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全书
57453200000003

第3章 砺志

欲变化气质,须先立坚卓之志

【原文】

古之精相法,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译文】

古代的人精通相术,并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的骨相。但是,想要得到改变人气质的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先确立坚定的志向。

【解读】

曾国藩在给好友刘蓉的信中曾写道:“故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意思是说,仔细分析人们的志向会发现,志向远大之人希望能够在天下推行仁义,让万物各得其所;目光短浅的人只顾及自己,只会考虑自己的妻儿及宗族乡党。

理想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古语有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立大志的人要像鸿鹄那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上,尽收天下于眼中;而燕雀便是那蜩与学鸠,笑它不知道去千万里之远有何用,自然对能够触及到榆树和枋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如此看来,有无志向,志向大小,对一个人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曾国藩解释这种重要性时说:“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这句话中的“之”指代的是个人骨相,即一个人的精神内涵和外在气质。他说对于这种无形无相的东西,要想求其改变,必须通过读书,但随便读些书不会有收效,因为读书也需要有“坚卓之志”做引导和动力。曾国藩曾立志“行仁义于天下”读遍儒家经典,并曾赋诗道“树德追孔孟,拯时俪诸葛”,借以明志。

但立志不难,难的是立志之后志,哪怕遇到千难万险,只想仍然不倒,才是“坚卓”之谓。为帮助自己坚守志向,不因随机的问题、坎坷而中途改道,曾国藩在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时候,以中国几千年来三十三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作为素材,写出了《圣哲画像记》提醒自己,并且特地让儿子曾纪泽画出这三十三位圣哲的画像,挂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端详,视这些先人为终生效法的人物,为的是用古代先贤的精神来检查自己的志向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坚定。

我们可以想象,当曾国藩盯着三十三位圣贤的画像时,画已非画,而是一个个提醒自己坚持的理由。曾国藩一生几经沉浮,有得势时的辉煌,也有不少失意时的晦暗,穿梭于明暗交错中,如果没有志向的支撑,就不会有久经后人传诵的曾国藩。

在这方面曾国藩不独自己如此,在给家中诸弟的信中也多次循循教导他们立志之于成事的重要性。同治六年二月十八日,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战场失利,“内心绪之忧恼万难自解”,于是曾国藩去信劝慰道:“然事已如此,只好硬心狠肠,付之不问,而一意料理军务。补救一分,即算一分……此时须将劾官相之案、圣眷之隆替、言路之弹劾一概不管,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锅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

这封信不是很长,整篇下来不足三百字,但是字里行间的力量却力透纸背。曾国藩在风云激变的时代,立志不难,难的是克服时常遭遇的困难和厄运。在《感春六首》之一中,曾国藩曾写道:“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既然想要实现龙之抱负,就不应该拒绝波涛,为了有朝一日飞腾于宇宙之间,便不甘心潜伏于深渊,埋没于草莽,如此才有日后被称为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曾文正。

如果说,一个人立下人生志向、并为之努力时就拥有远洋的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畏生命中的风浪、永远向前,那么我们就把人生的舵盘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没有这份定力的人,无论使出多远终归会随波逐流,一生平庸、懒惰,永远也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

在今天,曾国藩的砺身之道对于现代人立志、做人的裨益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立志的重要性,同时也告知我们坚持和毅力的可贵。

首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去哪里,该实现什么,那么我们就不会因一时一刻的挫折而心生郁结半途而废。

其次,要放开胸怀,吞吐人生的磨难,磨砺心中的大志,锐意进取,登上人生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最后,尽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论一个人当下的工作状况如何,也不论现在的职位高低,都要勤劳用事,用心做好。

这三点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坚其志”即坚定志向,中途不改道;“苦其心”以求在磨难中磨砺自身自心;“勤其力”可图不失当下,为未来铺路。前者是后两者的前提也是目的,后两者这是前者的表现和途径。苦心勤力之人必然有种种痛苦委屈,但是为了心中的志向,忍受这些都是值得的。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原文】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译文】

有志气,就不会甘心成为社会底层之人;有见识,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获就自满。

【解读】

志向之于人生,是一股催人奋进、自我提升的力量,诚如曾国藩所言“有志则不甘为下流。”“下流”,即品级低下,在曾国藩看来,甘于“下流”的人,即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庸人。有志向的人不会留恋于现状的安稳,而是希求在突破中不断向志向中预设的理想人生迈进。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几乎会在各个领域中立志,或立志德业惊人,或立志出人头地。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有两件事:一件是青年曾国藩在任翰林后自勉而不松懈;一件则是官拜帮办团练大臣后,曾国藩不得施展拳脚,因而愤走衡阳,练成湘军。

