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58209800000350

第350章 丰收季

今日,宋珍娘和阿水吃到的仅仅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她们。

这以后,宋珍娘就和大胡子一起商量酒楼的事情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处的倒是非常融洽。

正好赶上秋收,酒楼开业的时间也往后面推迟了一些。

在宋珍娘的建议下,宋家人改了几亩地的水田。稻谷长势极好,水田里的鱼儿也已经售卖了好几次。

到了这个时节,正是丰收季。

先前,杜大人让宋珍娘帮着打理了水田。

在这期间,杜大人也一直有雇人打理。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也需要更多的人做事。

这一天,杜大人来到了百柳村。

他平时忙于政务,鲜少有机会出门。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够看到治下的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他就已经很开心了。

作为县令,他的任务就是帮着百姓们改善生活。

杜大人从来都不曾忘记他为官的初衷,他一直把百姓们放在心上。

宋珍娘和大胡子成亲之时,杜大人也曾让人送上了礼物,他本人并没有来。

他不是不想来,而是不想引起百姓们的混乱。

这一次过来,他特意送上了对宋珍娘的祝福。

杜大人一早就知道了大胡子的真实身份,在大胡子的要求下,他一直都不曾泄露过半分。

直到此时,他仍然假装并不知晓实情。

“杜大人,今儿是什么风竟然把您给吹来了?”

宋珍娘只觉得很是意外,她没有想到杜大人会亲自登门。

这里是宋珍娘和大胡子的小家,院子虽然不大,却是非常的温馨。

杜大人候在门外,他是读书人出身,向来都是十分的注重礼节。

主人没有请他进门,他也不好擅自行动。

“本官今日是有事相求,想要请宋姑娘帮忙。”

杜大人说的很是急切,他和宋珍娘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他也没有客套许多,直接就说明了来意。

宋珍娘很快就请他进了院子,还跟着问道:“不知杜大人有何要事?你今日亲自登门造访,已经给了我极大的面子。只要你有吩咐,我自然会尽力办到的。”

一旁的大胡子不曾言语,他只往那里一站,就给了杜大人极大的压力感。

杜大人看了眼大胡子,见他并没有抬头,这才继续说道:“是这样的,眼下正是秋收时节。本官想请你帮忙找一些人去收粮,一切就拜托给你了。等收粮结束,本官会把粮食分给百姓们。”

“杜大人可真是个大好人,为官清廉,又处处为百姓们着想。有你这样的父母官,可真是百姓们的福气!”

一直未曾开口的大胡子突然出声,他对杜大人也是赞不绝口的。

为官一时,或许还能够记得自己的责任,会不忘初衷,为百姓们着想。

可是,做官久了,很多人的心性都会改变。

杜大人的难得之处便在这里,他自己本就出身贫寒,最是知道穷苦百姓的日子有多难。

所以,在做了官以后,他就一心想着要为百姓们谋福利。

难得听到大胡子夸奖哪个人,宋珍娘也觉得颇有些意外。

当然,杜大人也当得起他的称赞。

“杜大人还请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处理好的。”宋珍娘再三保证,她也乐意做这件事情。

如此以来,杜大人也倒觉得放心了。

“至于工钱,这些都好商量。”杜大人并不在意这些,他想要的是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宋珍娘明白杜大人的心思,她自然也不会含糊。

原本,宋珍娘是打算要留杜大人在家里吃饭的。但是,杜大人公务繁忙,他还有不少事情需要处理,就先行离开了。

正值秋收时节,各家各户都是非常的忙碌。

宋家人手多,不过是短短几天时间,就把粮食给收好装仓了。

百柳村很多人都为宋珍娘做过事,他们对宋珍娘也都是十分信任的。毕竟,他们从宋珍娘这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银子。

不过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村子里很多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好的转变。

村民们忙完了自己田地里的事情,他们就被宋珍娘叫去杜大人那里帮忙了。

“大家只管把事儿办好,工钱断然不会少了你们的。”

宋珍娘给每一个人安排了任务,她找来的这些人都是非常踏实能干的。

大家得了差事,每一个人都很用心的做事。

不管是什么差事,只要能够赚到钱,村民们都是愿意做的。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收获,这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村民们把杜大人所属水田里的稻田收获完成,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一切进行的都很是顺利,杜大人也按照他先前所说的一般,他把粮食分给了镇子上所有处于贫困之中的百姓。

经过这件事情,杜大人在百姓们心中的声望也更高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的功夫,已经到了深秋时节。

大胡子和宋珍娘终于确定了酒楼开业的日子,这一天正是九月初七,开业定在十一天后,也就是九月十八。

天气越来越冷,宋珍娘让阿水带着安之去了宋家,她则一直在忙开业的事情。

酒楼沿用了之前的名字,是为飘香楼。

关于这个名字,宋珍娘和大胡子也经历了一番讨论。

“为什么是飘香楼?这种烂大街的名字,简直是一点儿新意也没有。”

很显然,宋珍娘是不赞同的。

但是,大胡子却并不这么认为。

“正是因为这名字叫的人多了,所以才朗朗上口。”大胡子有着他自己的看法,“不管来过的,还是没有来的,只要听到了这个名字,他们就会记住镇子上有这样一家酒楼。”

这么一想,宋珍娘也觉得是有几分道理。

“就按你说的办好了,左右都不过是一个名字。”

宋珍娘松了口,这么久以来,她倒是头一次不用自己拿主意。

她不愿意依靠别人,却也觉得有人能够帮她分担是一件好事。

最重要的是,大胡子每一次都能把事情做到切合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