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全书
57453200000005

第5章 坚忍

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

【原文】

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

【译文】

从前,耿直的恭简公说过,做官要把保持坚忍作为最重要的,即使是心中怀有奋勇之气,也应该是这样。

【解读】

“坚忍”不仅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而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人最厌烦的就是遇到麻烦时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让人烦闷不已。倘若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处理这些麻烦,再复杂的事情也能够抽丝剥茧,逐渐变得清晰。然而,有时候难就难在忍耐烦扰之事。

中国有句话叫作高处不胜寒,居高位者必然有别人无法体会的烦忧。曾国藩总结的“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不无道理。为官者一定要懂得让自己处世不烦,对所有的事都要耐烦,这样才能在遇到任何难事时都能保持清醒,作出冷静、正确的判断。当官的人所遇的烦心之事,是无法推脱,无法逃避的。官场中的钩心斗角、争权夺势无须多言。世事本就是如此,倘若选择从仕的道路就该知道自己要生怎样一颗玲珑之心。

不仅为官,在为人和学习方面也要有一颗能耐得住烦躁的心。人生有万千事,事事皆烦扰,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要学会耐烦,做到耐烦。

一个成功的人既要别人的监督,也要自我监督。别人的监督可以发现自己发现不了的事情,而自我监督就可以防止给对手攻击的空隙。自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耐烦”,不要被外界的事情扰乱心智,以免最后自乱阵脚。

一个人的短处在平时是不易为人察觉的,只有在遇见挑战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在挑战面前,有人慌乱愤怒,有人则镇定自若。耐烦就是指人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动摇心智。

众口铄金,才华过人者面对无中生有的诽谤之言,心中也不免怒火冲天,与那些捕风捉影者一一对质,结果流言蜚语会因此流传更广。品德出众者对这种言论心存畏惧,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结果流言就会偃旗息鼓,自行消亡。曾国藩努力使自己成为后者,也不忘记教育他的后辈,希望他们能够分辨两者的优劣。成为一个能够平息流言的人。

他对弟弟说:“名望所在,赏罚随之。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吾愿弟等之抑然,不愿弟等之悍然。”意思是名望总是伴随赏赐和处罚。众人的议论,不知道从哪里传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终止。光有才能的人,会因为这些没有因由的流言心中不平,出言捍卫自己的尊严,最后流言的声音却越来越大。德才兼备的人,敬畏这些没有因由的流言,以此作为警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最后流言渐渐消散,不攻自破。我希望我的弟弟们遇到这样的事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出言否认。曾国藩这样说的原因,是他懂得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不耐烦更是失败的源头。

清人傅山也说过,愤怒达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否则便不能做到。如果我们如对方一样发怒,就应想想这种宣泄所产生的后果。如果发怒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那么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多么困难。成功者,往往也是能够成功地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懂得自制的人。

人的好胜心、求功心、逐利心使得自己总是有一种浮躁心理,总希望找到成功的捷径。“必须打好基础,才能建造房子”,这样的道理其实我们都懂,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浮躁之心一起,就如心生野草,东摇西摆,被急功近利的风一吹,便消散无形了,结局只能是无果而终。

所以在这个忙碌的时代,每一个人做人做事之时都要切忌浮躁虚荣。要学习曾国藩的坚忍,沉下心来,守住内心的宁静,淡泊地对待名利,踏实地做事、求学。从每一件事做起,轻松面对烦恼,坚忍沉稳,你的人生才会朝着预想的方向大步前进。

腹中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

【原文】

迪安妙在全不识世态,其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

【译文】

迪安(曾国藩之友)的妙处在于全然不知世事状态,他虽然也常常怀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但却一直都很含蓄,永远都没有向外透露。

【解读】

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先削弱敌人。削弱敌人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麻痹敌人,使其放松警惕。就好像我们写文章一样,意不可说尽,势不可用尽。恰当留白才能使文章变得更有趣味。

曾国藩不仅在写文章的时候运用这一点,做人也如此。他在日记中谈道:“大抵作字及作诗古文,胸中须有一段奇气盘结于中,而达之笔墨者却须遏抑掩蔽,不令过露,乃为深至。若存丝毫求知见好之心,则真气渫泄,无足观矣。不特技艺为然,即道德、事功,亦须将求知见好之心洗涤净尽,乃有合处。故曰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也。”

他的意思是说,无论是读书写字做文章,都要做到厚重精炼,下笔有神,表而不露,不能够有丝毫的求好、求胜心,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做人做事也要这样,这种“一味含浑,不轻易发露”的战术被古人熟练地运用在战场上。

战国时候,赵将李牧奉命守卫赵国北方,他熟知匈奴兵骄横跋扈的习性,因此,便对匈奴兵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他命令部队坚守不战,甚至在军中规定:一旦匈奴入侵,全体将士务必回营自保,不得迎战,有敢捉拿匈奴人者处死!久而久之,不用说匈奴人说他胆小如鼠,士兵们也开始埋怨他是畏敌之将。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一千三百乘,精骑一万三千万匹,骁勇步兵五万人,弓弩兵十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入侵。

匈奴见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战后,李牧佯装败走,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单于闻之,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出奇兵,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败逃。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十分稳固,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

李牧抵御匈奴时,故意伪装胆怯、不敢出战,结果使匈奴中计,从而大败匈奴。要想使鱼儿上钩,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诱使敌人中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要一步一步诱使对手上当。

正因为遵循这样的原则,曾国藩的文章和为人都给人一种浑厚醇正的感觉。他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技巧,不同于装疯卖傻,而是要有一个人该有的厚重根基。收敛才华,积累能量,最后展现自己的实力,给别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他在给属下的信中也多次分析了这种处世之法:

