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提到,唐朝时期中国人大范围开始晒盐,但到了元、明、清三朝又倒退开始煮盐,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有经济原因,也有农业原因,政治原因也很重要,先说说经济原因。
首先,唐宋是当时世界顶级天朝,经济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极端丰富,所以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就高,当然,这是指太平时期,不太平时期就不能讲什么GDP和生活品质了。
由于收入高,但唐早期的粮食亩产仍然不高(唐朝中前期人均拥有粮食七百斤以上另当别论),因此如果养盐工,朝廷就必须腾挪大量的粮食用、布匹支付盐工的薪水,尤其是当时粮食和布匹具有能抵偿税款功能,因此也作为工资发放。
其次当时人的生活生平高了,人均保有的农田多,更重要的是出了耧车这种自动播种机,解放了人力,让种地的劳动力降低。而熬盐则要比种地辛苦的多,而且收入还不高。
就像现在的社会一样,没人愿意去干工资低,环境恶劣,甚至还有危险的工作。
当然,有人就说了,中国不是封建王朝皇帝一言九鼎吗。其实大错特错,元朝之前,尤其是唐宋,宰相制度很大程度上制衡君权,君主无法随心所欲推行自己的意志,这是其一。
其二,唐宋时期中国高度开放,人权和法制比今天所有西方国家更为全面,所以朝廷很难使用极端权力,迫使老百姓去从事比自己收入还低,而且苦脏累的工作。
同时唐朝实行府兵制度,高度依赖农民的忠诚和积极性,强行迫使农民去干不愿干的工作,对舆论影响恶劣。
至于宋朝,由于延续了唐朝晒盐的政策,所以社会也继承了唐朝的一贯理念。
至于唐朝是怎么解决晒盐的技术问题的,其实沈云卿学霸想的有点多,把事情复杂化了。
要想土壤不渗水,其实不需要什么青条砖和水泥,直接用人力把地面挖出坑后,掺入生石、盐碱灰夯实了,然后放一点水,地面生石灰遇水而生热,夯实的地面发生板结。最后铺上稻草,放一把大火,把地面烧个结结实实。
至于高浓度盐水、碱水对人的危害,其实也很简单,夯实盐池的时候盐池一头高,一头低,这样盐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往低处流,那么留在高出的盐自然就留在了地面上,顺带把盐烤干。
同时为了解决碱的问题,唐朝人往海水里投放稻草会和石灰,以中和海水里的镁、钙和天然碱。
由于盐池中的盐水往低处流,因此每亩晒盐的盐池水面其实在不断减小,水域面积越小理论上化学反应越充分。
后期的煮盐法,也往锅里投放稻草灰和石灰,改善口感,所以盐的颜色略青,俗称青盐。
如此晒盐就能便于盐工,还不需要高科技装备,就能轻易的获取食盐。
此外还有两种晒私盐,其一是利用盐碱地含盐的特性,往地里灌水,然后晒干,地下的盐碱被水冲化后再次凝固,并析出地面,形成地面的盐霜,而且还很可观。
由于常年雨水的冲刷,盐碱会不断向土壤表面移动,因此这种灌水法极为好用,但盐碱地的盐含碱量超高,口感奇差。
第二种为“淋盐水”,把海水直接倒入地里,等着老天爷蒸发,原理和灌水法一样。
但无论是灌水法、淋盐水,盐中都会掺入大量泥土,因此质地粗劣。
而唐朝晒盐的品质也不尽如人意,还不如煮盐,时常有泥土、石灰、砂砾掺杂其中,加之投入稻草灰,颜色始终发着黑色,但解决了低成本吃盐的问题。
当然,这种普遍粗盐之外,还有豆浆冲洗的精细盐。盐价较低时期,老百姓也大量购买盐,回去自己煮,重新提炼,获取品质更好的盐。
总之人不会被生活逼死,办法总比困难多。
但是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得有钱和人力。
唐朝人口六千余万,至少得要十几万亩的盐池,加上其他行业对盐的消耗,还得再翻几倍,修这么大范围的盐池,需要投入巨资和大量一次性劳动力。
对于中早期的唐朝而言,修建这等大范围的基础设施,那是小菜一碟,有的是钱和人力,宋朝也大致如此。可为什么到了元朝、明朝、清朝就大开历史倒车了呢。
这里又不得不说人口,元朝是杀字当头,一统世界后,中国长江以南人口,高峰时期的七千五六百万,最后剩下一千四五百万,而且元朝对经济破坏巨大,两淮和江南在后期长期沦为主战场,大量的晒盐池毁于战火,或是常年失修最后废弃。
等到元朝一统中国,名义上是得到了富庶的江南,实际上一片废墟,尤其是元朝一路南下一路抢劫,把资本都劫掠一空,而国家的税款来源,是资本投入产业运作产生的利润税,你把人家的母鸡杀了,哪里还有鸡蛋。
