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许世友传奇
5887300000087

第87章 见义勇为(3)

他们跳出地道口,原来这是敌人的队部。洞口就在一张床下,而赵保原呢?周文礼愣住了。

正在这时,许世友也带队进了村,问明情况后,他怀疑洞中情况有异,要周文礼再次进洞侦察一番。周文礼下洞后,片刻又钻了出来。他对许世友道:“这地道中间朝村西拐了。”说话间,村西传来了枪声。

许世友判定地道另一出口一定在村西。他忙命令周文礼骑上自己的火焰驹,朝枪声方向飞驰而去。部队也紧跟追去。

村西的孤树下,停着两匹枣红战马。

不一会儿,树洞里钻出来两个家伙,一胖一瘦。那胖的就是赵保原,瘦的就是他的贴身警卫。二人鬼鬼祟祟,当听到马蹄声后,便急忙翻身上马,向西北丛林里逃去。

周文礼催马赶到孤树下,已不见人影,只见前面飞起一缕尘土。“叭!”他朝天鸣了一枪,给后面部队示意发现了情况。接着,喊了一声“驾!”火焰驹腾起四蹄,快如闪电……

周文礼屏着呼吸,在马上举枪射击,“叭”的一声,赵保原的贴身警卫一头栽下马来。赵保原丢下警卫,拼命奔逃。忽然他回身还了一枪,子弹贴着周文礼头顶擦过。周文礼举枪还击,赵保原的手枪被击落,仍催马向前。两匹大马,一前一后,撒开四蹄,奔腾起来。眼看距松林不远,周文礼紧抖缰连喊“驾驾驾”三声,他的火焰驹片刻跃过了枣红马,拦住了越保原的去路。

“你逃不了啦!”周文礼鸣枪喊道。赵保原不甘失败,手举战刀向周文礼砍来。

“叭!叭!”两枪,赵保原从马背上跌倒在地。

这时,许世友也带部队赶了过来,只见赵保原瘫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日伪队被歼灭了,万第解放了,从此这里开始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胜利祝贺婚礼。许世友的第三次婚礼更具传奇性,耐人寻味。

万第攻克,军民欢庆胜利。这次战役共歼灭赵保原八个团的兵力,总计一万二千余人,缴获兵工厂、被服厂、粮库各一座及大量枪炮弹药和其他物资,基本消灭了赵保原的反动武装力量,摧毁了山东投降派的一个重要堡垒,剪除了胶东日军的羽翼,使海莱边区八十万人民获得了新生。自此,胶东大地坚持抗战与准备反攻,展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中国有句古话:“报应之来,迟早不爽。”恶贯满盈的赵保原,终究逃脱不了人民的惩罚!

许世友和田普重逢了,他们互相问候着。残酷的战争使他们二人走到了一块。爱情的小舟经过风风雨雨,终于驶到了彼岸。胜利又将为他们的婚礼增添壮阔的场面。

1943年春天,许世友和田普举办了婚礼。婚礼仪式是简单的,没有燃放鞭炮,没有亲朋祝贺。有的只是喜糖一包,清茶一杯,生死之交的战友一帮。他们在一间稍微收拾、权当新房的破屋内,开了一个座谈会,吴克华和夫人作了祝福,大家也表示贺喜。许世友当场表演少林拳,为婚礼增添了喜色。接着,许世友在众位来宾的鼓励下,又拔出驳壳枪,表演了他的特技枪法。

许世友是少林出身,曾夺少林古刹桂冠,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对他的枪法却知之不多。要说他的枪法,经过战场多年的磨练,那枪法之准,并不亚于他的超群武功。“刀枪不入”是对他武功的称赞,“百步穿杨”却是对他枪法的形容。他的枪法之准,不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进入他的视野,没有不落枪丧命的。他随身所带的驳壳枪,十年征战,击毙敌人头颅不下于一千个,相当于敌人一个团。

常言说,艺高人胆大,这次婚礼上的枪法表演更是别出心裁。只见他彬彬有礼地走到新娘面前,说:“来,请你给我当个助手。”

接着,他把婚礼撤到屋外场坪上。把来宾中献来的花卉分成三束,分别放在新娘的两肩和头顶,并亲切地安慰新娘说:“请你不要怕。咱俩也为来宾助助兴!”

