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许世友传奇
5887300000065

第65章 名师之死(2)

号音沉闷而悲切。娘的,兵败如山倒,连号音都变了调门!

夜幕降临,四处的景象都是愁惨的。湿透了的山道弯弯,映着微光。虽然夜风刺骨,战士心里却爆发着一座炽热的火山。人们暗暗地向这块流血洒汗换来的土地告别,泪水涟涟。许世友拄着木棍,面对着眼前细雨漾漾的黑夜,和指战员一起,在坎坷不平、道路泥泞的山道上,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走着……

告别八百里大别山,是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

在我大军西撤的当儿,在另一条弯弯山道上,飞速行走着三个人。他们像是有什么急事,也好像在追赶前方行人。打头的是位五十多岁的老汉,头缠一条白毛巾,长脑瓜门,黑红的脸庞。出山后解下的毛巾缠夹在腰带里,赤脚穿着麻鞋,浑身上下,衣裳被山里的灌木刺扯得稀烂,完全一个山民打扮。人们从他走路的带劲和行动的敏捷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那强壮的体魄里,蕴藏着充沛的精力。后面跟随着两个青年人,一高一矮,穿着却很朴素,都是毛蓝衣褂,裤腿高挽在膝盖上。高个的胳肢窝里夹着一把闪亮的大刀,矮个的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裹。他们二人看来像是那长者的卫兵,跟随着他寸步不离。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闻名潢川城的马铁匠和他的两个儿子。今天特为许团长送刀而来。

却说马铁匠马老汉,自从一个月前接到许团长的马家偃月刀后,又是心喜又是激动,爷儿五个就忙活开了,对照祖传家书,按照特殊工序,精心锻打起来。他们不分黑天白昼,整整锻打了四四一十六天,才把这偃月刀锻好。只见这刀系上红缨,新如当初。刀面也亮得很,映人头影。刀刃更加锋利,二十双鞋底摞在一起,一刀下去,果如书上所说,“鞋头鞋尾分两下,枣木板凳也分家”。

因战事吃紧,许世友和其部队已离开潢川城。马老汉不敢怠慢,决定按当时嘱说,连夜带领四个儿子,前去部队送刀,以表救命之恩。在穿越敌封锁线时,没料想两个儿子中弹身亡,马老汉没有悲哀,他和另外两个儿子埋葬完两个爱子,又几经周折,去追赶部队。当他们赶到麻城时,部队已经西撤,扑了个空,他们父子又继续西赶。来到平汉铁路线时,恰又被敌人封锁,父子三人险些丧命。他们化险为夷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父子三人,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战刀送到许团长手里。这时,他们三人不禁加快了脚步。越走路越暗,片刻下起了毛毛秋雨。渐渐衣服都湿透了,那湿衣贴在背上,透骨的凉。这时四周随处都是水,寒冷的、汪汪的一片水,包围着他们。

前方就是五里店。功夫不负有心人,父子三人终于在这个雨夜,在这个山村小店追上了红军十二师第三十四团——许世友的部队。

许世友刚行军来到这里,躺在铺上休息,一听说马铁匠带领儿子给他送战刀来了,惊愕不止,悲喜参半,他连忙从床上翻身坐起,一下地,他“哎哟”一声,这才想起刚才战斗时受了伤。

“许团长,您受伤了?”马铁匠急忙上前搀扶许世友,关切地问道。

“擦了点皮肉。没,没什么。”许世友接过刀道。他大眼一扫,见马铁匠父子三人,一个个被雨浇得像落汤鸡似的。立时吩咐道:

“通讯员,快找来衣服给他们换上,通知伙房做几碗姜丝面条,让他们父子暖暖身子。”等这一切安排好后,许世友便架起柴来,点起火为父子三人驱寒。然后取出偃月刀,久久地端详着。这把战刀跟随他南征北战,感情深着哪!他看得认真仔细,刀锋、刀背、刀把,连那红缨儿全看一遍。最后凝视着铁匠,赞不绝口:“好手艺!好手艺!”

