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又甜又暖小农妇
57402500000126

第126章 天造地设

他仔细想了想“白泽伟虽然没有功名,可是在白家确是很被看重的,不但他家祖母偏爱,他大哥也特别疼他,从小到大,但凡他相中的东西,从来没有得不到的,不过他父亲却对他异常严苛,他母亲有疯症,一直关在后院,两年前,他受不了父亲责骂,便离家出走,直到上次……”

安洛咳了咳,冯宇辰眼神转动,他绕过这块,继续说道“直到上次他接到家中来信,回了京城,恐怕回去后便闹了起来,节外生枝了出了这档子事。”

“嗯!”冯宇辰很赞同这个说法。

“生什么枝?他祖母病重,他还闹什么?再说闹就闹呗,跟咱们这边有什么关系?”佟小舞叹了口气,有些想不明白这件事。

“肯定是误会了,想来白泽伟回去见他祖母身体好了很多,便想念妙春等人,家人见他好不容易回来,自然不让他离京,他就闹了起来,然后家里就派人过来看看,想着将人接过去,免得他胡闹生事,又要离家出走。”

冯宇辰擦了擦嘴角,开口说道,眼神看着安洛,警告他不要乱说。

安洛撇了撇嘴,低头不语,有些人,果然是玩火自焚。

再看平日里聪明的万八千的佟小舞,听了自己相公的话,恍然大悟,点了点头,然后非常肯定的回道:“对,相公说得对,就是这么回事,他们应该去抓妙春,我这是替妙春背了锅了。”

安洛翻了个白眼,这两个人,天造地设!

冯宇辰嘴角弯起,眼角跳动两下,伸手摸了摸佟小舞的头发“娘子受苦了。”

“没事,如果是妙春姑娘,替她受这个苦我愿意,这样吧,我给白泽伟写封信,让他派人亲自过来接妙春,省的别人弄错了人。”说着,佟小舞就要去里屋找笔墨纸砚。

冯宇辰赶紧将人拦下“娘子慢着,这件事我来做,一会我来写,你去休息吧”

“不行,一会天亮还要去收棉花呢,我不能失信。”想到这点,佟小舞真的觉得好累。

“天亮还要两个多时辰呢,你睡一会,等天亮了,人到齐了,我叫你……”冯宇辰抚摸她的头发,真舍不得她这么辛苦,可是很多事情,不让她去做她不会同意。

相比于轻松,她更愿意付出十倍的努力来获得收货。

“你一定要写信哦?”佟小舞不放心的再次开口。

“嗯,我写!”冯宇辰重重的点头。

安洛咳了咳嗓子,心知肚明的看着冯宇辰,然后摇了摇头向外走去“作吧,继续作吧!”

佟小舞回头看他“安先生说什么?”

冯宇辰伸手搂住她的肩膀“他犯病,没事!”

进了里间,冯宇辰快速的写了一封信,假装递到了安洛手里,装模做样的让他送到驿站,给京城白泽伟送去后,便进了里间,仔仔细细的开始检查佟小舞的伤痕。

今晚,如果她没能自救,而是真的被人掠去了京城,他肯定会追下去,只是那时,恐怕他的身份也要曝光了,回京?现在时间还尚早,在一切没有明朗之前,他不想过早的出现在京城那个是非之地……

按照约定,今天是收棉花的日子,最先一站正是沈家村。

沈丘一直等到辰时末也不见佟小舞等人出现,便亲自来百里镇接人,冯宇辰见他出现,只好叫醒了睡觉的佟小舞。

就这样,两人带着安洛,账房,两个伙计,几个人浩浩荡荡的去了沈家村。

刚进村子,就见几个人正在村口的梧桐树下叫唤着“孙鸿农村合作社成立了,我们的社长正是百里镇的镇长孙鸿大人,棉花六文钱一斤,来吧,来孙鸿合作社卖棉花吧?”

有个账房模样的驼背男站在村口的磨盘上大声的做着宣传,镇长孙鸿坐在太师椅上,一脸的得意,他昨晚已经想过了,市面上一等棉是七文,他收六文,里外里他还挣了一文钱呢!

村民们为棉花的事情已经犯了一段时间的愁了,眼看着棉花一袋袋的收回了家,可是就是无人上门收购,几天前,里长说县里准备成立农村合作社,收购大家的棉花,难道这个就是?

“不对呀,我听说里长说今年的棉花按照合约价格收购呀,不是九文钱吗?怎么是六文钱?”

“是呀,听到这个价格,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这得少收多少钱?”

“哎!认命吧,谁能真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呀,沈里长说自己天天跑这件事呢?结果还不是这样,六文钱,六文钱呀!”

有的女人受不了这个价格,偷偷的抹着眼泪,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那么多张嘴就等着今年的收成呢,结果少了三成,去掉田地租金和朝廷税务,还剩啥?想想都没活路。

沈丘紧走了进步,来到梧桐树下:“孙镇长,你这是干什么?乡亲们不要着急,这不是咱们十一个村子合作社,这是他们后来成立的什么鬼?不管了,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佟小舞慢慢来到众人面前,沈丘回身指着她继续说道:

“这才是咱们十一个村子选出来的农村合作社的社长,佟社长,大家有棉花可以卖个他们,一等棉九文钱,对了,昨天我已经通知了大家,他们不是现金交易,而是打白条,年前一笔账,懂了吗?”

“哈哈哈……”孙鸿就等着这句话呢,听见此话他笑了起来:“大家不要忘了范良,上了一次当不要上第二次,我这虽然是六文钱,但是现金结算,绝不拖欠,她虽然一等棉九文,可是年前一笔账,到时候人跑了怎么办?”

佟小舞也不辩解,毕竟卖给谁是他们的自由。

村民们还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拿不定章程,这边佟小舞他们已经租好了一户靠大街人家的门房,全部准备妥当,就等着村民过来交棉花。

两边如同拉锯战的战场一般,一边叫喊不停,一边纹丝不动。

沈丘最先将自己家收回来的十几袋子棉花拿了过来,上钩秤称重,一袋子十几斤左右,这十几袋子一共一百三十斤棉花,新雇的陈账房以前就是帮人收棉花的,看了品相,算得上一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