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田的沮丧自不待言。
枉费我多吃了这么多年的盐,竟然跟着下元这个笨蛋走了夜路,真是失策啊。
他开始另外想招。
为什么不从庙行着手呢?
那里地势平坦,一马平川,显然更有利于机械化作战。
恍然大悟后的植田认为自己的“中央突破理论”没错,错在这个“中央”选错了。
它不是江湾,而应该是庙行。
于是植田的对手便由蔡廷锴,转为了第5军军长张治中。
张治中,字文白,安徽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他的正式身份是黄埔军校教育长。
张治中的戎马生涯是从参加学生军开始的,以后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军校教书。实际上他后来给人的印象,与其说是战将,倒不如说是一个老师,一个恨不得把每个学生都捧在自己手心里的好老师。
最初,张治中在桂军军官学校执教,几个月下来,学员精神面貌便焕然一新。桂系军官素有排外倾向,但在亲眼目睹张老师的教学水平后,也个个称赞不已。
当时蒋介石做着黄埔校长,正为找不到好老师而发愁,听说张治中如此了得,赶紧去广西把他给挖了过来。
张治中进黄埔之后,从总队长做到教育长,可谓平步青云,一度到了发红发紫,别人不嫉妒都不行的地步。
黄埔是一个上课和打仗经常掺在一块儿的学校,所以在教学的间隙,张老师也经常会出来带兵打仗。不过对于他来说,这纯粹属于临时玩票性质,仗一打完,仍然要回去继续拿他的粉笔和课本。
出征时,每到一个地方,张治中就要先把士兵给安顿好。他自己从不带行军床,只带一件雨衣,到了睡觉时间,情愿跟士兵们挤一块儿,心里才觉得格外踏实。至于吃饭,更是不挑不拣,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这种带兵方式,其实就跟在学校里一样,而他的部队,实际上也大部分都是黄埔学生。
张老师常读圣贤书,自然忧国忧民。看到19路军在上海孤军奋战,他急得不得了。
正好蒋介石重新出山,在迎接时,张治中便毛遂自荐,主动请缨,愿意亲率第5军征战上海。
蒋介石只回答了两个字:很好!
第5军的“两师一总队”里,将官以上十有八九都来自黄埔,让教育长带着他们,犹如在课堂上课,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自然是“很好”。
可是真正的战场,其实是杀人场,那种气氛绝非校园课堂可比。在内战中,张治中所率领的学生军被称为精锐之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其制胜原因,然而怕就怕遇到狠的。
比如跟西北军作战,张治中就很吃亏。西北军最善近战,尤其喜欢用刺刀和手榴弹解决战斗,学生军却最不擅长此道,所以很快就会败下阵来。
第5军是国内最早的德械部队,其武器装备可称第一,但那也就是在自己家里比,到了淞沪会战,张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装备精良”。
2月22日,具有决战性质的庙行大战打响了。
金泽师团的机械化优势果然得到充分发挥。一两个小时之内,落于庙行守军阵地的炮弹竟有三四千发之多。
俞济时第88师一侧,战况很快就进入了极其惨烈的阶段,不喜欢白刃格斗的也得主动找机会格斗了。
流传最广的是一名叫万羽的上尉连长,此君很有些侠客风范,大概是拜过师傅的,别人打仗端着枪,他则喜欢操一把剑在阵前横冲直撞。
在部队出征前,他专门请人给自己画了一幅肖像,然后送给妹妹,并对她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话:
“好好收藏这幅肖像吧,因为这很可能将是一幅英雄的遗照!”
兄弟,什么时候不能开玩笑,这要命的当口,你顶得住,别人顶不住哇。
果然,这句话立刻成了他妹妹的催泪弹,当时听了就大哭起来。
此情此景,想来谁都难免内心酸楚,然而剑客毕竟是剑客,史书留下的不是英雄的眼泪,而是他的朗朗笑声(“羽一笑,挥鞭而去”)。
在庙行前沿,万大侠扬眉剑出鞘,手执宝剑,带头发起冲锋,与日军玩起了剑道。
凭着大侠身份,他对面前的小兵理都不理,专捡军官单挑。砍死两名日军军官,狠赚一把后,自己也战死沙场,从而成就了一幅真正的英雄遗像。
包括万羽在内,俞济时师从旅长以下,重伤的重伤,战死的战死,仅营长就牺牲了九个。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该师才勉强稳住了防守阵地。
俞济时这边攻不进来,植田又增兵庙行以北,在形成突破后,已渐渐对第5军形成合围之势。
缺口得失非常重要,双方都不断往里加薪添柴,谁也不敢轻易退让半步——道理很简单,这个时候就像拔河一样,任何一方只要再多使一把劲,绳子就可能要被倒拽过去。
张治中的额头沁出了汗珠。
他手上有教导总队,然而军事常识告诉他,暂时还不能动这张牌,因为这是他最后的一张王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动。
如果教导总队不能动,还有谁能动?
