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开心:别有天地在人间
5785800000056

第56章 不要把贪婪当成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追求,他的人生就会在庸庸碌碌中一点一点地变得苍白。失去了追求,生命也将在世俗的洪流中一点一点地耗尽。人生的追求过程,就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成功向来只垂青于那些执著追求、不断进取的人。

如果不是不停进取,就不会有世界华人第一富翁李嘉诚;如果不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候都用在写作上,鲁迅就没有那么多的好文章传世。可是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如果刻意地追求某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会引发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还会导致恶性循环,于是有的人在不断的追求中形成了贪得无厌的心理定势。所谓“欲壑难填”,就是一种病态心理,一般谓之“贪婪心理”。

贪婪并非天生的,而是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心理。贪婪心理的成因有一定的客观和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1)社会病态文化

中国古代就有“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说法,片面鼓励了捞取不义之财的行为。这使得当今社会很多人也受这种观点影响,养成了贪婪又想不劳而获的心理。

(2)社会制度不健全

贪婪之徒之所以能够实现其企图,就是钻了制度的空子。法律、规章的不健全为某些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发财“捷径”,刺激了他们贪婪的神经。

2.主观原因

(1)错误的价值观念

贪婪之人有非常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都是自己的。他们一旦有了金钱,就开始想拥有房子,有了房子,又想得到权力,从来不知满足。

(2)贪婪的结果强化贪婪之心

贪婪的人并不是无所畏惧,他们第一次伸出黑手时,也感到害怕,担心引起公愤,担心受到制裁。但是一旦得手,尝到甜头后,他们的胆子就越来越大。渐渐地,他们无法收手,而且每一次的侥幸过关,都不断强化着他们的贪婪心理。

(3)攀比心理

很多人原本也是规规矩矩、老实本分的人,但是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发了财,他们的心里感到不平衡,并产生了攀比心理,就想超过那些人,他们觉得靠“捷径”比循规蹈矩来得快,由此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4)补偿心理

有的人由于家境贫寒,或经历过一些坎坷和挫折,就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自己的地位、身份得到一定的提高以后,这种人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损失。现在有很多人把财富看得过重,财富的得失让他们大喜大悲,为了追求财富,他们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他们一味地钻入钱眼里,成了金钱的奴隶,永远会不停地伸出手去巧取豪夺,为了满足其聚敛之欲,他们甚至于不惜触犯法律,伤天害理。他们忽略了友情、亲情、爱情甚至生活,他们的人生被金钱锁住了自由,亲手把自己埋葬在金钱的坟墓里。

一个男人已经50岁了,自小家境贫寒,曾下过乡,吃过很多苦,后来返城以后,在一个小工厂当出纳。每天经他的手入账出账的现金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元,开始他从来不敢乱动一分一厘。但每次他一听到别人挣了钱,发了财,心里就很不舒服。特别是看到厂子里有的领导经常拿公款白吃白喝,还动不动就把工厂的东西往自己家里拿,他的心里就更不是滋味。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准备“铤而走险”,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做一些“化公为私”的事。于是他的心开始受到折磨,既想拿东西,又感到非常害怕,不拿东西,心里又觉得难以满足,患上了贪心不足的心理疾病。

就这样,他又贪心又怕事,整天把自己搞得心神不宁,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心理医生求助。

其实治疗贪心并不难,首先要明白贪心的坏处,只要对贪心产生厌恶感,就容易改变贪心的心理了。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来克服贪心,具体方法如下:

1.格言自警

贪婪之人一直都是被人们鄙视的,古往今来,那些谋取不义之财的贪婪之人,不仅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道德的谴责,还会被仁人贤士、文人墨客撰文作诗做无情地鞭挞和辛辣的讽刺。牢记这些诗文和格言,时常警戒自己,对消除贪婪心理很有帮助。

2.自我反思

拿出一张纸,写下几十个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想要达到的目标,写的时候不要做过多思考,想到什么写什么。然后,再对纸上的目标逐一进行分析,就知道合理的欲望和过分的欲望之分,也就能明确自己贪婪的对象与范围,再深入分析造成自己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了解自己是出于攀比、补偿和侥幸心理而起了贪婪之心,还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这一番反思分析后,再痛下决心,改掉贪婪的恶习。

3.知足常乐

调适贪婪心理的最好办法就是要“知足”,对自己的目前境况感到知足,就不会有非分之想,“知足”就会感到“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不会产生贪婪的心理了。

贪婪是一种不良的道德品质,而人们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往往会表现出贪婪的本性,这样下去只会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所以,我们需要格外留意贪婪的侵蚀,以免让它蚕食你平实而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