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301

第1301章 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好办法

搜寻多日仍无头绪,而与此同时密党的头目密会已经开始,一旦进入万御山庄,所有密党头目将在密会结束之前无法离开,都被隔离在山庄,因此无从得知密会的内容和进程。

这天,沈云卿回复的信件送到了女帝案头,公孙芸惠拆看过后脸色却不怎么好,她要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当然,她没明说,但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于是女帝将信转给了周芳婵,又命人去宣欧阳羽、张祥。待等周芳婵看过,女帝便问她:

“婵儿,你表舅此法如何。”

“说好听些叫客气,说难听了叫卑鄙。”

“堂堂一个郡王,亏他做得出来。”

甭看女帝嘴上批判的很厉害,但其实是说给一旁史官听的,好彰显一下自己的态度。

沈云卿给女帝回复的信中是这么说的,如果丹韩使者一再请求朝廷出兵,朝廷可以答应,前提是李成忠亲自携带家眷子嗣到神都来面谈,以展示诚意。

然后呢,就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大天朝为啥这个时候请一个国王全家到神都来面谈,人家心里肯定有想法,担心被天朝给谋害了,于是可能就推辞不来,或者派个次要人物过来敷衍。

如果是这样,那正好,说明李成忠没诚意,对大天朝不敬,大天朝就能名正言顺不出兵。

如果李成忠携家带口都来了,那正好,我立马出兵收复丹韩,但是呢,您全家也别走了,就长期在神都定居吧,丹韩这个地方现在又破又穷,还死了那么多人,瘟疫大行其道,您回去也不安全,物质生活享受也无法保障,所以天朝替先您暂时托管经营,打理重建。

您瞧见神都的繁华和现代了吧,等到什么时候建设到神都这个标准,再让您回去享清福。

然后,然后就没李成忠什么事了,从此就在神都办理国务就行了,岐帝国代为管理和建设。然后用三十年时间往丹韩移民三五百万人,到时候什么都好说。

要说这个主意,确实太卑鄙,但问题是解决问题啊,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好办法,不能解决问题能有什么用。

女帝既要脸上光鲜,还要里子捞足了油水,这怎么可能。现在好不容易有个主意,您还嫌好嫌孬。

少时片刻张祥先到御书房,女帝将沈云卿的来信转给他过目。张祥看后可见脸色明显有些诡异,然后女帝就问他:

“海郡王此计,张相意下如何?”

“呃……”张相尴尬,憋了半天才说:“此法好是好,就是有些不择手段。”

“是啊,朕都替他感到羞愧。”

其实女帝心里一点羞愧的意思都没有,因为羞愧都羞愧在沈云卿脸上,反正百年之后,这笔黑账都记在沈云卿头上。

略等片刻,欧阳羽进殿,看过沈云卿来信后,欧阳羽倒是大风大浪见多了,沈云卿这种不要脸的伎俩根本毫不意外。

“陛下,臣以为海郡王此法是目前唯一合适办法,别无他法。”

这时张祥接过话说:

“只是此法太过不择手段,怕是引人诟病。”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外人不知,便是正大光明的好办法。”周芳婵说说到了关键重点,不择手段给外人看穿帮了,那就是不择手段。但只要外人不知道,受害人不知道,这就叫计谋,就是好办法。

女帝闻讯后很是赞赏周芳婵,她说:

“婵儿说的不无道理,此事只要外人不知便是好办法,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欧阳羽拥护赞同,张祥也连忙表态:

“臣也赞同。”

“王素琴,传朕口谕,着外藩寺丞陆云彭督办此事,并前往壤郡会见李成忠。”

“是。”

沈云卿在信中专门点名这件事得让陆云彭去办,陆云彭这家伙是个鹰派,脸色特别难看,他去办最合适。

而与此同时,沈云卿外出回到秋满楼客栈,钱冲正在收拾,准备更换“据点”

“落脚处找好了吗?”

“找好了,就在城南,距离龙湖寺两里地。”

“龙湖寺查的怎么样?”

“不出员外所料,这龙湖寺二十多年前,是有僧徒六百五十多人,非常之大。”

“那为何突然就荒废了?僧徒去了哪里?”

“据说是龙湖寺发生了瘟疫,导致多数和尚暴毙而亡。”

“发生在苏家灭门案之前,还是之后?”

“苏家灭门之前两个多月。”

“死了多少?”

“五百七十多人,差不多都死绝了。”

“这么大的瘟疫,为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似乎并未听到上报。”

“属下也觉得奇怪,如此大的瘟疫,朝廷肯定是要派员下到地方镇瘟,但居然一点消息都没听说,确实反常。”

“有发现墓地或乱葬岗吗?”

“没打听,要不立即派人打听。”

“嗯,尽快打听。”

隆元二十二年,朝廷虽然还没完善建立疫病所,但是襄阳这个道府,是首批重点防疫地区,疫病所是优先强化单位,一旦出现大规模瘟疫,就应该上报朝廷,朝廷会立即派人前往地方,并迅速调集药品。

而一次死了五六百个和尚,实属重大疫情,地方一定得要上报,朝廷居然不知道?而且襄阳的金戋司竟然也没有上报,这显然不正常。

“这件事有古怪,如果地方官瞒报此事,地方上的消息早晚要扩散,襄阳的金戋司也不可能不知道。”

“员外是怀疑这消息有假?”

“言论会随着时间和传播被扭曲,最后变成谣言甚至谎言。加之龙湖寺诡异蹊跷传闻鬼怪出没,就更容易让舆论发生扭曲。因此瘟疫之说很可能是传言被扭曲,从而以讹传讹。

我怀疑,龙湖寺的和尚确实是出了什么问题,也许是某种集体疾病,经过二十年的流传,就变成了瘟疫之说。”

沈云卿首先想到,龙湖寺瘟疫可能是舆论被扭曲,龙湖寺闹鬼和时间久远共同作用下,老百姓不明真相,发生了讹传和道听途说,传到后来完全走样。

其次,如果是瘟疫,地方上掩盖不了,不可能一点消息透不出来,但瘟疫之说不是没有依据,只是一种普通的群体性疾病,造成了大面积感染,甚至反复感染,最后人心惶惶,从而以此为借口,解散了僧众。

或者说,和尚的集体失踪或者遣散,和某些变故有什么关系,但是需要找一个借口,而这个借口可能是寺庙闹鬼,引来了疾病,吓跑了和尚,其实是一种有组织有预谋的撤离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