大抵初入仕途,每患议论之过激;阅历稍久,又患泾渭之太淆。若是非皎然于胸,而一毫不露,刚气常抱于内,而百挫不渝,斯则难能可贵。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教导人们即便心中泾渭分明,也要一丝不露,只有在适当的时机才能显现出来。

想要达到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对其置之不理,压制住自己猎取的欲望,深藏自己的意图,让对方毫不察觉从而放松警惕。自制者方能制人,知道如何等待的人才能通晓获取之道。掌握此术,便能使自己更接近成功。

时时发露,非载福之道

【原文】

我兄弟则时时发露,终非载福之道。

【译文】

我们兄弟则是常常做事外露,终归不是带来福气的办法。

【解读】

时时发露的表现,就像猎物在荒原之上亮出鲜艳的皮毛,无疑是要引来猛兽的注意的。与此相对,低调一点、凡事忍耐一点,反而更利于自己安身立命。从曾国藩一生的经历来看,他确实是忍过来的。

读书时,他与一性情怪僻的书生同居一室。曾国藩的书桌离窗有数尺,为了借光,便移近窗前。那个书生发怒道:“你把我的光都遮了。”

曾国藩道:“那我搁在哪里?”

书生指着床侧说:“可以搁这里。”曾国藩依言搁在床侧。半夜曾国藩仍读书不辍,那个书生又发怒道:“这个时候了读什么书,扰人睡觉!”曾国藩便无声默念。

这样的一件小事,反映出的是曾国藩对他人挑衅、无理取闹的一种忍耐。虽然看似软弱退让,却无疑为曾国藩匀出了很多读书的时间。倘若当时的曾国藩忍不住一时怒气,恐怕整日整夜都要跟那书生纠缠下去了,反而没了读书的清净。

当然,懂得运用“忍”字,也并非一味忍耐,软弱可欺。曾国藩初任帮办团练大臣时,凡事雷厉风行,此时的他并不想去忍耐什么,但是接下来面临的事实则让他不得不忍。

咸丰二年,咸丰帝钦点曾国藩为湖南帮办团练大臣。在长沙城里,驻扎的不仅有湘军,还有清廷的正规军,被称为绿营兵。自从清军入关,到咸丰时期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此时的绿营兵早已英勇不再,战斗力极差。可是,清廷一向娇惯绿营兵,平日里他们不是喝酒就是吸大烟,根本就不参加正规的训练。这让曾国藩颇感为难。

曾国藩将绿营兵和湘军放在一起训练,可是让绿营兵在烈日里训练,简直像要了他们的命一样。为此,曾国藩特意让湘军将领塔齐布做总指挥,负责两支军队的训练。这样的安排引发了绿营兵将领的不满,在他们的教唆之下,绿营兵更加憎恨曾国藩和塔齐布。

平日里,因为湘军的军饷比绿营兵的高出三倍,所以绿营兵总是喜欢找湘军的麻烦,军营里也常常发生两军的械斗事件。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每一次曾国藩都会对参加械斗的湘军进行严惩,但是绿营兵的将领对其部将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这样,绿营兵更加有恃无恐地对湘军进行挑衅。

一天,曾国藩手下的参将塔齐布带着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湘军去吃饭,恰好遇上了几个绿营兵在街上酒后闹事。他们几个人看到了塔齐布,就冲上来一顿拳打脚踢。血气方刚的湘军看不下去了,冲上去教训了那几个绿营兵。绿营兵的战斗力不强,再加上人少,只有挨打的份,他们很快就招架不住逃跑了。

待塔齐布等人吃过饭后回到营地,突然从四面冲出一百多名绿营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塔齐布一看大事不妙,掉头就跑。绿营兵在后面一路追到了塔齐布落脚的参将府,依然没有找到他的影子,愤怒之下,一把火烧了参将府。

绿营兵的将领眼见众怒难平,就趁机点火,说了很多曾国藩的不是,结果愤怒的士兵又冲向了曾国藩的府邸,想要杀了他。曾国藩听闻消息后,躲进了巡抚衙门,才逃过这一劫。

经过这么一闹,曾国藩心里明白,在长沙自己算是待不下去了。有人劝他上奏圣上,说绿营兵的将领不听从指挥,可是曾国藩没有那么做,他忍下了这口气,率领湘军移师衡州。在以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很快训练出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军队。

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大臣,却屡屡受到排挤,甚至险些丢掉性命。换成一般人无论如何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但是曾国藩忍了下来,他把与别人争风吃醋、钩心斗角的精力都用在了团练上,终于以一支相对强大的正规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曾国藩的一时忍耐和退让,不仅让他免遭性命之危,还让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就是忍耐的妙用,挺得、耐得才有成事的可能。为人,不仅要“跳得了龙门”,享受生命的辉煌,也要能够“钻得了狗洞”,忍受生活中所遇到的委屈。人们总是羡慕那些成功人士的高人一等、风光十足,却忽视了他们曾经“低微”的经历。凡是有大志向的人,都要忍受命运的不公和别人给予的屈辱,但他们不会一味地跟别人逞强斗狠,而是从大局出发,从大处着眼。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忍辱负重,以曲求伸,蓄势中寻找获胜的机会。

其实,生活中暂时的忍耐是为了长久的不忍耐,现在的低头只是为了以后把头抬得更高。把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会产生更强劲回击力量。处于人生低潮的我们,不妨以曾国藩的一句话自励:“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不放弃希望,不停止努力,我们总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原文】

三更不眠,因作一联云:“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自警也。

【译文】

三更时睡不着,于是写了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来自我警示。

【解读】

天地间的高度只有三尺,想安身者务须学会低头忍耐,但低头忍耐不是没有原则,而是要保留自己的主见,办事说话可以迂回,但是原则不能有所妥协。这不仅是哲学家对人生的认识,也是曾国藩所认同的,他口中的“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即是这个意思。