道光十八年,年仅二十八岁的曾国藩得皇帝召见,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科举时代的翰林,号称“清要词臣”,前途远大。很多人到了翰林这个地位,已不必再在书本上用太多功夫,只需钻钻门路,便可坐等授官了。可曾国藩在京十余年,不仅用心研习,勤读史书,还培养出一股“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志气来。

1853年1月21日,曾国藩被咸丰皇帝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协同办理湖南省的团练乡民、搜查土匪等事务。曾国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接受了这一任务。帮办团练大臣虽不属省里的三台——抚台、藩台、臬台之内,不属地方绅士,但毕竟是朝廷的命官,这种“不官不绅”的特殊地位,使帮办团练大臣在募勇、练兵及其他举措方面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办事可以比较灵活,另一方面却不受地方官的支持、认同,造成政策推行不力。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曾国藩决定辞去此职。

决定在心中定下后不久,他便给朝廷奏上了《移驻衡州折》,在奏折中,他声称“衡、永、郴、桂尤为匪徒聚集之薮,拟驻扎衡州,就近搜捕,曾于二月十二日在案”,现移驻衡州,正是实现原有“查办土匪”的计划。递折后的第二天曾国藩匆匆离开长沙返乡。在乡间曾国藩沉思多日,于八月二十七日愤走衡阳。

曾国藩从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到达衡阳起至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自衡阳起程出征止,共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五个月。曾国藩愤走衡阳之后,摆脱了许多应酬、牵制与无谓的烦恼,故得以放手发展和训练乡勇,终于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军队。军容之盛,使他人军队相形见绌。即便是到了这么一个令人歆羡的程度,曾国藩依旧“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

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中,他说,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方向。没有方向,就会迷茫而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无法心安,其根本在于没有树立志向。这种看似过于敏感、认真的反思背后,暗含曾国藩对志向的重视。

曾国藩身为一个普通人,他也有过心浮气躁,因贪图一时痛快而放纵自我的时候,但他敢于面对自己心灵中最黑暗的部分,敢于给自己一盏志向灯,指引自己在人生的路上不断精进,在遇到不得施展自身才华的时候竭力寻求突围的空间和机会,坚韧自立,让自己不梳理志向,不沦为“下流”。

现代的生活,人们不必像曾国藩那般赤地立军,亦不必靠走科举这条路,把读书当作谋求职位的独木桥,但即便不入军、不科举,依旧需要有曾国藩这份“不甘为下流”的志气,让自己不在求学时贪恋温暖的床,不在职场中贪恋一时的衣食无忧,而是使自己时时保持一种崭新的心境,能够不断追求不一样的挑战。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原文】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译文】

君子如果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不要不求实际地让别人认知自己开始。

【解读】

人生的规模决定了一个人最终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争十分,能得到八分已实属不易;争五分,则可能只得两三分而已。因此,在立世之初,便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宏大的人生规模,有十分力就当去争十二分,这样才能有令人满意的收获。

建立宏大的人生规模即曾国藩所说的“有所树立”,人们想要有这样的建立,曾国藩认为应该从立志做起。立志和“有所立”的关系就如同走与跑,还未学会走的人,就不可能跑得稳健。如果没有树立志向,就算再努力也无法使自己免于迷茫和庸碌。

俗话说,为人有志,前途有望。一个人的志向如同黑暗之中的灯塔,导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所谓立志,并非盲目地随波逐流,别人梦想家财万贯,我们也希望如此,别人立志光宗耀祖,我们也学着这样做。这样的跟随虽然也能让自己有奔头,但这个奔头难免有失踏实、长久。长此以往追逐别人的梦想,就像穿一双不跟脚的鞋子,会累,会疼痛,会放弃。

为了避免这种无用功,曾国藩这样告诉自己的子弟:“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有所建树,就要从不希求他人的认知开始。当别人说追求财富好、追求权势、地位好时,当别人认为这样才是对的的时候,坚持做自己,不管别人认不认同都坚守心中的梦想,这就是所谓的“不妄求人知”。

人之立志是从自我剖析中得到的,要敢于面对自己、正视自己,才能明了自己迫切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曾国藩为了买书,不惜当衣借款,为了能够进京赶考,不惜忍受他人白眼。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个立志报国的梦想。

