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015

第1015章 天朝的月亮比草原的月亮圆

“桑大人,沈某的建议不妨让户部考虑考虑,错过了这次机会,可就没下次了。”

“那好吧,本官会如实将海郡王的意思转达给各位同僚,至于成与不成,就静观其变吧。”

这件事上桑劲川没什么动力,因为他是盐铁派系,不是江东派系,他得不到什么好处。

他只要向内部展示一下自己的姿态,他尽力去做了就行,比什么多不做的强。至于最后什么结果,沈云卿这块钢板老夫踢不动,你们自己去踢。

只要能向户部内部有个交代,桑劲川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至于户部内部怎么说,沈云卿的态度就这样,我没本事,你们谁有本事谁去踢这块钢板。

于是当天下午,户部一早就下班,然后去了蓬莱楼。

按说这是不应该的现象,搁明朝、清朝就可能被说成是搞朋党政治,但是在岐帝国,这就是正常现象,因为户部、吏部就是朋党集团,他们都干了几百年,已经成了习惯。

而且现在还能美其名曰“经济座谈会”,商讨朝廷的经济政策,反正沈云卿、工部不也这么干的吗。

其实官员凑在一起聚会开会不是不可以,但是你们聚会开会得是为了国家运作和社会福祉,不是为了结党营私图谋利益,这就不行。

但是眼下,这些都是奢望,根本指望不上。

二月十三,沈云卿前往万国公馆去见赫努,与他磋商火器销售和技术转让一事。

“让护国师久等多日,本王实在过意不去呀。”

“海郡王日理万机,为国为民日夜操劳,本护国多等几日又何妨。想来海郡王奔波多日,天朝应该会体谅我国的难处。”

“那是自然,两国互为姻亲,又是血脉相连的邻居,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你我两国就是永远也搬不走的邻居,再如何大打出手,也搬不走。

关于护国师希望求购火枪制造匠术一事,陛下全权授命于本王,兵部也无反对意见,因此现在原则上同意将火枪制造匠术卖给忽喇。”

“看来郡王果然没让在下失望。”

“护国师不要高兴的过早,本王还有两个条件没有说。”

闻讯沈云卿话锋突变:赫努心生警惕

“什么条件。”

“首先,我朝不能把我朝火枪的制造匠术卖给忽喇,但是可以把其他火枪制造匠术卖给忽喇,但同时允许忽喇继续购买我朝的火器。”

“这是为何,为何不能将天朝的火枪制造匠术卖给我国,非要把其他外邦火枪制造匠术用来搪塞我国。”

“因为外邦火枪制造匠术经过我朝改进之后,除我朝之外,已经天下无敌,对忽喇而言,除了无法威胁我朝,可以轻易击溃其他任何外邦的火器军团。

而我朝总得忽喇得到我朝火枪制造匠术之后,哪一天突然翻脸用来对付我朝吧。

而且我朝卖给忽喇的外邦火器制造匠术,经过我朝改进之后,比任何外邦的火器都要厉害,除了我朝,无人能敌,对于忽喇来说,完全够用了。

既然完全够用,为何还要我朝的火枪制造匠术,难道忽喇真想要日后兵戎相见。”

“此议本护国无法接受,要买自然要买最好的,岂有买差的道理。”

“护国师此言差矣,差就比我朝差,比其外世其他诸国都好,可忽喇拿到了最好的火器制造匠术,日后用来对付我朝,这恐怕就很麻烦了,而且本王也无法向陛下,向天下百姓交代。

当然,护国师您大可以拍胸脯保证,写下白纸黑字,但是护国师您能保证忽喇的那些部落,不会在延绵几万里的边境上撒野吗?恐怕不能吧。

而且忽喇都是游牧,而我朝的百姓、牧民都是赤手空拳,你们扛着火枪到处游牧,哪天要是越过了边境扛枪打猎怎么办。

再者,我朝的火枪制造匠术非常昂贵,即便是我朝工部,也花费了十数年才研制成功,以忽喇的人才、财力,要达到工部的水准,恐怕得要三十年,花费几千万贯才能实现,护国师以为,忽喇有这样的财力吗。

但如果是外邦的火枪,经过我朝改进之后,非但威力更大,价格也更便宜,重要的是制造所需的机器无需花费巨资,耗时更少,只要几年可成。

孰优孰劣,护国师自己应该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海郡王若想要搪塞于我,借口总有的是,何必找这么多的借口。”

“不是本王搪塞护国师,而是实施,我朝为了制造火器,花费了十数载,仅仅本王一人投入的钱财,就多达四千余万贯,朝廷、金戋寺的投入更多,以忽喇的财力,能办到吗。

况且说,我朝还会继续卖给忽喇我朝的火器,忽喇依然可以得到我朝的火器,只是不能生产罢了,但是可以生产比外邦更好的火器,难道还不足够吗。”

沈云卿算的这笔账其实不对,研制活门步枪其实没花多少钱,但是前期的工业建设和产业配套,花了很多钱,前前后后加起来,朝廷、金戋寺、沈云卿投入的资金就得有八九千万贯。

这还是直接的工业投资,诸如人才培养、教育建设、智力贡献、基础设施等等等,这些都还没算进去,如果算进去,从隆元十三年开始到今年,直接和间接的投入可能超过1.3亿贯,最近七八年的投入最多。

相当于二十五年前,朝廷十年的财政收入总额。而且这还是工业以及工业相关投资的支出,财政、军事、皇室、认捐、佣金的支出是工业投资的好几倍。

以忽喇的国情,根本无力配套这个体系,即便缩小十分之一也不可能,因为他还停留在游牧采集经济阶段,连农业都没实现,文字出现在两三年,全国99.9999%的文盲,怎么可能去造枪造炮,甚至连种地都很吃力,种地也得懂黄历呀。

而沈云卿为忽喇准备的燧发枪制造工业和设备,就是专门为文盲准备的,忽喇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最成熟的燧发枪制造工艺体系,这么便宜的经济账,怎么看怎么划算。

但是赫努其实也一样,也有崇洋媚外,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毛病,尤其是天朝的月亮比忽喇的圆。

所以赫努就觉得天朝的东西才最好,你拿国外的东西来忽悠他,他觉得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