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207

第207章 庒县风波续(18)

但是这个时候很多领导都容易犯一个低级错误,轻视农民起义,所以这些盐工短时内不足以追击朱公成在城外的人马,但是围住庒县是绰绰有余。

所以结果就应该是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率领盐工围住庒县,朱公成派兵围住海通州城,形成僵局。

当此情况下,没有任何事先准备,打县城不容易,打州城更不容易。

但问题就出在杨思茅不是这么考虑的,他虚晃一枪,一早让围攻海通的朱公成人马提前休整,准备火把,待等天色深夜,立马杀回庒县,但是不是回县城,是去把盐工家眷都给扣了。

这会儿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都提心吊胆,都想着尽快平息民变,加之没有打仗经验,都是靠瞎抓,更重要的是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倒是有三个人在考虑自己的乌纱帽别丢了。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就容易产生误区和判断失误,尤其是严重低估了朱公成和杨思茅的危害。

由于盐工被集结往庒县城外武装示威,结果就是盐工乡就剩下老弱妇孺,同时由于天黑,和信息传递滞后,以及不明朱公成意图,等到天亮,各地盐工乡已经给朱公成的人马给接管了。

接管盐工村,朱公成先做第一件事,去找濒国人的家眷,全部扣起来,同时把盐工村老少全部集中。

盐工乡为便于煮盐和管理,每个村都扎堆住,因为极少需要耕作,主要工作是煮盐,集中居住便于管理和上工,这就方便了朱公成扣押胁迫人质,但他的人马此时仍然分散在几个盐工乡。

待等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发现上当后,有三个选择,其一分兵去反扑。其二是集中兵力逐一反扑解救盐工乡,其三,不解救,继续围困庒县,因为庒县屯垦村的一家老小也在县城内。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这两三万的盐工壮丁得要人吃马喂,所以有面临断粮的问题,其实已经断粮了。

盐工乡被控制住后,各乡的粮食毫无疑问会落入朱公成人马手中,同时县城的粮仓也落入了朱公成的手里,所以现在庒县外围无粮,结果当天就断粮。

同时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对如何解救人质,是解救人质,还是继续围城,没有达成统一意见,然后就僵着,但是运粮这件事四人达成了共识,火速差人去海通州城运粮,同时派人前往各乡劝说朱公成人马缴械放人。

然后结果出人意料,让人大跌眼镜,朱公成的人马竟然同意了,但是有个要求,我们放人,同时得让我们进县城。

消息报到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这里,既觉得可以答应,同时又觉得有诈,是答应的好,还是不答应的好,四人继续没统一意见,但是不碍紧,杨思茅也没指望能尽快达成要求。

在朱公成裹挟了盐工乡后继续往一处集结,同时暗中分出一千人,趁着夜色遁走荒野,去海通州城与通往庒县之间的必经之路上打埋伏。

打谁的埋伏,当然是打粮食的埋伏。

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不是让人去运粮了吗,这粮也不能空投啊,只能运,虽然徒步只有一天半路程,但是运粮毕竟是效率低下的工作。所以从命令传到海通州城,和运粮的劳力组织起来,再从运往庒县,再快也得三四天。

所以对峙到这里,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都发现,已经断顿,最后只能答应朱公成、杨思茅的要求,屯垦村人马撤入县城,朱公成把人质放了,但是必须留下口粮。

留下口粮这件事上双方有扯皮,扯了半天,朱公成应杨思茅要求留三天口粮,但是呢,缺德就缺得在在,往口粮里撒生石灰。

由于熬盐需要少量石灰,所以盐工乡有大量生石灰,投入粮食中后,无论怎么烹饪加工,这饭肯定是不能吃了。

不过话说不是能淘洗吗?

是,是能淘洗,但既然是生石灰,跟水发生反应后会加热变成石灰,石灰生石灰同时跟米反应,就不知道变成什么东西了。

即便你把石灰淘洗干净,剩下的米也跟石灰、生石灰发生了反应,这东西吃可以,但是吃多了食道肠胃受不了,就算是为了填饱肚子,硬着头皮吃,那味道也不一般。

于是在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中计之后,破口大骂朱公成奸诈,可实现也没约定不能往粮食里投石灰啊,你可以提要求啊。

粮食加料这还不算,朱公成为保证人马安全,退入县城前,还裹挟了一批人质做垫背,防着当官儿耍阴招。尤其是濒国人的家眷,一概裹挟,待到大队人马退入县城,其余人质一概释放,唯独濒国人家眷一个不放。

并且派人告诉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就说寻衅滋事杀害方二虎的凶手找到了,就是这些外国人干的,要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将濒国人逮捕,交给朱公成发落。

事情发展到这里,虞童、汪晨贵当然不会理睬这等莫名其妙的要求,但是王曦照、赵东庭二人就觉得纳闷儿,这天朝国内的刑事案件,跟外国人有什么关系。

然后就找虞童对峙,虞童支支吾吾说是朱公成胡诌,问他有没有濒国人,他说没有。

这没有外国人,朱公成一个文盲能知道濒国人都是侏儒?而且连谁谁谁,有多少人,职业地位都说的一清二楚,而且无一例外都是炉户,盐户、盐工的头子,这么巧。

于是立马去核实,一核实都对,这些个指名道姓的岐人都有一个特征,身高只有一米五甚至一米四,最高的还不到一米六,比中原人矮了至少半个头甚至两个头。

赵东庭是京城来的,见多识广,尽管衣着打扮和发型和中国人一模一样,但他仍然一眼认出这些不是濒国人,结果虞童就得意洋洋的嘚瑟起来。但是赵东庭立马又改口,说这些是杂种。