“许团长,好不好且不先说,请您先试一试!”马铁匠道。

“那好!”许世友应了一声,忙找来一根碗口粗细的木棒。说话间,手起刀落,“咔嚓”一声,棍棒分成两截。许世友收起刀,对老汉道,“刀口不错!”接着,他又叹道,“这战刀若是早一天到手,我不多劈斩他们几十个狗头才见鬼哩!”

“许团长,都怪我们父子没有及时送到!”马铁匠略表歉意。接着,他又讲起了追赶队伍的艰辛以及两个儿子牺牲在封锁线上的情景……

许世友听后万分惊愕:“大伯,你为送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让我……”他声音有些哽咽。刚强的汉子,在流血的战场上,从没落下一滴泪。此时,面对战刀,是感激还是什么?泪水夺眶而出。多么好的乡亲啊!他们为了支持部队,连性命都置之度外。想起八百里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失陷,作为红军队伍中的一员,他有愧啊!

“许团长,您不要难过!”马铁匠立时劝道,“部队也不容易啊!您们在前方打仗,爬冰卧雪的,枪子儿嘟嘟叫,为的啥?还不是为我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您们不怕牺牲,我那两个孩子的牺牲还算得了什么!这次来,我老汉也想好了。让这两个孩子也参加红军,我等着你们重返大别山,胜利归来!”

“那太好啦!”许世友听完马铁匠一席话,揩了揩泪水,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民为我之父母”,红军和百姓,犹如鱼和水,永远不能分。以前,他曾给战士上过无数次政治课,他自己又听过上级首长的无数次政治课,怎有老伯此番话语更感人肺腑!

接着,马铁匠又将两个儿子介绍给许世友。许世友高兴地拍拍这个肩膀,又擂擂那个胸脯,无不感慨地说:“虎背熊腰,都是好样的,两个我都收下啦!”

“伢儿,还不快谢谢你们许团长!”君子之言,驷马难追。马铁匠立时吩咐两个儿子道。

“谢许团长收留!”

许世友笑了,又问:“快告诉我,你俩都叫什么名字?”

“俺叫马志强。”

“俺叫马志刚。”

兄弟俩都把自己名字的最后一字咬得很重。

“好,刚和强都是有骨气的名字!”许世友赞不绝口地开怀笑起来。他敛住笑声后,转首又对铁匠道:“大伯,您老为部队奉献两个好儿子,我许世友义不容辞,要培养出两个好战士是不是?”铁匠微笑地点了点头。接着许世友又道:“大伯,请您放心!回去您可以给乡亲们当面交代,就说我许世友对天发誓啦,不打回故乡,不打回大别山,我许世友就不配做他们的儿子!”

“许团长,一言为定。我们等着您和同志们杀回来!”马铁匠说此话的当儿,眼眶中滚动着泪水。许团长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啊!战争年代,军民与共,休戚相关,面对着大部队的撤退、根据地人民的遭难,他只能以汩汩泪水来表达他对许团长这番话的深情!

夜很深了。

风仍在呼啸着,讨人嫌的秋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穹下低矮的茅屋里闪着灯亮,像晴空中的一颗启明星。许世友与马铁匠仍在叙谈着……他们憧憬着风和日丽的明天,更哀叹着今日风雨飘摇中的大别山的失陷!

“娘的!说得好听,明明是我们被人家赶出了大别山,却美其名曰我们打出了大别山。放他娘的狗屁!”许世友满腔怒火,一刀斩断了脚前自己的一支拐棍。

马铁匠痛楚地长叹一声。

许世友本想再发作,一时又哑口无言。作为一员虎将,他清楚每一次失利的战斗的原因。他有火,而他面对着的又是持枪作战的战士。不是战士们不卖力,而是战略指挥的失误,他想骂娘,而冲着战士骂娘岂能算是英雄!好半天,许世友才喃喃地道:“乌云永远遮不住太阳。大伯,您老不相信吗?我们会打回来的!”