曾国藩也是平常之人,他的志向也是在自我认同中确立的。他说:“人行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但是,在他还未曾达到这一境界时,也如同常人一样患得患失,目光短浅。

这世上有明即有暗,曾国藩的内心也有阴暗困惑的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求助于先贤留下的精神瑰宝——书。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他都一一慎重思考,不管别人是否认同,他都始终如一,默默地向理想的自己靠近。

求树立先不求人知,是一种踏实的努力,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份不求人知的坚定和安静,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者他人言行的动摇,明确志向,灵活运用手中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停下来想一想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定下来就选择坚持,立志后先实在办事、努力提升,这个过程可能会寂寞,会非常静寂,但是等到自己真有所建立时,自会成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佳话。

将心放在实处,养得性灵

【原文】

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之胸襟,有坦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译文】

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其关键都在于遭受大的磨难挫折时,把心放得踏实,养得灵润,有活泼乐观的心胸,有坦荡的襟怀,即使身体受了外部伤害,也不至于伤到身体内部。

【解读】

一位哲学家曾说:“人在磨难中更像一个人。”磨难是人生命拼图中的一小块,对于任何人来说,谁都无法在完成拼图前预料这块拼图的位置,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没有磨难,生命便不完整,立志要到达的地方就无法到达。所以面对磨难的正确做法便是在磨难中把“心放得实,养得灵”。

在曾国藩眼中,把心放实、养灵是对付磨难的唯一办法,他说“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磨难有让人甘于平凡的震慑力,但同时也有激发人们向往高明的创造力,曾经的圣贤与佛陀即是那些站在磨难的出口处,把磨难还给磨难的人。

他们不平凡的结局不是上天的恩赐,不是没有兑现的努力,更不是物质丰盈的回馈。它全在于心,一颗正确看待磨难的心,从此心出发,磨难便没有力量使人无缘高明,沦为平庸。

高明与平庸之间,人们总是钟情于前者。远离庸碌,摆脱平凡,几乎是每个人共有的愿望,但其实高明就深藏于平凡之中,最高明的人也是最平凡的。他们之所以能在平凡中走向高明,是因为他们能看到通往高明的路,不可能没有苦涩、磨折。然而,世间之人却总是会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不自觉地掉入“高明”的陷阱之中。

一位著名的教授在某高校作演讲时,把两杯水放在桌子上,一杯黄色,一杯白色,然后对学生说:“过一会儿,你们从这两杯水中选择其中的一杯尝一下,不管是什么味道,先不要说出来,等实验完毕后我再向大家解释。”随后便先问甲、乙两位同学想喝哪杯水,甲、乙二人都说要黄色的那杯。教授接着又去问丙、丁两位同学,丙、丁二人也同样要尝试黄色的那杯。就这样,总共有两百多个同学做了尝试,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选择了白色的那杯。

之后,教授问同学们,黄色的那杯是什么水?三分之二的同学伸出舌头回答:“是黄连水。”

“那你们为什么想要尝试这一杯呢?”教授接着问道。那些同学又回答:“因为它看起来像果汁。”教授笑了笑,接着又问尝过白色水的同学,这些同学大声答道:“是蜂蜜水。”

“那你们为什么选择尝试白色的这杯呢?”

“因为掺杂了色素的水虽然好喝好看,但是并不能解渴呀!”这些喝过蜂蜜水的同学笑着答道。

听完同学们的回答,教授又笑了笑,说道:“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很苦的黄连水,因为它看起来像果汁;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尝到了蜂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我看来,人生的过程也就是选择两杯不同颜色的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有颜色且耀眼的那杯,只有极少数才会选择不太起眼也不招人喜欢的那杯。”

没有人会喜欢磨难,但是看似没有磨难的人生,就像那看似果汁的黄连水,苦涩无比。而抱着一颗正视苦难、不期待一帆风顺的心,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反而会喝到一杯看似乏味,实则甘甜的蜂蜜水。

这份不期待平顺、正视苦难的心,即是曾国藩所说放在实处、养得性灵的心。真正的智者不是天生睿智,而是在沧桑人生中悦纳了无数苦难,才修得一颗头脑清明;真正的佛陀也不是生在极乐,非是尝尽众生苦乐,得菩提入定开悟。

将一切妄念,扫除净尽

【原文】

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梦魂不甚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扫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

