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锦囊妙计最关键的是第一个。赵云一到南徐便遵照诸葛亮的指示开之:当即叫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传说玄德入赘东吴,使城中人尽知其事;又教玄德先去见乔国老--那乔国老乃二乔之父,居于南徐。--玄德牵羊担酒,先往拜见,说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乔国老既知此事,便马上入见吴国太贺喜。这时,满城已传开吴侯嫁妹事。
国太知道了大吃一惊。忙叫孙权来,哭骂说: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我为你母亲,事当禀明于我。你招刘玄德为婿。如何瞒我?女儿须是我的!权吃了一惊,忙问:哪里得这话来?国太说: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哪一个不知?你倒瞒我!乔国老从旁证实说:老夫已知多日了,今特来贺喜。孙权只得实说是出于周瑜的假美人计,国太听了,更惹得她火起,骂周瑜说: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将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你们好做作!乔国老帮腔说:若用此计,便得荆州,也被天下人耻笑。
此事如何行得!国太不住口骂周瑜。乔国老劝说:事已如此,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不如真个招为婿,免得出丑。国太说:我不曾认得刘皇叔。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孙权无奈,只得从母命。次日,国太一见玄德,便大喜,谓国老说:真吾婿也!国老祝贺说: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国太便将女许之。诸葛亮略施小计,便使玄德得续佳偶。
玄德得续佳偶,全靠媒公国老出力,而国老即诸葛亮妙计的化身。乔国老是周郎岳父,也与吴国太是亲家,在东吴有特殊的地位。只有通过他,才能将招亲事及时告知吴国太:也只有他才能对国太施加影响。如不得国太及时出面作主,刘备即将成阶下囚,周郎的假美人计就将得逞。由于诸葛亮妙计抢先一步,借国老之助,破了其女婿周瑜的美人计;借国太之力,使其儿子孙权一筹莫展,只好白白送了妹妹。至此,始见诸葛亮将计就计之妙!在对付周瑜的美人计上,诸葛亮将计就计,而且是一连串的妙计,计计都是他的智谋的闪光,是他的治国平天下总结智慧的具体体现。
5.巧计改赋,智激周瑜
选取切入点,智激对方,使其思想情绪迅速激化,迸发出甚大能量,从而自觉自愿地为我所用。
在《三国演义》里,用智激的只有诸葛亮一人而已。其智激之法因人因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激法,有的从其最疼之处激之,如诸葛亮明知大乔是孙策之妇,二乔是周瑜之妻。便巧改曹植《铜雀台赋》,以证明曹操要取二乔以乐晚年,激得周瑜火气冲天,誓与曹贼势不两立,求诸葛亮助己共同破操。有的以利害关系激之,如诸葛亮授锦囊妙计,使刘备揭开孙权用其妹为香饵以害备之计,激得孙夫人对其兄恨恨连声,出面叱退追兵,死心追随刘备。有的针对其弱点激之,如诸葛亮南征首次派兵遣将,唯独不用赵云、魏延,说虽想使之深入敌后,只因他俩不明地理故不用;赵、魏二人不服,乃亲往探明地理,终于深入敌后建功。有的就专对其不服气之处激之,诸葛亮两次用老黄忠就两次激之,老黄忠不服老便出老谋奋神威,夺天荡山,斩夏侯渊。
诸葛亮每次智激,确是都有新招--诸葛亮巧改曹植《铜雀台赋》以激周瑜,是一篇绝妙激词。
