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管理
(1)患儿的饮食和营养应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情况逐渐进行调整和补充,不可急于求成。
营养不良程度较轻的小儿,其消化功能和对食物的耐受力接近于正常儿童,在基本维持原膳食的基础上,应较早地添加含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食物。开始每日供给能量较低,以后逐渐递增。当供给能量达每日585kJ/kg时,体重常可获得满意增长。待体重接近正常后,再恢复至小儿正常需要量。中、重度营养不良小儿,消化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力均差,食欲极低。能量和营养物质补充量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供给能量从以满足基础代谢需要量开始,若消化吸收好,可逐渐加量。待体重恢复,体重与身高比例接近正常后,再恢复至正常小儿生理需要的能量。
(2)母乳喂养的患儿,仍应鼓励母乳喂养。在开始调整时,应以患儿食欲为准,可按需喂哺母乳。无母乳或母乳不足者,开始可给予稀释牛奶,少量多次喂哺,以补母乳的不足。若消化吸收好,逐渐增加牛奶量和浓度。待患儿食欲和消化功能恢复后,再给予适合小儿月龄的高能量、高蛋白食物,如豆浆、蛋类、肝末、肉末、鱼粉、鱼泥等,有条件者可给予酪蛋白水解物,氨基酸混合液。
(3)各种程度的营养不良均应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钾、镁。一般采用每日给食蔬菜及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
(4)饮食调整原则:一般从流质到半流质、半固体到固体食物;开始以少量多餐为宜,逐渐加量,减少餐次,直到正常小儿的进餐制度。食欲很差、吞咽困难,吸吮力弱者可插鼻胃管喂养。完全不能进食者,应选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静脉输注,或静脉全营养。低蛋白水肿者可静脉输注白蛋白。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给予各种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口服,以助消化;给予苯丙酸诺龙肌注,以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和增进食欲。
3.预防感染: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保护型隔离,防治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尤其是重病患儿的病情变化。治疗开始后应每日了解并记录饮食情况,对食物的耐受程度,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及皮下脂肪的厚度,以判断治疗效果。
5.健康教育:向家长介绍科学育儿、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合理喂养知识及对患儿的护理方法,预防感染、避免营养不良疾病的复发。
小儿肥胖症
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引起的疾病。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SD)以上即归为肥胖病。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步入小康时,小儿肥胖症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而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有一定关系,故应及早预防。小儿肥胖症大多属单纯性肥胖症(即非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引起)。
【病理病因】
(一)西医
〖JP+1〗摄食过多为主要原因。摄入过高热量和脂肪食物,超过机体代谢需要,转化成脂肪贮存体内,导致肥胖;休息过多,缺乏运动也为肥胖症的重要因素,此时即使未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也可引起肥胖;肥胖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肥胖儿的父母往往体胖,若父母体重均明显地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约有2/3出现肥胖。如果双亲中有一人肥胖,子代显示肥胖者约达40%。此外,某些神经精神疾患有时也可能发生肥胖。
肥胖是因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或体积增大所致。人体脂肪细胞数目在胎儿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1年及11~13岁三个阶段增多最快。若肥胖起病在这三个时期,可引起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治疗困难且易复发。而不在此阶段发生的肥胖,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数目正常。肥胖症患儿可发生一系列代谢及内分泌改变,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二)中医
中医学认为,饮食自倍,恣食肥甘,先天禀赋不足,多食少动为本病的主要原因。病理变化当责之于脾肾不足,痰湿内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在多种诱因作用下,使精微不归常化,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从脂化,酿成脂膏壅于肌肤则生肥胖。湿痰日久入络,使血行涩滞,气滞血瘀,脂质转化失常,则变证丛生。
【诊断】
(一)辨病要点
