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别梦之水木缘
583900000192

第192章

宝钗饶是百般冤屈,此时也一句不能辩,只是俯首无言尔,心中只想起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由得落下泪来。

众位看官可曾记得,当年在贾府时,这宝钗是如何在大观园里诋毁黛玉之清誉,把个美玉般无暇的女子说的那般不堪,令黛玉辩无可辩,有冤无处诉。如今她自己也尝到了被人冤枉百口莫辩的滋味,可见报应不爽。

陈氏冷冷的看她一眼,又看看自己婆婆,笑了笑道:“母亲大人何须动怒,她不过是咱们家买来的丫头,好就罢了,不好就撵出去,又有何难?”

嫡王妃压下怒气道:“就这么撵下去,岂不太便宜她了。来人,把这个不守本分的狐媚子拖到二门外给我狠狠的教训二十棍,然后丢出府去,谁也不许去王爷那里通风报信,否则会比这个狐媚子更惨。”

此言一出,宝钗的脸色惨变,膝行上前欲要求饶,却被嫡王妃一脚踢开,扶着陈氏扬长而去。

忠顺王府的下人历来惧怕嫡王妃比惧怕忠顺王更甚,此时见王妃如此说,哪里有一个人敢驳,立时就有两个健妇上来将宝钗拖到外面。不由分说,按在地上,噼里啪啦就是二十棍。这宝钗说到底也就是个闺阁女子,哪里受过这样的磨折,被丢出府门的时候已经是气息奄奄了。

外面正值冬日,才下过的雪积了有尺余深。宝钗穿着单衣薄裤,被弃在雪地里,蜷缩成一团,因时深夜,行人稀少,更无个人问津。她待要站起来,奈何浑身无力,只好在雪地里爬了一阵,终究是力气不支,昏了过去,又不知过了多久悠悠醒转。见自己依旧是在那雪地里,想着自己也算是个锦衣玉食长大的闺秀,当年在金陵时享不尽的疼爱呵护,没想到今日却落得这般悲惨的境地,越想越是悲从中来,不禁嚎啕痛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踉踉跄跄的半爬半行,环顾四周,却又不知道该往何处去,顿时生出满心的凄凉。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了何处,风一发的紧了,宝钗身上通被冻的没了知觉。见一处屋檐还算宽广,便打算权且在那里栖身躲避,便挣扎着过去,蜷在那檐下,看着外面彤云密布,北风凛冽,显见是又要下雪了。一时心有所感,想起当年在大观园芦雪庵赏雪联句,何其快活,若是当年不存着那个青云之志,本分的做人,也大概不会弄到这般境地。

想着,泫然泪下,出声的念道:“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

这一年,却惊动了一个人出来。

“是,是贾府的人吗……是哪一个……”声音怯怯的,又因为寒冷,而微微发颤。

宝钗大惊,应为这声音有些熟悉,她急忙转身,才发现这原来是个寺庙,暗影里一个满身蓬蒿的人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借着雪地反射的月光,勉强可以看清是个乞丐样的人。

宝钗有些害怕,向后缩道:“你,你别过来,你,你是谁……”

那人楞了两秒,忽然激动起来道:“听声音,是,是宝姐姐,是宝姐姐吗……”

宝钗也听出了声音,有些不确定的道:“难道,难道,难道是宝玉……是宝玉?”

那人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扑向宝钗道:“宝姐姐,是我,是宝玉,是我贾宝玉啊……”

宝钗看着眼前落魄的似乞丐一般的人,实在难以将他更当年那个孱弱俊雅的年轻公子联系起来,只见眼前的人浑身脏污,头发蓬乱。但那声音,那声音,她知道,没错,就是宝玉。

她心里一痛,过去拨开宝玉乱发,接着月光看清了那张瘦的脱了形的面容,但是,眼睛,眼睛没有变。

斯时斯景,竟遇故人。宝钗和宝玉二人都有些百感交集,不禁抱头痛哭起来。

过了半日,宝玉啜泣着道:“宝姐姐,宝姐姐,你怎么了,你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宝钗竟然挤出一个苦笑:“都是落魄的人,问那么多做什么?我记得贾府抄没那时,你不是已经疯傻了吗,怎么又好了?”