为了长远的利益,可以一时屈从,但是骨子里却不失硬气。古来由忍得以避祸、先低头而后昂首的人不胜枚举。提到忍辱负重的典型,卧薪尝胆的勾践和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可算是家喻户晓。除了他们,从屈辱中萃取财富,从磨难中提炼智慧人还有很多,如在外流亡十九载的公子重耳,假如他没能经受住颠沛之苦和流离之悲,怎么能在春秋五霸中占据一席;将父仇和血吞咽、委曲求全的秦孝公,忍下割地之辱的“赳赳老秦”自此休养生息,从任人鱼肉的贫瘠小邦变成了一统天下的泱泱大国。

反观那些受不了气、低不下头的人,时常怒发冲冠或任性行事,最终的结果常常是或沦为庸人,或功败垂成。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极具悲剧意味的项羽,虽然不少人钦佩他“不肯过江东”的耿直与血性,但又莫不为他自刎乌江而扼腕叹息。假如项羽渡江而去,历史是否会重新书写?

“心”字之上立把“刀”,即为“忍”,从感官的印象就可以知道忍耐的过程是多么痛苦,就像一个七尺男儿必须在天地之间的三尺空间弯腰而行一样,从身体到灵魂都要有所担负。古人早就总结过:忍辱可负重,当利刃刺心,不能坚心忍受者,无以担起天降于斯人的“大任”。大凡成大器的古人,常有刀刺心头而不惊的气度,不仅忍得下筋骨之劳、体肤之饿,还忍得了亡国之恨、灭族之仇、占攻之欺、争锋之伤、胯下之辱……

雄鹰有时候飞的比鸡还要低,但鸡永远不能像鹰那样自由翱翔。学会低头,这是一种生存智慧。人生之路何其漫长,不可能每一扇门都是按照我们的高矮胖瘦修建而成,执拗的人若只知一味向前,不懂迂回,难免会磕碰门框,甚至撞得头破血流。智者就懂得侧一侧身,弯一弯腰,甚至从低矮的门洞中爬过,姿势固然丑了些,但终归是安全通过了那些没必要为之流血牺牲的障碍。

在崇尚个性的今天,不少人,尤其是心比天高的年轻人常常将“弯腰”、“低头”视为软弱甚至媚俗,事实上少些傲气不等于没有傲骨,甘居人后者的卑微姿态下往往有一颗并不卑微的心。据说,企鹅在上岸之前,先要猛地扎到水里,尽力下沉,然后借助海水的浮力蹿出水面,腾空而起,潜得越深,就会腾起得越高,这就是所谓的“蓄势待发”。

不怨不尤,反身争个清静

【原文】

余生平作自箴联句颇多,惜皆未写出,丁未年在家作一联云:“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用木板刻出,与此联略相近,因附识之。

【译文】

我一生中作过很多自我劝诫的联句,可惜都没有写下来。丁未年在家写有一副对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经用木板刻写出来,与这个对联较近似,就附记在这里。

【解读】

在清政府中,要坐到高位,不仅需要一流的才智,更要具备勇毅果敢的品质,因为这一路的艰难险阻是旁人难以想见的。这种勇毅,就是坚忍;不是鲁莽死扛到底或逞强斗狠,而是不轻易埋怨他人、埋怨环境的坚忍。

每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人或者被艰难险阻所吓倒,或者因咽不下一时之气而作无谓的牺牲,最后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唯有坚忍之人才能够走得更远。曾国藩自拟谥号为“文韧公”,不难看出其中对自己处事诀窍的自得。

曾国藩在与属下官员闲谈时,曾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道:我年轻时喜欢与人顶着干,别人干不好,就怨这怨那,现在老了,没力气再和人争什么了,也懒得去抱怨了,也就没有什么功绩了,看来还得挺,所以你们要记住,世上的事能不能胜,就看你忍不忍得住。

曾国藩所谓的“忍”,就是指在危急时刻,要坚持住,而在他身上,“挺”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对生理上痛苦的承受。曾国藩生下来就患有顽固性的皮肤病,俗称牛皮癣,发作时痛痒难忍,曾国藩几乎每天都要忍受这种折磨。然而,就在疾病的煎熬中,他仍然南征北战,丝毫不影响治军作战。他惊人的承受能力令人敬佩。对此他谈笑自若,如咸丰十一年(1861年),他给李续宜的信中说:“敝疮亦小愈,然手不停搔,颇以为若。郑板桥有言:‘隔靴搔痒,赞亦可厌;入木三分,骂亦可感。’阁下既吝此‘隔靴’之赞,鄙人当自为‘入木’之爬。何如,何如?”其言诙谐幽默,而所受之苦,绝非别人可想象。由此更显示出他的“挺”字功夫。

二是对于各种政治上的挫折和官场上的失意,他都能挺住。曾国藩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如咸丰七年(1857年)被迫家居,同治六年(1867年)因剿捻不力而被撤职回任,对他都是很大的打击。但他并不气馁,仍以“挺”字坚持,静待时机。

三是军事上的挫败,他对付失败的办法也是“挺”,即坚忍。四次惨败,他都靠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重新振作,最终转败为胜。

由于经历了无数困难,使曾国藩得出了这样一个认识:无论何人,只要想做成一番事业,就得经受磨难。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而能成就事业的人物,必须具备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

忍人之不能忍,方能成人之不能成。在自己的能力不足和人抗衡的时候,选择忍耐、忍辱,是一种眼光长远的蓄势;在自己的能力已经足够和人抗衡的时候,选择人,别人有所触犯,还能原谅,是一种宽怀。对于胸怀大志的人来说,这种忍的行为比一时逞强暴力更为勇敢。