田普点了点头,她理解丈夫胜于他人。只见她头插鲜花、肩佩鲜花,面带笑容,犹如花儿一般。这时,只见许世友离开新娘五步开外,冷不防地拔出驳壳枪,“叭叭叭”三枪,那新娘还未回过神来,花儿已从她的双肩、头顶纷纷坠下。不禁令众人瞠目结舌!

“表演不好,请提意见。”许世友“哈哈”一笑,随手把驳壳枪插入腰间。

来宾们禁不住地鼓起掌来,拍手叫绝。大家大饱眼福。

简单的婚礼,不简单;

平凡的婚礼,不平凡;

战争年代,一次别开生面的婚礼!

许世友带队,纵马急驰,直奔胶东。马蹄哒哒,踏碎了西天晚霞。

婚姻对有些人来说,则是走向沉沦,而对以解放天下为己任的许世友来说,则是一种革命的动力。温暖的家庭,妻子的爱恋,并没有止住他前进的脚步,相反,他在妻子的鼓励下,睡床未暖,就投入了新的浴血奋战。渤海之滨的枪声,清河两岸的硝烟,便是他对爱情之曲的谱写。不久,田普送行,许世友又赴山东军区党校学习,一去便是半年未归。

1945年8月,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了。

8月的一天傍晚,秋高气爽,半轮红杏色的残阳,斜嵌在大泽山突兀的乳峰口上,落霞氤氲给莽莽群山披上一层艳丽多彩的柔纱。一团团紫褐色的暮霭,从山谷中升腾而起,像能够泛波流动的琥珀溶液,它伴着那远村近寨中袅袅升起的炊烟,在蜿蜒曲折的峰峦涧谷中间缓缓地流淌着。山脚下的清水河,闪着波纹,吟着歌儿,悠悠地流向远方。一群“人”字形的大雁,长鸣了几声,掠过山崖,匆匆地飞向远方。就在这峰转溪回的小路上,蓦地驰出了一行马队。打头马是枣红赤色火焰驹,它昂首、纵身,奔驰如飞。赤色鬃毛似火焰随风飘动,那四只铁锤般的大蹄,敲击着地石,声如击鼓。它那两只机警的耳朵,总是在急速地转动着,好像是在急切等待着主人的命令。那马背上驮着一位心情急切、三十七八岁的壮汉,铁色的下巴和那深沉敏捷如鹰一样的眼光,像是告诉你:风雨严霜,岁月流逝,身经百战,使敌人闻风丧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名扬胶东大地的铁将军许世友。

许世友和他的战友们从山东军区党校学习归来。昨天,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同志在结业典礼上作了报告,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指示和命令,讲述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要许世友带领在校学习的胶东地区的干部迅速返回胶东,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命令,向敌伪展开大反攻。罗荣桓同志还特别强调,要以高度紧张的工作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向敌伪进军,向青岛进军,解放全胶东。

根据党中央、山东分局的指示,当时摆在胶东党、军队和人民面前有两大任务:一是向一切残存的日、伪据点进军,消灭日伪,解放胶东;二是组织和输送主力部队渡海进军东北,配合苏联红军消灭东北境内的日军,接受日、伪投降,解放东北沦陷区的人民。

许世友带队,纵马急驰,直奔胶东。

党中央的指示,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在他脑海里急剧地翻腾着……

经过八年的抗战,全中国疮痍满目,百废待兴。饱尝战祸的中国人民多么渴望和平啊!中国本应顺乎民心,国共合作共商建国大计,成立有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走和平、民主、团结的道路,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可是蒋介石却是另一副心肠,他要从抗日军民手中抢夺胜利果实。他要凭借在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中积蓄的力量,趁着中国人民还没有来得及医治战争创伤的时候,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一切革命力量,建立起独裁的统治。这是一场新的极其严重的斗争……

许世友扬鞭催马,这时毛主席在党的“七大”时的讲话又一次萦绕在他的耳边: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被打败。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也还是有这样两个前途。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一个新中国还是一个老中国,两个前途,仍然存在于中国人民的面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面前……”

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历史阶段是过去了,但是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大决战又在新的形势下展开了。在这场大决战中,作为胶东地区的军区司令员,他深深感到了这副担子的分量!