【译文】

生病久了,就会气虚胆怯,经常会有一些怕死的想法,困扰在心中,就是在睡梦之中,也难以安适,必须将生时的功名、死后的一切事情以及各种杂念,全部除掉,这样,自然心中生出一种恬淡的感觉来,出了能有寂静安定的感觉外,真正的阳气也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以静制动的方法。

【解读】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七情六欲,这些情欲的生发都顺其自然。合乎情理的念头有助于人更加奋进,产生积极的动力。若是妄念,则会扰乱人的心智,使人承受过重的心理负担,更有甚者因不堪心灵的重负而积虑成疾。

妄念有很多种,非分之想、胡思乱想、疑神疑鬼都是妄念。因为内心的妄念而辗转反侧食不下咽,为了解决这种状况而顺遂自己的妄念,结果却愈演愈烈,内心更加煎熬,就会掉进恶性循环的怪圈。对于这种状况,曾国藩提出了“将一切妄念,扫除净尽”的解决办法,认为只要是妄念,就要将其根除,若任由它在心中滋长,只会使自己更加痛苦。

从前有个叫乐广的人,他有个朋友,经常找他闲聊。有些日子,这位朋友数日不见来访,乐广纳闷,怕他出了什么事端,便前去探望。

等他来到朋友家中,发现原本健谈的朋友面容憔悴地躺在床上,眉头紧锁,一副饱受折磨的样子。乐广问其缘由,朋友本不想说,但耐不住乐广的追问,便说:“那天我在你那儿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酒杯底游动,一阵犯呕,但是你在一旁不停地劝酒,我不好回绝,硬着头皮喝了下去。自那一刻之后,我总觉得自己的肚子里有条小蛇在动,便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了,所以就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乐广一时答复不了朋友,便说了几句宽慰的话回家了。回到家中,他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左思右想。忽然间,看到看见自家墙上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想到那天就是在这幅画下喝的酒,恍然大悟。

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来回变动位置,终于看见了那条在杯底游动的“小蛇”——雕弓的影子。弄清楚之后,他赶紧命人去请朋友过来,演示给他看,告诉他其中缘由,朋友顿觉得浑身轻松,心病全消。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的内心,就好像一个有很多大破洞、小破洞的瓶子,不断受欲望驱使,我们企图注满这个心灵之瓶,结果反倒弄得破洞愈大越多。

人生最大的负担不是来自于身体,而是来自于内心。内心的妄念多种多样,妄念越多,给心灵造成的负担也就越大,这些妄念不停地在脑海中旋转,使人坐卧不安,这种心理困扰有时候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加可怕。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疗,但心理的疾病必须用心药来医,如果不能卸下心理上的负担,妄念有时候会使人丧命。

曾国藩追求自然的恬淡意味,换句话说就是要摒除那些增加心理负担的妄念,不仅不让自己吓自己,还不能让自己扰乱自己。在励志路上,如果一味地担心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想着失败了怎么办,成功了怎么办,是不是自己选错了,自己是不是不必要这般努力……所有这些都是心里的“小蛇”,扰乱心里的宁静,使人不得自由。

心灵不自由的人,脚步会走得不踏实、不稳健,累心也累人。不如像曾国藩说的那样,放下一切妄念,将有关未来、过去的不现实的想法都扫除干净,一心关注脚下的路,才是向目标靠近的最保险的方式。

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原文】

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

【译文】

读书的志向,一定要以成为一等人物为目标,刻苦勤奋,奋发向上。

【解读】

有人说上天会嫉妒有才能、成大事的人,所以不会让他们轻轻松松走到成功的目的地。要想成就一番大业,需要认识到这些磨砺是上天故意挖的坑,是弯路,也是出路。如果不能熬过这些磨砺,反而被苦难打磨成一颗没有棱角的卵石,那么弯路就会将人引向与成功相悖的方向;如果心能经受住这些刁难,路即便再弯曲都会通往成功。

当年曾国藩出生的时候,谁也不曾对他允诺,说他将来有大作为。不过是他自己虽出身农家,却有远大的志向,敢于把磨难踩在脚下,然后踩着它一步步向上攀登,争取做一等人物。少年时代的曾国藩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为了实现报效祖国的志愿,经历了一番寒窗苦读的历练,最终成为万千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在他第一次进京赴考的准备过程中,他曾经做过这样一首诗: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竟将云梦吞如芥,来信君山铲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一个年轻人却敢于说出气吞云梦、铲平君山的话语,自当令人刮目相看。虽然当年的恩科他并没有被录取,但是这个人有着做第一等人物的志向,他终究不会被一时的困难踩在脚下。

