亲亲他,鼓励一下。

妈妈外出离开时,爸爸一面说“再见”,一面挥动宝宝的小手,教他说“再见”或“妈妈再见”。

握手欢迎。刚与小朋友见面时,要让宝宝与小伙伴握握手,表示欢迎对方。

一起玩耍。可以让宝宝们一起在地毯上或床上互相追逐,嬉闹,大人不要做过多的干涉。

说“谢谢”。引导宝宝与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换自己的玩具,并让他们点点头,让宝宝说“谢谢”。

说“再见”。与小伙伴们分手时,让宝宝挥挥手,说“再见”。

亲子互动。宝宝交往智能的开发,还依赖于新妈妈温柔的眼神和脸色,以及亲子之间那亲密的肌肤接触。亲子互动,父母的爱使亲子之间心心相印,从而建立起最亲密的依赖关系,是帮助宝宝开发人际交往智能与健康成长的最好办法。

通过训练,会使宝宝懂得文明与礼貌,而且也促进宝宝的社交能力与语言理解能力。不过在开始教宝宝时,不要太着急,要一次只教一种动作,等这一样熟练之后,再教另一样。

培养宝宝生活能力

培养宝宝的生活能力,要先训练一些简单的自理方式,比如安静睡眠、捧杯喝水、穿脱衣服、自己学吃东西等。培养宝宝定时睡眠,定时进食,自己用小勺和用杯喝水或吃东西,学配合大人穿、脱衣服等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睡眠。每天应定时让宝宝上床睡觉,睡眠前不要引导他过分地兴奋。宝宝在这个时期,白天一般要睡2至3次,累计时间为2至4小时,夜间一般可睡10至12小时。

每天到了该睡的时间,新妈妈可以让宝宝在床上安静地躺一会儿,让他慢慢入睡。如果宝宝暂时没有睡意,不要强迫他,也不要逗他、哄他,慢慢睡意上来,小家伙自然会进入梦乡。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有助于消化系统有节律地工作,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喂养次数每日可逐渐减到4至5次。在进餐时要有固定的座位,新妈妈可以训练宝宝进食自理的能力,锻炼他自己学吃东西。不过新妈妈还要注意,一定要将食物切成小块,放到宝宝的盘中,鼓励他自己将食物送到嘴中。

捧杯喝水。在宝宝会捧奶瓶吃奶时,新妈妈就可教他用双手捧碗喝水,要选用一些不易打碎的杯子,在里面放入些许的水,让宝宝自己捧住喝。初时,宝宝会将部分水洒漏出,但几次学习之后就能少漏或不漏。

配合穿衣服。在穿脱衣服时,新妈妈可以教给宝宝怎么配合,如穿上衣时要让他知道把胳膊伸入袖子里。从穿衣、戴帽、穿袜、穿鞋等练习,不仅能培养宝宝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能强化左右的方位意识。

训练排便。在这个时期,新妈妈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宝宝的排便开始有了一些规律,排便时间也变得相对固定了。因此,依照宝宝的排便规律,这时让宝宝坐便盆排便有时候也能成功了。

亲子互动刺激大脑发育

亲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刺激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方式。平时,新妈妈多与宝宝一起玩耍,多对他说话、给他讲故事、唱歌,甚至一起开怀大笑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办法,就可以让你的宝宝更聪明更可爱。

开瓶盖与盖瓶盖。这个训练,可以培养宝宝手的灵活性,促进空间知觉的发展。

将一个带盖的塑料瓶,放在宝宝的面前,你可以先示范一下,打开瓶盖,再合上盖子的动作。宝宝认真地注视后,再让他学你的动作。开始,先教他如何用拇指和食指将瓶盖打开,然后再合上,反复的多教几次,等宝宝自己会做了以后,要赞扬他一番。

有趣的游乐场。经常到游乐场玩,不但可以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可以促进亲子感情。