曾国藩说:“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毁而无誉,有恩而无怨。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一个人要做成大事,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无人非议,但是在面对非议时坚守住自己的信念,不轻易抱怨,不轻易牢骚,反而能给自己找到一隅清净,供自己韬光养晦。

忍小愤,求大谋

【原文】

小忍小成,大忍大成,不忍不成。

【译文】

在小事情上忍耐会有小的成就,在大事情上忍耐会有大的成就,如果事事不能忍,则事事不能成。

【解读】

人活着总应积极向上的,希望能够有所成。成功的道路荆棘密布,为了在这样的路上走得更远需要的不仅仅是斗志,更需要一种耐久的精神,一种可以忍受所有苦难的执着。这样的忍受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这是一种坚韧,也是一种对梦想的坚持。

曾国藩认为,做人要当君子,而所谓的君子就是那些能够忍受物欲、权势、贫穷和曲折的人。他本身也一直为这样的君子作出了表率。

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接到了出征太平军的圣旨,他高兴于自己终于获得了这样一个可以为国尽忠的机会,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因此他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但在他赴职时遇到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军饷。军饷是稳定军心的保证,是打仗必需的物质基础。但是曾国藩所率领的这支队伍没有足够的军饷。

曾国藩四处游说,终于说动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乡绅杨江出钱捐饷。但是他必须满足对方一个条件,在杨江祖父的原籍为其建一座乡贤祠。这本来不是个难事,但是杨江祖父在任职期间有过贪污受贿的行为,之前又有人上表不仅被拒,还被在位的道光帝训斥了一顿。曾国藩不免为难起来。如果重蹈覆辙,必然不利于自己的仕途发展,更不可能获得军饷。但是若不试一试,似乎又不甘心。毕竟要想获得大批军饷只有这一条路,更何况如今是咸丰帝在任,也许时过境迁,事情会有转机。曾国藩左右思量,最后决定咬牙上表。最后是咸丰帝答应了要求,这一纸奏折换回了必需的军饷。

曾国藩本人忍受了对方提出的无理要求,还忍受了如果失败自己将一无所有的压力。或许很多人面对这样的情形,会选择逃避而非面对。这就是曾国藩的成功之处,正是他肯忍辱负重、自我牺牲,才成功化解危机,迎来了柳暗花明的转机。

曾国藩本人忍受的对方提出的无理要求,还担着如果失败自己一无所有的压力。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说“有忍乃有济”,就是这一忍,开启了曾国藩战场上的传奇人生。

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人即使受到沉重打击,也能勇敢承担放手一搏,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而有的人一遇挫折和困难就灰心丧气、竭力逃避,甚至自暴自弃。没有谁希望自己是那个怨天尤人的人,但是唯有学会坚挺,学会承担压力,才能不被困难击败。

曾国藩一生以“懦弱无刚”为耻,并将“坚韧支撑”作为建非常之业的重要条件。坚韧支撑是曾氏《挺经》的内涵,同时,也是为谋大局,隐忍小事的人生智慧。世界总是公平的,诚如曾国藩所说“小忍小成,大忍大成,不忍不成”,我们不能说一个人忍耐的程度和他的成就成正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能忍耐今日的苦,就不能得到未来的甜。

倘若我们比别人忍受了更多,也会得到更多的回报。现在的社会,有许多时候,人们被浮躁、愤怒蒙蔽了双眼,越来越无法忍受各种各样的诱惑,最终,很多人都成了金钱、名利的奴隶,一辈子辛劳也只为浮云。倘若能学会忍受,学习曾国藩忍辱负重的精神,最后一定能比别人站得更高,走得更远,看到更美的风景。

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原文】

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译文】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平生的成长与进步,都是在受挫折、遭受屈辱的时候。

【解读】

“真正的幸福,往往以痛苦、损失和失望等形式出现;此时我们必须坚持住,因为它们不久就会以真面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一位哲学家对人生的感悟。痛苦、损失、磨难的另一面是欢喜、收获、坚强,逆境到了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就连霉运都是有保质期的,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会到来。高潮低谷的更迭相伴是生活的常态,关键是要看人们能否在身处低谷时保持向上的心,曾国藩说他自己的长进全是在遭受挫折、屈辱的时候完成的,能把挫折和屈辱转化成长进的原因即是一颗向上的心。

物有否泰,事有兴衰,这是必然规律之所在,就像水要顺势而流,人也要依势而走,既要看到高山下伏后的深谷,也要看到暗夜过后的曙光。枯叶的坠落不仅昭示着萧索的秋意正浓,也孕育着来年春天的勃勃生机;皑皑的白雪不仅控诉着冬季的酷寒,更预兆着来年可喜的丰收。所以,不要为一滴水的干涸诅咒阳光的暴虐,也不要因一朵花的枯萎哀叹春光的易逝。对于成长来说,阳光与雨露同等重要;对于收获而言,花开与花谢都不可或缺。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淮南子》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后汉书》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此可见,喜忧参半、福祸相倚才是人生的主旋律,一帆风顺、无病无灾的生活固然难求,终生颠沛、从无宁日的人生倒也鲜见。好运中穿插着厄运,吉凶相伴相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所以人在顺境中不要忘形,在逆境里也切勿抱怨,二者都不过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一种形式而已,实在没必要大喜大悲。

很多在我们看来是不幸,甚至是灾难的事情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传递福祉的精灵,至于如何去发现它,就需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了。暴风雨过后会有彩虹,大自然中的现象实则是给人类应对运势转换的方法提示。

首先,顺境之中要有忧患意识。夏季的天气往往阴晴不定,出门时带把伞在身上,才好在风雨中撑起雨中行走的从容。忧患意识,就像晴天带伞一样,重在一个“防”字。凡事有防备才有预备,有预备才能从容应对顺境的落差。

