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别梦之水木缘
583900000160

第160章

晴雯闻言立刻去准备。霏雨看着她忙碌的样子,心里有些可惜自己这个妹妹不谙武事,若是会些拳脚,此次同去倒也可省些自己精神不倒的地方。不知为何,想起瑞雪来。也不知道她如今在哪里,如果此次得她同去,也是个臂膀,但事已至此,多想亦无益。

又想到此去凉州和自己空身走不同,责任重大,事事都要打点妥当才行。霏雨微微的吁了一口气,仰脸想了一会儿,起身取出自己常日背着的一个包袱,从中翻检一会儿,寻出一领素白的衣衫,令晴雯好生收拾,自己往黛玉房里去了。

此刻,紫鹃和雪雁正在帮黛玉收拾日常用的东西,黛玉则立在窗前的琴榻之侧,一面望着窗外的浓稠的夜色发愣,手指无心的勾拨着琴弦,琴叮咚作响,不成曲调,却隐约透着凄凉之意。

霏雨打了帘子进来,也无心惊动黛玉,看着紫鹃和雪雁打点出的一箱笼物什,哑然失笑道:“你们这是要搬家么?”

紫鹃悄悄抹了一把泪,自黛玉来京城,她们主仆二人委实没有一刻分离的,如今黛玉要远赴西北,自己又不得跟去,心里实在是几千几百个不放心,所以只想着令黛玉一路上所需要的样样妥帖齐备,忘了远路无轻担的道理。此时听霏雨如此说,忙解释道:“谢姑娘,这都是王妃日里要用的。”

霏雨笑笑道:“原是这样,那么是你还是我背着,再不成你要让王妃背着不成?这一些个东西,饿了不能顶饥,冷了不能御寒,空费些气力,又累赘,耽误路程。依我说,不要也罢,若是怕路上有缺的,只多带些银两也就是了。此去凉州万里之遥,只要轻便为主,再有厚实的衣服带几件,明日去,女儿装扮多有不便,所以一路上都是要男装,这些钗环脂粉之类更是用不着的……”

雪雁嘟囔道:“外面那些东西不干不净的,恐王妃嫌腌臜呢。”

霏雨又好气又好笑道:“毕竟不是在家里,少不得将就些罢。”

黛玉此时方转过身来道:“霏雨姐姐说的是,那些没要紧的都不必带了。但是……”略路犹豫一下,手指轻轻的抚着那张琴道:“别的都可不带,唯有这琴,是必须要带的。”

霏雨怔了一下道:“大老远的带一张琴?”

黛玉点点头道:“这琴,是浩卿送我的……琴箫相和,知音难逢……”低下头,清澈的眼眸凝视那张琴,泪几欲堕,心中默念着水溶的名字,心念俱痴。

霏雨看着她这般,心里喟叹一声点头道:“既如此,便带上罢。”将手里的衣衫递到黛玉手上道:“王妃,这件衣服,听我的,明日启程穿在里面。”

黛玉接过来,雪雁好奇的凑过来道:“这不就是件夹衫么,有什么特别的?”

黛玉细细端详一会儿,又将手轻轻的试了试那衬里,不禁一惊道:“这衣服是难得的,还是姐姐留着早晚护身用罢。”原来,这衣服看似普通,实际上外面是极其细密的帛金丝编成的软甲,内里一层却是冰蚕丝,这两样皆是世上难得一见之物,从外看与夹衫无疑,事实上,只消这一层,任是刀枪剑戟皆不能伤。

霏雨点头道:“王妃果然是经过见过的人,极少人能认得出的。这东西原是当年我遇见过的一位道行极深的女僧所赠,护身是难得的。明日启程,路上不知会发生什么,王妃穿上,我也好放心的。”

黛玉感其周到,不安道:“那姐姐怎么办?”

霏雨自负的笑笑道:“等闲的人也伤不得我。王妃放心穿着便了。”

黛玉闻言也不再推拒,收下谢过。

正在这时,太妃差人来请霏雨,霏雨又叮嘱了紫鹃雪雁几句便去了。到了正房,水晟和太妃都在。二人屏退了一应闲杂单留了霏雨,密议一阵方罢。

次日一早,天刚放明,北府大开府门,两辆八乘翠玉华盖轿晃晃悠悠的出来,并婢女侍卫无数,浩浩荡荡的往京城西郊的碧云寺去了,引得无数人来看这排场,一时北府正门热闹非常。百姓纷纷传说道是北府的太妃和王妃一同往碧云寺持斋一个月,为带兵在外的北静王祈福。

而就在这同时,北府的侧门微开驶出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两匹看起来干瘦的棕马,赶车的是两个青年男子,皆是寻常百姓的装扮,二人的眼中时不时流露出的机警和犀利。