鲁肃引诸葛亮见周瑜,谈及战和之事,周瑜佯讲其主张投降的道理,鲁肃则陈述其主张抗战的理由,二人争得耳红脸赤;诸葛亮却在一旁袖手冷笑。周瑜问诸葛亮高见,诸葛亮冷冷地说:将军降曹,可以保妻子,全富贵。话是赞成周瑜的意见,实是对他的讽刺。鲁肃不知底细反大怒说:汝教吾主屈膝受降于国贼乎!诸葛亮乃献一计说: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单;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北。操若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瑜问哪二人,诸葛亮说乃江南二乔。瑜说: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诸葛亮说: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说《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并诵《铜雀台赋》,把原赋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虫东。二句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诸葛亮易此二名,便轻易地套在二乔身上。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说:老贼欺吾太甚!诸葛亮急起止之说: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说: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诸葛亮佯作惶恐之状,说: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瑜说:吾与老贼势不两立!并承认刚才主降是用以试诸葛亮,他要求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本是诸葛亮求助于周瑜,现在反是周瑜求助于诸葛亮,可见诸葛亮激词之妙。
诸葛亮激周瑜的特点。是从其最痛切之处着手,大乔是孙权之嫂,二乔是周瑜之妻,这是众所周知。而智如诸葛亮,出使东吴哪能不了解其国情况;且其长期隐居的隆中与东吴相邻,哪有不知之理。他巧改赋意,将二桥改为二乔,显然是有意激之。这么一激,周瑜与曹操更势不两立,并说出了他决心抗操的真实意图,诸葛亮激之的目的是达到了。至于曹操取二乔,虽说是诸葛亮改桥为乔用以附会之辞,但说之假则假,说之真亦真。曹操是个好色之徒,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是不管其后果的,如他曾因取降将张绣叔父之妻淫乐,致有水之难;倘如他能平江东,二乔岂能幸免。故杜牧诗有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并非臆测之言,而是推其理必然如此。
智激,是智慧的产物,具有多种用途,既可用来激励亲友奋发向上,又可用于外交以达到己之目的,也可用于遣将调兵,使之勇猛向前。用得好,可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适得其反。智激,诸葛亮用得最妙,可说是出神入化,是他的智谋的重要部分。
诸葛亮的智激也好,改赋也好,初看小手笔,实为大动作--在这些小手笔中,决定了未来的战争发展趋势。智者就在于善于将小手笔转化为大动作,所以我们称他们为智者。
6.散布流言,罢黜仲达
窥察敌方各种关系,利用对方各种矛盾,散布流言,制造猜忌,使其互相戒备,乃至兵戎相见,以实现我方战略目的。
诸葛亮南征后欲北伐,因司马懿守西凉等处未敢轻举妄动。
马谡献计说: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曹睿素怀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阳、邺郡等处,布散流言,道此人造反;更作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贴诸处。使曹睿疑心,必然杀此人也。
诸葛亮从之,密使人行此计去了。
事被曹睿所闻,大惊失色,急问群臣。太尉华歆奏说: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正为此也。先时太祖武皇帝尝谓臣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反情已萌,可速诛之。曹真奏说:不可。今事未知真假,遽尔加兵,乃逼之反耳。如陛下心疑,可仿汉高伪游云梦之计,御驾幸安邑,司马懿必然来迎,观其动静,就车前擒之可也。
