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挽明
58848700001611

第1611章 阿姆斯特丹

大坝广场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港口附近,也是整座城市的中心。广场的中心竖立着一座教堂,在它的周边有阿姆斯特丹商会、荷兰东印度公司、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银行等建筑,但是往广场的北面看去,就是浩瀚的海洋了。

围绕着广场的运河,一圈一圈的把广场包围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将近8平方公里的半圆状的市中心,就好像是一朵正在开放的郁金香一样。

1612年市政厅建立的运河计划,不仅极大的改善了这座城市的交通建设,其对于沿河建筑的调整,也令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城市中建筑最为整齐简洁的城市。数十条运河将阿姆斯特丹分成了七、八十座独立的小岛,这使得人们进出都需要乘坐小艇,于是此地和南方的威尼斯一样,拥有了水城的称呼。

彼得.纳茨神情木然的坐在一艘小艇内,看着顶棚外如密线一般的雨水从空中不间断的落下,将运河表面的平静打了个粉碎。船只前进的方向虽然是往日最为热闹的市中心大坝广场,但是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倒是没什么人出门,运河也是船只寥寥,因此倒是让彼得.纳茨难得享受了一把畅通无阻的爽快。

但是,彼得.纳茨却没有感到任何愉快的意思。事实上按照他的想法,他倒是宁可今日的船速再慢上一些才好。

从东方返回共和国之后,彼得.纳茨并没有返回乡下去,而是在阿姆斯特丹购买了宅邸居住了下来。在经过了一番交易和运作之后,他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荷兰省三级会议的代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起点。

由尼德兰北方七省合并而成的共和国实际上并不是瓜熟蒂落的产物,北方七省的旧贵族们起初反对的是国王的横征暴敛,而不是试图脱离西班牙王国。但是西班牙人以血腥清洗来对付这些旧贵族们,从而导致了反抗国王的乌特勒支同盟的诞生。

但是试图脱离西班牙人统治的尼德兰北方七省,刚开始并没有打算选择共和制,而是试图从周边国家找一位高贵而仁慈的贵族来担任自己的国王。当然他们的尝试都一一失败了,于是各省便不得不自己来管理这个国家。

七省的三级会议是反抗国王的代表,到了这个时候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各省和联盟的领袖。三级会议原本是封建领主的顾问委员会,这种形式已经存在了近两百年。三级会议虽然由贵族和城市的代理人组成,但是代理人并非由民众选举,而是出自城市的议事会,几乎每个省的的三级会议组成方式都是不同的。

当七省联盟变为共和国之后,虽说各省代表都主张各省平等,但因为各省经济上的不平等,从而导致了各省在政治上的不平等。荷兰省提供了国家公共经费支出的58%,泽兰省提供了22%,以上两省就提供了共和国财政支出的80%,假如其他省份拒绝听从指挥,荷兰省便会用拒绝支付其公共经费份额的方式,威胁要让共和国垮台。

因此渐渐的,被称作联省三级会议总会的组织中,荷兰省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也只有在荷兰省内成为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党派,才会在整个共和国内地位显要。也因此共和国又被称之为荷兰共和国。

三级会议总会是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不仅拥有立法的权力,还拥有一部分行政权力。至于原本代表君主的各省执政,现在则成为了三级会议总会的雇佣者。

奥兰治亲王和拿骚伯爵腓特烈·亨利,在干掉了总会中不少反对自己的贵族党代表之后,终于获得了全部七省的执政,从而将自己推上了共和国执政的位子。

而原本权力上可以同腓特烈·亨利抗衡的大议长,现在也落在了对腓特烈·亨利惟命是从的议员头上。

彼得.纳茨却是依靠着贵族党的门路获得的荷兰省三级会议代表的资格,他正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奥兰治亲王清算时,又遇到十七人理事会召见他询问关于东方战争的问题。

在没有得到更多的消息之前,彼得.纳茨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十七人理事会的质询。虽然他从东方返回了欧洲,但并没有斩断和中国的一切联系。

就是在现在,他也还在为大明中央银行和阿姆斯特丹银行进行沟通,试图促成双方的全面合作。

大明中央银行的资产虽然已经超过了一亿元,但是在阿姆斯特丹银行面前却依然要甘拜下风。几乎已经成为欧洲金融中心的阿姆斯特丹银行,其存款金额就已经高达3亿荷兰盾,约合1.5亿大明元。

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融资利率只有2-3%,这比大明中央银行要低了50%左右。超低的融资利率,使得阿姆斯特丹银行成为了欧洲各国最大的债主,甚至连西班牙王国的军队,也要依赖阿姆斯特丹银行周转发放军饷。

