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三)
58801500000006

第6章 腐败现象的主要危害

毋庸置疑,腐败对公务员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对党的事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对人民的利益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腐败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

(一)腐败对政治的危害

第一,践踏党的先进性

腐败轻则损害党的形象,重则导致“党亡政息”,使党丧失执政地位,这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中已经得到证实。

党的先进性、奋斗纲领和崇高宗旨,是通过一个个公务员的模范言行和优良作风表现出来的,而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为践踏党的纲领,亵渎党的宗旨,玷污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肌体。如果党的性质和宗旨规定的是一套,某些公务员的行为是另一套,执政党就会丧失民心,走向衰亡。可见,反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绝非危言耸听。

第二,严重削弱乃至破坏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我党的政治基础,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然而,腐败是腐败分子对人民利益的非法占有,是离间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焦点问题,尽管腐败分子是极少数,但其所作所为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腐败的滋长和蔓延,必然会使党的形象扭曲,威信下降,直到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因此,腐败在本质上作为一种权力腐败,是涣散党心、离间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望的催化剂,严重破坏着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第三,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有关调查显示,在“最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部分公务员的贪污腐败连续三年位居榜首,而且今年的比例高达近六成,是三年来的顶峰。一方面说明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影响的恶劣;另一方面反映了公众对腐败问题的忧虑。

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如何、地位高低,以及是否堪称强大,衡量的标准无外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评判;无论经济指标有多高、发展速度有多快,经济总量有多大;即便位居世界第一,也只能算得上经济巨人,一个腐败现象猖獗国家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国;政治上只能被视为矮人,受到国际社会的鄙视;也难融入国际社会,大凡政治开明的国度不屑与之交流。正因此其,腐败现象严重,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将被大大削弱,在国际舞台难有大的作为。

第四,损害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

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执政的基础和条件,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执政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如果腐败案频发,造成社会各方面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弥补起来将十分艰难,民心不断趋向背离,腐败严重到一定程度,积重难返极可能危及国家政局。国际社会中,因腐败促其政府倒台的案例屡见不鲜。近几年,全国各地发生大小群体事件,其中一些,正是因腐败引发,也有一些政府因公信力极低,加之问题处理失当,使事态急剧恶化,酿成惨剧。

第五,破坏国家制度和规则

与腐败现象相联系正是公务员的滥权,和专断,其根本是人治社会的作为;国家由政府行使管理职能,职权、腐败无处不有,公权力私有化;容易造成政出多门,导致政令受阻,令行不通;人权超越事权,私权超越公权,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发展大计的资源的人为被分配,导致国家制度的懈怠和枉费。人们不再按规则办事,希望投机取巧;违章办事。

第六,亵渎法律神圣和尊严

当腐败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时,民众最直接的就是怀疑法律和司法体制,更为严重的是当腐败的腐蚀法律和司法领域,妨碍司法公正,民众对法律尊严的信任会产生信心的完全丧失。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极可能不再寻求法律的保护,铤而走险,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腐败对经济的危害

腐败会迫使我国经济大打折扣,从而动摇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拥护任何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许多腐败的事实都已经证明,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最终都会落脚到经济问题上,比如腐败会造成大批资金的浪费和流失。如果把这些钱用来发展经济,可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另外,如一个腐败分子被查出的腐败数额,小则几十万、几百万,多则几千万,但其给我国经济建设所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其腐败数额。现实中有不少腐败“豆腐渣”工程所酿成的“惨案”就是个鲜明的例证。

腐败会破坏经济运行正常秩序。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只能按照内在的法则,腐败行为正是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必然增加整个活动运行成本;必然由经济系统承担,腐败分子受既得利益的驱使,利用政府职能非法涉足经济,专断权力和公共职能,必然违背经济规律和本质,无疑导致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受阻和倒退。严重破坏经济结构和秩序,妨碍经济发展自身的功能和健康。