爸爸或妈妈躺在床上或者地板上,让宝宝在自己的身上爬着玩,攀上攀下。可别瞧不起这个最便宜的“游乐场”,它可以给宝宝带来非常多的乐趣与智慧。

智慧来自于手上。随时让宝宝触摸他能触摸到的一切的东西,要知道,智慧来自于手上。平时,你可以抱着你的宝宝在你们生活的环境周围,慢慢地走动,握着宝宝的小手,引导他触摸各种物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多让宝宝触摸所有的物品,比如,软绵绵的沙发,冰凉的窗框,衣架上柔软的衣服,毛茸茸的大白兔,植物光滑的叶面……

理解凹面可以舀东西。多教给他几次,然后让他自己练习,这样宝宝就可以知道用凹面,才能把东西舀起来。

用两个大碗和一个大勺子,让宝宝练习把珠子、枣子等物,从一个碗舀到另一个碗里。开始,你要示范一下,先拿一个勺子,让宝宝认识勺子的两面,一面是凸面,用凸面不可能舀到东西;另一面是凹面,用凹陷处才可舀到东西。

宝宝自己翻书。这个方法,不仅训练手指的灵活性,还能促进宝宝空间知觉的发展。

买一本专供宝宝看的大画书,然后,一边讲、一边帮助他翻着看,教几次后,让他练习自己独立翻书。不过,宝宝开始时可能不会按顺序翻,有的每次不止翻一页,这时你要在旁边观察,并帮助他,耐心地告诉他。通过从认识简单图形逐渐加以纠正,这样,经过练习会逐渐得到提高,随着空间知觉的发展,宝宝自然会调整过来。

给宝宝作怪相。这样,通常都会逗得宝宝开怀大笑。

先逗引宝宝跟你玩,之后,他拍你头的时候,你可以发出奇怪的声音;你也可以鼓起腮帮,让宝宝来摸你的鼻子,他摸的时候,你“呼、呼”地吹气;当宝宝抓住你的耳朵,你就伸出舌头,瞪大眼睛,做鬼脸。做时每个动作可重复三到四次,然后再换新花样。

去超市买东西。有时间可以带宝宝去超市购买东西。那里琳琅满目的物品,往来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声音和颜色,都能给宝宝无穷的乐趣。

让宝宝理解开关灯的概念。别看这样的小小动作,却可以教给宝宝因果关系的概念。

每天在开灯之前,新妈妈可以对宝宝说一声:“我要开灯了。”然后,再按下开关,将灯开亮,关灯时,给宝宝说你要关灯了,接着就将灯关了。

搭积木。经常练习,可以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有时间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搭积木游戏。爸爸或妈妈要手把手地教宝宝,将积木一块一块向上搭,并且要练习多次,熟练之后就可以让宝宝自己学着向上搭两块积木。

挠挠小脚心。这会使宝宝很开心,还能培养小家伙的幽默感。

在宝宝高兴时,你可以挠挠他的小脚心,或用嘴在宝宝的小脸、小胳膊或小腿上轻轻吹口气,或者温柔地呵他的痒痒,宝宝会很喜欢这种对皮肤的小刺激。

饮食卫生习惯与疾病预防

教育宝宝就是教育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帮助宝宝养成勤动手、多动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不仅是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这个道理很多家长自然知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贯彻,包办代替的现象依然很严重,直接导致现在的宝宝动手能力差,依赖意识强。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尽管我们不能把宝宝当成大人,处处以成人的标准苛求他们,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看做是正在成长的人、即将要长大的人,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和期望,是非常必要的。养成好习惯的方法除了适当的引导,就是重复。在学校和家里,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保持一致的行为要求,这才是最重要的。

新妈妈要让宝宝不生病,就应讲卫生,增强体质,做到预防为主。宝宝生不生病,与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培养有很大关系。

第一,饭前要洗手。

吃饭前应该让宝宝安静地休息一会儿再吃,如果饭前活动量太大,会影响食欲、食量。

让宝宝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不用脏手、未洗干净的手拿东西吃。尽量让宝宝自己拿匙子吃。