宝玉哭着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好像睡了一觉,一觉醒来,什么都没有了,爹娘,老太太都没了,那些姊妹们都没了,你没了,林妹妹也没了,云妹妹也没了,连袭人都没了……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些都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

宝钗被宝玉这番话触动了心肠,不禁也落泪,自语道:“是梦,是梦,是一个梦……梦醒了,该去了……”

雪一片片飘落下来。

宝玉没听懂她的话,扶着她道:“宝姐姐,你到底怎么了,怎么浑身是伤,下雪了好冷,却庙里避避……”

宝钗被宝玉搀扶着踉踉跄跄的进了庙里。入眼两行楹联跃入眼中。写的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两句话好像万箭钻心一般,刺痛了宝钗。她反复回味着这两句话,顿时泪如泉涌,眼前一黑,晕厥了过去。

雪簌簌而下,这废弃的古庙的破檐烂瓦如何遮挡的住。宝钗因身上有伤,冻饿交加,浑身烧的滚烫,不省人事。宝玉看的着急,将些稻草与她御寒,却还是于事无补。

昏昏沉沉中,仿佛回到了忠顺王府,面对龙焯龙祥父子淫邪猥琐的目光、嫡王妃的声色俱厉,还有那府里上下的冷漠、倾轧、不绝于耳的流言蜚语。

宝钗惊恐的拼命摇头,不要,不要。

转眼,仿佛又回到了家里,母亲被捕,哥哥被囚,薛蝌兄妹不辞而别。一连串的打击令人崩溃。

昏迷中的宝钗泪落如雨。

接着,她身子晃晃荡荡的到了大观园。正是阳春三月,大观园如一片花海,香气四溢,自己又成了那个脖子上挂着金锁的闺秀。

宝钗放慢了步子,信步向前。忽见前面几个人影轻快的闪过,竟是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姐妹,她们说笑着吟诗作赋好不热闹。

宝钗忙走上前去笑道:“姐妹们作诗,怎么也不叫上我。”

几个人却似无闻一般,继续说笑,任凭她如何赔笑脸,都不理会她一毫。接着又看见凤姐、鸳鸯、平儿,还有贾府的大小丫鬟,看着她也都是冷着脸,从她身边越过。

宝钗伤心不已,却又无法,忽见王夫人在前,正背对着自己站着,喜得上前道:“原来姨妈在这里,却叫钗儿好找……”

王夫人看着宝钗却完全不似往日的慈祥,嘿嘿冷笑两声,猛的回身,面露狰狞,扑上来掐住宝钗脖子。

宝钗惊慌四顾,大声呼救,却见大观园刹那间夷为平地,王夫人也不见了,掐住自己脖颈的变成了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鬼。宝钗觉得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无力叫喊也无力阻止,痛苦间,猛然睁开眼睛。看着头顶上破烂的屋顶,此时正不断的落下雪来,落在自己的头上脸上身上,恍惚间眼前出现了一个身影,袅娜平和,轻轻的挥挥衣袖,宝钗竟然觉得自己身上所有的痛苦都消失的无踪了,那人转过身来,宝钗瞪大了眼睛,竟然是宁国府的秦可卿。秦可卿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却让人敬畏不已道:“薛宝钗,你本是警幻仙子座下的一个侍香女,因六根不净,贪恋荣华,嫉妒绛珠下界到繁华世界还恩,便擅自涂改仙籍,偷偷跟了下来,妒害绛珠,常怀贪念,所以合该受此劫难,不得善果,今日卿阳寿终了,即刻归于幻境,听候警幻仙子判罚,若再迟延,恐天规不容。”说着衣袂曳曳,消失无踪。

宝钗心中恍然若悟,双目若痴,两滴眼泪从眼角滑落下来。

却说宝玉依旧守在宝钗身边,看着她昏迷不醒,一时哭泣,一时恐惧,一时挣扎虽是焦急,却又无法。忽见宝钗醒过来,双目直呆呆的看着天上的雪,急切痛呼道:“宝姐姐,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

宝钗看着那一副对联,口中喃喃的念道:“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迟了,迟了……”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握了宝玉的手一下,瞳仁渐渐散去。

宝玉慌了,忙用力晃着宝钗的身体道:“宝姐姐,宝姐姐……”晃了半日,宝钗的身体却渐渐冷硬起来。

宝玉惊觉宝钗已去,默默的将她的身体放平,蜷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泪水一滴滴堕下。

雪下的更急了。飘飘荡荡,积了一层又一层,不多时,宝钗的身上已经覆满白雪,一缕魂魄飘飘荡荡往太虚幻境销号。

正是:志比青云上九霄,十年苦求怨难消。

半折金簪雪中埋,幡然梦醒路已遥。

那宝玉守着宝钗哭了一会儿子,神情呆呆邓邓,连夜在那庙后拔了个雪坑将宝钗安葬。想着当日凤姐在牢中病死之时,尸首被狱卒拿破席子裹了,扔在乱葬岗,也是自己找了过去,将凤姐安葬,没想到,今日又是宝钗。当年大观园的这些女子,都要自己一个个亲手送走吗?想到这里,宝玉悲从中来,不禁捶胸顿足嚎啕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