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滴血的大朝代:1368-1398的政治困局与人性解读
59050400000007

第7章 北伐:没有远,只有更远

那时盛夏已过,秋意渐浓,玄武湖的荷花早就收起了她的艳光。难得放松的朱元璋这一天和朱升、刘基在湖边坐了很久,他们谈话的主题只有一个——拿下元大都,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战场上的胶着状态这时候已经被朱元璋完全打破,南北大局基本趋于稳定。

尤其是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已领有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地盘,这几个地方是当时中国最为富庶之地。朱元璋已成为各路军阀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支地方势力,兵多将广,钱多粮足。虽然南方还有一些不甘受他牵制的军事力量,北方还有所谓的蒙元政权,但已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时候的南征已经失去意义了。消灭南方陈友定(陈友谅的弟弟)、方国珍、明升(明玉珍之子)等地方势力,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军事力量。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集中一切优势兵力向北挺进。

朱元璋在任命领军统帅时,刻意做了安排。他将自己最重要的两员将领徐达、常遇春派往北方,将实力相对逊色的汤和、吴针派往南方。

尽管形势如此之好,可朱元璋始终不敢掉以轻心,每前进一步,他都要经过周密策划。北伐中原之前,朱元璋曾经与刘基等人仔细商定作战计划。在讨论如何北伐时,朱元璋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模式。谋臣刘基和开平王常遇春提出,军队这时候应该长驱直入,直捣蒙元大都。而朱元璋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将进攻的目标直接锁定元大都,风险实在太高。

北京是上百年的都城,防御工事坚固难摧,非一般豆腐渣城池可比。如果明军直抵城下,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后边的军队补给又跟不上,那么等到元朝的援军赶到,朱元璋的军队将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朱元璋宁可多做十倍的努力,也不愿增加十分之一的风险,他在这时候选择的是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

朱元璋提出的“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攻山东,继攻河南,占据潼关,撤大都之屏蔽;第二阶段,攻取河北及大都;第三阶段,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西掠陕甘,完成北方之一统。

按照朱元璋的战略部署,先夺取山东、河南,控制潼关,堵住甘陕方面元军自西向东的通道;等到中原形势明朗之后,元大都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到那时候,再围而攻之是最好的时机。攻下元大都后不要再继续向北挺进,而是掉转进攻方向,一路向西,拿下关陇之地。

朱元璋的这条进攻路线并不是他的率性而为,而是沿着中华帝国的农业区展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就连最为拙劣的将领也懂得这个道理,朱元璋又怎能不晓。如果按照他所制定的稳扎稳打的作战方式,蒙元皇帝极有可能会放弃北京这座孤城,遁入茫茫的北方草原,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

当时的元朝还保有相当的军事实力,不过他们并没有将剩下的军事实力用在朱元璋和其他小股叛乱之军身上。蒙元的领军者们正忙于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他们没有联合起来对付北伐军。朱元璋的军事部署是为了能够将北伐的风险性降到最小,即使成本大大增加。

其实这时候元军的总兵力非但不弱,而且还很强大。可惜的是,蒙古铁骑的刀锋并没有架在朱元璋的脖子上。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这时候居然将仅剩的力气用在了权力内耗上,分属的几个军事集团互相看不上眼,相互拆台。如此一来,就给了朱元璋各个击破的机会。

朱元璋派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五万军队,由淮水直下运河,北取中原。徐达长于谋略,谋定而后动;常遇春冲锋陷阵,长于恶战大仗。从战略上来讲,徐达能够忠实地执行朱元璋的军事战略并将其付诸实施,然后再由常遇春、冯胜等将领攻城略地。

徐达、常遇春领军北进,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明军主力由连通江淮的京杭大运河北上,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攻下山东,为北伐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形势。明军以济宁为进攻河南的基地,减小了后勤线的长度。元军是高度机动的骑兵,抄袭敌军的粮道是他们的惯常伎俩。而明军把运河作为后勤动脉是建立在水师的强大实力上的。

徐达的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也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拿下河南开封。接着在塔儿湾大败五万元军,然后分兵前去攻占潼关,夺取华州,然后乘势北上,直捣元大都(北京)。

洪武元年(1368年)初,朱元璋的军队又相继占领山东、河南,并开始着手进攻元大都。两个月后,朱元璋从应天(南京)出发,让李善长和刘基留守京师。经过二十六天的星夜赶路,抵达汴梁,并将汴梁改名为开封。

曾经是王朝都城的开封如今宫宇颓圮、铜驼荆棘,昔日的繁华早已淹没于荒烟蔓草之中。江山易主,又怎不让人生出黍离之悲?