肥胖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国内临床常用的标准为:以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小儿体重均值为准,体重超过均值2SD即为肥胖,2~3SD为轻度肥胖,4SD为中度肥胖,>4SD为严重肥胖。或以体重高于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小儿标准的20%为肥胖,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
(二)辨证要点
本病为正虚邪实之候,以脾虚、脾肾两虚为本,痰、热、湿、膏、脂为标。辨证有虚实之分,但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脾虚痰湿,脾肾不足、痰湿内阻及肝热夹湿为其主要证型。
【治疗】
(一)西医治疗
对青少年一般不鼓励用药。有时可用苯丙胺以减低食欲,一般予小剂量25~5mg,于餐前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疗程6~8周。对并发低氧血症、心力衰竭者,予强心剂、利尿剂等进行抢救,不可用氧过多导致呼吸抑制。
(二)中医治疗
1.脾虚痰湿
证候:体态臃肿,疲倦乏力,头重身困,嗜睡自汗,口淡腹满,胸闷气促,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滑。
治法:健脾化痰,温中燥湿。
方药:苓桂术甘汤。
药物:茯苓、桂枝、苍术、白术、半夏、泽泻、山楂、陈皮、瓜蒌皮、鸡内金、甘草。
倦怠乏力者,加党参、黄芪;多汗者,加牡蛎、浮小麦;口苦尿赤,舌红苔黄者,去桂枝、茯苓,加薏苡仁、茵陈、滑石。
2.脾肾不足,痰湿内阻
证候:形体肥胖,纳多善饥,活动不便,动则喘呼,或见形寒肢冷,舌质淡胖,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或迟缓。
治法:健脾补肾,涤痰除湿。
方药:黄连温胆汤。
药物: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大黄、甘草。
便秘较重,舌苔黄腻者,酌量增加大黄用量;气虚乏力者,去黄连、竹茹,加黄芪、党参、白术、山楂;苔腻湿重者,加瓜蒌、苍术、厚朴;肢冷脉细阳虚者,可用真武汤加减。
3.肝热夹湿
证候:肥胖面红,心悸气短,睡眠不宁,口苦咽干,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薄腻,脉弦数。
治法:平肝理气,清热利湿。
方药:化肝煎。
药物:钩藤、白芍、瓜蒌皮、青皮、丹皮、茯苓皮、黄芩、浙贝母、泽泻、生山楂。
大便秘结者,加生首乌、决明子;胁胀呕恶者,加枳壳、半夏、竹茹。
【护理】
1.饮食管理。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限制饮食过程中,既要减轻肥胖,又要保证正常发育需要。宜逐步控制进食量,不能骤然减少。开始时只要求制止体重速增;然后使其逐渐下降。总热量:5岁以下2511~3348kJ/d;5~10岁3346~4190kJ/d;10~l4岁4190~5020kJ/d。食物中蛋白质供应不宜过少,每日不少于1~2g/kg,限制脂肪,动物脂肪不宜超过脂肪总量的1/3。宜选择体积大、供热量少、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品,如蔬菜、瓜果,以及米饭、面食、豆制品、瘦肉、蛋、乳类等。尽量避免油煎食品,限制零食、甜食。饮食治疗必须家庭全体成员配合,不要用任务方式给小儿以额外食物,或让其从其他途径获得食物。
2.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参加早操和跑步。饭后宜散步,不能立即入睡。
3.肥胖小儿皮肤皱折处容易糜烂,应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更衣。
4.单纯性肥胖病应从婴儿期开始预防,注意合理调剂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参加户外活动。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以腹泻、呕吐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多见。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病程在2周以内者称急性腹泻;2周~2个月者为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则为慢性腹泻。
【病理病因】
(一)西医
1.病因
(1)内在因素: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加之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重,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尤其胃肠道SIgA较低,易患肠道感染;人工喂养儿因缺少免疫物质的摄入,更易患肠道感染。
(2)感染因素:包括消化道内感染和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以前两者多见。病毒感染以人类轮状病毒为主,其他如诺沃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有时亦可引起腹泻。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产毒性、出血性、侵袭性、黏附性等),其次为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发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腹泻病。消化道外感染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可因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或病原体同时感染肠道,引起腹泻。