在这之后他迎来了人生当中最有转折意义的一年——道光十八年。在这一年,虽然他金榜题名,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当时许多富家子弟王侯之徒,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他梦想的翰林院。面对自己也不满意的成绩,再想想家世背景,曾国藩心灰意冷,他不知道自己一直坚持的道路是否有意义,是不是自己为官出世就真的能够高人一等、光宗耀祖。他想回家种田,放弃那个虽历尽寒窗却仍旧茫然无际的道路。但就在这时,一位朋友制止了他,在那个朋友的帮忙下,曾国藩按时参加了朝考。凭借出色的发挥,他在翰林院中赢得了一席之地。那些纨绔子弟、达官贵族,被他一一超越。

世界上有很多人终生一事无成,只满足于过一种温饱无忧的生活,一直到死,都以为人生就是这样。而另一些追求卓越的人却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自己,以超越的视角看待磨难,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走上另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人最怕的是刚刚迈出几步朝向理想的路,便被不期然的困难吓了回去,转念去接受没有那么多困难的普通生活。人的一生或是平庸,或超越,归根结底,不过是人的一种选择。选择平庸,可能会有稳定的收入、简单的生活,但也有可能和更加优秀的自己失之交臂;选择超越,可能会遭遇磨难、坎坷,甚至一败涂地,但如果“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虽然依旧可能面临失败,可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争取过,心中自不会有遗憾。

全副精神专注一时,首尾不懈

【原文】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译文】

但凡人们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将全部的精力专注于这件事上,做事情的开始和结尾都不懈怠,不可以见异思迁,做着这件事情想着那件事情,坐在这座山上还望着那座山。

【解读】

全副精力专注一事,是一种恒心,有此恒心支持,即做一事,就要走到最后,否则便不到黄河心不死。曾国藩告诉自己的儿子、兄弟“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这是因为如此做事,不仅一事不成,还会事事无成。

在他眼中,大凡强者身上都有种莫名的威慑力,让人不自觉臣服,而这种让人不敢有所妄动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他们的权势、地位,而是在于他们身上的那股认真劲。他们从不屑于这山望那山高,真正的君子依靠他们一颗坚持不懈的心来证明他们的强大。

强大的定义,不单单指一个人做事情的能力、知识构成,也包括一个人坚强的心志、毅力、恒心。

任何人在奔向成功的路上,都需要不停地用一颗专注、守恒的心武装自己。曾国藩为了金榜题名,饱读四书五经;为了行军打仗,苦习兵法;受到别人嘲笑,自省然后找出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吃一堑,长一智。他在挫折中成长为一个众人追随仰慕的人。他不屈服于命运,但也敬畏天命。他并不是天生的强者,可他从没放弃让自己变强的机会。

在这样的成长中,曾国藩培养出了强者气质,不懈地坚持和实力的累加铺就了他成功的道路。如果换一个角度讲,一开始,曾国藩遇到小小的阻碍就将这股劲头弃之千里或者见异思迁,那么到最后,他必然只会是普通人中的一个,不会开创自己的惊天伟业。

其实曾国藩的出身并非大富大贵,幼年时也没有显露出过人的天赋。私塾先生常常因为他背书不畅而骂之“蠢货”。可是为了求学、见贤思齐,他曾立下“每天都要读十页,读少了就是不孝”的誓言,从此,曾国藩形成了每天读十页史书的习惯,终其一生也不曾间断。正是通过对史书的反复阅读,曾国藩把人世兴衰看得深入透彻,为其在政坛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从来不看现在有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否坚持不懈地完善自己,开发出自己的潜能,坚定地朝着一个目标进发。即便我们的实力不足以成为强者,但是依然显现出夺人的魅力,让周围的人由衷地佩服你、尊敬你。

换句话说,如果不能专心地把一件事情做好,转而做其他事情也不会达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因为一个三心二意的人不会倾入全部的精力去完成一件事。这个社会不需要对诸多问题蜻蜓点水式的全才,需要的是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的专才。这里的“专才”不是指只有一技之长的人,而是说能够用心将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的人。理想和目标能够树立很多,但是像曾国藩那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实践理想的人少之又少,而做到此的人必将成为大器。