朱元璋不敢耽误北伐的时机,刚到开封就召集徐达、常遇春和冯胜等将领商讨战略。冯胜也是安徽定远人,他在平定河南和潼关的战斗中是徐达和常遇春的助手。徐达陪着朱元璋花了三天时间研究北伐计划。可以说,作战计划完全是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制订的。他在开封一直逗留了三个多月,不是他不相信那些将领,而是他希望能够用最小的牺牲换取利益的最大化。

在敲定北伐计划的同时,朱元璋又命令浙江、江西和江南诸城市备粮三百万担来支持北伐战争。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与蒙古人处于战争的胶着状态,军粮的供给将直接决定成败。

安排完一切,当朱元璋准备返回南京时,徐达在开封又见了他最后一面。朱元璋对于大都城破之日如何对待大都百姓的问题做了指示。这时候,徐达向他请示,如果蒙元政权撤出大都向草原北遁,明军要继续追击,以免为将来留下祸端。随后,徐达离开开封,率军北上。

在当时的形势下,朱元璋认为必须乘势迅速攻取大都,以防止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与李思齐联手向自己发起攻击。所以当徐达提出“进师之日,恐其(顺帝)北奔”的意见时。朱元璋虽然同意了他的观点,但是并没有下达决战紫禁之巅的命令。他有意为元顺帝北遁留出一条去路,将其放逐塞外,以减少抵抗。

对于中华地区的人来说,攻占大都,便宣告了元朝的覆亡。等到新的政权稳定下来,然后再腾出手来扫灭各地残敌。如果元朝皇帝北遁一头扎进无边无际的草原,徐达所率领的军队将无法深入草原腹地将其剿灭,毕竟那里才是蒙古人的天堂。

朱元璋对战争结束后,元主北逃的结果已经有了一定的预见。他北伐的主要目的是夺取蒙元的统治区域,然后在长城沿线附近形成两个互相防范和敌对的政权。之所以他能接受这样一个结果,是因为他清楚,北遁的蒙元残余力量大势已去,想要卷土重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所能做的就是固守长城边塞,防止北元军队向南侵扰。

对于明军来说,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地区,赶回草原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放虎归山。在长城以南,明军暂时还没有能力消灭蒙元政权的残余势力。元朝皇帝遁回草原后,将有可能会组织军队与朱元璋开创的新政权展开长期对峙。虽然朱元璋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一路向北,深入北元腹地,将对方的残余势力全部消灭,但是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军队在地形不熟、作战方式不利的情况下与对手搏杀。他还是希望通过政治上招降和军事上积极防御的两手策略,来实现自家王朝的统一大业。

洪武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徐达率领的明军攻克通州,至此,元大都已经直接暴露在明军面前了。徐达派出的哨兵抵达燕都城下,连一个敌兵的影子也没有看见,城上亦无旗帜,疑有伏兵而回。明军在野外前后等了五天,并没有元军出大都城来接战,统帅徐达只好做出攻城的决定。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攻,最后却失去了目标。自八月二日清晨开始,大都城外响彻了一夜的炮声就零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纷乱的马蹄声。苍茫的天地之间,这座孤悬北方的城池被攻破了。来不及逃奔的蒙元守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无情的箭矢将他们从城墙上射落,他们的身体犹如秋风落叶一般纷纷坠落。曾经雄视天下的元朝皇帝知道孤城难守,早在徐达攻城的前一天便带着他的后妃、太子弃城而出,一路逃向漠北。

成吉思汗的子孙再也无法像他的先祖那样,将雪亮的蒙古刀插进欧亚大陆的腹地。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们将最后的马蹄声留在了元大都的上空。元朝皇帝明智地放弃了他们长达九十七年的中原统治,汉人失去近百年的政权终于又回来了。九重宫殿,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漠然注视着英雄们的匆匆过场,注视着世道的纷乱无常。

收到徐达的北伐军队向蒙元腹地挺进的消息时,朱元璋知道,自己登上权力巅峰的时机已经瓜熟蒂落。虽然这时元顺帝还没有退位,但决胜天下的最后时刻已经全面来临。

谁都清楚,军队对于一个政权、一个皇帝的重要性。如果朱元璋的军队这时候能够将长城以南的蒙元军队吃掉,那个所谓的“元顺帝”也就形同虚设。就在这时,朱元璋向徐达和常遇春发出指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蒙元最后的有生力量。

当朱元璋和他的文武大臣们在策划新政权时,蒙元朝廷的“元顺帝”并没有走远。蒙古人继承的全国性政权这时候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他们还是为自己保留着最后的生存底线——做一个地方皇帝。撤出元大都的元顺帝一路狂奔到了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离大都仅几百里远的上都,继续做他的北元皇帝。

蒙元军队虽然一路惨败,但还远远没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虽然王朝只剩下一小块江山,但收拾好了也足够自己受用的。明军北伐到此终于要和元军的几大军事集团展开正面作战了,第一个是扩廓帖木儿集团。扩廓帖木儿还有一个汉人的名字王保保。

扩廓帖木儿精通汉学,他曾经参加过元朝的科举考试,并且中过举人。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他运送军粮至元大都,受到元惠宗妥欢贴睦尔的接见,并被赐予蒙古名字“扩廓帖木儿”,这是他以蒙古名字取代汉名“王保保”的开始。

王保保由显赫的乃蛮家族抚养长大,这时统带着军队,足以威胁大都的安全。由于他是蒙元勤王军中最有威势的军人,他的存亡将直接决定着北伐的成功与否。朱元璋对此人评价极高,在王保保死后多年,有一天他在与群臣谈话中还感慨不已。他问,谁是天下第一奇男子?群臣首推常遇春。朱元璋却摇头说:“常遇春虽能,吾得而臣之,而王保保吾竟不能臣之,真天下奇男子也!”