许世友转身向后看了看,随即勒缰放慢了马速,见大伙跟了上来,他向伙伴们喊道:“抖抖劲,今晚无论如何要赶到目的地莱阳城,午饭、晚饭一块吃!你们说可以吗?”

“我们听司令员的,你往哪里领,我们就往哪走。不过,有一条,到了目的地,司令员得请客!”辛冠吾昂首回答道。

“没问题。”许世友回答一声,随即扬鞭催马,一溜马队犹如旋风一般。向莱阳城卷去。

马蹄哒哒,踏碎了西天的晚霞。

马蹄声声,迎来了夜天的星斗。

主攻方向选在烟、威两城。许世友拍板定案。会议早八点五十分结束。

处在胶东半岛中心区的莱阳城,又迎来了东方的朝霞。许世友所主持的临时紧急军事会议正在召开着……昨天午夜他们赶到莱阳城,随便吃了点饭,稍稍休息一下,五点钟会议准时召开。在莱阳城的军区常委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听取了许世友传达上级精神,结合胶东地区情况,作了认真的讨论和安排。

党中央的精神,使大家心明眼亮。

实际的计划安排,又使大家信心百倍。

经过认真的分析讨论,许世友代表军区党委作了结论,道:“日本投降,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形势。我广大军民欢欣鼓舞,群情振奋,斗志昂扬;敌人一片混乱,分崩离析,惶惶不可终日。蒋介石远在大西南还来不及运兵胶东,这正是我军放手大反攻,彻底荡平敌伪一切反动据点,为民报仇雪恨的良机。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这一有利的战略时机,抢在国民党反动派前面,解放全胶东,使八年抗战的胜利成果完全归于人民,与此同时,作好进军东北的一切准备,党中央一声令下,立即行动。”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会议决定将全胶东军区的部队,按东、西、南、北四个海区组成四路反攻大军,分区负责,互相协同,向仍被敌人盘踞的一切大小城镇、交通要道展开猛烈的全面的反攻。

主攻方向选在烟、威两城。许世友拍板定案。会议早晨八点五十分结束。

北濒渤海,南临黄海的胶东半岛,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像一把利剑直刺海天,威严地屹立在祖国的东方。

烟台、威海是仅次于青岛的胶东半岛东北部重要港口,北与辽东半岛的旅大遥遥相望,势成犄角,共扼渤海门户。尤以威海港,历来为兵家海上必争之地。明代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抵御倭寇入侵设威海卫。清光绪五年(1879年)以后,设海军提督于刘公岛,从此威海港成为北洋海军重镇。十九世纪,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瓜分中国,竞相争夺这一海上要地。甲午战争,日军消灭了北洋海军,侵占了威海卫。1898年3月,德国迫使清政府订立《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整个山东成为德帝国主义势力范围。同年7月威海卫又被美帝国主义强行租借。

要从敌人手中拿下烟台、威海,各部队作了动员。队伍正在作出发前的准备,马儿关了一天,好不容易到了空旷地方,伸脖子尥蹶子地撒欢。命令下来了,部队提前埋锅做饭,并给马喂足草料,晚八时行动。

负责解放烟台和威海的刘涌、仲曦东二同志从许世友那里领受完任务,骑马回到部队已是晚上八点。他们立即命令部队出发。于是东海部队兵分两路,仲曦东带部队攻打威海,刘涌带部队攻打烟台。二人马上握手告别:“胜利见!”两支队伍如两支箭头,弓开满月,分别向烟台、威海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