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似乎都把自我的概念、我们的情绪与行为表现维持在相同的概念框框中:
我是谁(自我的概念)
我感觉什么(情绪)
我做什么(行为表现)
把这三种情况维持在相同的框框中会产生的问题是,当其中一个情况与其他两个不协调时,这个情况很快就变得非常的拥挤且不舒服。这特别容易发生在情绪与自我概念不协调的时候。例如,你可能嫉妒一位朋友的新恋情,然而这违反了你对自我的概念,因此你感到自己不好。而那时候,你也许会做任何事情,但就是不表达出嫉妒的情绪,因为这么做会揭露出你的不好。
在我们的文化里,对于不对或不好的情绪似乎都只能以孤独来表现。包括感到猥亵、迷惑、发怒、好奇(对他人的私事)、不负责、傲慢、以及嫉妒。当然,我们都确实一次又一次的感觉到这些情绪,但是当我们做了表达时,总是推测这是不应该的,而下一步就会把这个情绪视为不好、微弱、自在、堕落、或幼稚的表现,最后导致惭愧的情绪。
举例来说,马莎给一个对事情有高标准的男主管做事,但是这位主管很少明白的说出他的标准与方法是什么,这使得马莎对她的工作有着许多问题并且感到迷惑。有些事马莎自认为知道该怎么做,而她感到迷惑的是指她觉得自己是愚蠢的。为了不在老板面前暴露出她的愚蠢,马莎不曾问他任何问题,这使她一再的以她老板认为能力不够的方法去做一件事。如此循环下去,犹如在流沙中越陷越深,马莎的工作不再只是一时的迷惑,而成为习惯性。
真正的问题在于马莎是以她的情绪当做实现自我概念的证明,而不是利用行为来当证明。而情绪通常会对你正进行中的事情提供加馈,这是应该要注意的。譬如,感到不高兴与表现不高兴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你可能以不高兴的方式来表达,但实际上一点也没有那种感觉。一旦情绪成为足以反应你目前状况的回馈,你立刻会从被情绪驾驶的次要位置提升到主控者的重要位置,在那儿你可以决定你想要什么样的感受。
在主控者的重要位置上,第一件要决定的事就是要不要表达一种特别的情绪。当人们决定不要表达一种情绪时,经常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适当的表达方式,或他们认为他们表达的方式与自我的概念不协调。你可能爱慕某人,却只会以你的爱人认为愚蠢且粗鲁的方式去表达那种情绪,所以最后你放弃表达;也可能是因为表达爱慕情绪的方法与你的身份以及想要的结果不协调。不管在哪一个案例中,你所需要的是在选择如何表达感受方面有一些弹性。这样你就会在是否想要或需要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要表达一种情绪,而不是根据某种情绪的好坏或你是否有能力表达的基础上来决定。
情绪没有表达出来会产生数种不同的问题。第一个是你无法对周围的人传递内心的讯息,讯息被困在内心中。然而,就像带着铁面具的人一样,要解开情绪表达的面具,就不要使需要与渴望自由的念头变迟钝。譬如,许多人未将他们烦躁的情绪表达出来,而隐藏了一段长时间后,烦躁的感觉不但没有驱散,反而不断的淤积,直到最后爆发出强烈的生气,这就是表达。
第二个问题是,你剥夺了自己达成希望的机会。例如,当一些你不喜欢的小事重复的进行时,你会感到烦躁,如果你没有表达出烦躁的情绪,正在做这些小事的人会不知道他打扰了你,也就没有机会去改变行为以解除你的烦躁。同样的,当你感到爱慕时,如果没有表达出你的情绪,就可能错失一个彼此欣赏的机会。(我们可以情绪选择的好处是事前先确认:“亲爱的,你怎么知道你是否正感受爱慕呢?”)
相同的情况也很容易导致恼怒的情绪。当你想要得到某些事情时,如注意、影响、尊敬、独处、或短暂的休息,但是没有表达出你想要这些情绪,结果当然会感到不满,因为周围的人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不会做你想要他们去做的事。这个不满经常导致恼怒,恼怒可以说是没有表达情绪下的结果。
第三,没有表达你的情绪对健康是不好的,这会使我们产生身体的紧张压力。不管从医学与心理学杂志,以及个人的经验中都可以找出例子。
第四,如果别人对你的感觉没有概念,就无法知道你的个性,所以情绪是个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你锁住个性,就等于拒绝了你的家人、同事、以及朋友知道并重视这个深远的感觉的一个真正的你。
所以,你有充分的理由去表达情绪。这并不是指你应该表达你所有的情绪。就像我们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选择应该是:是否要去表达一种特殊的情绪,否则你可能会对某种情绪表达不适当,如欣喜地参加一个丧礼。也许你认为这个例子太牵强了,但这是引导问题想法的正确模式。有些人相信濒死的人遭到可怕的肉体与精神上的痛苦,而死亡不仅让他解脱,也可以使他与已去世多年的朋友及家人重聚,从这个想法出发,你就可以接受一个送葬者有欣喜的感觉。当然,你可能仍然认定那种情况不适合表达某种情绪,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前两章所描述的格式先去选择并取得更适合的情绪。
从刚才所提供的四个理由,我们要鼓励你:“坚持下去”,并找一个协调且有效的方法来表达你的情绪。你可能必须去选择另一种情绪来代替不适当的情绪,像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所以如果只是在意你要如何表达那个感觉,却对你所感觉到的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