其次,逆境中要注重跌倒的收获。“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倒霉事固然让人沮丧,但雨中听雨,雨后散步,却自有一份闲逸清爽。在逆境中,不因跌倒而倒地不起,就有可能发现不幸中的幸运。因为遇挫跌倒可以积累经验,可以磨砺意志,坚持到底,可以体会人情,炎凉酸苦自是心的收获。

人生顺逆,全在心境,世事轮换,人心不动,自有出路。为事业的成败、情感的得失并不足以让人常有沉重的宿命感,把生活的波折都归因于不幸的命运。面临人生的诸多坎坷时,嗟叹抱怨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叹过气之后就当打起精神、寻觅出路,因为人生来就注定要有所背负,背负着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还要把控好自己的理想风帆。既知长吁短叹解决不了问题,何不用阳光的心态看待未知的前程,更何况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那么多踩着不幸的脚后跟登门的幸福使者。

也许你曾错过某一次飞机航班,却又恰好因这次失误逃过了一场空难。

尽管你在今天的面试中表现糟糕,但或许明天就会有更好的公司向你发出邀请函。

或许你的表白最终还是被所爱的人拒绝,但你要知道最适合自己的伴侣还在不远处等待。

人生大抵如此,不幸与幸福之间只隔着一道狭窄的独木桥,瞻前顾后、左摇右晃者很可能会失足坠落深渊,双目平视、心无旁骛者才能安全过桥。

借人之拂逆,磨砺我之德性

【原文】

日内因江西藩司有意掣肘,心为忿恚。然细思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顺从,设法以诛锄异己者,权臣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吾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译文】

近来因为江西藩司的故意掣肘,心中十分愤懑。然而细想古人做事,受到掣肘和拂逆的时候,每朝每代的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厌恶别人的拂逆,而一定要让别人顺从自己,想方设法地排除异己,这是权臣的行径;任凭别人拂逆自己而耐心忍耐,委曲求全,并且担心如果没有对手,自己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圣贤之人的用心。我正好可以借助别人的拂逆来磨砺我的道德性情。

【解读】

曾国藩初到江西时,准备重建水师,却遭到巡抚陈启迈的百般刁难。陈启迈除了在日常公务上给曾国藩找麻烦,甚至还故意寻找事由,将受到曾国藩赏识的举人彭寿颐投入监狱,严刑拷问。曾国藩在不堪其扰之下,上奏朝廷,陈启迈遭到革职查办。

然而曾国藩并未由此摆脱束缚,得以一展抱负。新上任的巡抚文俊依然对他排挤歧视,行事一如前任。为了防止曾国藩夺权,文俊打击敢于接近曾国藩的官员士绅。时间久了,各级官员为取悦上司,疏离刁难曾国藩的做法一时成风,曾国藩陷入了步履维艰的孤立境地。

对于江西官场的掣肘,曾国藩十分愤懑。离开江西官场之后,曾国藩回家丁忧守制一年,在此期间,他对自己受到排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认识到了自己在自身修养方面的弱点和缺陷,还对过去数年的行事方法和处世态度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改掉了不少缺点。

守制期满后,曾国藩复出,他为人处世的作风发生了很大转变。后来他在与别人提到在家守制的这段时间,曾国藩称之为“丁巳、戊午大悔大悟”,对于自己的转变,他曾说:“吾往年在官,与官场中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此次改弦易辙,稍觉相安。”

曾国藩在面对别人的刁难时,勇于反躬自省,将目光由愤恨别人转向批评自己,并且认真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不足,从而在复出之后与人为善,顺风顺水地得意大展拳脚,打败太平军,平定了江南的半壁河山。这种踩着别人给的刁难,一步步找到自身缺点,改正不足,重整旗鼓的过程即是曾国藩所说:“借人之拂逆,磨砺我之德性。”

别人给的刁难,没人真心地想去接受,但是此时不接受,和对方针锋相对,只会让双方的矛盾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开,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将对方惹急,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万不如像曾国藩所说“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是越是艰难的东西,克服了越是能给人大的裨益。

我们不能阻止被人做不伤害的自己的事情,那就在别人伤害自己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坚强,变得令别人不敢再次伤害自己,如此这般就是一种长进。而生命本身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蜕变过程,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一次又一次与各种折磨握手,历经反反复复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人生的阅历才会在这个过程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面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不顺心,要感谢波折与对手的责难,正是这些不利因素帮助一个人在逆风中依然能够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心定,气定,神定

【原文】

心定,气定,神定,体定。

【译文】

心态平定,气息稳定,精神安定,身体安静。

【解读】

曾国藩的这“四定”本是针对养生而言的,说的是做到这“四定”有利于肾的保养。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做到这“四定”等于做到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一种由内及外的综合体,一般由心、气、神三部分构成。

心是指一个人的心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没有一颗淡定的心往往能看出一个人能否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气指一个人的心性,脾气暴躁的人遇到一点点的非议就会暴跳如雷,失去理性,这样的人往往就因为易怒的心性而成为了距离成功最远的人;神指得是一个人的精气神,精气神是由心和气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情绪的一种升华。精气神十足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不会因为阻碍或者非议而半途而废,他们会用一颗坚定的恒心来支撑自己走完接下来的路。

心态淡定、情绪稳定、精神平定是一种理性的处世原则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与人相处,也能够提醒我们把握住时机,避免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可以说是文采斐然的大家,但是在处世之道上面他可没有文学上面那么得意了。

有一次苏东坡酒喝多了,于是他向着餐桌上的其他人开始发问:“你们说说我这肚子里装得是什么?”丫鬟笑了笑说:“老爷刚才喝了那么多酒,现在肚子里面装的必然是酒。”苏东坡摇了摇头。小书童说:“先生博学多才,里面装得一定是学问。”苏东坡也摇了摇头。这时轮到了苏东坡的侍妾朝云回答:“先生现在装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东坡听完大笑道:“还是朝云了解我。”

