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挽明
58848700001768

第1768章 中亚形势

对于樊一蘅和那些犯了错误从中原发配来的官吏来说,费尔干纳盆地无疑是一片有待开发的沃土。虽然布哈拉人在中亚已经算是一个政治较为稳固的王国,但是在这些大明官吏眼中,此地的政治统治也还是太过粗糙了。

若是将用兵打仗,这些大明官吏大约还及不上本地部族的一个小头目。但若是论如何治理地方收取钱粮税赋,估计费尔干纳盆地所有官吏加起来都不及一名大明官吏知道的多。

能够被发配到军前效力的大明官吏,自然不是那些只晓得背书本的书呆子。他们或是犯了政治上的错误,和朝廷改革新政作对;要么就是犯了经济上的错误,贪污了手中经过的公款。

这些人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的头脑和胆量却是不缺乏的。但凡缺了一样,都不会有勇气跑来军前效力,以换取仕途复起的机会。

大明朝的官吏虽然不及大宋官员这么被优待,但是回到家乡也不失田园之乐,没有一定的勇气和才智,他们是难以下这样的决心,主动请求来到这离开中原万里之遥的地方的。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费尔干纳盆地是他们复起的一个踏脚石,此地的地方豪强同国内也无关联,最重要的是他们身后就靠着当地最强大的武力,因此这些官员在当地的施政反而比在中原要放的开,不仅行政效率上去了,就是在政治上也显得极为清明,和他们在国内的表现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远离家乡之后良心有所发现,而是此地毕竟还属于交战区,如果不能够尽快安抚治下的民众并获得支持,他们的性命就得不到保障,因此他们就不能不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像国内那样凡事以推脱为上策。

另一方面,虽然他们依然属于大明的官僚体系之内,但是费尔干纳盆地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因此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督军樊一蘅直接作出决断,这使得官员们少了许多挚肘,可以安心做事。

在这几方因素的合力之下,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虽然明军并没有继续向费尔干纳盆地以西拓展什么地方,但是这一盆地内部的主要地区都已经开始接受明人的统治了。

费尔干纳盆地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千百年来有无数民族进入此地生活,因此这一地区的民众虽然排外却并不封闭,也容易屈服于外来的统治者。

而且同叶尔羌人、吉尔吉斯人和蒙古人相比,大明的统治方式就显得温和的多了。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费尔干纳盆地的居民反而更乐意接受文化习俗完全不一致的明人统治者。

于是一年不到的时间过去之后,以安集延为中心的明人统治区域不仅完全恢复了战争留下的伤痕,更是在大明商队的进驻下显示出了勃勃生机。

大明商人支持了这场西进的战争,现在战争尚未结束他们却已经开始享受起战争红利来了。在大明军队控制下的地区,他们不再被视为可供当地领主盘剥的肥羊,过去加诸于他们身上那些不合理的苛捐杂税被一一取消,而且他们还在大明官员的支持下获得了大片土地,从而可以用来修建自己的工坊和庄园。

费尔干纳盆地本就是一个极为富庶的地方,当大明商人数量增加之后,本地的商业顿时就繁华了起来。这不仅使得本地居民获得大量物美价廉的大明商品,也令大明的统治者获得了大量的税收,从而极大的减轻了从叶尔羌汗国征集物资的负担。

这一年联军的停滞不前,不仅没有削弱联军的战斗力,反而为联军在费尔干纳盆地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特别是随着大明对于吉尔吉斯首领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的承诺兑现,将安集延北面的一大片土地划分给他之后,伊塞克湖附近的吉尔吉斯人便纷纷南下投奔大明,希望能够通过为大明作战而获得土地和财富。

原本四分五裂的吉尔吉斯人,开始慢慢趋向于统一,受大明册封的克力奇·夏米尔罕诺夫,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亲近于大明,甚至把自己的二个儿子和五、六个侄子送往了北京求学。

有吉尔吉斯人这个榜样在前,之前受布哈拉汗国压迫的民族和小国就开始不断向明人示好,试图从这场明人和布哈拉汗国的战争中赢得本民族和本国的独立。

在樊一蘅看来,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两拨使者。一拨是来自阿富汗北部部族的使者,一拨则是自称希瓦汗国的使者。

自古尔王朝为花拉子模人灭亡之后,阿富汗就成为了周边大国的鱼肉之地。这主要也是因为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过重要,他不仅连接着西亚、中亚和南亚,而且境内多山地,形势险要之处比比皆是,正是所谓的形胜之地。

