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5906300000076

第76章 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是为了解决横跨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而又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建造在海底之下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海底下的海洋建筑物。

青函隧道

1964年5月,日本青函海底隧道开始挖调查坑道。经过7年的各种海底科学考察,专家们才最终选定了安全的隧道位置,并于1971年4月正式动工开挖主坑道。经过12年的施工,1983年1月27日,南起青森县今别町滨名,北至北海道知内町汤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的先导坑道终于打通了。1988年3月13日清晨,首班电气化列车满载乘客从青森站和函馆站相对发出。电车从海底通过津轻海峡只用了大约30分钟。青函隧道正式通车,结束了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之间只靠海上运输的历史。

海底隧道的发展

日本是较早修建海底隧道的国家。20世纪40年代修建的关门海峡隧道是世界上最早的海峡隧道。二战后,日本曾一度停止了连接海峡的建设。随后英格兰和法国修建英法海峡隧道,然后挪威、丹麦、美国、荷兰等国家陆续修建海底隧道,到现在为止海底隧道已经是全球除了海、陆、空的另外一种交通运输,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修建海底隧道的意义

海底隧道的开通加强了全球各大洲的联系。海底隧道具有改变海峡间运输性质的巨大作用,其最大优点是直达、便捷、快速、通过量大,长期效益显著。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无须中途装卸,运行速度大大快于火车轮渡,通过量成倍增加,且一次投资、百世享用。如果在渤海海峡之间的最短距离(蓬莱至旅顺)打通海底隧道,按国际通行的隧道电气化通过方式(每小时160千米),通过海峡时间只需40分钟,仅相当于轮渡时间的1/13;若按每昼夜双向通过火车100对计算,每年最大货运通过能力可达8000万吨以上,客运通过能力可达3000万人次。

工程庞大的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是建造在海峡以下,供车辆、行人、水流、管线等通过的地下建筑物。海底隧道一般分为海底段、海岸段和引道三部分,主要部分是海底段,埋置在海床底下,两端与海岸连接,再经过引道与地面线路相通。在两岸还要设置竖井,井内安装通风、排水和供电等设备。

海底地质情况不易探明,隧道工程非常艰巨复杂,对各种配套技术要求很高,投资巨大,工期很长。20世纪末只有少数国家在研究和进行这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