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

【原文】

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译文】

只要人心中的所想产生了,必须一鼓作气,尽自己一切力量去做;稍有一些别的想法,就会产生疑心,而私心也随之而来。

【解读】

许多大事情的发生都源于最初一个不经意的闪念,人有了这个念头,要不遗余力地实践,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很容易忽略掉初衷,导致自己走上弯路。

其实走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会在这条路上迷失自己,在这条路上太多的金钱、美色、地位会时不时地跳出来蛊惑人心,使人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初衷,从而满足了别人的目的。所以曾国藩在心中多次提及“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在他看来,发心办事不难,难的是保证自己在办事的过程中能不在转念间,生疑心、私心。人一旦决定要干某件事,就应该抱着办成此事的打算,一鼓作气,努力向前。一旦卸下这股劲,私心的产生就会让人误入歧途,潜伏在暗处的祸患也就为之不远了。

从小长在湖南的曾国藩,长期离家,对家里的腌菜念念不忘。这其中的典故还要从他的爷爷说起。早些年,曾家没有一亩田地,曾国藩的爷爷靠着给大户人家当短工维系一家人的生计。后来,家里渐渐有了一些积蓄,曾老太爷就买了几分薄田,种一些菜来供自家食用。

曾家比别人家人口多,所以田里的菜即使都腌上也还是不够吃。这时,老太爷就想出一个办法,他把别人家不要的菜叶和菜根收回来,去掉老皮,跟菜一起腌制。后来,条件渐渐好起来后,曾老太爷依然保持着原来的传统,收集很多菜叶和菜根,与菜一起腌上几十缸。有人跟老太爷说:“日子已经好起来了,就不用这么节省了。”可是老太爷却说:“你们不懂,这菜根去火,是养生的好东西。”

曾国藩从小就吃着这样的腌菜长大。做官后很长时间没有吃到家里的腌菜,他就异常想念。等到曾国藩升至五品,搬离了湖南会馆之后,他赶紧让回乡的邻居捎来一些老家的腌菜。邻居把装菜的坛子卸下车,曾国藩伸手抓了一把,放在嘴里。吃着吃着,突然觉得不对劲,就问邻居:“怎么没有带些苦菜啊?那些苦菜与腌菜一起吃,才更有味道。”

邻居笑着说:“您要是不提我倒忘了。”他转身从包裹里取出了一大包苦菜,递给曾国藩说:“老太爷吩咐过了,要是这些腌菜您吃得不合胃口,露出了不喜欢的神色,那就不用给您苦菜了;如果您吃着喜欢,再让我把苦菜拿给您。”

曾国藩停了一下,说:“老太爷这是对我不放心啊,怕我在外面这么多年忘记了本分。其实这些年我不是不想家里的腌菜,而是会馆里供吃住,如果我再托人带了菜来,恐怕会馆里的人有什么想法。想我曾国藩是全家人节衣缩食供出来的,我怎么可能把这些都忘了呢?”

邻居说:“是啊,能从农家院供出一个翰林院学士,恐怕全国也没有几个啊。”

从此,曾国藩的饭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碟腌菜,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本。

中国流行这样一句古话:穷不失志,富不忘本。曾国藩所说的“一鼓作气”不仅是要在穷的时候不忘初衷,矢志不渝,还要在变富之后不生懈怠心,不忘根本。一个人越是取得了成绩,就越不该忘记本分,就如同一棵树,越是枝叶繁茂,就越不应该忘记滋养它的土地一样。曾老太爷对于曾国藩的期望,正是体现了这一点。站在利益的十字路口,还能看到自己来时的路,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的。很多经历了贫穷和痛苦之后取得成功的人,因为曾经太苦,所以在开始享受的时候,就很容易被贪婪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到处索取,想让一切都变成自己的。可是,自己只有两只手,真正能够抓住的,不可能有太多。所以,如果因为忘记了本分而变得贪婪,那么最终我们只会把自己推进自毁前程的坟墓里。

一个人的志向,只有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在不受贪欲的支配下才能够完全表现出来。倘若空有宏伟的志向,不能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首尾不懈,就很容易在物欲与贪婪中徘徊,在自享其乐中自毁前程。