原来,苏东坡的不合时宜所说的就是他对朝廷的看法。王安石在实行变法的时候,苏东坡是反对派的代表,他经常写一些具有讽刺意味的诗来挖苦、讽刺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苏东坡被朝廷打击、罢官。之后,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司马光走马上任成为了新宰相,他全面否定了王安石变法。

按理说,苏东坡这下子可以重新获得重用,没想到的是,苏东坡这时候又不合时宜地站出来说王安石变法里还有有些可取之处,这一下由惹恼了司马光,苏东坡并没有咸鱼翻身,而是在一次被打击,发配到了海南岛。

苏东坡自称为:“黑白太明,难以处众。”苏东坡性格直率,喜欢独立思考,他的性格极其强势,并且情绪化明显,遇到世间的不平之事他就一定要打抱不平。有一次,苏东坡写了一首“反诗”来表达对朝廷的不满。朝廷知道这件事之后,派人来抓他,苏东坡的妻子非常害怕,于是大哭大闹,苏东坡到十分平静,他对妻子说:“你还记得我写的那首诗么?你应该用这首诗来给我送行啊?”说完,苏东坡自己吟诵起这首“反诗”:“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这弄得妻子哭笑不得。

怀着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东坡敢言的正直让人敬佩,他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看起来有些悲情,而对自己被流放的结局,苏轼还能用诗调侃,足见一个看透世相的淡定心。倘若不是这种心的支撑,恐怕他早就惊慌失措地在被抓前,筹划躲藏、逃跑的路线了。

对于苏轼的不合时宜,曾国藩钦佩他的洒脱劲,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张在无法改变官场习气的前提下,刚柔并济,表面上和别人还是友好相处,这也就是所谓的内方外圆的道理。常人果真要学曾国藩的话去做、去行,首先要在自己的情绪、心态上努力,见到让自己气愤的事、慌乱的事情,先想想自己值不值得为它动怒、心焦,然后再选择是否要定心、定气、定神。

听其拂逆,动心忍性,委曲求全

【原文】

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

【译文】

听任其违拗自己,以借此砥砺自己的德性,培养自己的耐心,委曲求全,并且以没有敌国外患,反而造成亡国为虑的,这就是圣贤的用心。

【解读】

咸丰六年(1856年),在江西战场上,虽然先后有三支从湖北、湖南赶来的援军,但曾国藩部已被强大的太平军打得晕头转向,在军事上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昔日陷岳州,夺武昌,连帆东下的军威荡然无存。时过一年多,曾国藩在给友人的信中仍不无遗憾地说:“前在珂乡二年,毫无功效。”

在政治上,曾国藩在江西的两年也处于相当困窘的境地。咸丰帝既要利用他,又不信任他。大臣的进谗与讥评,固不待言,即使以江西巡抚陈启迈为代表的地方官吏也认为曾国藩越权,故意与之倾轧,多处掣肘。曾国藩要在江西重建水师,陈启迈却说江西本省毋庸设立;曾国藩请河南候补知府刘于浔设立船厂,陈启迈一会儿写信说,江西要在厂内取去若干船只,一会儿又写信说,不复需用。

曾国藩调罗泽南部会攻湖口,陈启迈却调他防景德镇,旋又调他西往义宁,回头又调往湖口,曾国藩几次都复信屈从。当时太平军已占领义宁,江西官军往援,被太平军打败。知州叶济英、粮储道邓仁坤请求罗泽南率众援助,陈启迈“以泽南客军,当还攻九江,又与曾不能相能,不肯言用。客军固请,乃许,然中止者数”。最令曾国藩难堪的是,万载县举人彭寿颐在县内办团练与太平军为敌,被曾国藩看中,曾两次与陈面商,拟带他至军营效力,陈启迈当面含糊其辞,背后却命按察使恽光宸以彭寿颐正与彭才三打官司为由,将彭寿颐投入监狱,严刑凌虐。曾陈两人针锋相对,几至不能容止。曾国藩气急败坏,再也不顾自己与陈启迈同乡、同年、同官翰林的情分,于咸丰五年六月二十日(7月23日)上了一本《参奏江西巡抚陈启迈折》,指控他有虚报战绩、欺君罔上,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保举不公、练团解体,徇庇下属、纪纲废弛等四大罪伏。于是咸丰帝将陈启迈和恽光宸革职查办。虽然曾国藩出了一口气,但是接手的江西巡抚文俊并不因此与曾国藩和衷共济,依然对他排挤歧视。

王定安评论说:“曾文正以客军羁江西,外逼石达开、韦昌辉诸剧寇,内与地方官相抵牾,其艰危窘辱,殆非人所堪。”这还是仅就曾国藩与地方主要长官的恶劣关系说的,即使与省中一般的文武官僚、绅士、良民(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曾国藩也是不敢亲近、不能亲近,隔阂重重,以致处于孤立困厄的境地。他丁忧回籍后,仍然对此不能忘怀,给正在吉安前线的曾国荃写信说:“余前在江西,所以郁郁不得意者:第一不能干预民事,有剥民之权,无泽民之位,满腹诚心无处施展;第二不能接见官员,凡省中文武官僚晋接有稽,语言有察;第三不能联络绅士,凡绅士与我营款惬,则或因吃醋而获咎。若是数者,方寸郁郁,无以自伸。”曾国藩的一腔衷情,娓娓诉来,想曾国荃读了,一定曾为阿兄暗抛怜悯之泪。

