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58209800000022

第22章 从书上看来的

被压迫了太久,张翠花根本就没有想过反抗。

听了宋珍娘的话,她眼睛里亮晶晶的,“见着珍娘你这般有志气,俺也觉得生活有了盼头。”

她从宋珍娘身上看到了一种冲劲儿,不管是在何时,宋珍娘的脊背都挺得直直的,不惧任何风雨。

人这一辈子,要是只管逆来顺受,又有啥意思?

突然之间,张翠花好像找到了目标。

继母无情,她若是一味的姑息,只能一辈子被死死地压制着,她和她弟弟张金虎都落不到好处。

她有反抗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却是头一回这般有底气。

“俺可以被她压迫,可是俺不能看着金虎也跟着遭罪。”张翠花看了看宋珍娘,她腼腆的笑了笑,“等你的娃子出生了,俺就是他小姨。到时候,俺可得准备一份大礼。”

“扑哧!”

两个人几乎是同时笑出了声,随着孩子在腹中长大,他的存在感就愈发的明显,宋珍娘已经无法忽略她即将成为一个母亲的事实。

刚刚张翠花为她打抱不平的一幕,深深的烙印在了宋珍娘的脑海之中,她知道,这是她要一生珍惜的好姐妹。

他日若是她能够帮得上张翠花姐弟二人,她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帮忙。当然,眼下她都是自身难保,又何提帮助别人呢?

洁面皂取得了成功,宋珍娘做事也更加的有力气了。

这往后的日子里,她整日里都在忙碌,日夜不停的做肥皂。洁面皂做起来稍微麻烦一些,忙的不可开交,她却是乐不可支。

在她看来,眼前的这些皂角都不是普通的皂角那么简单,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珍娘,快来喝口水,你都忙了一上午了。看你这么累,奶心疼的很。你不是一个人,不能太劳累的。”

宋老太很是心疼宋珍娘,她家丫头从小都是被宠着长大的,哪里做过这么累的活儿?

“谢谢奶!”宋珍娘接过装满了温水的碗,大口喝了下去,只觉得通体顺畅,她朝着宋老太甜甜一笑,“这水可真甜。”

眼神一瞥,她看到了放在一角的菊花和桂花。神思一动,她心中有了别的主意。

“这是咱们村口的井水,你都喝了十几年了,什么甜不甜的,俺怎么就不觉得甜。”宋老太笑呵呵的说道,一见到宋珍娘,她就会流露出慈爱的笑。

宋珍娘往竹筐里抓了几把花,她拉着宋老太说道:“奶,这水是你亲手端来的,当然是不一样。甜的很,我可没有骗你。”

听她这样说,宋老太更是高兴了,“就数你最会哄奶高兴了,你小时候就喜欢跟在奶后头,咱们这是天定的祖孙缘。”

可不就是天定的吗?

宋珍娘能够来到这个世界,接替原主活下去,这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我以后也不会离开奶身边。”宋珍娘笑呵呵的说道:“咱们去厨屋,我今天给大家做些好吃的。”

宋老太吃过她孙女做的饭,她自是赞不绝口,又生怕宋珍娘累着,急忙说道:“你都累了那么久,先去歇着,交给奶来做,你陪着奶说话就成。”

秋收结束,宋家的人也都有了缓口气的机会。

“奶,我想炒一些花茶,菊花茶清火气,桂花茶馨香,也好给大家换换口味儿。”宋珍娘说干就干,她将竹筐里的菊花和桂花做了简单处理,就开始进行炒制了。

宋老太在一旁看的一愣一愣的,她以前竟然不知道,她的珍娘是个这般能干的丫头。

“珍娘,你这些都是哪儿学的来?是不是老王家那些人逼迫你学的?”

宋珍娘摆了摆手,她编出了一个理由,“王家有读书人,家里有不少书。有一次,我烧火时见着一本书,捡起来看了看,发现里头写了很多东西。幸亏王家人不知道这本书的价值,我就随便记了几页,后来书还是被王家其他人拿来烧火了。”

“造孽啊!”宋老太拍了拍大腿,“王家人活该穷一辈子,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烧了呢?”

到底还是因为宋老太疼惜原主,凡是宋珍娘说的话,她根本就不会有所怀疑。

这以后,宋珍娘也没有再说更多,她将炒好的花茶进行了处理。烧开了热水,冲泡了好几碗茶。

忙完了这些,她又开始做饭。

揉了杂面团子,她往里头加了些洗干净的桂花,就开始烙饼子了。不一会儿的功夫,桂花的香气就飘散开来,满满一屋子都是香味儿。

饼子做好了,她又从盆子里挖了猪油,炒了几个小菜。有了油水,饭菜闻起来都是香喷喷的。

这个时节,田地里的野菜并不多,幸好家中还有一些晒干的野菜。配上猪肉炒着吃,味道也是不错的。

家里其他人正忙着耕种,还要去镇子上纳粮交赋税,暂时还未到彻底放松的时候。

一进家门,众人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味儿,几个小家伙馋的厉害,顾不上累,直接就窜到了厨房里。

“姐,这饼子里面加了什么?”

宋青山小脸跟花猫似的,他小小年纪就知道体谅大人,从来都不会偷懒。干活累了,出了汗,他就直接照脸上抹一把,却从来不提“辛苦”二字。

“先去把手脸都洗干净,马上就可以开饭了。”宋珍娘笑呵呵的对他说:“赶明儿姐会给你做更多好吃的,你高兴吗?”

宋青山双眼亮晶晶的,他兴奋地说道:“太好了,姐做饭最好吃了!”

随后,他就一溜烟的跑掉了。按照宋珍娘的吩咐,他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

村里人吃饭都是填饱肚子就成,对味道什么的,他们都不是那么的在乎。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够吃饱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庄户人家也只有在收粮食的时节才能吃上三顿饭,平日里多是两顿饭应付。

“这饼子又香又软,怎么这么好吃?”宋李氏为人精明,她做饭的手艺也很好,几次下来,她对宋珍娘做的饭也是赞不绝口。

未及宋珍娘开口,就听宋老太说道:“珍娘会的多着呢,老婆子活了这么久,也是头一回听说花可以当做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