主要依据是濒国人身高只有一米三多一点,女的只有一米二,身高超过一米四、一米五的都是杂种。

这话就说来话长了,说是几百年前,濒国人遣岐使常驻岐帝国,学习天朝文化不久,开始从国内带来一群妓,专门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找岐人接活,身材高大伟岸的一类特受欢迎。所以当年就掀起了一股热潮。

然后这群妓怀孕后,受到极高规格的待遇,被送回国内颐养天年。之后的最近一百多年,遣岐使的身高从平均一米三,长到了一米六还多,这些个一米四、一米五的都是残次品。

当然,也可能是武大郎,但不可能这么多武大郎集中在一个地方,都长的还歪瓜裂枣啊。

但是问题来了,这些个杂种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原话在这里煮盐干什么?

赵东庭给了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学习农业生产技术。

由于濒国文明和生产力落后,遣岐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因此常年有一批几百上千人的遣岐留学生前往全国各地学习,参与劳动。

但是这些个学生都是有记录在案的,而且都是去发达地区,煮盐也没什么技术,即便有,那也早学完了。赵东庭也没听说海通这里给派留学生来,再问汪晨贵,他知不知道外国公派留学生这件事,他摇头说不知道。

现在赵东庭、汪晨贵、王曦照都说不知道,虞童也说不知道,那不是见鬼了吗?

那难道是移民?但是编户籍的时候不标族籍吗?你庒县县令干什么吃的。

虞童却说他上任前就这样,这是前任的事。

可是再问其他盐户,知不知道这些矮鬼是外国人,竟然几万人都不知道,好家伙,天天朝夕相处的几百号人,竟然都不知道是外国人。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经已经不重要,至少在汪晨贵、虞童的眼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一犹豫,海通运往庒县的粮食给朱公成烧了。

就在朱公成把人马收回县城的同时,派出的一千多号人把粮车全给烧了。

那问题就来了,现在已经饿了四天,朱公成把人质脱手扔给了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现在这十万人的吃饭怎么办。

所以这文官没打过仗,肯定是吃亏的,农耕时代正面交锋往往并非主要胜败关键,粮草后勤才是重点。

十次败仗,至少有五场败在后勤,八场败在官场,其中后勤占了四场,剩下两场取决于将帅、兵将还有对手。

现在十万人嗷嗷待哺,县城围困不下,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无计可施,最终只能硬着头皮,把盐工及其家眷撤往海通。否则不等困死了朱公成,盐工就得全散了。

但是事情还没完,相反才刚开始。

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开始撤离的同时,朱公成让人在城外到处大喊:

“这件事与诸位盐工兄弟们没瓜葛,冤有头债有主,县令里通外国勾结外贼,欺压我等与众兄弟,现在不杀外贼不足平民愤,弟兄们,只有杀外贼换平安,诛杀国贼虞童,天下才会太平。”

这一句话不得了,政治能量很大,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杨思茅是本地人,对盐工了解非常深刻,盐工中盐工下户占了绝大多数,而高级炉户中濒国人有占了半数,这些没有签证和编号的濒国黑户,平日里就没干过良心事,盐工的怨气本就很大,这一嗓子无异于给油锅倒一盆冰水,浇的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心头拔凉拔凉。

更要命的是十万人转移,哪是那么容易,甭看从庒县去海通一个人走一整天基本上就能赶到,但是这可是十万人,即便是十万大军,常行军一天也走不了几十里地,更何况是十万老弱妇孺。

所以杨思茅再生一计,他料定虞童、汪晨贵、王曦照、赵东庭四人定是有人要回海通,有人要去扬州,所以率领这十万多人的不是王曦照就是虞童。

于是趁夜色,攻其尾,断其中路,把十万人搞乱,但是不要折腾太久,见好就收,然后趁机混在乱民当中,潜入泰县、灌县,同时派出人马收拢散乱的盐工和家眷,没收兵器和农具,就地给控制起来。

于是途中转移的乱民夜间被袭之下,毫无组织,只顾逃命,朱公成的人马混杂其中,趁泰县、灌县兵马出城安置难民之际,攻入县城之内,轻取两县。

到此,海通三县一州中的三县落入朱公成手中,同时为安抚民情,尤其是已经溃散的盐户,将其收拢起来,杨思茅还出了一个打土豪的馊主意。

这些个濒国杂种多与地方豪强、地主勾结,将其抓获后,但凡是平日里欺男霸女鱼肉地方者,一概抓起来杀了。

到这里,盐工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王曦照还幻想能用盐工保卫海通,杨思茅给他了个釜底抽薪。

但凡是领导,要取信于民,就得有取信于民的资本。这些个盐工中贫苦穷人占了多数,要团结他们,首先得摆事实讲道理,其次是搞阶级斗争,尤其是那些个平日里无恶不作的地方豪强地主和劣绅,是主要惩治对象。

对于那些奉公守法的地主豪强,应该予以安抚和团结。

而且杨思茅是本地人,对海通情况了如指掌,心里是有一本账的。

于是那些个被杀的几百号盐工,无一例外都是濒国人和地主豪强劣绅。

没了这些头头脑脑,盐工想闹事,没人组织,而且粮食在朱公成手里,每天定时开饭,没有兵器没有粮食,想要对朱公成造成威胁,根本没有操作空间。

相反朱公成杀豪强,除内奸,大搞平均主义,打出杀贪官,放沈云卿的口号,反得到相当一部分中下层盐工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