睿从之,亲自领御林军十万,径到安邑。司马懿不知其故,欲令天子知其威严,乃整兵马,率甲士数万来迎。睿慌命曹休先领兵迎之。司马懿见兵马前来,只疑车驾亲至,伏道而迎。曹休说:仲达受先帝托孤之重,何故反耶?懿大惊失色,汗流遍体,乃问其故。休备言前事。懿说:此吴蜀奸细反间之计,欲使我君臣自相残杀,彼却乘虚而袭。某当自见天子辨之。遂急退了军马,至睿车前俯伏泣奏说: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必是吴、蜀之奸计。臣请提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报先帝与陛下,以明臣心。睿疑虑未决。华歆奏说:不可付之兵权,可即罢归田里。睿依言,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命曹休总督雍、凉军马,曹睿驾回洛阳。
诸葛亮散流言使司马懿削职,是利用曹氏和司马懿之间的矛盾。曹氏和司马懿原非一心:曹操出身于宦官,司马懿出身于士族,在东汉末年,士族和宦官矛盾十分尖锐,士族一般看不起宦官,故曹操起事之初搜罗士人为己用甚为困难。曹操曾要司马懿出来做官,他装病不出,后怕曹操要杀头才勉强应召。因此,曹操对他甚有戒心,华歆说曹操曾告诉他: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足以说明。华歆为曹氏死党,故一听司马懿有反情,则主张速诛之.而曹睿对司马懿也素怀疑忌,虽知司马懿反情不落实,也借此机会把他削职回乡。也正因曹氏和司马懿有矛盾,诸葛亮利用矛盾的反间计才立即见效。
反间计要用得好,关键在于对于敌方各关键人物及相互关系了然于心,判断准确。若是判断失误,对不可离间者使用反间计,不但无益,有时还会给己方造成损害。
7.巧设离间,计拆叛党
孔诸葛亮的离间计有时用得令人拍案叫绝。他会制造出系列矛盾,离间一环接一环,自己兵不血刃,而敌之同盟眨眼间灰飞烟灭。
建宁太守雍勾结孟获造反,太守朱褒、越郡太守高定献了城池。诸葛亮决定在征孟获前先平定叛乱。他采取反间计,制造矛盾,使其互相攻杀,叛乱得到迅速平定。
诸葛亮统大军到来,雍、朱褒、高定引军迎敌。高定先锋鄂焕初战被擒,诸葛亮知是高定部将,告之说:吾知高定乃忠义之士,今为雍所惑,以致如此。吾今放汝回去,令高太守早早归降,免遭大祸。乃纵之去。他回见高定,备述诸葛亮之德,定亦感激不已,这一纵,为争取高定、鄂焕打下基础。
雍、高定两路兵来取蜀寨,被生擒无数。诸葛亮把雍、高定的人各囚一处。却令军士传说:凡是高定的免死,雍的人尽杀。诸葛亮取雍的人来问,皆说是高定部下,便尽放回去。又唤高定的人来问,都说实是高定的军士,乃赐酒食,对他们说:雍今日使人投降,要献汝主并朱褒首级为功劳,吾甚不安。汝等既是高定部下军,吾放汝等回去,再不可背反。这二纵,使高定与雍互相怀疑,为促使其互杀埋下伏笔。
高定见诸葛亮如此厚待他,未知真假,乃派人到诸葛亮寨中探听虚实,被伏路军捉来见诸葛亮。诸葛亮故意认做雍的军士,问说:汝主帅既约下了献高定,朱褒二人首级,因何误了日期?并修书一封付之说:汝持此书付雍,教他早早下手.诸葛亮这一书,明是教高定杀雍。果然,高定一读此书,勃然大怒,乃与鄂焕在夜间偷袭雍寨,枭其首级来见诸葛亮,诸葛亮不仅没有给他表功,反喝令推出斩之。定辩护,诸葛亮说他是诈降,定问何以知之,诸葛取出一书,与定说,朱褒已使人密献降书,说你与雍结生死之交,岂肯一旦便杀此人?吾故知汝诈也。定叫屈说:朱褒乃反间之计也。诸葛说:汝若捉得朱褒,方表真心。于是,高定与鄂焕引兵去杀朱褒,恰巧于途中相遇,乃刺杀之,枭其首级来见诸葛。诸葛大笑说:吾故使汝杀此二贼,以表忠心。遂命高定为益州太守,总摄三郡;令鄂焕为牙将。三路军马已平。
诸葛亮这次行反间计的特点是:先以义争取高定,然后在高定与雍、朱褒之间制造种种矛盾,用叛军杀叛军,不待自己动手,使高定枭雍、朱褒之首。诸葛亮拆叛党的反间计确是别具一格!
诸葛亮计拆叛党之所以大获成功,固然是诸葛亮离间计之厉害,另外也在于一般情况下,叛党总是非正义之师,其内部大都有着各自的独特利益,容易引发矛盾。倘若遇到刘关张这样的结义兄弟,离间计也可能发生不了作用。所以,离间计的使用,也须有知己知彼这前提。
附录:诸葛亮的有关论述
1.奇计奇谋变化多端《便宜十六策 治军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