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盗墓往事二之鬼脸家族
5677300000319

第319章 熊出没

终于是将鱼吃到了嘴里,不过总感觉我们的烤鱼没有二婶的鱼好吃,我吃了三条鱼才算是吃饱,还好我的鱼里有一条美味儿的哲罗鲑,怎么做都好吃,算是对付了一顿。

等我吃饱了,才发现小舅还没开吃,他俨然打算弄一顿好的,他将鱼切成块儿,在河边洗干净,丢进野战盒里加入河水放在火里煮,自己路上捡得野生菌一并丢了进去,又将找到的野生木耳和一些还没有开花的蒲公英切好洗干净,他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瓶,里面是油瓶子,他将工兵铲上滴了小瓶盖油,放在火里加热,这空儿,他将飞巾打开,里面不知何时弄来的七八个鸟蛋……这货真是吃货,居然要煎蛋。

在俄罗斯的日子里,我倒发现了奇特,可能不太有人爱吃野生鸟类,这鸟蛋特别多,鸟也是懒了,就在岩石顶搭窝儿,不知道是不是懒的孵蛋,一路上看到的鸟蛋也不老少。

吃饱的人靠在一旁看着小舅在那折腾,煎蛋刚好,小舅将野生木耳加进去,用勺子翻炒一遍,又把蒲公英也加进去,盐洒过之后的香味儿让吃饱的我都吞了一下口水。

小舅笑嘻嘻地刨开了火堆旁的鹅卵石,里面是几个冒着热气的土豆子,哦!我说一路上他不走寻常路呢,我说这货忙着弄鹅卵石呢,都是为了“吃”。

他将自己的炒菜摆上小桌子,鱼汤也好了,土豆也好了,他搓搓手,拿出小叉子,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还捎带将一条鱼给了那只高加索犬,他给狗起名“小猫”。

连列宾也不得不说:你们太会吃了。

休息了一个小时,抓鱼交给了维克多带来的佣兵,本以为还会耽误一个小时,没想到二十分钟抓到了三十多条鱼,河里的鱼似乎也像俄罗斯人的散懒,就在河边,用粗树枝做的鱼叉,几叉子下去,无一漏叉,清洗工作更是快速,破渔网就成了装鱼工具,几个佣兵一人分了一点,未来两天的午餐就在我们的惊讶中齐活了。

借着小屋里的汽油,跑了四趟,我们到了对岸,藏好船继续上路。眼前就是一座山峰,是我们要过的第一座山峰,我将千承雪的安全绳挂在了自己身上,加力地带着她往上爬。手机早就没了信号,我爬到半山腰回头看看,也不知尹三爷他们跟上没,不知那神秘女子跟上了没。

到山顶有惊无险,这山好爬,怎么都有下脚的地方,虽说是碎岩体,存在危险就是担心岩石脱落,如果恰好是着力点,人会有掉落的危险,但这对雇佣兵来说并不困难,几下就爬了上去。他们抛下安全绳让我们更快更安全地爬了上去。

傍晚,我们到了密林的边缘,并不是提前到,而是似乎地图上的密林与实际中有些许微小偏差,这毫厘之间,对于我们却像是老天眷顾。

这第一天行军是最累的,第二天是痛苦,第三天基本上就适应了。我们吃的是鱼就面包,早早吃完,不约而同地点了篝火,钻进了帐篷里。

一夜无梦,早晨起来,莫老头儿正在招呼几个雇佣兵烤鱼,基本上三十多条鱼全部挂在篝火边烤,我一边吃着压缩干粮,一边问莫老头儿为什么要全部烤完。

莫老头儿说今天穿过密林就要过平原,再翻山,一、怕鱼坏了;二、担心平原上没有足够的柴火,不如提前烤好。

一个小时后,我们进入了密林,里面空气带着一股子腐烂的味道,是松树林夹杂着叫不出名字的树,不时还能看到四下乱跑的小动物,我们这一边是两个雇佣兵带着小舅在前面开路,我断后,我旁边的莫老头儿不时地捡着一些东西往嘴里塞,我好奇地问他吃什么呢,他递给我一个松果,说道:“掰开,里面有松子,没事儿可以吃一些,补充体力吧!挺好的东西,就是生得吃起来不怎么舒服。”

前方就听刀与树的碰撞声,我看见小舅出刀了,我几个健步冲上去,小舅已经将刀插了回去,接着我看到他将一条蛇往脖子上一挂,继续往前走,二叔吓得跑得远远地,又觉得似乎还会有其他蛇,抽出刀四下看着,小舅得意地说:“看到没!蝰蛇,放心啦,这种蛇方圆六七里不会有其他蛇!我的午餐不用吃鱼了!”