马车出了府门,先往闹市慢悠悠的兜了个圈子,便奔京城西门而去,一上了官道,立刻加快了速度,转瞬便消失无踪了。

这马车看起来简陋,内里却是精心布置的。帏帘皆厚密却透气性极好,中间的位置特地放了紫貂绒的靠背和坐垫,一则保暖,二则黛玉坐了舒服。黛玉等三人都是男子装扮。晴雯有些不解向霏雨道:“姐姐,这是何意?我竟看不明白。”

霏雨笑笑道:“这是老王爷想出来的,所谓的调虎离山就是了。老王爷知道这青云帮的人时时都在府外监视,便用大阵仗转移他们的视线,我们趁机离开,便不会引起人注意了。”

晴雯吐吐舌头道:“原来如此,那这两匹老马也是老王爷安排好的了?只是这许远的路,这马这么瘦弱如何撑得住?”

霏雨道:“你也不动动脑子,要是给咱两匹千里马,出了府难保不引人注意,老王爷真是棋高一着,昨夜就已经传信,咱们这一路上都有人接应,到了前面自有人给咱们换马,且一应食宿都已安顿好了。”说着有些担心的看着黛玉,从昨夜起黛玉就极少说话,此时将头靠在靠背上,神情淡漠,眉间堆满了忧虑。

晴雯见此,从水囊里倒了一小盅水,递给黛玉道:“王妃,喝点水,润润喉咙罢,这里还有些太妃叫带的新鲜点心,要不要吃一点。我听紫鹃说你早膳可是没好生用呢。”

黛玉不言语,只是呆怔怔的摇摇头。

霏雨提醒道:“王妃,路途还远着,到了前面路也更你若是如此不经心自己的身体,怕是支撑不到凉州。到时候还没见到王爷,你自己却先病倒了,王爷见了如何不伤心呢?”

黛玉听了这话,才略路回转,接过晴雯手中的水饮下,又吃了一块点心。霏雨见此,微微露出些笑容来。

马车在官道上疾驶,转眼一日将尽,回首处,夕阳滴血。

黛玉在霏雨的护送下往凉州去,加上水晟已经沿途打点好一切,每到一处都有驿馆来接着换马歇息,又派了两个身手了得,且熟悉西北路径的侍卫随行,倒也平安无事。转眼过了十余日,渐渐进入荒凉之境,天气干冷,风沙益重,晴雯亦觉得难以忍受,更何况黛玉?加之每日奔波,饮食又不似在家中那般周到,心里因担忧水溶思虑过重,气色便一日憔悴似一日。霏雨晴雯看着心里不忍便劝她停下来休息二三日,黛玉哪里肯听,心里惦记水溶,便是一个时半刻也不肯停,只是催促着赶路。霏雨无法,只好按方子配了丸药每日给黛玉调养,而晴雯更是变尽法子逗黛玉开心以解其忧,黛玉知道她们的心意,不忍辜负,便也时不时强整欢容,只是那一双晶莹的黑眸总是溢满心事,纵使笑,亦是勉强至极。

这日赶了一整日的路,终于到了甘宁境内,相去凉州已经不远。听随行的侍卫说,再有一天的路途便可到凉州城,出了凉州城行不过半日便可到鹰军的营寨。

因天色不早,黛玉一行在驿馆宿下。黛玉无精打采的用了晚膳,也只一小碗清粥,另又用了王嬷嬷再三令晴雯带上的鸡丝渍笋佐之。霏雨知道西北的饮食多油腻腥膻,怕黛玉脾胃虚柔承受不住,特令晴雯亲自去蒸了一碗蛋羹来,黛玉也只略用了几口便停了,霏雨无奈也只得命晴雯撤下去,自己陪着黛玉在屋里坐着,看着黛玉一个人托着腮坐在那里,微微蹙起的罥眼眉、神思有些恍惚,不禁关切的问道:“王妃可是觉得身上不好?”

烛光点点,霏雨原本冰冷的秀丽脸庞因关心而变的温柔。

黛玉摇摇头道:“并没有什么。霏雨姐姐,我只是心里觉得不安,老觉得这次往凉州去,定会发生什么似的。”

霏雨安慰道:“王妃放心,有我在,没人敢如何的。”

黛玉道:“不是说我,我是担心,浩卿他……”

霏雨道:“王爷吉人自有天相,便是受伤,也有师父在那里,师父的医术,难不成王妃还不放心?”

黛玉忙道:“顾先生的医术自然没话说的,只是……”

二人说未了,霏雨神情微变,警觉的以手加唇止住黛玉的话,脸上没了柔和,变得异常冷厉起来。

黛玉瞪大眼睛看着她,有些奇怪,想要问却又不敢开口,正在这时,听见窗棱发出一声细微的声响,亦忙屏息细听,心咚咚的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