“我相信,我一百个相信!”马铁匠把目光投向许世友道。

……

第二天拂晓,许世友安排马铁匠吃了饭,并派手枪排把他送出了敌人在平汉线上设置的两道封锁线。感情如潮,泪眼相望。多好的部队啊,多好的乡亲!今日相别,何日还能相见。

再见了,马铁匠!

再见了,乡亲们!

再见了,八百里大别山!

感情催着泪水,泪水融着深情,在战士们的心房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只见八百里大别山默默无语,山峰高耸入云。如果说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是祖国的脊背,而那缠在山腰的白云不就是战士们的缕缕情丝吗!

就在手枪排送马铁匠归来的当天傍晚,情况突然有变,二十万蒋军越过平汉线,向我军尾追奔袭过来。许世友命令号兵鸣号紧急集合。一阵号响,全团指战员列队在五里店东的打谷场上。许世友不顾伤疼,跳上队伍前的一个山包,面目严肃,望着一张张残留着硝烟尘土的脸庞,看着他们衣服上已经变黑了的斑斑血迹,对着大别山,也是对着战士们,好半晌才说出话来:

“同志们,我们要出发了。要说的就一条,不管革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党指向哪儿,我们就打到哪儿,革命就一定会胜利!出发!”

队伍上路了。

当他们迈上西去的第一步时,怎么也没有想到,从这天起,红四方面军就离开了亲手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再也不能回头,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啊,悲壮的行程!

蒋介石的“五次围剿”和他的驳壳枪的来历

公元1927年的春天。

以樱花驰名于世的日本首都东京。夜间,市井街头刚下过一阵罗面似的细雨。清晨,朝阳跃出大海,霞光万道,使地面的雨水骤然化为白茫茫的雾气悄悄升腾,笼罩在楼舍、树木和整个城市的上空。

花花绿绿的城市成了白茫茫的雾海。穿透雾海的阳光,折射出七彩缤纷的金针,给这座大都市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一辆挂有日本陆军学院牌照的越野轿车,像雨后的燕子穿梭于火一样红的樱花树下。车上与司机并排坐着一位中年军人,他高挑的个头,笔直的腰杆,一身戎装,目不斜视,兴致极高。从他那身戎装和胸前花花绿绿的佩戴上,懂行人一眼便会认出,他不是别人,乃是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总指挥,人称“蒋介石总司令”。

此时,他心旷神怡,随手拉开右侧的挡风玻璃窗,继而摘下他那沉重的大檐帽,去欣赏东京街头的迷人风光,尤其是那缀满樱花的树,远的近的,高的矮的,千姿百态,各有风韵,唤起着他心头的回忆,过去两次来东京的情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1907年的阳春,年值二十、血气方刚的蒋介石,作为保定陆军学校的高才生,首次东渡日本留学。五年后(包括在日军特种兵部队服役),他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京振武堂。

他第二次来日本,主要是为了追求宋美龄。尽管好事多磨,他毕竟感动了先于他来日的宋美龄之母,不虚此行。

他第三次来日本,是昨天傍晚到达东京的。作为中国军政大权集一身的蒋介石,已不再是当年的留日学生,如今身价倍增。他一走下码头,就受到了预有准备的举着太阳旗的日本儿童的夹道欢迎,并把一束束象征着友谊的鲜花献给了他。当晚,山田佐野以当年师长的名义,邀请当年蒋介石的同窗好友,为他设晚宴洗尘。席间,杯光灯影,好不热闹。今日上午,按照事先安排,由山田佐野陪同,去拜访当年的军校校长、而今活跃在日本政坛的显赫人物川野秀成。

实际上,蒋介石这第三次到日本,并不是兑现访亲会友的心愿,而是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北伐战争时期混乱的中国战场,急需他寻找国际伙伴援助。这一点,聪明的蒋介石看得再清楚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