只要能够同阿姆斯特丹银行达成合作,大明中央银行差不多就能通过阿姆斯特丹银行的渠道,进入到欧洲各国的金融行业中去了。

这件事对于大明中央银行来说,固然是利益极大,就是对于彼得.纳茨来说,也同样是一个赚钱和获取人脉的好机会。没有大明中央银行在他身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董事可没什么兴趣理会他这个小人物。

就在彼得.纳茨还在翻转纠结,自己应当以什么态度面对十七人理事会时,小艇轻轻一震便停了下来。在身后船夫的提醒下,彼得.纳茨才发现自己已经抵达了东印度公司门前的运河码头。

他深呼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这才小心翼翼的扶着一旁的木柱站了起来,然后拢了拢身上的斗篷,便一手扶着头上的帽子跨上了运河码头上的石阶,走进了雨帘之中。

雨水从海狸皮制成的帽子边缘和貂皮制成的斗篷上滚落了下去,并没有浸入到彼得.纳茨的内衣当中去。登上了运河码头之后,彼得.纳茨便看到了东印度公司门口那块铜制的VOC招牌,他毫不迟疑的快步走了过去。

在公司的二楼会议室内,彼得.纳茨看到了坐在一张暗红色长桌前的董事们,不过只有十五人在场。

坐在长桌北面的董事会主席对着两侧的同僚说道:“列文先生和尼霍夫先生今日有事不能参加会议,既然纳茨先生已经到了,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在座的董事们都点头赞同了轮值主席的主张,于是董事会主席便向彼得.纳茨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纳茨先生,你是和中国签订了贸易合作协议的公司代表,也是我们这里对于中国了解最多的人。

所以我们今天把你叫来,就是想要了解一下关于中国的事务。首先我们想要知道:巴达维亚究竟能不能抵抗住中国的武力,如果公司想要迫使中国屈服,又需要投入多大的力量?”

当彼得.纳茨在董事们面前坐下时,犹豫不决的心灵突然就安定了下来。因为他终于醒悟了过来,公司和中国的战争继续下去,只会让他遭受莫大的损失。

想明白了的彼得.纳茨只是沉默了片刻,便开口说道:“如果用来比较的话,那么中国在欧洲大约相当于奥斯曼帝国的国力。而且在东方,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周边各国的宗主国。

中国和巴达维亚交战,陆地上的战争毫无悬念。只有海上的战争大约双方还是一半对一半的胜率。可是加上东协其他成员的协助的话,那么巴达维亚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守住巴达维亚要塞而已…”

董事们向彼得.纳茨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而彼得.纳茨则尽力抬高对于中国的评估,试图以此来打消公司继续动用武力的心思。

当然他们现在并不清楚,这一仗让巴达维亚几乎丢掉了七成以上的海上力量,就连巴达维亚要塞都没能守住。被公司视为心肝的香料群岛,现在已经一大半不属于公司了。

而向欧洲通报这一情报的船只,现在还在路上狂奔着。

这场质询差不多进行了4个小时,直到天色黑了下来,精疲力竭的彼得.纳茨才晃晃悠悠的从东印度公司的大门走了出来。他回头看了一眼公司的招牌,又望了望东面,嘴里嘟囔了一句,“我可是尽力了,希望你们打的好看一些,可别让公司的董事们去冒险…”

二楼的会议室内现在充满了烟草的臭味,近4个小时的质询,同样也让15位董事们疲惫不堪,只能依靠烟草来提神了。

董事会的轮值主席终于咳的受不了,起身走到了窗前打开了窗户,他在窗户边上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对着同僚们说道:“纳茨说的话语,基本上都能和我们收集到的情报加以验证,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投票决定,究竟要不要派军队去亚洲了。”

他的话语尚没有落下,便有董事反对道:“按照纳茨的说法,派出的军队数量少了,不过是让人家多咬上一口;若是军队数量多,这军费谁来负担?

公司的主要业务毕竟是进行贸易,而不是战争。像西印度公司那样,虽然可以劫掠西班牙人的船只和殖民地,但是他们从成立到现在,基本是年年亏钱,难道我们也学他们?”

“不要说军费,光是一个我们同中国开战的消息,恐怕就能引起市场恐慌,导致股票价格暴跌了。

另外,和中国贸易获得的利润,去年已经占据了公司总利润的38.7%,超过了香料贸易的利润。难道这样我们也要打下去?”

“要我说,还是派一名特使前往巴达维亚。形势对我们有利,我们就支持继续战争;形势要是不利于我们,就把巴达维亚的总督交给中国人,恢复双方的和平…”

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十五位董事总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派一位特使前往巴达维亚,按照最新的形势来操作。当然,维持公司同中国的贸易及对香料贸易的垄断,是最优先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