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276

第1276章 做文章,算旧账

现在细川氏一死,整个濒国内部政治碎裂,天下就是混战,岐帝国这个时候进去,就是迫使他们团结起来对付岐军。

虽然岐军战力、兵器碾压他们,但是濒国地形狭窄,山区森林较多,一旦陷入长期的治安战,也会很麻烦。战后的占领、经营、重建、恢复和消化都要通盘考虑。

而且眼下已经六月份,公历每年六到十月是朝鲜海峡和日本海台风季节,其中九月、十月台风最凶猛。

岐军现在开始调动和部署,最快也要八月才会完成,即便驻扎东北的番军能半月平推朝鲜半岛,但登陆日本列岛只能海军和海陆师上。

届时将是每年台风最强集结,这个时候去登陆,沈云卿只怕船再好,武器再精良,碰上一个台风,可能重蹈元朝征日的覆辙,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忽必烈攻日本,准备工作非常不充分,忽必烈攻打日本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花心思,因为攻打日本的都是元汉军和南宋投降的新附汉军,蒙军其实并不多。

忽必烈攻日的目的,就是要消耗掉蒙汉军和新附汉军,所以攻日的准备非常糙,根本就不在意汉军的死活。

忽必烈灭宋,从南宋收编了二十多万宋军,这还是收编的,被解散和屠灭的杂牌汉军多大数十万,同时北方元汉军也有二十多万,忽必烈为防止汉军反噬,就要解决掉汉军。

但是用常规的军事和政治手段解决汉军风险太大,所以忽必烈就想了个办法,拉汉军远征,打日本,攻缅甸,下越南,主力其实都是汉军,可怜这些投降份子最后都是牺牲品。

忽必烈虽然没做充分攻日准备,但是忽必烈当时认为日本弹丸之地,十万人足以,就是汉军死绝了,用人填,总能打下日本。

结果做梦也没想到,汉军会被台风消灭在海上,沈云卿可不想步这个后尘。

虽然现在海军强大,船只坚固,但仍然是木船,这个季节去登陆,风险太大,补给也困难。

因此现在气象条件不具备,军事上准备不足,经济上需要调整,政治上需要解释,所有工作没一样到位,这个时候跨海去打日本,根本得不偿失,和当年打腊婆完全是两码事。

“陛下,眼下朝廷出兵,应战极为仓促,即便能取胜,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钱就自不用说,关键是人命。因此臣不建议现在对濒国用兵,还是拖着为好,先看清濒国形势,然后用其他手段解决掉濒国。”

“爱卿的其他手段所指是何手段?”

“以臣的观察,濒国一旦群龙无首,会迅速陷入地方割据,形成藩阀林立局面,因此朝廷可以坐山观虎斗,拖上几年也不迟。

期间我朝继续维持与濒国各藩镇之间的经济往来,并且战争一起,濒国对我朝需求只增不减,因此还能做几年生意。

之后视情况拉拢一些,压制一些,打击一些,最后让他们请我朝出兵,我朝再出兵,如此岂不更好。”

“呵呵……”女帝冷笑,凤目透着鄙视:“天下岂有引外兵救国的道理。”

“所以‘请’字可以做文章,怎么‘请’在我不在他,但是没有这个‘请’,朝廷对外邦就不太好交代,因此面子上还得做些文章。”

岐军没有合理借口主动出兵,虽然没问题,但不占理,对周边国家不太好交代,但是要占领,就只能派兵,否则怎么能证明这里是你的领土。

所以既不能主动出兵,又必须出兵,那就得想个办法,让别人来“请”你出兵去占领他。但要别人心甘情愿请你出兵占领他的地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最不可能往往最有可能,天下的文章都是做出来的,关键就是怎么做文章。

现在的岐帝国已经初具世界领袖气质,所以吃相不能像以前那样的难看,得斯文一点,装成大家闺秀那慢嚼细咽,让血淋淋赤裸裸的视觉冲击,变成不动声色的软刀子杀人。

“诸位爱卿对海郡王所议有何看法?”

女帝问众人,礼部尚书陆芎上前一步说:

“陛下,海郡王方略虽然面子上是说得过去,但本质还是没变,这本质不变,面子上再光鲜,也难掩丑态,因此臣以为不太妥当。既然要打,就光明正大的出兵,就以当年濒国吞灭丹韩,资助海盗为名讨伐,这也要名正言顺得多。”

“陆尚书此言有失偏颇。”沈云卿驳斥道,继续又说:“此番吞灭濒国,将一并吞灭丹韩,如以濒国吞灭丹韩,资助海盗名义讨伐濒国,那岂不要替丹韩复国,丹韩又岂能吞并。

而且濒国吞并丹韩都是二十三年前之事,海寇也被我朝剿灭多年,这都是什么时候的陈年旧账,当年的罪魁祸首现在都死的差不多,用二十多年前的借口讨伐濒国,如何能服众。

更何况濒国向我朝借种数百年,濒国人无不是我朝的种血,若按道理法理,他们是六亲不认的乱臣贼子,朝廷怎么不说是谋逆叛乱,如此岂不更理直气壮。”

陆芎要以当年濒国吞灭丹韩,资助海盗名义公开讨伐,且不说这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旧账,舆论和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和淡化,你现在用陈年旧账算现在的新账,你是方便了,可周边国家未必能理解。

而且你总往后看,不往前看,总翻历史旧账,不仅会让周边国家担心哪天岐帝国翻他们的旧账,也不不利于日后的对外交往。

要是谁都翻旧账,话说元朝版图最大,是不是也翻翻旧账,把领土都要回来?

