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50

第1250章 生意得照做

待等众人散去,女帝让人准备了座椅茶点,等吃过了之后徐徐才说:

“海郡王以为,此战能否速决?”

“若是单方面议和,速决是毋庸置疑的,关键还是乌兹曼,我朝若要照顾到乌兹曼的利益,速决就存在很大变数。因此还得在战场上打疼联盟军,才会迫使他们做出让步。

而且此番薛将军俘获联盟军大量贵族、将领,应该会给联盟军诸国造成巨大冲击,如果薛将军西进途中作战顺利,是有可能在保证乌兹曼利益前提之下,速决议和。”

“有几成把握?”

“三成。”

“才三成……”女帝轻描淡写说了句,显然有些不太满意。

可问题是华丽的辞藻不可能改变现实,我就是说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现实只有百分之三十,要是发生了百分之七十不发生的概率,岂不成了我吹牛皮,欺骗圣听?

这时周启说:

“母后,儿臣认为应该引以为戒,下次再要用兵,实现应该周密部署,以免重蹈这次覆辙。”

“嗯,郑王所言不无道理。此番出兵失算有二,一是乌兹曼出兵大大提前,二是乌兹曼国内发生泄密,造成我朝之被动,否则也不至于今日局面,此时此刻怎么也该攻灭沃尔萨森国,确实应该引以为戒。”

周启此言无疑有给女帝开脱的嫌疑,女帝总结的两点教训,显然也有给沈云卿甩锅的味道。

因为与乌兹曼约定密约五年生效是沈云卿的主意,而沈云卿当时预计乌兹曼怎么也得密约生效后,再拖两三年才能启动,加上当时签约时拖延的一年半,其实有十年缓冲期。

以当时乌兹曼的经济和内部政治情况,决定了乌兹曼经济改革,内部政治改革需要时间,五年不足以完成调整。

结果偏偏五年约定刚到期,乌兹曼就要启动密约,这无疑是沈云卿失算了。

可问题是“预判”只是猜测和研判,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是能掐会算,我还要这么吃苦受累的折腾干什么。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乌兹曼急急匆匆对沃尔萨森开战,很可能是塞耶特从中进行了运作,一边积极里通外国,一边策动伊萨德对沃尔萨森开战,因此乌兹曼内部泄密和塞耶特的角色,也缩短了战略准备时间。

所以战略时间被压缩的关键,还是在乌兹曼内部泄密和塞耶特身上。如果没有内部泄密和塞耶特这个不忠分子,计划应该会按预定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现在这副死相。

下刻女帝话锋一转,再次提到了借款一事:

“如果速决议和,借给阿里木钱款将无用武之地,爱卿的好生意恐怕要黄了吧。”

“陛下大可不必担心,即便乌兹曼能在短时内结束战争,但是战后他们还是要借钱用于周转腾挪恢复元气,届时臣可以降低利息让他们继续借,他们应该会同意。”

“哦……”女帝闻讯诧异,心想沈云卿的脑子转的不是一般的快,本以为这单生意黄了,没想到还能重新包装一下继续出售。

这时沈云卿又说:

“此番借款无论是用于乌兹曼战争,还是乌兹曼战后恢复,都是我朝第一次对外国借款,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有一个好的开端,以便作为日后的成例供后世借鉴。

而且此番开此先例之后,日后我朝可以增开对外借款业务,将钱借给国外,同时输出一些建设与生产,既能帮助这些国家,同时还能赚钱,更重要的是能弘扬我朝形象。”

“嗯,爱卿言之有理,既能赚取钱财,又能让他国恩沐我朝恩德,弘扬朝廷声名,确实一举多得。郑王以为此举如何?”

“儿臣以为此举开创先河,可以一试。但是不能每次都像乌兹曼这般借走巨款,伤及我朝财政,因此还得慎重。”

“郑王所虑不无道理,海郡王以为如何?”

“臣也赞同,对外借款需得有度,同时朝廷借款之前应该考察该国,然后再做考虑,而不是说借就借。毕竟不是国内,是借给国外,若是没有偿还能力,会带来麻烦。如果因为没有偿还能力,而朝廷动刀动枪,又会引发其他邦国的担心,因此是要慎重。”

周启这种性格也不是全无好处,考虑的多了,有时候思考的深度也更全面。

周启的提议无疑说到了国际贷款存在的问题,很容易带来贷款人是大爷,债主人变被害人的情况,尤其是还不能暴力讨债,同时货币有不断波动和贬值,很容易造成国际借款打水漂的局面。

尤其是一次借很多,然后借了不还,这就更麻烦。

当年苏联刚刚成立,一战后立即遭到全西方国家围殴,除了红色政权威胁到资本世界,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苏联把沙俄借的巨债给一笔购销了,还在国内实行肃清和清算,抢劫了一大批国内的资本家和富人,尤其是沙俄国内的犹太资本,惹毛了整个西方犹太资本,然后被围殴。

岐帝国借给乌兹曼一千万两巨款,如果乌兹曼也一笔购销了,女帝能吐一口老血,发兵去暴力讨债。

因此国际借款之前,首先应该对借款国进行经济考察和项目调研,借款必须是用来发展国家经济,或者用于暂时渡过难关,绝不能用来给你统治阶层挥霍。

而且还款形式也不应该拘泥于现金,诸如矿产、土地租赁、港口租赁、项目股份、劳动力雇佣、水果鱼类土特产等等,都能作为偿还形式。如果拘泥于现金,又会带来很多问题。

女帝晚上留沈云卿谈话,其实就是为了这笔贷款的生意还能不能做,现在得到明确答复,女帝终于可以松口气。

翌日,沈云卿前往清真寺去见阿里木,将北线大捷和局势变化告知于他。同时就如何结束战争,以及贷款问题进行交涉。

不出所料,阿里木不同意岐帝国单方面与联盟军议和,要议和只能两国一起议和,并且要联盟军付出代价,不能就这么完了。

至于贷款,阿里木则狡猾的多,他先确认了这笔贷款在没有使用情况下是否需要支付利息,如果不需要支付利息,将考虑暂时不借。

但如果战后需要借款,则按商业贷款借款,而不是战争借款,这样一来,利息就低得多了。

沈云卿底线仍然是要乌兹曼借款,无论是战争借款还是商业借款,都要开一个先例,以便于日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