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264

第264章 孟津行(6)

一行人等继续向东而去,走出约三百步,来到万料西厂。

当年的规划中,万料厂分为四块,其中一厂、二厂、三厂在孟津县黄河边上,四厂不挂牌,设在轩禾书院。此外还有个五厂,设在洛河边,从事安全无烟火药的生产。

其中一厂生产民用生活产品,也就是肥皂、化妆品、浴浆、珍珠膏、精油、香水、蜡烛等等在内的当下几乎所有女性产品,当然,肥皂这等商品男性也能用。

但是搁在当下,男人去搞女性产品显然是有伤风化的,所以一厂的半数以上的销售,都由岳母段莹玉负责去推销。

此外还生产植物原料的初级提取和分离,用于二厂的生产和其他生产环节。

当然,所谓的植物“提取”、“分离”听着很高大上,其实根本没那么玄乎,现代能做的,搁古代基本也能做,关键在于设备和工艺路径、生产规模和成本。

常规的提取、分离手段主要是蒸馏、干馏、密度分离、沉淀分离、发酵、加温变性、加速离心、投放化学剂等等,没那么的玄乎技术概念,搁古代都能做,问题是有没有这个理念认知,和创造技术条件。

二厂生产的是初级原料,如橡胶、乙醚、染料、石蜡、医用食用酒精、天然漆、合成漆、动物胶等等等。

四厂设在轩禾学院,由沈云卿亲自督导,生产药品、高级试剂。

一厂、二厂、三厂生产的产品和原料,从技术层面而言没有多大的技术工艺含量,关键是认知,有认知和知识积累,克服技术断层带来的瓶颈,创造一些基本,即便使用较为原始的粗狂工艺,在牺牲环境和效率前提下,并不存在生产障碍。

所有生产环节,即便是普通农民,培训后都能能上岗,只要规范生产工序,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那些事情危险,至于其他的都不重要。

同时培训一批监工,让他们知道和掌握少量的工艺原理,充当管理,早期的化工生产不存在任何问题,即便有问题,还有他沈云卿。

唯一需要解决的是,在没有工业基础条件下,如何利用工部和现有的技术基础,创造条件和设备,完成一整套生产流程。由于技术的薄弱,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既然有所超前,必然有所牺牲。

诸如环境问题,效率问题,显然是不能强求的指标,解决问题,实现基本工业化生产,获得原料是大原则前提。

药品都是进肚子的产品,有些生产工艺简单,而有些工艺复杂,但无论什么药品,纯度和品质比药品本身的疗效更重要。

有鉴于药品本身对化学系统认知的复杂,产量大幅增加,沈云卿精力有限,遂轩禾学院落成两年后,沈云卿从数学科陆续遴选了十六人,从事基础化学学习一年,其实就是速成班。

比之现代,当下有个很大的优势,环境清净,缺乏生活内容。老百姓就干三件事,种地、吃饭、生孩子,缺乏现代喧嚣和丰富的文娱活动。

至于文人墨客,下下棋,写写诗,或是为了科举家里蹲大学,远没有近现代丰富的社会活动。

由此决定当下的氛围环境有利于人才成长,可以心无旁骛的沉下心来学习,自宁阳学院开班以来,不仅教学的进度较快,学习的速度和消化效果都好得多,今年毕业的最早一批数学科三百多人,去年初开始调整了学习内容,增加了简单物理、机械、自然科学、生活常识等等,以充实课业内容,增长他们的认知。

三年前遴选的十六人在完成高中数学科目后转入学习化学,虽然只有一年,但内容却囊括了初、高中和部分高级化工,部分高级数学教程,所以本质上是速成班,有了高中数学基础,化学就是触类旁通的一门学科。

并藉此为基础,从陆续初级、中级数学科招揽一些生员,以老带新,三年间陆续发展出五十多人,再雇佣一些女子培训上岗,充当女工从事生产岗位,一整套初级化学系统逐步成形,构成了轩禾书院的技术核心。

带等日后人才基数增加,这批五十多人再脱产重新回炉深造,又能构成中级体系的基石,一整个体系框架基本成形。

在此基础之上,这就有了三厂的项目扩张。

三厂是五年前最早办起来的一批万料厂,最开始只生产酸碱、磷化物、初级冶炼剂等,三年前陆续开始生产更多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诸如广泛的基础化学品、煤焦油提纯,少量石油的分离转化等等。

与三厂配套的是孟津县黄河码头镇以西二十里的炼焦厂和油气冷凝塔。

由于京畿道的特殊行政范围,京畿道囊括了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以西一部分,以及整个山西,因此不仅是日后的煤都,更是当下的产煤重镇。