以能立能达为体,不怨不尤为用

【原文】

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译文】

所以自从戊午年到今年已经有九个年头了,和四十岁以前也已经大不相同了,大概以能够成就事业办事通达为本体,而在处世方法上以不埋怨天不责怪他人为表现。

【解读】

曾国藩这里讲的是中国理学中的体用哲学,北宋著名的理学家程颐对此曾解释说,“体”,即本原、本体,“用”,即显现、作用。换成平常的话,即是说“体”是指发挥主要作用的,“用”是指起辅助作用的。曾国藩认为,人过不惑之年后,就应该改掉年轻时怨天尤人、轻易抱怨的毛病,转而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他的意思是说,人可以抱怨,但不要指望着抱怨能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其实何止是四十岁之后不能常抱怨,人生的任何阶段的任何问题都不是怨尤可以解决的。人世间很复杂,社会也不是理想主义者驾驶的飞船,可以天马行空、自由翱翔。在志存高远的同时,要去谋划,努力去达到某种目标。消极等待、怨天怨地会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最终可以实现的理想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在督促人们积极地去建功立业,曾国藩说要能“立”,发奋自强,也是这个意思。

然而,立大功、成大事,不可能一个人承担,与别人不发生关系。那么,和周围的人能否协调一致,就成了能否成事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也就是曾国藩说的“达”,即通达,办事有条有理,通达人情世故,办事方能的得心应手。

有了远大的志向,也要懂得锐意进取,却不得其法,只是一味蛮干,而不懂得摸索规律,寻求章法,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懂变通,那么即使志向再高远,行动再积极,也只会事倍功半。曾国藩的“能立能达为体”,正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要以志存高远,处事圆滑为根本,这个根本是通过自己的训练、调节达到的。

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有收获,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想有所建树,机遇同样很重要。有时感觉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却还是不尽如人意,难免会怨天尤人。

孔子曾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不怨天”,那是因为孔子知道,天命不可违背,不可改变,一个劲地埋怨,无益于事实。“不尤人”是指不要总埋怨别人、仇恨别人,争取和好相处。

曾国藩所说的“不怨不尤”和“不怨天,不尤人”的说法,主旨一致,意思是说,有些事情靠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栽了一个跟头就坐在地上哭天喊地,将责任推给他人,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没有丝毫的益处,反而显得自己心胸狭窄、经不起事。相反,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正是显示一个人心胸气度的时刻,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对待天命,对待别人经得起失败,才承受得起成功。

世上之事,乐极生悲,至悲转喜。在困境之中,咬紧牙关,坚忍成事前方看似绝路,希望是在转角。大丈夫能屈能伸,待到环境时机合适之时,便可东山再起。“能立能达,不怨不尤”则无往不至,这是曾国藩总结他一生的得意与失落而得出的,不怨不尤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当自己的人生碰壁的时候,真心地问问自己:“内圣功夫够不够,是不是足够努力,实力是否达到?外王功夫够不够,是不是足够圆融、灵活,方法是否得当?”问完了,不要急于回答,多想几遍,弄明白了,不用说,且去做,即做到了体用结合。

立者自立不惧,达者自达不悖

【原文】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自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

【译文】

儒家教诲世人,最重要的就是追求仁义,而其中最急切的,就是自己若想成就事业,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要想显达,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显达这几句话,已经成就事业的人对自己能否成功是不用担心的,如同富人东西本来就很富裕,并不需要去向别人借;已显达的人,继续显达的途径很多,好比是身份尊贵的人,登高一呼,四面响应的人就很多。

【解读】

关于“立”和“达”,曾国藩曾解释道:“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在他看来,“立”,是发奋自强,自己站得住的意思;“达”,是办事周到,行得通的意思。这是本是他给弟弟的家书中写的两句话,是曾国藩劝诫弟弟的,也间接阐明了他关于立志的重要观点,即为人应该有一种不认输、求自强的魄力,还要有种对命运、对他人不怨不尤的耐力。

在立下志向、兑现初衷的过程中,缺少自强的魄力,志向会沦为无根的浮萍,缺少耐力,志向会成为温室里经不起风雨的花朵,二者缺一不可。为此曾国藩援引孔圣人的话,告诫自己的兄弟,实现志向的过程中,要不假外求,专求自己的努力,不求违背自己的原则,圆融通达。

虽然曾国藩本人很看重立志,但是他在少年时并未给自己一个目标,而是在他二十一岁这一年才开始真正立志。曾国藩人生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在这一年。当时他奉父命到衡阳汪觉庵所办的唐氏家塾念书,后又到涟滨学院学习。在这两个地方学习,对曾国藩来说受益良多,正是由于在这两个地方的学习,他才得名师指点,懂得了立志要内外双修,双向立志。

