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傲慢与偏见:英国私立学校访谈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7687100000001

第1章 萃取英式教育之精华——私立学校

提及英国的私立教育,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但现在的私立学校教育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或者给社会分层的教育理念了。

一、历史传承和成就

私立学校在英国是非常特殊的教育体系,历史悠久,名声卓著,硕果累累。表现优于欧洲最好的国家,并与日本和韩国水平相当。因此杜伦大学报告指出,私立学校的学生享有更大的“学术附加值”,教育的回报相对较高。

仅从数字里看到的趋势而言,从中学考试成绩到成年后的职业生涯,私立与公立教育之间的差距可谓越来越大。

二、多元的私立教育

虽然位居一岛,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地理上,英国从来没有斩断自己和世界的联系。对一些幸运的英国孩子而言,学而游一直是他们所在的私立学校保持自己全球视野的学习必需品。越来越多的私立学校把性格培养、职业技能、创新和独立提高到比学术成绩更重要的位置。

三、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角色教育一直是私立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目前英国私立学校学生每周平均运动时间长5至6小时,是公立学校的一倍以上。再说在英国私立中学里流行的两项全国性课外活动:世界性挑战和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

英国的私立学校学生们除了有优良的成绩,具有幸福感和良好的行为举止之外,还能更有弹性地处理挫折,对学习的态度也更开放。

四、成绩和学术

使用剑桥中等教育为中学毕业考试的私校要求学生考试科目在9到11门之间,一般搭配为必修课:英语语言、英国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一门外语,一门人文科学。选修课:创意性课程有音乐、绘画、学术性科目。

目前英国公立学校的中等教育考试只需要考5到6门,除了英语、数学是必考科目,其余可以根据高中计划进修的项目进行选择;而学生也可以重考,比如9年级考数学拿到C,10年级还可以再考一次,最后按照最高成绩获得证书。

五、力量角逐

在过去的20年里,伦敦的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的增强和英国国际移民的激增,加上整个英国中产和中上产阶级收入下降,伦敦地区的新国际移民加入走读学校的生源大军,这一切造就了私立教育急剧的变化。不止一位被采访者提出,伦敦是一个特例。

确实,如果说乡间私立寄宿学校仍然在那些大宅院悠游度日,纠结于是该增加国际学生解救一时的经济难题,还是乐道“安贫”保持自己纯英国裔的血统时,伦敦的私立学校已经像亚洲一些急速发展起来的国家一样,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和争夺。也基于此,本书的采访着眼于伦敦大都会的走读学校更多,这样的竞争压力和社会氛围里,如何让传承历史价值观的私立学校们更适应当今的竞争形态,对于中国读者更有价值。

当然私立学校之间也难免存在竞争和歧视,最典型的但又不能言之于世的是寄宿学校歧视走读学校、男校歧视女校、有历史的歧视新校、富裕地区歧视乡村,所以“祖上比你还阔气呢”的想法不得不说在一些私立教育的家长中还是有市场的。

六、国际化的挑战

英国私校近年来在全球的迅速扩张,成为反哺母校的最有效方式。当然,招收海外生源和开设海外分校在英国本土也一直争论不休。海外分校虽然给本土的母校带来声誉的扩大和经济效益,但在采访中有几所学校明确表示不考虑开设海外分校,分校是否能够保持母校的精神和名誉,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这样的争论也许没有定论的一天,但国际化的道路各校是仍在思考的。就像许多被访者强调过去的10年是英国私立学校变化最大的10年一样,未来的10年,也一定是教育挑战最大、变化最大的又一个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