五年前神都又集中了全国四成以上的冶金生产,现在占了八成,京畿道近半数的煤炭都输往神都,供应冶炼和冬季取暖。

时下虽然已经使用焦炭技术用于冶金,但推广并不普遍,其一是炼焦意味着煤炭的减少,外在现象给人以煤炭减少的错觉。

其二是没必要,民间冶炼金属从事农业和刃具的制造生产,煤炭完全足够。

其三是在没有热值能源转化认知之前,当下对能量的认知仅限于烧火旺不旺,凭借这些经验,推动冶金技术发展。

由于焦炭效率高于煤炭,能冶炼品质更好的钢铁,焦炭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工部、兵部是大量使用焦炭的大户,因为焦炭能炼更好的钢。

由于神都的煤炭需求总量巨大,工部在京畿北道各地开办有多处炼焦厂,沈云卿入驻孟津县后,三年前在黄河岸边码头镇以西新建焦炭厂,用于炼焦。

炼焦的主要目的虽然是获取焦炭,但沈云卿并不盈利,真正有用的是煤焦油。

所有的工人都是从当年宁阳炼焦厂的熟练工,工艺都已经非常成熟,在工部的协助下,孟津县的炼焦厂的设施在宁阳焦厂基础上,做了重大调整和改进,以满足神都用焦的需求。

煤焦油中含有大量苯、酚、醛、甲基萘、苊、芴、氧芴、蒽、菲、咔唑、莹蒽、喹啉、芘等等成分,煤焦油本身不仅能用于燃料,还能合成化学药剂、药物。

而煤炭本身还能转化偶氮染料,合成磺胺,制成磺胺类消炎药品,咔唑、喹啉可用于合成咔唑类、喹啉类药物原料。

尽管是炼焦厂,但沈云卿的目的却是煤焦油。

除此之外,炼焦厂一并配套有冷凝塔,用于提取西域都护府运回的石油。

由于石油在当下的主要目的是放火,除此之外就是制造墨水,再无其他的用途。

再有就是沈云卿也发现,当下中医也有拿石油糊在关节上,治疗关节炎和皮肤病的,不过是个别偶然现象,确切的说是偏方,不入流,但原理仍然是石油中的药物成分再起作用。

兵部每年都从西域都护运回石油用于储备,总量却一直不大,才三千百多石,合计四百多吨,但是年年这么运,全国各地储备的石油那就很可观了。

纵然年年运,年年储备,相较于后世每年全国动则数亿、十数亿吨原由的消耗,四百多吨还不到一个零头。

但在当下,四百多吨的石油装在木桶内,要从中亚运回中原,需要组织上千辆车马,连带路上的吃喝拉撒和散货,才能运到国内,成本还不便宜。用于少量的运输和纵火是够了,用于现代工业生产根本是杯水车薪。

沈云卿办起车场不久,置办了大量四轮载车,专供于西域都护府运输石油,后又陆续增加购买,从中亚经运至陇右黄河岸边上船,顺江而下直达孟津县黄河码头。

同时兵部运回的石油,也进了炼焦厂和万料三厂转化,最后根据毛重,兵部拿走重油和汽柴油,其他都归沈云卿,中间的消耗和提取部分,则由沈云卿从自己运回的石油份额中补入。

兵部获取石油的目的是为了战争放火,重油也好,汽柴油也罢都是油料,只要数量对上,功能一样还更好用,最后一算账还便宜了。

说起,来生产化妆品一多半纯属偶然,石油不仅用于提炼汽、柴、煤三油,还能提炼橡胶、苯、醛、酚、烃、药品、润滑油脂、蜡、塑料、沥青等等,其中含有大量凡士林,提纯后可用于医用和化妆品,合着其他油脂膏粉,一厂生产的胭脂水粉销量不要太好。由于北方冬季寒冷干燥,保湿产品的需求量很大。

当然,你心里明白,不意味着就能变成现实。

甭看汽柴油高大上,其实早就是十九世纪中页的技术,石油提取三油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高温冷凝的原理,通过蒸馏石油,利用汽柴煤三油冷凝点的不同得到。

由于当下工业基础落后,缺乏管道设施,要同时在一套设施内分离三种油料,根本不现实。为此只能分别建造三座高度不同的蒸馏冷凝塔,先蒸馏煤油,再蒸馏汽油,最后得到柴油。

当然,最后得到的油料品质不能与现代油料相提并论。

蒸馏剩下的重油,成分中还有其他化学成分,再次通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得到其他化学原料,最终剩下沥青和重油。

重油眼下还无法用于内燃机燃料,倒是方便了炼钢和军事用途,沥青倒是有消费市场,既能用于防水,还能用于船舶外层防腐,甚至储备起来,日后修路。

朝廷海船的成本,很大一块来自海船盐腐蚀产生的损失。

由于朝廷远洋船队每几年大规模出海一次,不出海就只能泡在海里,任凭海水腐蚀,尽管新船下海之前都会刷上一层桐油和胶漆,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但基本上新船下海十多年就开始全面老化,刷上沥青和油漆后,使用周期得以大幅增高。

尽管石油生产设施原始,规模不大,但炼焦厂、三号厂的产品无疑都是有毒有害原料,建设初期距离一号、二号厂较远,离着工部炼坊较近,有鉴于中原复地的整体格局,化工厂、冶金等污染企业,日后都将搬往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