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代人的心事:名家文集(套装共9册)
57495800000007

第7章 黄金泪与现代人

近年,移民海外,特别是移民美加地区的中国人颇有增加的趋势,北美洲的华人移民,估计在二三百万人,其中以美国为主。

美利坚,一直是文人笔下的宠儿,也是人们梦想的美丽国度。美国诗人华特·惠特曼曾为她写下赞美诗:“美国人是一首最丰富的诗歌。她不只是一个民族;她是由许多个民族组合成的一个新民族。”

美国无疑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以说,她的人口,基本是由外来民族组成的。眼下的美国社会现状,也是一个比较平等、理想和令人向往的社会。而她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化、文明的国度,却凝结着美国各族移民奋斗的斑斑血泪,其中也包括早年华人移民的功绩和为此而付出的血的代价。

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数万华工在西岸筑路开始,单是筑建横贯加州的越州铁路,死伤枕藉,死亡华工以数千计,单可捡尸骨便达二万磅。越州铁路筑成不久(该铁路于一八六九年竣工),从一八七〇到一八八八年,美国排华浪潮大炽,发生多次华人被集体屠杀惨案,其中包括加州尤巴县八十八名华人被杀害和“石泉大屠杀”等等,加州政府甚至不准寄运华人遗体返唐山。一八八二年联邦政府通过《排华法案》后,“排华”更成了堂而皇之的合法行动。

今天,美国是一个讲人权的国家,但是一七七六年美国通过的《独立宣言》中所伸张的民主法治,人人平等,并不包括原住民的印第安人和黑人、白奴、亚裔人。

美国华人移民史已超过二百年,即使在今天,包括华人的亚裔,在社会福利、教育、职业等方面的待遇,也比不上黑人。

今年十一月,是英国《排华法案》撤销五十周年,一百一十年前的一八八二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全面禁止华工及华人女子入境,只准学生、商贾等作短暂的逗留。华人被排除在这个多元民族的国家之外。这个法案维持了六十一年,直到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才正式撤销。据我们所知,美国华人团体届时将举行各种纪念和追思活动。

出洋谋生,过去喜欢美其名曰“淘金”。据陈依范教授着《美国华人发展史》记载,早年华人真正淘到金,是一位于一八四七年抵达旧金山的陈明,他是第一个在沉积小河里的金沙泥淘到金并致富的人。大部分后来出洋的华工或华人移民,不仅淘不到金,而且过着艰苦的胼手胝足的生活。

兹值美国《排华法案》撤销五十周年之际,我们特策划了《黄金泪》专题,除了追溯美国早年华人的血泪史迹,还扩及过去少人闻问的柬埔寨及奥地利的华人沧桑史。希望引起更多人对海外华人历史的关注,也为新移民或将移民的华人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我们希望有一天每一个人都能做惠特曼笔下所讴歌的“现代的人”,惠特曼写道:“我歌唱现代的人,那情感、意向和能力上的巨大生命,他愉快,能采取合乎神圣法则最自由的行动。”

杨振宁教授很关注中国的科技成就和发展,他今年四月在香港大学做了一次演讲,讲题是《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并把中文译稿交由本刊独家发表,杨教授考察了中外古今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做了比较,最后得出可喜的结论:“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

过去一个月,有几桩瞩目的大事发生,其中包括老牌英文报纸《南华早报》易主、台湾“十四全”后的新局势和对海峡两岸三边的影响和“以巴和约”的签订等,本期均有专文论述,值得一读。

(原载1993年10月号《明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