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忠于国家(二)
58800200000002

第2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2.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

3.掌握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方法

4.掌握与不良思想做斗争的方法

5.掌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

6.掌握学习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

7.掌握解放思想的基本要求

8.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9.掌握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

10.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要求

11.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

12.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13.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公务员的天职就是忠于国家。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忠于国家首先要忠于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解认清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公务员培训的基本目标,也是公务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破坏,都是国家和人民的敌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社会主义”这个词语源于拉丁文,一种说法认为它是由拉丁语“同伴”引申出来的,一种说法认为它是由拉丁语“喜欢社交”引申出来的。可见,这个词语本来就有社会生活、共同生活、集体生活的意思。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社会主义在西欧流行起来。当时这个词的意思是为提高劳动人民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进行社会制度的改造。后来,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有了科学的含义,从此,社会主义开始与科学社会主义等同起来。社会主义成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成为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9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开始传到亚洲,并在日本和中国的书刊中出现。1902年9月25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八期,把“社会主义”一词移植到了我国。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我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梁启超是最早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位在我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而且社会主义需要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作基础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基本问题,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公务员就不可能真正认清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更不可能为社会主义好好工作和服务,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务员。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进行过深刻的总结。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它们的产生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但这些社会的生产关系最终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被淘汰。社会主义比其他社会形态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它能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今所有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唯独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呢?抽象的生产力并没有阶级性,但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都是具体的,从来没有脱离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而单独存在的生产力。我们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统一的生产力,是同我们党的纲领相联系的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的决定因素。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在国际之间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中国历史和现状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

要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中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建立新中国发展了生产力;但现在现存体制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这样就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了。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说,邓小平提出既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这就使我们在不损害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采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了保证。

从分配制度方面说,邓小平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同时又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共同富裕,最能从目的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力与基本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高水平发展的生产,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

但有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保证,社会成员可能有先富后富之别,但不至于使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得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帮后富,最终使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年提高,达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