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1356

第1356章 异常

九月二十八日,沈云卿九江湖口县大堤上巡视大堤。

“包县令真是神速啊,短短十数日,湖口县大堤高出江面三尺许,着实让本王松了口气。”

“下官本为水工出身,放缺湖口县后,对湖口所在江段水情多有研究,因此多年前就囤积了一些抗洪抢险物资,没想到这次还真用上了。”

“要是各地官吏都如包大人这般造福地方,朝廷何须如此疲于奔命徒劳无功。”

朝廷经济高速增长多年,各地普遍受益,即便是江西地区,也要比四十年前好了不止五倍十倍,所以地方上的财政十分充裕,但是财政资金的使用真正用来做些实事的却不多。

包汝刚下到湖口县后,积极囤积了一批抗洪物资,并且每年定期组织人力往大堤后运输土方和沙子,以方便洪涝时期在大地上修筑防洪大坝,一年不多,五年十年积少成多,虽然不一定会用上,但有准备和没准备完全两码事。

就在二人说话之际,汪宁飞飞快跑来大堤送来电文:

“郡王,朝廷急电,荆州决口又冲垮了。”

“什么啊,又冲开,这已经是第五次了,荆州决口有那么难堵吗!把电文给我。”

沈云卿接过电文细看,今日凌晨四点,荆州决口再次冲垮,由一百四十步扩大至两百六十多步,造成一百三十五人死亡失踪。

“简直岂有此理,这都九月底了,水位不减反增,到底怎么回事。”

现在是农历九月底,公立就是中旬或者下旬,按一般规律,进入秋冬季节水位应该明显减少才对,纵然上游仍有降雨,但是长江源头地区入冬之后,雪山融水不会补充水系,因此进入秋冬之后,即便有冬汛,水位也不太可能达到百年不遇的水量。

现在都已九月底,九江的水位还维持在五百年不遇的水位,从理论上、情理上、常理上都说不通,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想到这里,沈云卿问道包汝刚:

“包大人是水工出身,本王仅仅粗通水利,以包大人之见,入秋后水位不减反增远超夏汛,这是为何?”

“呃……”

“包大人但说无妨?”

“按说入秋之后即便有秋汛、冬汛,也不太可能超过夏汛的水量,更何况现在已经不是夏汛的问题,而是至少两三个夏汛的水量积压在江河湖泊之内,下官以为,雨水下的再多,也不可能超过常理,因此下官觉得只有一种可能解释的通。”

“什么可能?”

“就是其他地方的水涌入了长江里,否则不可能出现如此超常的水量增多。”

“包大人是说,别处的水涌入了长江?”

“否则解释不了今年长江为何有如此多的水,就像是开了水阀灌进来的一样,挡都挡不住。”

“但是水都是因势而行,若非人为挖掘河道引导水流,如何能把他处的水引入长江内?”

“所以这也是下官不解之处,朝廷兴修水利数十载有目共睹,再发生如此大的洪水,实在不应该。”

包汝刚认为现在长江的水量的超常规增加不是正常现象,更像是在什么地开了水龙头在拼命的灌水。

想到这里,沈云卿与汪宁飞道:

“亲家,立即给朝去电,询问江淮、江东、湖北水文监控情况。”

“是。”

半日后黄昏,沈云卿回到湖口县城,神都陆续传来各地水文信息。比对过月初、月中数据,沈云卿就发现江淮道九月下旬的水量,之比九月上旬增加百分之二十,但九江九月底的水位,已经比九月初增加了一倍还多。

江东受到江西与长江影响,越靠近江西地区,水位越高,水量越大,越靠近大海则成反比,总体形势还算平稳。

而湖北自八月起到九月,水量增加明显,但是受灾并不严重。

“这不对呀,湖北的水至少三分之一应该引入淮西,淮东水情变化却反常的小。包大人,会不会是湖北的水都涌进了长江里?”

“湖北的水虽然汇入长江,但是湖北水系发达,且被朝廷引流入淮西,按说不应该长驱直入长江。但是荆州的决口迟迟堵不上,下官以为,恐怕真可能是汉江的水大量进入了太子湖,导致荆州决口迟迟无法合拢。”

“可是湖北水网众多,朝廷在淮西治水三十年,挖掘了运河,专门从湖北引水灌入淮西,这些年也从未有过问题,为何会在今年出现这么大的问题。”

“是否立即向湖北询问?”

