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纯爱慢穿之漫漫人生路
58745700000024

第24章

但是梅先生的戏,即便是听不懂词却也品的出韵,是绝对值得泡上一壶好茶慢慢享受,而他姥姥就是这种会享受的人。

温老太太有一套老茶具,泥陶制作而成的,不是什么名家之做,只是很普通的那一种,但胜在用的时间长,几十年不断的烹茶煮茶用下来,现在那把泥陶壶,就算不放茶叶只浇热水,泡一泡之后也会有带着茶叶香气的‘茶水’从茶壶里倒出来。

老太太是真的很用心的在养自己的那把茶壶,但家里面日常待客的时候却觉不会用到,只有在老太太心情好,想要听曲喝茶的时候,这些茶具才会被她从锁着的箱柜里翻找出来。

老太太在茶炉上把水烧好,烧开的带着香味的‘茶水’被从茶壶中倒出来,将其它的茶具都清洗干净。

温老太太煮茶,陆瑾钰就在一旁看,对于一个一直都生活在北方,只喝过泡袋茶的他来说,看别人煮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老太太煮茶的茶具很普通,煮的茶也很平常,温家老房子院墙后的后山上生长着几颗野茶树。

每年清明过后田家村这边就开始万物回春,而温家老太太会在谷雨之前挑选一个合适的日子,将安歇野茶树上第一批冒出来的茶芽小心摘下,回家之后用家中的铁锅木铲炒青,阴干之后就是老太太现在正在煮的茶。

陆瑾钰能品出来一种茶是好是坏的,他姥姥自己炒出来的这种野茶喝起来入口特别的苦涩,但是苦味过后口中却会余下一点点的回甘与茶香,就是因为贪那一点点的回甘与茶香,原本不喜欢喝茶的陆瑾钰每一次都会主动端起茶杯。

“姥姥,这茶怪有滋味的。”喝过姥姥煮的茶后孙骈陆瑾钰如此说道。

“哪里有滋味?”见外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有模有样的开始点评茶叶,温姥姥不由得好笑的问道。

“说不上来,就是感觉喝完总想在喝一口,就是想尝一尝那股茶尾的甘甜。”

老太太听完一愣,然后又给外孙倒了一杯问道:“茶甜?有糖甜吗?”

“没有,这茶水又苦又涩的怎能和糖比。”

“那我用糖水换你这杯茶水好不好?”

陆瑾钰闻言看了看茶杯又看了看他姥姥,摇摇头表示不要。“为什么,糖水可比茶水甜多了?”

陆瑾钰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他现在就是想喝茶不想喝糖,想了几秒钟后回了她姥一句字:“太甜腻得慌。”

老太太闻言低头轻笑,目光却突然混沌迷离,仿佛在回忆什么的样子。

但几秒钟之后,老太太的目光迅速恢复清明,她看了一眼神情懵懂的外孙女,抿嘴笑了笑,端起面前的茶盏道:“同一杯茶,不同的人来品,有千般滋味。就像两个人走同一段路,却各有不同的风景。”

温老太给外孙品过茶后就在没说话,而是回到茶炉旁边继续煮茶听曲。

之后的一段日子陆瑾钰过的无比舒心,别看是在乡下,但是因为是村上唯一一家诊所的缘故,温家人的生活质量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陆瑾钰姥姥是个有姓格的人,闺女们出嫁给嫁妆,儿子们结婚就分家,她从来不会去管小一辈家中的闲事,用老太太的话说孩子养大了就算完成任务,之后该干嘛就干嘛去,别碍着她享受生活。

温老太太是个精细的人,她的精细不是铺张,而是对生活细节的计较,就算以前日子过的再苦,衣裤上的补丁也得打的整齐漂亮,鞋子上的窟窿也得补出花来,这是她的坚持。

因为老太太的坚持,生活在她身边的陆瑾钰也就跟着‘享受’起来。

白天吃过早饭之后,老太太就会到院子里去摘一些瓜果,乡下的这个季节正是瓜果丰富的时候,什么杏子、李子、梨子、西瓜、香瓜、青苹果,只要是能在这边栽种的水果,温家就肯定会有一份。

从摘下的水果当中选出最好的一些,丢到井水里面冰镇,剩下的老太太会去皮去核之后制作成罐头或者是果酒,留着冬天的时候享用。

上午陆瑾钰做着高中课本预习功课作业,老太太则带着老花镜坐在炕头作女红,她手上的东西不管是什么,肯定都是做给陆瑾钰姥爷的,儿子有他们媳妇管着,老太太是绝对不会插手的。

中午陆瑾钰的姥姥会把午饭弄的很丰富,这个丰富不是说菜色而是指得品种,饭桌上就算只有一道菜,里面的蔬菜品种也不能低于四种,就如同今天中午的这道黄瓜炒鸡蛋,里面就还有胡萝卜和蘑菇干。

下午是陆瑾钰最喜欢的时间,因为她可以轻轻松松的吃着那些被冰镇了一上午,凉丝丝甜滋滋的水果,听戏或者听广播,再不然就是靠在姥姥的膝头听她讲过去的那些老故事。

而到了晚上,温家老夫妇的房间内就会变成村民们小聚的场所,陆瑾钰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边看电视剧一边聊着一些转属于他们的话题。

晚上休息的时候,陆瑾钰会满怀期待的看着屋门处,只要大黄一现身,他就会小跑着过去,顶着黄狸猫一脸朕忍,朕忍忍忍的表情,讨好的给黄狸猫梳毛挠痒痒,把这位大爷伺候舒心后,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把猫楼进自己的被窝里。

就算是大夏天搂着一只毛绒绒,把自己热到狂冒汗,也不能阻止享受撸猫的乐趣。

惬意生活听戏撸猫,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与陆瑾钰的悠闲比起来,他四哥活泼多了,每天基本上不到吃饭的时间是看不到他人影的,就算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不叫他人也是不会出来的。

陆瑾钰都想不明白,大热天外面有啥好待着的,顶着三伏天那大太阳,一天下来他哥哥身上的颜色就深了一圈,三天过后就晒的和煤球一样,弄得天一黑灯不亮的时候,陆瑾钰就只能靠衣服来判断他哥哥的具体位置。

回到乡下的陆瑾瑜充分的发挥了他的协调指挥能力,他蹿腾着自己的大舅,用废旧的铁丝给他弯出了几个车轱辘大小的圆环,再用烧火的火钩子往那些圆环上面一挂,好几个乡村简易版的滚铁环道具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