就在朱元璋与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研究攻占上都的战略战术时,有探子来报:王保保已从太原引兵出雁门关,直奔元大都而来。这对朱元璋和他两位元帅来说,显然是个意外,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蒙元军队居然还有胆量主动发起进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元顺帝和他的丞相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认为有翻盘的机会。在他们看来,蒙元铁骑之所以会败给朱元璋的军队,是因为兵力太过分散,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发挥王保保的指挥才能。大权在握的王保保,为了向元顺帝表达忠心,拟定了一个大胆的以攻为守的作战方案,决定亲率二十万精锐部队,突然南下,并让陕西守将李思齐前来接应,准备重新夺回元大都。

王保保的想法是,自己率领的这支元军可以避实就虚,绕道居庸关进攻大都。他料想明军主力轻易还打不到太原来。只要自己将大都围困,奔向太原的明军肯定会回援大都,到时再迎战明军,蒙元朝廷必大发援兵支持自己,如此胜算又多了几成。

王保保便率主力出雁门关,准备由保安州经居庸关攻取大都。元大都的意义对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从战略上来说,一城得失或许不是致命影响;只是在政治上,元大都的得失却显得非常重要,影响人心甚巨。徐达当然不想北京有什么闪失,哪怕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再把它夺回来。

在占领大都以后,徐达便遣薛显、傅友德、陆聚等将领兵略山西大同,由于大同地近塞北草原,所以在取得一些战果后傅友德等人又不得不退了回来。

傅友德等人在这里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王保保的山西元兵与他地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徐达没敢贸然突进。大都地区这时候虽然已经成为明军占领区,但是军队补给并不丰足。在这种情况下,徐达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朱元璋抵达开封后,随即命留守开封的冯胜率兵由河南北上,以配合徐达的主力军进取山西。徐达并不害怕王保保攻打大都,因为他在那里留下了孙兴祖防守。换言之,如果徐达向对方的老巢太原发起攻击,王保保一定会反身来救。太原一旦沦陷,王保保则进不得战,退无所依。如果他再回师救太原,肯定为自己所牵制,进退失利,最后也只能束手就擒。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死亡游戏,虽然已至北方的严冬酷寒之日,但是徐达的军队仍如一把利剑直插太原。还没等王保保的军队抵达北京城下,徐达的军队已抵达太原城下,直接点中了王保保的死穴。仓皇之间,王保保只能退兵保卫太原。

狭路相逢,双方只能来一场遭遇战。战役进行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酷烈,史称王保保在帐中读《春秋》,郭英率明军骑兵夜袭元军大营,常遇春紧随其后,元军全面溃败。但是却让王保保逃了,据说他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可见明军来时有多么迅猛。

太原战役的胜利及王保保集团的有生力量被歼灭,让朱元璋的军队腾出手来对付元军的另一个军事集团李思齐、张良臣集团。陕甘方面还被蒙元的十万军队所占领:李思齐驻凤翔,张良臣驻鹿台(今陕西高陵西南)以拱卫奉元(今陕西西安),扩廓帖木儿则驻扎于塞外。徐达以常遇春为先遣部队渡黄河,然后根据李思齐和张良臣的不同兵力,本着先易后难的进攻套路,先攻临洮而后进取庆阳。陕西战役一路顺风顺水,只是在庆阳碰到了一点儿麻烦,张良臣在庆阳守到弹尽粮绝,尔后城破。

元顺帝认为自己的皇帝梦还远远未到破碎的时候,他关起门来盘算:王保保率领十余万军队占据着山西、甘肃;丞相纳哈出还有二十余万军队镇守在辽东;此外,云南也有十余万军队。这些,似乎都是他可以在上都继续做皇帝的本钱。

既然对手认为自己还没到末日,朱元璋就更没有理由过于轻敌,继续部署军队:由徐达正面迎战扩廓帖木儿,常遇春迎战李思齐然后夺开平。

徐达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在多年的战争中已被打磨得异常强悍,而昔日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也早就失去了近百年前所向披靡的那种威力。一战下来,元军死伤过万,有四万多被俘。陕西守将李思齐见大势已去,由凤翔逃往临洮,根本不敢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