腐败会扰乱社会资源良性配置和合理流动。经济活动的基础是科学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也就是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流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尽可能发挥社会效能;同时,社会成员应有平等享有社会资源的权利;腐败则是利用职权进行寻租行为,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资源分配,严重干扰经济体正常运作。

腐败分子掌握人事晋升、流动、调配权,势必任人唯亲,喜财不举才,权力体系的个人化、团体化,而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压制;社会财富中,物质资源被腐败分子掌控,必然不择手段掠为己有,或为利益集团特权享用,或分肥;整个社会失去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

腐败会诱使经济畸形发展。任何腐败都是为了个人、家庭和小团体的既得利益,作出不法勾当,当腐败掠取一定的资源、资本后,也绝不会用于改善环境、改善民生、造福后代的阳光工程,攫取更大的利益变成了他们的第一诉求;将其投入更大的暴利行业,或者囤其资财,或将攫为己有的社会财富随欲支配;或生活糜烂,挥金如土的生活;如此等必然助长诸如涉黑、涉黄,以及暴利产业的无度扩张;并且沦为进一步腐败的手段和工具。

腐败会导致民生凋敝。腐败是贫富两极分化的加速器,贪官权力寻租,官商勾结,狼狈为奸,互利共赢,结成利益同盟,导致权贵阶层和不法富豪不当得利,一夜暴富,而普通职业者由于收入减少,则陷入贫困,家徒四壁,从而导致民不聊生,一些人心理失衡,给社会安定造成隐患。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权力进入市场,直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倘若任其滋生蔓延,必将严重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导致国家经济的崩溃,民生凋敝。

(三)腐败对社会的危害

第一,败坏社会风气

腐败根源就是一种歪风邪气,是腐蚀人类灵魂的毒素,当腐败的观念及其行为成为权力场和利益圈的行为方式时,腐败成为一种主流意识而存在。

腐败分子为维系赖以生存的环境,极力编制关系网、权力网、保护网、兼修黑白两道,现实社会生活中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断滋长和蔓延,人情冷漠,贪图享乐,追逐名利,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良观念和恶习败坏了社会风气;导致一些人的行为不知荣禄廉耻,失去判别丑恶的标准。都将给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后果。

第二,腐败破坏社会稳定

腐败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削弱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纷争,进而引发动乱,乃至四分五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察觉并告诫全党,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

第三,侵害公众利益

腐败现象应尽其有,无论获得利益的途径、手段如何,最终侵害是社会的整体利益,确切的是最广大公众的利益。正常的社会活动遭受腐败的侵害,公平社会竞争被抛弃,理想和愿望变为空谈,民众的权利被践踏,社会公平无从谈起。

腐败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许多贪官飞扬跋扈,一手遮天,说一不二,践踏民主,压制群众,犹如“土皇帝”,千方百计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变为个人专制,对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构成极大威胁,侵害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挫伤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特别是损害广大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

我们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执政的,如果不能赢得民心,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就会成为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将无从谈起。

第四,社会伦理道德沦丧

我国社会的现状,如果用道德沦丧毫不为过,到处充斥假货,欺诈伪装成为常态,诚信出现危机,信仰迷茫,金钱主宰人的行为方式。我国目前已处在道德水准的最低点,究其原因在于官场的腐败。经济上聚敛钱财,贪得无厌;政治上“官本位”权欲熏心;生活上腐化堕落,奢侈糜烂;作风上骄奢淫逸。腐败公务员的道德失察,普通百姓在其领导下必然引发真个社会的道德陷落和缺失。例如毒奶粉、毒豇豆、捞尸索钱、大头婴、黑砖窑、瘦肉精、疫苗案等都是道德缺失的表现。

第五,恶化人际关系

腐败猖獗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夹杂金钱的利益关系,人们不再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热爱社会。做业务、搞技术被认为愚昧,人际关系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互相猜疑、虚伪自私,不讲原则、不讲道义。腐败使社会各种犯罪盛行,腐朽的生活方式盛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官民之间紧张,官与官之间紧张,民与民之间也紧张,中国社会人与人关系陷入空前危机,人的安全感荡然无存,人人颇感生存压抑。