中亚、西亚王国若是控制住了阿富汗,就能进入富庶的印度大陆。而印度大陆上的王朝若是掌握了阿富汗,就等于扼制住了北面强敌的入侵。

因此,自从古尔王朝被覆灭之后,阿富汗人就再也没能掌握住自己的命运过。

自帖木儿的子孙巴布尔在巴特纳打败比哈尔的阿富汗族首领和伊卜拉欣·洛迪的嗣君,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之后,阿富汗人就再次陷入了分裂之中。此时阿富汗的大部分领土正为莫卧儿帝国和萨法维王朝所分割,剩下的一部分则归于布哈拉汗国。

在这些强大邻国的交替统治下,阿富汗人看不到任何未来,直到明国率领联军进驻了费尔干纳盆地,轻松利落的把布哈拉人赶出了这一区域。

兴都库什山下的阿富汗部族,在观察了明人的动向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忍不住派人翻过群山向明军示好,希望能够获得这个刚刚出现在中亚的强大势力的支持,从而恢复阿富汗人的独立地位。

至于另一拨自称希瓦汗国的使者,实际上是前希瓦汗阿拉布·穆罕默德汗之子阿布勒哈兹·****的使者。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虽然都是乌兹别克人统治的王国,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一直以来,布哈拉汗国就希望能够吞并希瓦汗国组织一个疆域更大的乌兹别克王国,而希瓦汗则通过引入土库曼人来对抗布哈拉汗国的势力入侵。这种引狼入室的手段终于为希瓦汗国带来了灾祸。

1622年,在土库曼贵族的支持下,阿拉布·穆罕默德汗被其子哈巴什和伊里巴尔斯废黜。长子伊斯芬迪亚尔虽然起兵讨伐两个发动叛变的弟弟,但是为了获得汗位,最终还是向土库曼人屈服了。原本站在兄长伊斯芬迪亚尔一边讨伐两个兄长的阿布勒哈兹·****对此大失所望,于是离开了祖国避居波斯。

虽然阿布勒哈兹·****离开希瓦汗国,但并非对于国内事务毫不关心。只不过此时的希瓦汗国北部为土库曼贵族所控制,南部为布哈拉汗国所驻军,面对如此强大的两个敌人,阿布勒哈兹·****只能选择隐忍。

不过随着明国联军和布哈拉汗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失去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布哈拉人不得不将驻扎在希瓦汗国南部的军队撤离,以对付南方的明国联军,这就让阿布勒哈兹·****看到了机会。

虽然希瓦汗国的土地上只剩下了土库曼人这一只恶狼,但是掌握了伊斯芬迪亚尔正统名义统治希瓦汗国的土库曼人,依然不是单枪匹马且久居国外的阿布勒哈兹·****能够独立应付的。

如果较为稳妥一些的话,自然是等希瓦汗伊斯芬迪亚尔的去世,阿布勒哈兹·****的胜算会更大一些。但是他此时已经无法等待这么久,因为他担心一旦明人同布哈拉人媾和,布哈拉汗国的军队就会重新回到希瓦汗国的土地上,那么那时他就更没有什么机会了。

再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阿布勒哈兹·****选择游说明人,只要活得了明人的支持,他不仅不必再担心布哈拉汗国从后方进攻他,也不必再担心单独面对土库曼人的军事压力了。

而相比起临近的恶狼,远方的猛虎显然更适合作为希瓦人的盟友。正是抱着这一想法,阿布勒哈兹·****才派出了自己最为忠诚的部下,穿过了布哈拉军的严密封锁,来到了安集延城。

经过仔细衡量之后,樊一蘅还是决定尽力扶持阿布勒哈兹·****,而不是地理位置更近的阿富汗人。虽然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但是明军却不能翻越群山进入阿富汗,而必须绕道布哈拉汗国西部的图兰低地。

双方在地图上看起来近,事实上却相当的远,明军实在是难以支援对方。但是希瓦汗国就不同了,只要明军冲出费尔干纳盆地的西部边境,就距离希瓦汗国不远了。

有了希瓦汗国这样一个盟友,不仅让明军在中亚找到了一个支点,同时还控制住了南面的撒马尔罕和东面的哈萨克草原,更是让大明的商队可以直接通往里海和黑海,这是大明真正所需要的盟友。

樊一蘅于是叫过了自己的幕僚,让其去见那些阿富汗人的代表,给予他们一些口头上的支援。而他则亲自接见了阿布勒哈兹·****的使者,想要确定这位希瓦汗国的王子究竟有没有这个资格和实力成为大明所需要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