所以元朝统一中国后,首先面临两个问题,其一是壮劳力大量死亡,其二是朝廷没钱,既没有劳力,也没钱,大范围修盐池这种基础设施也就不现实,那就干脆搞一个折中的办法吧。
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谁发现老早老早之前不是煮盐吗,这个办法好,能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承包到户,没有壮劳力也能生产,老弱妇孺齐上阵,挑水烧柴总会吧。
而且唐朝晒盐最大的弊端是盐的品质太差,充其量是解决了有无问题,满足了产量,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所以煮盐在当时有其特定的品质优势。
等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登基后,当时中国人口约六千多万,这个规模跟唐朝大抵相当,但唐朝当年是鼎盛时期,朱元璋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而且当时还有个尴尬问题,长江以北无人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河南、山东、河北、湖北汉人绝迹,人口重点集中在长江以南和山西。
同时期由于元朝在经济和农业上的不作为,明朝初年的水稻亩产退化到晋朝,亩产只有两百多斤,好一点的三百斤不到,所以南方已经养不活这么多人,就必须往北迁,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在朝廷财力和口粮都严重不富裕的情况下,再发动十几万人去搞几年盐池基础设施建设,时间和经济成本划不来,而且当时大元朝还一息尚存,不巩固北方人口,大元朝将卷土重来。
尤其是当时北方一马平川,全国停休城池一百多年,北方野草疯长,到处是草场,便于骑兵作战,不尽快恢复北方经济,是显然不行的。
所以这个时期继续煮盐有其便利性、应急性和特殊性,至于明中期为什么不恢复晒盐,这又跟政治有关。
另外小作觉得,当时的俄罗斯大公国已初见端倪,如果朱元璋不往长江以北移民,而以沙皇的德性,多半能把长江以北给顺走。今天中国的版图可就尴尬了。
最后得说说政治阻力,这世上一旦有利益,最难对付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明朝开国继续实行煮盐,是能应急解决问题,但也把晒盐打进了死牢。
盐商、炉户、盐工本质上是一帮子人,而盐道的官吏又与盐商勾结。而煮盐的产量谁都知道不如晒盐,成本还高。
但问题是成本又低,产量又高,用人又少的生意,必然带来卖价低,利润少,而且当时晒盐的品质确实还不咋地。
同时盐工和炉户与盐商的关系是商帮,具有组织性的武装,盐商如没有势力,会被官府吃掉。
而动则几十万人的巨大煮盐全体,如何安置,谁出这笔费用,尤其是安置所需的土地哪里出,都是问题。
更要命的是朱元璋的上台,背后是江淮盐商的赞助,所以明朝对盐商的政策较为宽松。
到了清朝,一统中国后早期财政和元朝一样,同时为稳定人心,清朝显然也不愿意用晒盐得罪煮盐的盐商。
至于清朝中后期为什么还继续煮盐,原因跟明朝一样,这个盐商利益集团已经固化尾大不掉,动不了。而且当时的技术,晒盐的品质太差,盐商不乐意,来百姓还骂你缺德。
当然,可以想办法技术改进啊,但那时候的大清子民根本不知道技术为何物,有钱只知道找个地方埋起来藏着,谁也不乐意去投资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开发。
直到清末,西方列强炮开中国大门后,引入先进制盐技术,但根本上还是先晒盐,然后添加化学剂中和盐里的其他成分,获取高纯度的氯化钠。
换而言之,其手段跟唐朝没什么两样,但是化工和现代盐场的引入,从根本上扭转了晒盐的品质。
至于岐帝国为什么煮盐不晒盐,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岐帝国人口在七十年前达到顶峰,经济指标在一百年前爬上最高值,此时距离开国都三百多年了,盐商利益极端早就形成,而且晒出来盐的品质还不如煮盐,晒盐没有动力,老百姓还骂你以次充好的奸商。
其次是“唐朝的烧坑法”需要脑洞,岐帝国没点开技术分支,所以也就没能力实现晒盐。
沈云卿晒盐纯粹是现代信息看多了,想当然的用现代理念晒盐,全然不曾了解古人已有晒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