环顾左右,只有宋希濂第261旅尚有余力。
庙行激战犹酣的时候,宋希濂旅已与19路军换防,此时驻扎在蕴藻浜北岸。
一个多星期前,这里正是19路军给予久留米旅团以重创的地方。那场战斗给日军留下的阴影实在太深,至今仍未散去,以至于他们虽然在南岸屯有重兵,却再也不敢轻易发动渡河攻击。
考虑到宋希濂据河防守的责任也很重,张治中计划从他那里抽调一个团,但是宋希濂提出了一个疑问:
这个团真的能解庙行之困吗?
从路线上来看,该团援兵需要绕道渡河,路途很远不说,大白天的,日军轰炸机也不会闲着,肯定要一路跟着凑热闹,所以就算赶到目的地,也是四五个钟头以后的事了。
现在战场形势如此紧急,双方打得你死我活,守军别说四五个钟头了,恐怕连一个钟头都等不起。
也许还没等援军走路走到一半,阵地就早已易手,一切都白忙活了。
张治中沉默了。宋希濂说的一点没错,可是眼下还有别的办法吗?
有的。
围魏救赵,绝地逢生。
宋希濂提出,他可以倾全旅之力,强渡蕴藻浜,从侧背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庙行之困必解。
计是好计,连张治中听后也为自己的学生拍案叫绝(宋希濂、俞济时等人皆为黄埔一期生)。
问题是蕴藻浜就那么好渡吗?
关于这个问题,曾在这里吃过大亏的下元熊弥少将应该最有发言权。
我们让他来说说。
下元(表情忧伤):这哪里是一条河,你干脆说它是一条害人的坑算了。
别看河面不宽,水却又深又急,游过去、蹚过去都行不通,就只能架桥过来。我们那天借着下大雾,早上4点就从床上爬起来了,就这样,我还放了好多烟幕弹呢,生怕被守军发现坏事,你说容易吗我。结果呢,不仅没捞到便宜,还在回来时被自己人坑了一把,部队都给打残了。
如果老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说,我一定不会再跳这个坑,如果要在上面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反正打死我也不去渡那条害死人不偿命的河了。
你看,连哭哭啼啼的下元都说了,他是天没亮就过河的,而且还下着大雾,打着烟幕弹。
以上条件,宋希濂都不具备,他凭什么敢提出强渡蕴藻浜的建议?
这就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它也暗合了出奇方能制胜的兵家要诀。
架设浮桥是不可能了,且不说工兵根本来不及作准备,没了大雾和烟幕弹作掩护,对岸的日军也不可能躺在阵地上看风景,让你们顺顺当当地把桥搭起来。
只有用船。
这次宋希濂用于强行渡河的部队计有两个团,2000多人,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是10人一艘的小木船,也要200多艘。
一时半会儿,到哪里去弄这么多船?
出于同样的看法,南岸的日军也很放心,光天化日的,难道你们还能飞过来不成。
飞是飞不过来,不过接着蕴藻浜河面上出现的一幕场景让所有日军都惊呆了。
前面漂着的是小船、木筏,后面跟着的是木桶、浴盆,甚至连门板都有,上面坐着的不是来赶庙会的老百姓,而是持枪瞄准的中国士兵。
有没有搞错?
就这么一愣神的工夫,宋希濂旅已经杀到眼前。
如此快的速度和效果,连刚从旅部赶来的宋希濂本人都感到十分意外。
从旅部驻地到河边,半个小时就能走到。他本以为在这半个小时里面,能让先头小股部队抢渡过去就算不错了。没有想到的是,两团人马,除留下一小部分在北岸阵地作为戒备外,其他人早已一个不剩地到达了对岸,而且已向敌人纵深杀去!
想想看,自从黄埔毕业后,一路领兵打仗过来,从来也没见这帮小子这么亢奋过啊。
这一切就发生在一个军人懂得为何而战之后。
因为要“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有此一念,虽千万人,吾往矣!
宋希濂过了河,映入眼帘的,除了岸边日军的尸体,还有抢运我方伤员的担架队,就是看不见自己大部队在哪里,举着望远镜也看不到。
这帮小子,不像是在打仗,倒像在赛跑。
坐镇指挥部的张治中一直在紧张地观察着战场的风云变化,日军正面进攻力量陡然减弱,使他心里一动:有戏。
一个消息传来,宋希濂强渡蕴藻浜并站稳了脚。
好消息接踵而至:
在蕴藻浜中曾经重创久留米旅团的19路军张炎旅也已杀到。
太好了,这正是发起反攻的最佳时机。
在三面夹攻下,日军战阵大乱,不得不放弃庙行仓皇撤退。
庙行之战是公认的中国军队战绩最高峰。为了争取胜利,第5军这个国内装备和训练最好的部队全部投入战场,他们拼武器,更拼热血,战场之上肉搏厮杀的惨烈场面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