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最后一个锁龙人(完结)
57899200000596

第596章 井下

“这种事情咱们见的不多,不过我以前倒是听某个家住在山西的朋友说过,当时只道是寻常啊,当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同样的事情放在现在来看,才发现竟然是真的。”桃夭夭说道,我听得更加疑惑,桃夭夭还能有朋友?

不过话说,这家伙也算是和我认识了一年多了,一起颠沛流离这么久,她都少有给我讲过自己以前的事情,我倒是要好好听听她这个朋友是什么,眼见桃夭夭不怎么紧张,我精神也放缓了不少,所以才能专心听故事。

故事是说,她的那个朋友家里的老人,年轻时候也是个走南闯过北的,见过不少的世面,也大概是不到二十年前吧,那个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起来,当时全国上下就是一个劲的卯足了劲的开发经济,那老人到了山西一带的小村子里,晚上要在那里休息。

那村子不是他们本地人住的村子,是因为旁边有一座矿山,靠山吃山,自然产生了独特的经济环境,就好比是农民工干活的工地旁边就有专门给农民工们做饭的,也有卖一些生活用品的。那村子里面住的人全都是在矿山矿井里面下井的工人,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所以那些人就让他住了进来。

也就是晚上的时候,那老人正在和几个工人一起感叹生活艰苦,广大劳动人民实在是辛苦的时候,但是却发现那些矿工晚上十点多了还不睡觉,觉得奇怪,问那些矿工为什么晚上还不睡。

那老人也是个下过苦力的苦力人,他很明白那是什么样的滋味,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活干个一天,如果是刚刚开始做的,是吃不了这种苦的,累的连吃饭的劲头都没有,而后周而复始,所有的人生的意义仿佛就定格在了一天一天又一天的循环之上,而看着这些工人,就好像看到了他们的一生。

但是这些人晚上了还有劲头打扑克牌,这让他实在是没想到。

谁知道那些工人告诉他,这些天都不下井,井下有鬼,谁敢下井就是找死!他们这些人现在还在这里等着老板处理井下的事物呢,虽然那个工人说不下井的时候气场倒是很足,大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感觉,但是说到井下有鬼的时候,神色一紧,像是自己见过一样。

井下有鬼?这可让那个老人来了兴致,殊不知,那老人本身就是个走南闯北对新鲜事的了解很足的人,一听到有鬼,自然是有点兴趣了,想要掺和掺和,所以那老人就把事情大体了解的清楚了一些。

原来,挖煤的工作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一来呢危险又辛苦,下井的危险大家都是知道的,来这里都是因为生活所迫,因为挖煤确实赚的多一些,那是个国有经济向市场经济倾斜的年代,再加上那时候种地确实不如挖矿,这才有人来的,但是这挖矿深入地下作业,非常非常不吉利,都说人入土为安,但是那是死人入土,活人是不可能入土的。

而且地下,往往代表着神秘和诡异。

而自从上个星期开始,有人开始在隧道里面看到了鬼火!绿油油的鬼火,飘荡在矿井里面,紧接着有人说在挖煤的时候,石头里面竟然溅出了血水,晚上的矿井里面还能听得到哭声,弄的是人心惶惶,工人们都不敢下井了,毕竟都是赚个辛苦钱,也没谁想要玩命不是?

而且本来这些苦力人就比较容易相信神佛,所以他们这才不敢下井了,还是老板好说呆说,用扣押他们工资的方式,才短暂的没让他们离开。

下井挖矿挖煤,这些都是在山里面,土下面的,过去人敬畏土,敬畏山,认为这些都是哺育了我们的力量,但是一直挖矿挖煤,会把山给掏空,不光破坏环境,而且还让山变得千疮百孔,更何况临近山的人都信仰山神。

那老人见他们说得言之凿凿,似有其事,他自己本身也听说过,所以就想进去瞧瞧,那几个工人一看也给他说到了劲头上,说道:“上个星期的时候,一个值夜班的老头,姓孙,都叫他孙老头,孙老头的膝盖有点问题,不能干重活,所以不适合下井干活,就帮忙看着门值班,孙头说,半夜里面听到外面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像是婴儿在哭,也像是猫在乱叫。”

“孙老头跑到声音的来源井口晃了晃悠,他刚一过去,那声音就停了下来,然后里面就蹦出来一个绿色的人形火焰,孙老头吓得拔腿就跑,因为跑的太快还摔断了腿,第二天大家进去看,却什么都没有瞧见。”

这便是事情的起因了,那老人点了点头,于是便应承下来,说自己能解决这个事情,那些人一开始不信,后来还是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带着老人就去找老板了。

那老板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觉得这一个半路冒出来的老头能干什么,并且下矿万一出了点什么事,估计还要他来承担责任,但是那老人好说歹说,那老板这才同意了。

老人自己也觉得纳闷,因为他自己自信满满的说能解决,那自然是能解决的了的,但是这老板的反应却很奇怪,说是什么自己出了事还会让他担责任,难道还出了更多的事不成?

但是老人也没有想太多,第二天跟着三个胆子大的自告奋勇要带他下去的人,带着矿灯就下了井里面。

井下面黑乎乎的,深的根本看不到底部,顺着矿井里面上下的罐笼从轨道处滑了下去,刚进去就是一股空气中的潮湿和热度扑鼻而来。

紧接着是很刺鼻的霉味还有石头的气息,越往下走越黑暗,基本上完全要靠头上带的矿灯,矿井里面如此的简陋,里面连个灯都没有,更不要说是完整的照明设施了,不过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尽力的压缩一切的成本,赚取利润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