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德现在知道是我朝在背后支持你们吗?”
“一开始不知道,但现在就很难说了。”
“今天时间不早了,你一路劳顿先休息几天,我还要禀报陛下,就你们的要求进行磋商。”
“最好能快些,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你们今年还要发动大规模战役?”
“是的,虽然去年十月元气大伤,但如果能弄到你们的军火和援助,下半年就能运到,我们会训练出足够的士兵投入战场,然后会发动几次大规模战役。如果你们能在达尔翰配合我们的话,那就更好了。”
军队整建制打残元气大伤后,需要长时间的休整和补充训练磨合,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恢复不过来。
去年十月大战之后,复国军元气大伤,要恢复战斗力,至少七八个月。西斯法赫才会亲自来一趟,目的就是利用七八个月的时间,把军火弄回去。
西斯法赫暂时安置在呼延秦的住处,敏感时期不能让他抛头露面。
离开呼延秦府上,沈云卿马不停蹄回宫面君,就交涉内容进行汇报。
“具体细节大致如此,复国军如今虽然仍掌握主动,但如果继续消耗,很快会陷入被动。同时复国军内部现在普遍认为已经丧失夺取天下的机会,因此有退而求其次,划地而治的打算。”
“那爱卿打算如何应对?”
“首先,我朝与乌兹曼的关系发展是当年没有预料到的结果,谁也没想到当年剑拔弩张的关系,会变成今天相互依存,甚至有求于我朝。
其次是,当年扶持西斯法赫,本意是作为我朝反制乌兹曼对我朝的不利因素,如果当时两国关系密切,我朝也不会行此下策,进而导致今天尴尬局面。
因此目前的局面,是二十年前没有料到的,更没想到偌大的乌兹曼国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可谓是料到了结果,没料到过程。
就外交政治层面而言,我朝应该支持乌兹曼,不应该支持复国军。道义上而言,我朝负有责任,应该进行政治斡旋。就因果关系来说,一切孽缘始于乌兹曼,今天是他咎由自取。
因此折中方案是我朝进行政治斡旋,让双方有个缓和余地。”
“可朕看,把人家的天下一分为二,这个折中办法偏向了图曼塔,伊萨德岂能同意。”
“现在乌兹曼的力量平衡,不取决于其国内,而取决于我朝,如果我朝偏向复国军,乌兹曼也无可奈何。无论伊萨德乌兹曼接不接受,他们都得面对战后复国军尾大不掉的问题,要么长期内战,解决不了问题,可能还是分治。要么长痛不如短痛,现在就分治。”
“也就是说,别无选择?”
“除非我朝保持中立两不相帮,或者本着我朝原则,不助贼,只帮伊萨德乌兹曼,复国军必输无疑。但如果乌兹曼知道复国军背后是我朝在策划,乌兹曼也不会感谢我朝。
同理,如果我朝出卖了复国军,日后其他势力如何能相信我朝,我朝如何能取信于人。
但是相反,复国军的做大,虽然是我朝在支持,但归根到底是乌兹曼当年欺人太甚,我朝不得不为,是被逼无奈,对外解释也情有可原,诸国都能谅解。因此支持复国军复国,我朝里外都站理,也是目前较为可行办法。”
“嗯,有礼有节有据,朕也深以为意。”女帝肯定了沈云卿的自圆其说,其实是歪理邪说。随后继续道:“但此事事关重大,朕还是想让礼部合计合计。”
“陛下,复国军是朝廷私下秘密办事,如果公开,恐怕不利于朝廷形象。”
“朕自有分寸,爱卿就无需过问了。”
女帝执意要让礼部参与,不是因为礼部能有什么高见,而是这件事太脏了,女帝不想承担责任。
因为资助复国军的幕后金主其实是女帝,沈云卿只是金主代理人。
而复国军这件事日后早晚要公开,但是内阁却不知道女帝私底下在资助国外“反贼”,一旦这个消息日后传开,国外舆论自不用说了,关键是内部对女帝的评价会很恶劣,岂有皇帝资助外国反贼的道理,这不是自坏教门吗。
所以日后对外公开,决不能牵扯到女帝,决不能有损女帝的光辉形象,既然不能牵扯到幕后金主,总得有人出来背黑锅吧。
现在女帝要把这件事内部公开给礼部,就是要沈云卿背黑锅,是沈云卿当初出的主意,当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乌兹曼确实太嚣张恶劣,朕也是病急乱投医到处瞎抓一时糊涂,听信了谗言。谁也没想到今天乌兹曼态度大转变,成了咱们的小兄弟。
这才是女帝的盘算,她不想承担责任,就想捞好处。
搞垮乌兹曼这么大的战略,最后受益者全是皇帝和朝廷,等到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却要沈云卿背黑锅,所以他当然不同意,但女帝却拒绝让你做出解释。
“西斯法赫的借款,你准备如何处理?”
“复国军借款不同于阿里木借款,乌兹曼要兼顾全国财政和数以百万的民夫,数十万大军的吃喝拉撒。而复国军只有十数万人,日后充其量也就是二三十万人,不涉及全国,因此所需的钱粮少得多,这些花费是相对较小的,但是日后如果复国军成功复国,收益将是长期回报。
但现在关键是军火,朝廷现在的军火生产不足以满足波兹津、乌兹曼与复国军的需求,在不调整工部生产的情况下,已经腾挪不出更多的军火给复国军。
臣建议等打通西亚都护之后,薛将军缴获的军火会送达西亚都护,届时可以拿出一半给复国军,同时我朝再给一些,他们自己在缴获一些,基本能与乌兹曼军团达成持平。
但是西斯法赫等不及,即刻就要军火,今年下半年要发动大规模战役,因此现在朝廷来不及生产,拿不出更多的军火给他们。”
“可否腾挪其他生产用于制造枪械?”
“臣是不建议的。开战后工部已经进行了调整,兼顾国内工业生产。如果腾挪其他工业生产用于制造枪炮,会影响朝廷经济发展,甚至交付给财阀的设备。因此工业生产若非必要,不能轻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