所以政治应该分两面看,现实政治和历史政治。

历史政治是无法追述和逆转的,一旦变成既成事实,在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现实政治才是常态政治和正常行为。

中原王朝就喜欢翻旧账,对内皇帝喜欢翻旧账,因为只要一翻旧账就能拉仇恨,解决很多问题。官僚也喜欢翻旧账,一翻旧账就能搞集群打击,干倒一大片死敌。

对外也是,也喜欢翻旧账。

宋朝翻唐朝的旧账,觉得西北、东北、河北、蒙古、中亚都是唐朝的遗产,宋朝就应该继承,然后总给自己找优越感,找合理借口。

但你没这个能力去翻旧账,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所以沈云卿就一直觉得文官集团逻辑总是不正常。

而且舆论和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冲淡和淡化,随着现实政治的存在,而被现实政治压制。

最典型的就是西方,你看他们现在说殖民黑历史吗?官方从来不说,因为和他们现在的形象宣传的根本不匹配。

而翻西方旧账的都是弱国、被殖民国、发展中国家,但有用吗,能改变现实政治吗,不能。

甚至西方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黑历史,你现在告诉他们黑历史,他们觉得都是假新闻。

所以舆论这种东西会随着时间而被冲淡,拿二十多年前的老黄历算账,根本不具可行性。

但是,不翻旧账不等于不记账,账还得记,尤其是很快要立秋了,秋后的账得好好算了。

而怎么算账很重要,算账未必一定死要钱,可以是其他什么东西,只要最终能变现就行了。

遭到沈云卿反驳,陆芎顿时缩了回去。

女帝随后又问陆争:

“陆尚书,爱卿以为如何?”

“以濒国战力,无论我朝何时出兵都能扫平,但不建议七月至十月间对濒国用兵。”

“哦,这是为何?”

“因为七月至十月正值北方海域暴风季节,对行船与登陆极为不利,容易造成翻覆与坠海,岐军登陆后补给也会较为麻烦。现在朝廷命令下到地方,需要在西辽、北辽与山东三地同时集结调动,最快也要八月才能完成调度与集结,对濒国用兵恰逢暴风天气,臣担心此时用兵天时不利,因此最好是明年六月之前。”

“看来兵部也认为眼下用兵不合时宜。”

“是的,朝廷准备匆忙,又赶上大风节气,不利于海上用兵作战,在可选的情况下,能避则避。”

“张相以为战还是不战?”

女帝问张祥,张祥其实想打,张祥想打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要给自己宰相任期添一笔政绩,好青史留名。

林毅贤任上灭了好几国,张祥任上就灭了骠国,而且还是林毅贤遗留的现成政绩,不能算是张祥自己的功劳。

这次西征又是沈云卿主持,他就是打酱油,而且也不会灭国,所以张祥想在任上自己主张一次灭国,这是张祥的心态。

甭看这些个文官平日里嘴上仁义道德,其实发展到究极形态,一个个比强盗还要恶毒阴狠。

欧洲列强是肉眼看得见的真刀子杀人见血,其实中国的文官集团也不差,一个个都是阴毒绅士,杀人不见血,用嘴吃人。

但现在沈云卿表态暂不打,他显然不能唱反调。于是张祥说:

“打是要打的,但既然眼下天时不利,海郡王又有良策,臣建议不妨再看看。而且财政上也没做好准备,国内调运周转需要大幅调整,兵部担忧的天时问题会因国内调整而被耽误。”

“那户部呢,若是开战将对经济与财政造成多大影响?”

女帝问桑劲川,桑劲川本来是不想参与讨论,因为这是明摆着的。

打,户部掏钱,战后治理还是户部掏钱,但是好处户部分文没有,吃力不讨好,还得损失贸易收入、关税,连带沿海船帮、财主遭殃。

不打,他不敢说,幸好沈云卿说暂时不打。

现在女帝问他态度,他只好这么说:

“臣以为即便要打,现做国内调整,以免伤及自身。”

桑劲川的言外之意,是要朝廷财政兜底,如果打,因为战争造成贸易和民间财阀、船帮的经济损失怎么办,朝廷最好要兜底。

可要是什么事都朝廷兜底,还要搞发展,对外扩张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