(四)腐败对文化的危害

第一,阻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是赖以生存的根基;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包含着中华精髓所在。古人有做人的法则:“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腐败行为,行的是“恶”,见不得阳光;古有财富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腐败背弃道义,无以为信;腐败摧毁的是民族的灵魂。

第二,拒绝世界先进文化的吸收

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在于普世价值观。即人权、民主、法制、自由、博爱。注重的是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解放人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社会适应人,关注的是社会的公平,在社会改造上,社会符合人性;为人服务。

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吸纳的过程。中国古代有先进的文化正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无论宗教文化还是西域文化和波斯文化,都是在不断吸取合理内核使中华民族不断进步。腐败行为与当今世界先进价值观背道而驰。腐败盛行,必然拒绝世界先进文化在中国生存空间。

第三,扩张人性的弱点

人类社会是一个敬畏大自然、适应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人类为了生存形成群体,构成社会关系,既要有物质需求,又要有精神需求;人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人的本性有恶与善两个方面,人的恶性表现自私、贪婪、虚伪。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成为贫富差距拉大最快的国家,社会公平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公务员腐败现象丛生,黑恶势力盛行。加之管理制度失调,直接间接导致人性恶释放,相当多的人私欲膨胀,随波逐流;加之腐败催化,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断开出血腥、丑恶之花。

第四,严重毒害了人们的思想和社会风气

腐败会造成整个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素质的整体下降,它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危害,比造成的物质损失更为严重。从一定意义上讲,腐败的盛行是以一种腐败文化为基础的,一旦“腐败文化”形成,就会渗透到一些人的思维习惯和日常行为模式之中,渗入到社会生活深处,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腐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危害

第一,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吊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向党全面进攻使党变质的胃口

自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那里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后,西方敌对势力不希望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出现在世界东方,于是就把和平演变的重点转移到中国。他们和国内敌对势力结合起来,里应外合,千方百计在共产党健康肌体上打开缺口。党内的腐败现象,既是他们腐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价值观腐蚀的结果,也为他们攻击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口实。同时,也更助长了他们加速实施彻底破坏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阴谋的步伐。

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在国内仍有敌对势力实现这种阴谋的现实基础。比如:潜藏国内的西方敌特分子;被共产党组织处理过的党内蜕化变质分子;社会上的经济刑事犯罪分子、流氓集团、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害怕被党和人民惩处的党内腐败分子;与西方敌对势力同流合污,坚持反对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等。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作为西方敌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的内应,疯狂地从各个方面利用多种形式向共产党进攻,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当看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已从党内意志薄弱者腐败分子身上打开缺口时,因有懈可击而变本加厉。

第二,腐败分子腐朽的人生价值观,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宣扬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起了印证、导向和示范作用

极端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是与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根本对立的资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是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和对抗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

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欺骗人民不要反对他们的巧取豪夺,大力鼓吹自私是人的本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并把私有制打扮成人类社会最完美最理想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制度。然而,这一切,在苏联取得革命成功,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就被饱受欺压的广大劳动人民用革命胜利的实践批驳得体无完肤。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像汹涌澎湃的怒涛,将个人主义的污泥浊水荡涤干净。而改革开放后,利益驱动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之一,个人主义有了滋生的土壤。于是在理论界,一时间“为个人主义正名”、“人都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的本质”等鼓噪不绝于耳。

腐败分子作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精神俘虏,恰恰成了宣扬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印证。国内外敌对势力乘机大肆宣扬:公务员也搞腐败,可见他们也是自私的。因此,自私是永恒、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大家自私点也是天经地义的。同时,他们又利用腐败分子的堕落,攻击大公无私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虚假的崇高,攻击革命烈士、人民英雄,甚至攻击革命,否认一心为公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存在,促使全社会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导致整个社会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如果全社会都在腐败分子极端个人主义价值导向中,过分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不去思考党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他人的利益,那么,接受、认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也就自然而然,毫不奇怪了,削弱党的执政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腐败的存在和蔓延,使敌对势力离间党和人民之间血肉联系的图谋成为可能