粮饷是军队的大事。无饷则勇溃,有钱便卖命,这是湘军的特点。而曾国藩驻江西两年,在筹饷这件事上也是困窘异常的。湘军的饷需原先完全由湖南供应。在出征鄂、赣之后,后方越来越远,转运艰难,常有无以为继之虞。因此曾国藩在兵败湖口,退守江西后,立即于二月二十七日(4月13日)上奏朝廷道:“今贼匪占据汉口,臣军远隔下游,粮道已断,四川、湖南之饷,不能远解来营,即去岁准陕西饷下欠二十万两,亦不复能解至臣军矣。仅恃江西捐项,臣等水陆万余人,殊不足以资接济。相应请旨饬下江西抚臣陈启迈于四年漕折项下,每月酌拨银两以济臣军。”朝廷批准了他的这一请求。据曾国藩自己估计,他在江西的两支陆师和一支水师每月需银九万两,但是陈启迈总共只给他数万两漕折银,而且“借此挟制,三次咨文,迭次信函,皆云不肯给饷,以此掣人之肘而示己之恩”。

欠饷、缺饷给曾国藩所带来的不止是个人的苦恼,更主要的是军事上的恶果。咸丰七年(1857年)初,毕金科部驻饶州,因久未领粮饷,面有菜色,多次索饷亦无结果。后来,“有司者责君,能破景德镇,军食可图也”。鲁莽的毕金科于是率领饥疲之勇千余人,贸然骤攻景德镇,陷于太平军的包围圈中,死于阵前,全军亦随之覆没。这件事对曾国藩的刺激很大。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曾国荃攻占景德镇后,到毕金科战死的地方去凭吊,并令人立碑。

后来,曾国藩又特作《毕君殉难碑记》,其碑铭说:“人心之贼,一矢或伤。内畏娼嫉,外逼强寇。进退靡依,忍尤丛诟。郁极思伸,矫首砥天。徒飞无翼,或坠于渊。渊则有底,愤无已!”这与其说是追悼毕金科,不如说是曾国藩在江西两年的自伤自叹。可见,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曾国藩那种“动心忍性,委曲求金”的圣贤用心是无法发挥的,因为,粮饷是军队的生命,岂可一忍了之。

逆来顺受之法:悔字诀,硬字诀

【原文】

予当此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译文】

我在这种诸事不顺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办法,仍然坚持一个“悔”字和一个“硬”字。

【解读】

人生好比江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在波涛起伏之间上下颠簸,日夜不息。曾国藩的一生也不例外。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苦难之后,才最终赢得中兴名臣的赞誉。他曾总结道,遇到事事不顺、事与愿违的时候,与其怨这怨那,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不如逆来顺受,在接受之后寻找扭转的机会。当年曾国藩提出要在祁门镇安营,抵抗太平军的时候,遭到了李鸿章的反对。

祁门镇三面环山,是一个狭长的盆地形状。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都要经过这里,是众家军队争夺的目标。李鸿章说:“将大营设在这里,恐怕要将湘军陷入万难之地。”可是曾国藩一直认为只有祁门镇才是湘军驻扎的最好地点,他坚持自己的主张,将大营设在了那里。

半月之后,太平军攻克了徽州府,与湘军阵营只有六十公里之隔。徽州府失守的消息传来以后,曾国藩十分焦灼,湘军的兵力只有区区三千人,怎么能与来势凶猛的太平军对抗呢?如果太平军乘胜追击,那么等待曾国藩的也只有死路一条。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曾国藩又听探子来报,说等待救援的粮草也被太平军缴获了,恰在这时,他收到咸丰皇帝的加急手谕,说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城,皇上已经带着妃嫔躲到避暑山庄避难去了,让曾国藩火速赶去热河救驾。

此刻的曾国藩是左右为难,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赶紧招来幕僚商议。很多幕僚都主张派兵救主,唯独李鸿章反对,他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无非是为了钱财,并不是为了推翻大清王朝,所以不会加害于皇上。只要他们获得钱财的目的达成了,自然会退出北京城。我们如果此时动兵,无疑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莫不如按兵不动,等皇上下旨。”

曾国藩一听,茅塞顿开。他立刻上奏,安抚皇上。不久之后,英法联军果然撤出了北京城。另一方面,洪秀全虽只与湘军有一百二十里的距离,却硬是没有发现湘军的动向。在占领徽州以后,太平军举兵南下,离开了祁门附近的战场。曾国藩终于转危为安。

这次的安庆脱险有机缘巧合的因素,但更多地还是来自于曾国藩的临危不乱和李鸿章的明见。后来,他在给九弟的信中说:“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其中的“逆来顺受”其实别有意味。

这个“顺受”,就是要在困难发生的时候,咬牙坚持,绝不放弃,用尽自己的智慧,想出对策。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既要懂得顺受,又要懂在困境来临时,不用急躁硬拼,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熬过艰苦的逆境。

困境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困难可能不止一个,它们既考验我们的耐心、决心,也考验人的心智和思维。其实,困境有时也是一个成长的机遇,正如曾国藩所言,人们需要以硬字诀、悔字诀顺受困难,切不可颓然自馁。

所以,遇到困境时既不能心灰意冷而自暴自弃,也不能急于求成,奢望一蹴而就,而是要首先在心里接纳困境,去面对,去担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果困境的发生是因为自己的错误,那就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过错,想办法找出失败原因,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以扭转局面。

咬牙励志,蓄其气,长其智

【原文】

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颓然自馁也。

【译文】

一定要咬紧牙关,鼓舞自己的斗志,积蓄勇气,增长智慧,而决不能灰心气馁。

【解读】

人人皆都赞慕成功人的光辉,却未曾留意他们背后的忍耐。我们常说,真正的强者可以忍人所不能忍。只有学会了忍耐,把吃苦当作对人生的一种补偿,受苦得人才有机会得到其中的补药,终生受益。