不要大人嚼东西喂宝宝吃,这很不卫生,很容易把疾病传染给宝宝。

吃饭时不要惹宝宝哭,以免影响消化。

第二,食物要注意清洁卫生。

大人给的瓜果一定要洗净,宝宝吃东西的食物。

餐具要远离苍蝇和尘土,餐具要洗净、盖严。

第三,吃东西要定时定量。

不要看宝宝一哭就随便给东西吃,让他一边哭一边吃,或者一边玩一边吃。

不要老吃零食,以免养成吃零食的习惯,也会导致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

第四,食物要多样化。

新妈妈不应养成宝宝偏食的习惯,食物要多样,要照顾宝宝的消化力,不要从成人的喜好出发。过分甜的食物,不易消化,还会影响胃口。宝宝生长发育主要靠从食物中获得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养料,宝宝每天需要的营养量相对地比成人要多,蛋白质的需要更为重要。

宝宝的食物应易消化,营养丰富,不一定都是价钱贵的,像豆腐、豆浆、青菜、萝卜、土豆、瘦肉、鸡蛋等,都含有许多蛋白质和脂肪等不同的养料,应当替换着吃,而麦乳精、巧克力虽然价格很贵,但所含蛋白质都不多,宝宝吃巧克力太多,含热量高,还会降低食欲,影响其他营养食物的摄入。

不让宝宝过多吃零食,尤其是在饭前。如果父母不限制宝宝吃零食,血液中的血糖含量过高,没有饥饿感,到了吃饭的时候,就没有了胃口。过后又以点心充饥,造成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宝宝“吃饭难”,应该坚决做到饭前两小时不给宝宝吃零食。零食不能排挤正餐,应该安排在两餐之间,或餐后进行。

防止人为造成宝宝咀嚼功能下降。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怕宝宝噎卡,过晚添加固体食物,使宝宝的咀嚼功能没能得到充分锻炼。结果吃什么都囫囵吞下,碰到稍硬的食物,不是吐出就是含在嘴里。使宝宝食欲降低。为了让宝宝将食物咽下,就给他喂大量汤水,冲淡了胃酸,久而久之宝宝食欲减退了。疾病导致的厌食,要及时看医生;非疾病性厌食,可不是药物能够解决的,即使是医生,也不能解决宝宝的吃饭问题。

第五,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天都要洗脸、洗手,要常洗澡。宝宝整天什么都摸,手和脸很容易弄脏,所以每天早晚和必要时都应清洗。宝宝的指甲也应经常修剪,指甲长了容易藏脏东西,并随食物吃进肚子,从而引起疾病。还要常洗头常洗澡,从小养成宝宝爱洗澡的习惯。一方面能洗掉泥土,保持皮肤清洁,另一方面温水能刺激皮肤,增加抵抗力,不易得皮肤病。夏天常洗澡,免得生痱子、痱毒。洗澡时不要让水流进耳朵里,洗后可用些爽身粉。

注意牙齿的卫生。宝宝吃完饭,应喝点水,大一点的宝宝可以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宝宝到三四岁时就应学习刷牙,而且要做到睡觉前刷牙。平时要注意教育宝宝不要吃手指头,不要把不洁的东西放入口中玩耍,也不要玩生殖器,以免形成不良的习惯。

培养大小便的卫生习惯。要尽可能早一些培养宝宝在一定时间内大便和定时小便的习惯。如果大小便习惯训练好了,对宝宝健康发育很有益处。

亲子阅读从宝宝1岁开始

0至3岁的幼儿尚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必须在新妈妈的陪伴帮助下,通过画面、声音、拼音、形状、色彩、故事的提示,才能对适宜书籍进行欣赏和阅读。因此,这个时期让宝宝阅读,最主要的就是进行亲子阅读。

对宝宝来说,他不可能像成人一样专心地去阅读。因此,为了配合宝宝的能力需求,新妈妈必须掌握一些妙招,才能与宝宝进行愉快的阅读,以下是一些亲子阅读的具体方法:

亲近式兴趣培养。你可以坐在垫上、床上、舒适的椅子等,拿一本书,读给宝宝听。在这样一个温馨、亲密、安全的环境中让宝宝接触书本、亲近书本。也可以抱着宝宝在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来,选一本好拿的书,然后翻翻、读读。鼓励宝宝摸著书,指着图。

给宝宝看新书。做有心的新妈妈,可以将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放在宝宝的面前,让书中光的页面、封面,对着宝宝。这对宝宝来说,那深深的舒适、健康、安全的感受永远都不会消失,会成为完全专注于一本书的一部分感觉。

洗澡时也可以给宝宝读书。洗澡是一件令宝宝感到愉快的事情。有心的新妈妈可以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准备几本书,洗完后,不要急于给宝宝洗完了就穿上衣服。爸爸陪宝宝玩,妈妈就蹲在宝宝身边为宝宝读书。不过,适合在5至10月份,天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

制作卡片教识字。新妈妈可以将一些空白的卡纸或白纸,裁成名片大小。然后,给宝宝身边的物品做一些小名片,并且要用彩色笔写上每样东西的名称,再把这些名片贴在墙上。之后,可以常教宝宝指认这些字,看着物品说出相应的词语。

话语提醒法。为宝宝的读书时间,设立一个专门的开始语。比如,“读书时间到了!读书时间到了!”如果能在每次读书前都说上这样一句话,那么,宝宝就会渐渐对读书产生向往。也可以将这个字贴在墙上,每天指给宝宝看。这样,时间一长,到了该读书的时间,宝宝就会提醒你:他该读书了。

念书给宝宝听。宝宝这时由于还不识字,因此阅读的重点在“听”爸妈妈给他读书,通过听觉刺激来引导宝宝阅读。为了增加对宝宝的吸引力,新妈妈一定要读得清晰,最好能做些语调上的变化,以宝宝能接受的程度为限,但语音和表情也不需要太夸张哦。

分段训练。在阅读过程中宝宝总是坐不住,小家伙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很难安安静静坐下来听新妈妈讲解。不过,新妈妈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要知道,专注力是可以通过时间慢慢训练的。因此,不要动怒,要配合宝宝能持续的时间,采取分段训练的方式陪宝宝阅读。

营造舒适的环境。在陪宝宝阅读时,新妈妈一定要将家中的电视或其他音响关掉,不要因为声光的干扰而分心。要选择一个舒适且安静的环境,最好能在家中为宝宝设置书房,或选择比较舒适的角落作为读书角。

不拘泥形式。明明还没说内容,宝宝却不停地把书往前翻或往后翻,这往往令大人很不高兴。其实,当宝宝翻到某一页,就配合该页面的内容做说明即可。要知道,陪宝宝阅读时应该放轻松,不必过于拘泥于顺序或完整性,因为喜欢快速翻书也是这时期宝宝阅读的特征之一。

多重复,不厌其烦。不断重复是宝宝学习的特质,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可增加对书本内容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宝宝对自己喜欢的书往往爱不释手,经常要求看同一本书。所以,新妈妈应该有耐心,要反复地陪宝宝阅读。其实,对宝宝来说,每一次的阅读都能产生不同的感受。

注意变换故事的长度,偶尔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宝宝的大脑。读完之后,请和宝宝讨论,启发他的思想或者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但不要变成一种测试。

尊重宝宝的喜好。让宝宝阅读时,千万不要因为某些书比较知名,而一味地强迫宝宝去阅读。要知道,每个宝宝的喜好都不同,在阅读的过程中,新妈妈要注意观察,找出宝宝对哪些书感兴趣,再陪宝宝读他所喜欢的书。其实,即使你认为再好的书。如果宝宝缺乏兴趣也是没用的。

想要营造愉悦的亲子共读经验,新妈妈就不要默认目标,要求宝宝学会这个、学会那个,从而使快乐的阅读变成一种压力,那就失去亲子共读的意义了。因此,聪明的新妈妈要调适自己的心态,将陪伴宝宝阅读视为一件促进亲子情感而且有趣的事,让宝宝喜欢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