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衣上酒痕诗中字
6045000000026

第26章 曾省惊眠闻雨过 不知迷路为花开 (3)

虽然零作为数字的概念在中国产生得比较晚,但中国文明在整个历史上,一直到20世纪初,都在使用自己精巧的数字系统,而这个数字系统就是算筹。用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摆出纵横不同的位置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数字。

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叫做“运筹帷幄”,意思是在军营的幕帐中对战争的全局进行细密的策划。汉高祖刘邦也称赞他的谋士张良,说他能够“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而这个筹策的本意就是指算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了几千年之久,直到明代以后才被算盘所替代。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

算筹让中国文明很早就产生了“十进制”的概念,即每满十数进一个单位,十个一进为十,十个十进为百,十个百进为千……

而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的二进制发明者——法国数学家莱布尼兹还认为,中国是现代计算机理论中“二进制”的故乡。莱布尼兹认为中国古籍《易经》中的八卦图形,即阴爻“——”和“—”阳爻所记录的内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二进制”的思想。

——中国的文明,真正应了李商隐的诗:“雨过河源隔坐看。”

我们的文明里诸多的成就是现代诸多成就的起源,譬如十进制,譬如二进制,譬如造纸术,譬如印刷术,譬如火药,譬如指南针,所以我们的文明是雨过河源,而如今我们作为这个文明的子民却把自己当成了隔坐看的观众……

就像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我们的文明有过最好年龄的时候,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先秦,好多后来开花的轨迹都在这个时候定好了程序;

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秦汉,是中国文明春雨日时、草木怒生的时候;

比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魏晋,乱世的纷扰沉喑却激流暗涌里孕育着春晓花盛开的希望;

比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唐宋,中国的文明花都开好了……

余光中也说:“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然而我们现在完全陷落在西方文明的江河湖海里,再想起中国文明的时候,却都成了雨的记忆。

中国文明也进入被拷问的时期,而被拷问最多的是,为什么把人类带向如此极速发展的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一般大家都认为,中西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了我们与西方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字母文字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其抽象的符号刺激着人们的大脑,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长于抽象思维的特点。而汉字其表形、表意的功能,使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便于将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而不像西方可以把主客切割分开。

所以,文字的不同让中国产生天人合一的概念,而西方产生主客二分的概念。天人合一的概念是理性的,主客二分的概念是理智的。理性善于情理,而理智长于科学。理性的目标是人精神的追求,理智的目标是现实的,是物质世界的生活。

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明代以后(如果没有清的禁锢),中国不能产生近代科技。

在明代,这个被清极度扭曲却是“一个从未对外曲膝求和、一个从未靠和亲得安宁,一个从未签署卖国条约”的朝代,我们依然可以从那时科技发展上依稀看到中国其实又在酝酿着新的春水澎湃的生机。他们就像新生的梦,桃花朵朵开在中国文明的春水之上。然而,清军的到来,岸夹桃花锦浪生的大明朝,就变成了死水微澜。

譬如,明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建立了一种新的政府体系——文官政治,而这却已然是君主立宪制的初萌。所以,明朝的皇帝才可以做到不上朝而国不乱。

譬如,1405年郑和站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可容千人的远洋船只“宝船”之上,率领着载有两万多人的船队,从南京启航,先后七次巡游在波澜壮阔的大西洋海面上,而它精确的航线让后人为之惊叹。

譬如,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这个成就,比北美和欧洲早三百多年。

譬如,1580年戚继光发明“自犯钢轮火”(其效类似地雷)。

譬如,1590年,首次出版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

譬如,1637年出版的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低碳钢)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等。

又譬如——

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记载了炼焦炭的方法,而欧洲到18世纪才开始炼焦。

明朝普遍采用杂交选育法培养优良的生物品种。

而明朝的时候,有个叫万户的木匠,吸取了当时军用火箭的技巧,设计了会飞的“飞龙”火箭。这种木质雕刻的火箭筒可以飞行1000米。有一天他坐在一把安放在木制构架的椅子上,两手各握一只大风筝。当工匠们点燃构架四周绑着的47支火箭后,“飞龙”拔地而起,但最终箭毁人亡。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Hoo”来纪念这个最早乘坐载人火箭的人,在美国的航空和航天博物馆中也标示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

这些引用的总结证明,中国文明在明朝的时候,在政治制度、自然科学、化学理论、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亦孕育着与西方近代科学同样的希望。

从宋应星的“穷究试验”所代表的实证主义以及其“天工开物”的宗旨——利用天工,开发物产(用人力生产物质叫人工,用天地规律生产物质则称为天工),就是近代科学所贯彻始终的应用主义。

而当明朝那个叫万户的人粉身碎骨如同烟花绽放在中国明代的天空,就已经意味着,人类大胆的想象,人类为科学献身的勇气,人类前仆后继的努力,将把中国文明带向一个新的时代。

只是可惜,当清入关后,在明代此起彼伏的烟花绽放的天空,从此戛然沉寂,四野无色亦无声。

中国文明自由飞扬的翅膀随着清的入侵就断了。

清对中国文明自由飞扬的精神的扼杀,不仅仅在于它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屠杀,还在于,这是一个崇拜中国文明的外入民族,当他们进入中国文明这块大地上,就如同以往的外族统治者一般,只来得及学习,加速自己的进步,加重自己的迷失,亦只能变成按图索骥的不熟练的运用,让这个早过了读图古代该进入抽象近代的中国文明,又只好跟着这个喜欢学习中国文明的统治者从头开始。

而起点低的统治者在学习中约束、在约束中学习的有意压制和无意牵制之下,水往低处流,中国文明的水平线亦在清朝逐渐下降,终究在多米诺骨牌般的一系列战争、运动的毁坏之下,从以前被人供奉的那雨过河源的天池之水,落成地下之泉,而中国的大地之上,一水西来,铺天盖地,中国文明覆盖的那一片桑田已是另一方水土。

若说清之前的中国是凤凰,而从清开始,中国就只是一只雄鸡。这很奇异地又回到了中国文明幻想的初端,凤凰的想象其实是从鸡演变过来,我们没有了精神上的飞扬,但依然是那外人眼中鸡犬相闻的桃源之地。

不能如凤鸣九天,那就安静地如鸡鸣茅窗下的生活在人间,我们也因此在清的天下里安稳地生活了两百多年。可就在这样形象的转变下,曾经让西方人炫目的宛若凤凰般的中国,此时就变成让他们食指大动的肥鸡,所以,被列强蚕食的近代史就这样出现了。而之后,中国文明基本没有得到再发展就被不留余地地覆盖……

后记

本书参考了以下书目:杨任之编著《中国典故词典》,朱谦之著《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左民安著《细说汉字》,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熊十力著《中国历史讲话》、《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许倬云著《万古江河》,史仲文著《汉语是这样美丽的》,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字词规范》,林西莉著《汉字王国》,费正清著《美国与中国》、《中国:传统与变迁》,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雷德侯著《万物》,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百度百科的一些词条解释……

在此尤为向汉典、《说文解字》全文检索和Chinese Etymology网站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群人以如此无私的精神从事着这项传扬中国文字魅力的伟大事业,而我亦为有幸成为汇入这片江湖的一滴水粒而心满意足。

最后,感谢好友赵强的拨草指道,感谢好友王冬为我浮起的轻舟渡航,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