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女当家:拐个王爷奔小康
58209800000591

第591章 占便宜

在宋珍娘家困难的时候,大爷爷一家人多是避而远之的。从他们借了钱,都还要加几成利息。

后来,在宋珍娘的努力之下,家里的日子过得好起来了,大爷爷也曾带着家里人一起过来打秋风。

宋珍娘向来不吃这一套,也是见大爷爷一家人如今安分了不少,她才愿意接纳他们。

但,也仅仅是愿意接纳。

若是这些人有什么非分之想,她也绝对不会姑息。

“你们怎么来了?”宋老头看着外面站着的人,他心里虽然已经想到了很多,但并没有说破。

有些话,还是让来人自己说出来比较好。

大爷爷身后跟着俩儿子,两个人木愣愣的站在后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既然把他们的爹都请来了,有些话也就需要他们俩开口了。

“俺有事儿找你。”

大爷爷叹了口气,直接就进了院子。他这是不请自入,看上去却也是一副很是无奈的样子。

站在外面,只能够淋雨。

家里面连吃的都没有,哪里会有钱买雨伞?

到底是亲兄弟,宋老头也见不得他在外面淋雨。

到了屋子里,大爷爷才把话说了出来。

“二弟啊,你也是知道,俺们几口子人要吃饭。本就是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可是你看看这……”

大爷爷一开口,便是眉头紧皱,说一句话,叹气三声,听起来别提有多么的愁苦了。

宋老头看了看天,“这场雨灾是免不了了,你们打算怎么办?”

他不会主动提出借粮食的事情,这些人要是这样的打算,还是自己说出来会比较好。

父子三个人相互对视,却是只能交替着叹气。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俺听说珍娘今儿去镇子上买了不少粮食,就想来你们家先借一些用。等以后有了收成,再还给你们……”

说到最后,大爷爷的声音越来越低。

他也知道,自己这么做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谁都知道现在外面的粮食是什么价,现在来借粮食,等到粮价落下来了再还,这不是占人便宜又是什么?

宋珍娘站在宋老头后面,她并没有出面,也是给了宋老头面子。

不管怎么说,她大爷爷都是宋老头的亲哥哥。

在这个时候,她只是不想让自家爷爷为难。

“唉……”宋老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你们这话说起来倒是挺容易的,可有想过俺们买来这些粮食需要花费多少银子?”

不管帮还是不帮,有些话都是要先说清楚的。

有些人根本不值得帮,宋老头心里面有数。

“镇子上的粮食都涨价了,俺听说了,俺这不是没有多余的银子买粮食吗?”

大爷爷的声音低了几分,他吹着脑袋坐在那里,浑浊的眼睛里竟是悲苦之色。

粮食,宋老头一定会借的。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兄弟因为吃不上东西而饿死,不管以前有什么不开心的过去,他都可以放下。

在这个时候,他只是希望这些人能够知足。

宋老头又道:“你们没有粮食,就打起了俺们的主意。换着想一想,要是俺们缺衣少食的,你们会愿意帮俺吗?”

这边宋老头的话音刚落地,大爷爷的两个儿子就跪在了他面前。

“叔,你就可怜可怜俺们吧!”

“咱们都是一家人,以前俺们要是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俺们也都改正了,保证以后都不会有了。”

最后说话的人是宋春花的爹,他看了宋珍娘一眼,旧事重提说道:“当初春花对珍娘言语有冒犯,俺也打发她出门了……”

听他的语气,就好像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别人一般。

关于宋春花的事情,宋珍娘也不愿意多说。

有些事情都是她自己作出来的,根本怨不得别人。

“得了吧,就你那点儿小心思,别以为俺看不出来。俺可以借粮食给你们,但也不是白借的。”

宋老头把话说的很清楚,“你们今天从俺这里拿走多少粮食,值多少钱,回头就去作坊里做工抵债。你们要是不愿,那就免谈。”

一时间,大爷爷父子三个都是心乱如麻。

他们摆明了是要过来捡便宜,然而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这……这恐怕不大好吧!”

宋春花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们家里并不是一点粮食都不剩,而是想着有备无患,想要从宋珍娘这里占便宜。

“你倒是说说哪里不好?”宋老头可不惯着他们,当下就说道:“不然,你们拿银子做交换也成,反正你们想要占便宜是不可能的。”

丑话还是说在前头比较好,免得到时候有了什么问题,又要和这些人说嘴。

初秋的天,又因着下雨的缘故,总叫人觉得有点儿冷。

大爷爷父子几个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他们闭口不言,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你们要是不打算借粮食,那就请回吧!”

宋老头不给他们犹豫的机会,行就行,不行就拉倒。

人有时候就是容易得寸进尺,一旦给了他们好脸色,他们就会有别的想法,妄图想要得到更多。

见宋老头始终冷着脸,这父子三个人自知没有了退路,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讪讪的说道:“再等等吧!俺们手里的银子也不多,根本换不了多少粮食。真要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再用工钱抵粮食。”

对此,宋老头并没有什么意外之处。

待人走后,他重重叹了一口气,就倚在门口继续抽旱烟袋了。

显而易见,他的心情一点儿都不好,完全是被影响到了。

不管怎么说,那些人都是他的亲人。

在古代,宗族从来都是很重要的。在百柳村,他们宋家的人本就不多,原本想着一家人同心同力,共同努力,争取把日子过的更加红火。

可是,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也并不会那么轻易的就如了他所愿。

他这么想,却并不代表别人也会这样想。

“爷爷,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粮食还是要借出去的。”宋珍娘走到他跟前,微微一声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