(3)非感染因素:包括饮食因素与气候因素等。喂养不定时,过多过少喂养,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均可引起腹泻;个别婴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酶缺乏),喂养后可引起腹泻。气候寒冷,腹部受凉可使肠蠕动增强;天气炎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渴饮使胃酸降低,亦可诱发腹泻。
2.病理
(1)感染性腹泻:主要为病原体对肠黏膜的侵袭和肠毒素的作用。某些病原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直接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在细胞内繁殖,破坏肠黏膜,造成炎症病变和大量渗出,并向周围扩展,形成小溃疡;另一些病原菌(如产毒性大肠杆菌)不侵入肠黏膜,但能在肠腔内繁殖,黏附在肠黏膜上皮刷状缘,释放肠毒素,激活肠细胞受体腺苷酸环化酶,使环腺苷酸增加,抑制肠黏膜细胞对水盐的吸收,分泌大量肠液,导致腹泻。轮状病毒多侵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肠绒毛破坏,钠水吸收减少,在肠腔内大量积聚,同时因绒毛膜病变,刷状缘表面的双糖酶活性降低,双糖不能水解为单糖,也影响其吸收,致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引起渗透性腹泻。同一病原可有多种腹泻机制参与,如侵袭性大肠杆菌亦可产生少量肠毒素,而产毒性大肠杆菌亦可产生细胞毒,使肠黏膜轻度受损。
(2)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食物积滞于小肠上部,有利于肠内细菌繁殖,食物发酵和腐败,产生有机酸(如乙酸、乳酸等),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蠕动增强引起腹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二)中医
1.感受外邪:夏秋暑湿入侵,暑为阳热之邪多挟湿,脾喜燥而恶湿,湿热困及脾阳,脾伤不运,水湿不化,协热下利;冬春风寒入侵,风邪不独行多伴寒邪,寒伤中阳,脾失运化水湿之功,湿不运而成泻。
2.内伤饮食:小儿乳食不能自节,若哺乳失宜、不洁、不当,饮食失节,过食肥甘黏腻、寒凉之品,或饮食自倍,必损伤脾胃,脾伤运化失职,胃伤水谷难以腐熟,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3.脾胃虚弱:是泄泻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生危重变证的条件。脾胃虚弱因先天不足,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或寒凉药物攻伐太过等因素引起,脾虚则健运失司,胃弱则不能消磨和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不能输化,中阳之气下陷而为泄泻。脾胃久虚必累及于肾,则为脾肾阳虚泄泻。
综上所述,泄泻病因虽多,病位则在脾胃,病性有虚实、急缓之别。若素体虚弱,利下过度,热甚津液大伤,可见气阴两伤,阴伤及阳可导致阴竭阳脱;若久泻不止,脾虚肝旺,引动内风,可酿成慢惊重症;脾运失健,生化乏源,气血皆虚,则可导致疳证。
【诊断】
(一)辨病要点
根据喂养情况、发病年龄、季节、病程、病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性细菌感染。发生在秋冬季节者,多考虑轮状病毒肠炎。发生在夏季,多考虑ETEC肠炎。患儿粪便为黏脓或脓血便,要考虑侵袭性细菌如EIEC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各类肠炎的病因诊断最后取决于大便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在未明确病因之前,统称腹泻病。此外,按治疗的需要,对腹泻患儿应从轻、中、重三型做出判断,并估计脱水的程度、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情况。
(二)辨证要点
1.辨病因:大便稀烂夹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多为伤乳伤食引起;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黄,臭气不重,多由风寒引起;水样或蛋花样便,色黄褐,气秽臭,多属湿热;大便稀薄或溏烂,色淡气味不臭,多属脾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无臭,多属脾肾阳虚。
2.辨轻重:病程短暂,便次不多,便溏如糊状或如蛋花样,身热不甚或不发热,无呕吐,能进食,精神尚好者为轻证;泻下急暴,便次较频,日达十多次以上,或呕吐不已,伴身热、神萎思睡,或烦躁不安、口渴不止,甚或目眶凹陷、尿量减少、四肢不温、腹胀、惊厥等证候者为重证。
3.辨虚实:泻下来势急骤,量多,腹胀或腹痛者多为实证;泄泻日久,泻下缓慢,腹胀喜按者多为虚证;迁延日久不愈,或急或缓,腹胀拒按者多为虚中夹实。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液体疗法:根据病情可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可用于轻至中度脱水的患儿。使用ORS液,一般先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于8~12小时内补足。脱水纠正后维持补液阶段,ORS溶液加等量水稀释,根据大便量和脱水恢复情况,继续给予补充。对病毒性肠炎(常为高渗性脱水),ORS溶液亦应适当加水稀释。
有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在口服补液过程中,如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者,应改为静脉补液。静脉补液用于吐泻严重,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