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58209800000545

第545章 这里挺好

江临风很无奈,他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他不想成家,不想让人家姑娘跟着自己受苦。

可是,他又不能现在就冲进去把李大婶赶走。那不是他的风格,他也做不到。

江临风一向都是谦和有礼的,待人接物,皆是如此,让人挑不出半分毛病来。

读书人嘛,脸皮子比较薄。

屋子里,李大婶和尤氏还在继续交谈。

说话的过程中,欢声笑语不断。

“江嫂子,不是俺说大话,俺那侄女的相貌品行,在附近十里八村都是数得着的。”

李大婶说的很是激动,“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她还识字,跟着俺那秀才大哥念过书。像江先生这样的人才,的确是应该找一个读过书识字的姑娘才好……”

“是是是,他婶子,你可真是有心了。”

尤氏激动的不行,她握着李婶子的手,就连浑浊的眼睛里都是遮盖不住的笑意。

她一直盼着儿子能够早日成亲,可是因为家里条件太差,一直都没有人愿意给江临风说亲事。

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只是被江临风给拒绝了。

尤氏并不知情,她总盼望,总担心。

“应该的,应该的……”李婶子对江临风是一百个满意,她怎么看都觉得很是顺眼。

肥水不流外人田,遇上了这么好的后生,她怎么能错过呢?

尤氏想了想,笑着说道:“过几天,我就找个人去上门提亲。只是眼下刚刚落定到你们这里,已经给大家添了麻烦……”

她虽然心急,却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有些事情急不得,尤其是牵涉到孩子们的终身大事。

她这个做娘的,再怎么着急,也得江临风同意才行。

李大婶的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她也不好再继续多说。说的多了,反而会显得她侄女嫁不出去似的,非要上赶着嫁给江临风。

不管什么事情,总要适可而止才好。

“好了,俺也不打扰你了,回头有时间,俺再过来陪你说话。”

李大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她高兴的离开。

她前脚刚走,宋珍娘就从镇子上回来了。

“江先生,江大娘呢?她住的可还习惯?”

宋珍娘来到这里,她就发觉江临风的脸上有些怪怪的,情绪似乎不大好。

江临风这个人,他一向都很是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很少会流露给外人看。他只是习惯了,有些事情也不知道该说给谁听。

久而久之,性格就变得寡淡了不少。

见到宋珍娘,他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了些许,“我娘在屋里,她很喜欢这里,有劳宋姑娘记挂了。”

江临风说着,他把宋珍娘带到了屋子里。

尤氏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常年下来,她的听觉和其他感觉都要灵敏的多。

很多时候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她没有办法,只能硬撑。

“是宋姑娘来了吗?”

听到宋珍娘的声音听起来,她就急忙站了起来,敲着竹竿往门外走,去迎接。

宋珍娘上前一步扶住了她,“江大娘,我正要问你,你在这边可还习惯?”

“好,挺好的,你们这里的人都很热情。虽然我和临风刚来,我们都觉得像是住了很久似的。”

尤氏常年浑浊的双眼,都泛起了点点亮光。

这一刻,她是觉得生活有了着落,她你相信往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自然,她对宋珍娘也是充满了感激的。

听她这么说,宋珍娘也是非常的欣慰。

“你们住的高兴就好,这两天我和村民们商量一下,学堂就可以正式开始上课了。”

宋珍娘心里是满怀期待的,她仿佛已经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一想到这里,她就会觉得心里头哪哪儿都是畅快的。

她一直期盼的事情,总算是要有结果了,她能不开心吗?

“是啊,宋姑娘真是个有心人。”尤氏心中满是感叹,“等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们一定会非常感激你的。求学之路,很是艰难。不过,这些孩子不用怕,你已经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开始……”

寒窗苦读数十载,学子辛苦,供养其读书的父母也是一样辛苦。

尤氏最是能够体会其中的辛苦,但是只要一想到,她儿子通过读书修习了不少知识,她就觉得是值得的。

尽管江临风屡试不第,尤氏也未曾有过怨言。

难道他就不想一举中第吗?

读书人,又有哪个会不想?

尤氏不想给儿子那么多的压力,她知道,江临风已经是满心的压力,只是不言不语罢了。

“我不过是尽自己所能,想要为村民们多做一些事情罢了。”

宋珍娘脸上的笑容很是恬静,她始终相信,读书是可以改变很多的。

村里的孩子们,若是不念书,一辈子就只能够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奔波劳苦,日子也不会有改变。

长大了以后,娶妻生子,一代一代,就这样过下去。

所以,她才想要做一些事情,希望能够看到什么改变。

说到这里,尤氏又想到了很多,她似是有些不好开口,犹豫了片刻,才对宋珍娘说道:“临风来教书,你们给安排了住处,还要给他开工钱。我一个瞎眼老太婆,也想为你们做一些事情,就是不知道能做什么。”

尤氏也是勤劳习惯了,让她闲着,她反而会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所以,她希望宋珍娘能够给她找一些事情做。

忙起来,日子也会显得有盼头。

“我听江先生说,大娘的身体不太好,您还是先休养身体。等你好了,我再给你安排一些事情做。”宋珍娘知道江大娘的绣工了得,她想了想,又说道:“不如这样好了,大娘闲来无事,可以教村里的女娃们刺绣。只需要把您平时的习惯说给她们听,其他的让她们自己去摸索。”

“好,好,我一直都不忙。”尤氏脸上这才有了些许笑意,“你随时都可以让她们过来,我也好久没有教过别人做绣工了。”

这是尤氏的强项,提起来,她脸上也有了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