腐败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腐败分子大都是挂着共产党员招牌、担任领导职务的有职有权的人,国内外敌对势力恰恰就抓住这点,以偏概全,散布共产党变质;一般群众由于对腐败的气愤也会见木不见林,思想上受感染,对党产生离心作用。实际上这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一个阴谋。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外敌对势力宣扬“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腐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极力促使、诱导党内意志薄弱者腐败;而一旦出现了个别的腐败现象,他们就歇斯底里地攻击共产党腐败了,煽动人民反对共产党。

国内外敌对势力深知,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共产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源泉,只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他们推翻共产党的阴谋就不能实现。因此,敌对势力必然在挑拨离间党与人民群众鱼水关系上打缺口,钻空子,党内腐败问题正是他们挑拨离间党和人民血肉关系的极好借口。

第四,腐败的存在和蔓延,使人们对我党能否消除腐败产生怀疑,而使敌对势力鼓吹政治“多元化”、“多党制”有了市场尽快地解决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和人民的迫切愿望。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几年来,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使人民群众产生急躁情绪和失落感,动摇了对我党能够消除腐败的信心。针对这种社会心理,国内外敌对势力极力散布共产党不能解决腐败问题,理由是:一个人自己不能给自己做手术,同样,一个政党也不能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只有实行西方的两党制或者多党制,互相监督,才能消除腐败。而这种蛊惑人心的反动理论,我们有些公务员则听之任之,有的甚至赞同、认可并四处散布。足见腐败问题久反不绝的危害之深。

第五,腐败的存在和蔓延,使人们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不少曾是各级干部的腐败分子一个个地被清理出来,这本身就是我们党有能力消除自身腐败的体现。

但国内外敌对势力却借机攻击我们党的干部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假的,共产主义也是虚幻的。而腐败的存在和蔓延很容易使人们相信这种蛊惑,既然这么高级的党的干部都贪污腐败、捞取自己的好处,普通百姓还搞什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丧失,其严重后果,不言而明。

第六,腐败亵渎党的正确原则,颠倒是非,引起社会动荡

以权谋私是党内腐败分子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各个领域。有些人用钱买官,买官投了资,当了官自然要收回投资,于是变本加厉地往回捞钱,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法炮制收受他人贿赂;收受了贿赂就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违背政策办坏事,必然引起人们的不满;人们不平则鸣,就要告状,被告者因收受贿赂,便丧失原则,打击迫害,矛盾激化,又不能及时解决,于是群众就上访;上访久拖不决,群众就会把这种有冤无处申的怨恨转移到共产党的执政部门身上,从而败坏了党群关系,甚至会酿成社会动乱。

第七,腐败的蔓延诱使社会犯罪猖獗,使社会成员缺乏安全感

腐败问题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助纣为虐诱使社会犯罪猖獗。有些公务员为了“局部”利益和个人私利,或者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就会充当假冒伪劣产品的保护伞,直接诱发许多经济犯罪。同时,腐败往往与社会上的犯罪联姻,腐败者需要犯罪者的钱,犯罪者需要腐败者的权,二者互为利用,推波助澜。

再者,腐败问题的示范作用,扭曲了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一旦个人主义泛滥起来,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犯罪就难以遏制,全体社会成员随时都有受袭击的威胁,就很难有安全感。腐败问题发展之快,蔓延之广,腐蚀之剧,危害之烈,令人吃惊。因为腐败问题往往发生在政府机关公务员身上,有很强的示范性和传染力,许多思想不健康的人纷纷效仿,就形成全社会普遍性的立体腐败。腐败不除,民愤难平,国运难昌,党基难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