曾国藩身为一个被八旗子弟瞧不起的汉人,却能在朝中为官并身居要职,其中原因不过是他深知“忍”功的重要。忍的功夫不仅是要耐住心中的脾气、胸中的愤懑,还要懂得在忍耐的同时“蓄其气而长其智”,如此忍耐的努力才不至于白费。在朝为官之时,曾国藩能够抑制自己的情绪,在皇上怀疑之时,交出兵权。他更时刻教导他的家人,无论兄弟还是子侄,他最常说的就是“第一贵忍辱耐烦,次则贵得人和”。

咸丰十一年(1861年),李秀成攻打江西,当时江西巡抚沈葆桢眼见战事危急,调配数支队伍保卫江西。为了保证军饷稳定军心,他居然不记挂当年曾国藩保举的恩情,转而向曾国藩弟弟率领的湘军发难,停止湘军的粮饷。曾国藩先是愤怒异常,之后几经思量,仔细分析战事。一方面劝慰兄弟自强自救,另一方面以个人名义向九江官道借了税银以解燃眉之急。谁料,此事被沈葆桢知道后再次作罢。曾国藩并没有一时意气上奏,而是委婉引退。沈葆桢亦上表欲回家赡养高堂。最后清廷下旨对半分配江西厘金,有从额外方面调度为湘军筹集资金,此事才作罢。

以此番度量忍受自己提携的人反向而对是曾国藩的宽怀之处。他的忍让不仅化解了危急,更巧妙地避免了给眼红他的人留下攻击自己的把柄。

官场浮沉之中,多少人因得意忘形而最终走向失败,又有多少因忍一时而成就一世霸业。霸王别姬,我们哀恸项羽的豪气,虞姬的深情。但倘若项羽能忍一时的失败,不将面子看的比生命重要,假以时日,凭他的本领也许必有所成。名臣文种,倘若能如范蠡一样能放弃风光荣华,忍一时,也未必会深陷囫囵,以死作为结局。

在物竞天择的世界里,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同样,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境况的因素,始终脱离不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原则。我们不是不赞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也并非嘲笑自刎而谢天下的项羽。只是有时候像曾国藩这样忍得一时,也许可以获得更广大的空间。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太多的数人却不断抱怨世界变化太快,不能适应云云,从来没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他们无法忍受为了成功失去的东西,无法忍受获得成功必须经历的孤独,无法忍受别人的嘲笑和白眼,只是一味责怪、一味抱怨,最终只会被社会淘汰。

有时候,我们也许不比别人聪明,也许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却不一定不如别人成功。但有时候多一份度量,多一份忍耐,却能够成功度过困境,成他人所不能成。

通往成功之路通常都是艰难的,绝不是唾手可得。生活中的苦涩,曾使人失望流泪;漫漫岁月的辛苦挣扎,曾催人衰老。但“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久可大者也”,事实果如曾国藩如上说,既然艰苦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不妨忍受它,也许忍了有时便得了,吃苦之后,甘果期然而至也不是难事。

挽回之道,自须戒惧惕厉,戒傲兀郁积

【原文】

时事愈艰,则挽回之道,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傲兀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太易,亦是一弊。

【译文】

时事越是艰难,那么挽回时局的方法,就必须首先小心谨慎而无畏惧,那种傲然沉郁的精神,足以担当艰巨的任务,但是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也是一个缺陷。

【解读】

世态万象,都蕴涵着正反阴阳的辩证机理,要明白个中情味,就要居此思彼,动态地看待问题而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诚如曾国藩所言,看问题只看一面,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也是一种弊端。

他说要想在时势艰难的时候,挽回局势,必须首先做好自己,不害怕、不担忧。而人在不乐观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证自己不惧怕,是因为他能从长远的眼光审时夺度,能看到艰难不过一时,惧怕于突破困难无益。同样的道理,处于高位、拥有权势的时候,也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想到,高处不胜寒,要能在权力诱惑下保持头脑的清醒。

因此曾国藩说:“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见其旷,此‘高明’之说也。”身处同一境内,只有登上高山者才能看得远,只有登上城楼者视野才能比常人开阔。站在此处,想到彼处,是长远的考虑,能做长远的打算,不为一时的艰难威慑,不受一时权势的诱惑,即是挽回之道存在的余地。

曾国藩早年带领湘军作战时,难以得到清廷的信任,所以急需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为自己说话。

一日,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肃顺的密函,这位顾命大臣在慈禧太后面前推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当时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真是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大喜过望,想要提笔给肃顺写信以示感谢。但没写几句,他就搁笔停了下来。

曾国藩想到,肃顺为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他又想起慈禧太后,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以他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慈禧太后极富心机,将来一定会把持朝政。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慈禧太后会同肃顺合得来吗?

思前想后,曾国藩最终没有写这封信。时隔不久,肃顺被慈禧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曾国藩也就因此逃过了一劫。

其实之前肃顺几次有意结交曾国藩,屡次给湘军各种好处,曾国藩对此自然求之不得。但是他知道高层权力斗争的复杂和残酷,各股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所以并没有盲目地归附于肃顺。而正是自己不为朝廷信任的困境,努力置身事外,才得以保全自己。

曾国藩是一个顶尖的政治家,所以他有着高瞻远瞩的长远目光,能够在朝廷纷乱的政治风云变幻中站到常人不及的高处,看到常人难见之远景,努力避开、化解身边可能波及的患乱。

时人不会有战事之危,但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避开圈套还是必要性的。把眼光放长远,时刻要有居此思彼的意识,不能因为贪恋一时而失之一世,不能惧怕一事,而事事皆失。对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而言现在拥有的不一定永远都属于他,现在没有的,也不意味着终生与其无缘。在日常生活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人们的思路就不至于僵化,更不会导致陷入恐惧中不见朝阳,陷入窃喜中而误入他人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