何为内外双修,双向立志?内,即自身。外,即外部环境。内修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外修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是从孔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来的。所以曾国藩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叫“涤生”,表示涤旧生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志向大小,能否成功,都源于自己的心。只有专注于内在的修炼再结合与外在,才能成功,如果只是一门心思地受外在影响,而不努力于提升自己,那么立再大的志向都只能成为空谈。这就像曾国藩在同治元年写给次子曾纪泽的一封家书中所说的那样:“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读书是一种后天的修行,在书中和古代先贤、名士智者相遇,聆听他们的言论,是一种主动向更高处提升的精进努力。

其实,对于立志这个问题,自身所处的时代、外部的大环境如何,也都会对个人立志有所影响。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环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志向就会立志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曾国藩所处于的时代是清朝晚期,这个时候的清王朝内忧外患不断,贪官横行,百姓困苦,人心离散。所以曾国藩立的志向是“直臣之志、廉吏之志,作圣贤之志”。他说,“故甚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已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所忧也。”

立下了志向,是完成了自己那部分的事情,大师志向的实现需要他人的参与,所以处事圆滑也是帮人心想事成的重要因素。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什么方法能把事情办得更顺利,然后圆融地说话、行动,即是曾国藩所说的“不悖”。

因此,一个人,立下志向,就要为自己立下的志向负责。人,不光要“立”更要“达”,立而不惧,努力精进自己的能力、实力,自己先做了强者,就不会有所惧怕。达者不悖,嘴里说好听的话,但心里留一根不逾越的准绳,既让他人高兴,也让自己成事,所以叫没有违背。

恒心守志,断无不成事

【原文】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译文】

有恒心,就肯定没有办不到的事。

【解读】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但是从立志到成功这条路上并非一片坦途。立志只是一个开始,要想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恒心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拥有一颗恒心,弱者会鼓起勇气面对人生路上的荆棘、泥沼、高山、深渊;强者会以成熟的心态来迎接每一次挑战,保证自己的方向不会偏离,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磕磕绊绊在所难免。老子曾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居下,柔弱居上。”

这句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很柔软,但死后就会变得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枝叶是柔脆的,但死后枝叶就会变得枯槁。这说明了曲折的人生路并非死路,用恒心坚守住自己的志向,就不会让自己的梦想无疾而终。

曾国藩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一路艰辛忍辱负重,恒心始终没有离开他。

在安庆之战的紧要阶段,曾国藩分兵三路,直指江浙地区。但是这三路部队却并不太平,胡林翼之死使曾国藩失去一个最有力的伙伴。李鸿章与左宗棠两路军队时不时地表现出不合作态度。曾国藩面对这些情况只能息事宁人,按捺住自己的性情。

曾国荃的军队虽然不存在不合作的问题,但是军饷不济。湘军的军纪败坏随时都有叛乱的威胁。此时的曾国藩要面对诸多问题一并爆发的情况,再加上旧疾新病齐发,导致他几乎无法工作。

然而,一直到最后,曾国藩都没有选择放弃。后来,他也忍不住感叹当时自己有些太逞强,以至于心身疲惫。这其实也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更证明曾国藩取得成功的艰辛。

窘境、困境往往考验着一个人的恒心。信念坚定的人不会把任何的困难当作阻碍自己前进的铁蒺藜,而意志薄弱的人哪怕碰到很小的困难,都会为自己编织出各种理由迎难而退。

自古以来,有许多关于持之以恒的事例,西汉的匡衡就是一个用恒心获得成功的典范。

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您只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这可难倒了匡衡。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一个农民的孩子坚守着自己读书的梦想,用“偷光”的方式克服不利的条件环境,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这看似简单的成功历程其实蕴涵着一路的艰辛。

其实,不管是领兵打仗还是学习读书,方式的转变不能代表内在因素的改变,而内在的因素往往能够让一个人迸发出最多的能量。

这个内因便是在曾国藩和匡衡身上都曾体现的恒心。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事情能够一蹴而就,也没有任何的利益会手到擒来,想要用最短的渔线去钓最深处的大鱼,这是在痴人说梦。坚定地固守着自己的梦想,它既是一件易事,也是一件难事,拥有恒心的人懂得将这件难事变为易事,而失去恒心的人则会把易事弄巧成拙,最后导致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