不知是不是受小舅和二婶的影响,包括不爱收集食物的雇佣兵们也开始收集自己熟悉的野生食物。于是,这个在密林里的午餐那是相当地丰盛,鱼似乎有了更多的配料,各种香味儿弥漫在四周。

傍晚时分,密林安全通过。

晚上,密林边上,本来还要支撑到明天中午的鱼所剩无几,似乎在更多配料的情况下,大家食欲也很好,让我咋舌的是几个雇佣兵甚至抓到几种不知名的小虫子也一起放在工兵铲烤,见他们吃得嘎嘣脆,心头那种难受劲儿无从道哉。我吃了几片熏肠,不是西域的马肠子,是俄罗斯熏肠,外加两块压缩饼干,喝了一些水,算是对付了。

二叔和二婶那是饭都没吃,直接扎帐睡觉,小舅出现了第一次疲态,帐篷都没扎,手里拿着烤鱼就睡着了。这一趟,千承雪的体力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也让我对她的怀疑更大了一分,一路上,在我看来,只有到了快休息的时候,她表现出了体力不支,可是却又不似那种走不动的样子。

我帮小舅扎好了帐篷,将他叫醒,弄进睡袋,点着火。

我一点睡意都没有,我很享受这种体力的释放,让我感觉身体还活着。我坐在火边不远处,其实不冷,晚上,也异常地凉爽,睡袋有些多余,只是到了天色全黑时,气温下降到五六度让人有些受不了,又不想爬起来再钻进睡袋,于是大家干脆就热点躺在睡袋里得了。说起来,这些天,我实在是佩服这帮老毛子们,他们字典里似乎根本没有体力消耗过度这一词,晚上还能安排人放哨,还能坐在帐篷里喝伏特加,我看到一个老毛子还多带了整整五瓶伏特加。

一阵热风一阵凉风吹在身上舒服至极,莫老头儿过来了,他说道:“珉小友,你认为这把权杖会不会有魔法?”

我笑了笑,很舒服地伸直了腿,说道:“这世界大了,什么鸟没有!不过会打洞又会游泳的鸟儿我没见过,却又不能说没有,至于什么魔法,不过是我们的五行和科学解释不了的罢了!”

莫老头儿说道:“一想到这个真让人激动啊!我所知秦始皇的和氏璧带有夜光和照妖的功能,据说和氏璧的样子是一副罗盘,并且还有阵法其上,也不知真假,都很让人期待啊,也不知我有生之年,国家会不会打开秦始皇陵墓让我这个老头子开开眼界那!”

我笑了,说道:“这次咱们去的地方,如果真有墓穴,那么这个墓穴我感觉也就是秦始皇陵墓的缩小版!不一样了却了你的念想。”

莫老头儿嘿嘿一笑,说道:“说的是啊!如果当年有一条路横穿友谊峰,直达那里,那么那小镇的石板又怎么会出现,这是完全相对的方向,我猜会不会是一个巨大的阵法的一部分。”

我笑了笑,说道:“我和你猜想的不一样,我猜墓穴建好后,为了保住秘密,建墓的人是要被杀掉的,这荒山老林里跑掉一两个是正常的,跑路那是不能走友谊峰那条路的,只有反方向走,对于手艺人来说,不让动手艺那是最痛苦的事儿,所以,偷偷在深山里雕刻一些什么,过过瘾,那是可能的。要说什么布局,古人坟外三里内三布局,三里外一阵法,我们今天赶路都有三十里了,等到了地方,那这么大的范围,百公里范围,那等于是十层阵法,我对阵法的理解,超过三层阵法,那消耗的财力基本上不是一个国家可以承受的。所以古人以三层阵法为基准点,大多数还都是一层呢。我想‘里三层外三层’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莫老头儿沉吟了片刻,说道:“阵法是以墓的大小来判定的,如果墓很大呢?这第三层阵法正好可以到那里呢?”

我想都不想,说道:“莫老,你迷瞪了吧!你看到远处的山了吗?要到这里,那坟顶就得那么高!你……你该不会说那坟就这么大吧!大过秦始皇陵墓?绝对不可能!在西域这么偏僻的地方出现如此大的坟?你自己信吗?”

莫老头儿摸摸脑袋,说道:“哎!没见到,谁都说不清楚啊!不过绝对叫人期待!”

正在这时,我突然发现离我不远处的“小猫”整个耳朵竖了起来,身子也趴了起来,牙随即露了出来,而千承雪正好从林子里走了出来,我回头看向她一眼,转过头,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她是不是和外界的谁联络过了,正寻思一会儿如何试探一下。却听一声巨吼,“嗷!~”

这一声,吓得我寒毛都竖起来了,我立刻明白不是千承雪与人接触了,而是她要出事儿,我一把摸向腰间,摸了个空,腰间的******刚才搭帐篷的时候,放在背包上了。

我急忙转头,离千承雪不足五米的地方,一个黑乎乎的庞大身影正在那里。千承雪已经吓呆了,她转身的刹那也跟着一声惨叫。

我顾不得许多,一个健步冲了上去,我和莫老头儿离她最近,也就三米距离。下一刻,我到了,我拉住她的瞬间,她清醒过来,哇地一声哭,我一把拉住她的腰,往火堆处奋力地跑去,边跑边喊:“有熊啊!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