包汝刚提议道,沈云卿表示认同:

“亲家,立即给朝廷去电,详细询问湖北、江淮、江南三地往年水文资料。”

“是。”

湖北水量三分之一应该引入淮西,经由淮西运河水系输往淮东冲入湿地和东海,以往都没出现过问题,今年淮西的水量增幅明显少得多。

如果淮西的水量没有大幅增加,那么包汝刚的猜测就是正确的,湖北的水因为什么原因,全部涌入了长江水系。

电文迅速通过电波发完神都,轩禾书院陆续制作了数台大功率报务机,在皇宫竖起了天线,章台安置了两部电台用于日夜接收南方的电报。

今晚王研在章台值班,接到电报后,立即前往工务省库档亲自查阅对比湖北、江淮、江东三地的水文资料,一直忙到深夜。

“不对呀,湖北的水量都翻了两倍不止,江淮的水怎么只比往年多三成!”

王研对比过去十年水文资料就发现了,湖北今年的水量相较于往年汛期翻了两倍不止,但是江淮观测点的水量却只比往年汛期增加三成,也就是说,新增百分之一百七八十的水量不翼而飞了,那就是去了长江。

王研火速来到电话室,给父亲王曦照打去电话:

“研儿出了何事?”

“爹,黄昏时海郡王来电询问湖北、江淮、江东往年水文情况,孩儿亲自查阅对比后发现,今年湖北的水没有去淮西。”

“什么啊!”电话那头王曦照大惊,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你是说,湖北的水都进了长江!”

“恐怕……是的!否则无法解释荆州的决口为何迟迟堵不上,是汉水在往太子湖和长江同时行洪,水面与水下逆流而动,根本就堵不上呀。”

“我立即赶往宫中,你即刻通知水利部所有官吏。”

“是。”

由于汉江水系往太子湖和长江同时灌水,而荆州决口就在长江和太子湖之间,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太子湖河床比长江河床浅得多,同时河面等高,但是汉江却同时给长江和太子湖注水,那么荆州决口处就会形成水下激波。

位于浅处的太子湖水要往长江里去,而长江里的水要涌入太子湖,然后两股激流在决口处对撞,就会产生水下暗涌和激流,这就导致决口越是接近合拢,决口处的流速越高,水流对冲越大。

约莫数分钟后,王研给沈云卿拍去电报,此时沈云卿刚刚睡下,报务员来到屋外将他唤醒:

“郡王,神都急电。”

“知道了。”

沈云卿翻身起床,从床头柜上拿过手电筒,迅速来到屋外。

手电筒虽然十多年前就有了,但受到电池影响,当时还不能量产。这些年随着工业规模扩张,一些东西都能大量配套生产,手电筒已经大量配发军队和地方上使用。

接过电文细看,顿时心头一紧:

“糟了!立即叫醒汪宁飞、包汝刚速去后堂。”

“是。”

看到电文刹那,沈云卿迅速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如果工部的判断准确,那么发生在长江的水灾将会持续到冬天,冬天将会爆发夏汛规模的冬汛灾情,届时将造成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死伤。

以目前的水位,要完全退去至少要到十一月,但如果湖北的水量源源不断涌入长江,水位永远也降不下去,别说江西保住,更是遑论保江东。

火速来到衙门后堂与包汝刚、汪宁飞碰头,三人随后火速坐船赶往九江城去见此时吴晨阳。

如果湖北的水持续灌入长江,九江的临时大堤根本经不起连续三个月的冲泡,肯定垮,九江一垮,江西就会被淹没,紧接着十一月就会冲到江东,难以想象冬天发生大规模的洪泛将会是毁灭性的的灾难。

没有人能在零下四五度的气温下去抗洪抢险,现代做不到,眼下更做不到。

赶到九江时已是后半夜,开会一直到到天亮,沈云卿留下一部电台,与汪宁飞、包汝刚带着另一部电台火速坐船赶赴荆州。

荆州决口久堵不封,一定是太子湖水和长江湖水在决口处形成了暗流,所以五千石的沉船根本无法堵住决口。

而与此同时,女帝今日停朝,就湖北水情一事进行磋商。

“王相,湖北大水为何没有一如既往进入淮西,反都去了长江?”

“启禀陛下,据老臣判断,极可能是湖北通往淮西水道发生泥石流淤塞,堵住了河道,老臣已责成湖北、淮西各地排查各地河道,查看是否有淤塞情况,需得等两日才有消息。”

“荆州决口发于七月底,至今已有两月余,何故直到现在才发现湖北异常!”

“回陛下,目前尚不知河道淤在何处,臣无法回答。”

王曦照就是这么个耿直的人,如果没有明确是自己的过失,他绝不会说“臣无能”、“臣有罪”这种话。

“严令湖北、淮西两地从速勘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