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
578200000143

第143章 一代帝王之死(2)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乡亲们也附和着刘邦唱起来,刘邦唱着唱着,忽然想到自己闯荡一生,而今年纪已老,自己的事业虽然划了一个段落,可是人总免不了一死,未来的天下将如何变化,又有谁能预测呢?想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地掉下泪来。父老、子弟一见他们的皇上受到了这么大的感触,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汉高祖对他们说:“我背井离乡,闯荡了这么多年,游子时时思念故乡。想我自幼与乡人们相处在一起,后来在此地举兵抗秦,历经大小百余次战役,而终于取得了天下。我回到故乡,真是又高兴,又难过。将来即使死在关中,我的魂魄也一定会返回故乡。”

刘邦说到这里,乡亲们便激动地高呼:

“陛下千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邦为了造福于家乡人民,便对乡亲们说:

“家乡的子弟们是跟随我在沛县起兵,夺取天下,现在我就在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吧(汤沐邑:古时候朝见天子,天子沐浴洁身的地方。汤沐即沐浴的意思),并从现在起,世世代代免除徭役、赋税。”

乡亲们见皇上赐予这样大的优待,都拜谢说:“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沛县的父老百姓们都非常感激刘邦,刘邦无法谢绝乡民们的热情款待,因此一连住了好几天。当沛县百姓再次挽留时,刘邦便说:“我的随从人马众多,沛县只是个小地方,恐怕无法供应这么多人的耗费,这样反而会劳民伤财。”

于是刘邦一行人马便离开沛县。沿途沛县的百姓都准备了酒食欢送刘邦,刘邦一再推辞,沛县的父老又叩头请示说:“沛县有幸能免除赋税,是否丰邑也能享受这份恩典?”

刘邦回答说:“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当然不会忘记,但丰邑的百姓曾经跟着雍齿投靠魏王,所以我没有给予恩赐。”

但是禁不住地方父老一再恳求,刘邦便答应让丰邑也免除了赋税徭役。

汉高祖离开沛县,路过鲁地,吩咐官员们准备牛羊祭祀孔子。汉高祖不是一向看不起读书人吗?怎么这回又尊重起孔子呢?他没有念过诗书,这倒是真的。可是自从他做了皇帝以后,儒生陆贾时常在他跟前说起诗书礼仪的重要性。汉高祖不屑一顾地说:

“我骑在马背上打下了天下,要讲究诗书有什么用呢?”

陆贾说:“皇上骑着马取得了天下,难道还要骑着马治理天下吗?打天下当然要用武力,治天下不能不用文教。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计。”

汉高祖觉得陆的话不错,就开始重视文教和儒生。以后的几年里头,陆贾又陆续写了十二篇文章,说明从古以来做国君的所以能够成功和所以失败的道理,一篇一篇地说给汉高祖听。汉高祖越听越觉得有道理,才真正知道了文教的重要性。这回他路过鲁地,很郑重地祭祀孔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祭祀了孔子以后,他就回到长安。因为沿途辛苦,胸脯上的伤口又发作了。他倒不怕伤口发作,甚至也不怕死,他现在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件是怎么能够镇守四方;另一件是谁能够继承他。镇守四方当然需要勇士,可是更要紧的是怎么样收服人心。他在鲁地祭祀孔子,人家说他做的对。他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就想用同样方法安抚六国的人心。

他到长安,召集大臣们,对他们说:

“秦始皇、楚隐王、陈胜、魏安王、齐王、赵悼襄王、魏公子无忌——这些人活着的时候,虽说都有点过错,可是谁能够没有过错呢?他们做了不少事情,大家还都想念着他们。他们没有后代,连坟都没有人管,我打算指定几户人家,给他们一些土地,叫他们看守坟墓,你们看如何?”

大臣们都说这是好事,可以安慰他们的阴魂。汉高祖就派一些看坟的住户:秦始皇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其余各十家。

六国的后人当中有不少人说:

“已经死了的人,皇上还这样照顾着,活着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果然,接着又传下命令:当地的官员和百姓一概免罪,过去受陈豨、赵利他们威胁而背叛汉朝的一概免罪。这样一来,人心就安定下来了。

汉高祖从沛县回到长安,身体健康恶化,但他并不怕死,他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开创汉室江山的大业,平定天下,上天赋予的使命已经完成。死还怕什么呢?但他始终殚思竭虑的事情就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即保卫汉朝的土地不被四方蛮夷之族入侵。

有一天,刘邦正在宫中考虑这件事,忽然有人密告他说,前往南越的使臣陆贾已经回来,正在宫门等候刘邦的召见。刘邦一听,知道收伏南越的事情有了眉目,便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