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328

第328章 时代的局限

回到帐中,脱去蓑衣,沈云卿坐回桌前,取出远未完稿的地图,继续填补空白。

欧阳龙菲忙了片刻收起蓑衣,取来胡饼水囊递到桌前。

“郡王,先用饭吧。”

“等会儿吧,等我绘制完成之后,再用也不迟。”

看着沈云卿一笔一划勾勒草图,欧阳龙菲好奇追问:

“郡王,此图并未实地勘察,未必准确吧。”

“说准确,要比腊婆与我军目前所得地形图准确的多,要说不准确,实地勘察肯定有所出入,但一定比目前所用地形图准确的多。”

沈云卿亲自赶赴此处,侦查是其次,重点是考察绘制潮瓯地形。

岐帝国的地形绘制技术严重失真,腊婆的技术又源自岐帝国,从赵元处得到的潮瓯地形图,绘制技术比岐帝国的还差,除了反应方位,其他都无法明确。

同时他沈云卿毕竟两世为人,尽管没有统兵打仗的本事,但好歹他的认知高度高,对丛林、雨林的认识更深刻,他看到和思考的内容,远要比马文修、楚砚杰复杂得多。

马文修、楚砚杰的认知思维毕竟局限于大的历史背景下,沈云卿则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他们的问题,得出的结果自然也是截然不同。

这是现代人和古代人最大的差距,就智力因素而言,古今之人没有多少差距,差距源自认知和知识量级,认知的宽度决定了思维和手段。

如果无法被认知到,自然也就丧失了更多的解决途径,只能局限于思维认知下。

此番绘制地图,误差肯定是有的,但肯定好过目前得到的所有地形图,甚至可以将方圆五十里内的多数大型目标和地形的精度,控制在正负两百米内。

天黑时,潮瓯以东地形补全百分之四十五,收起纸笔,沈云卿抓取有些返潮的胡饼,就着冷水边吃边说:

“欧阳大人,沈某没记错的话,大人的胞姐,今年应该三十有一了吧。”

“郡王为何突然问及此事。”

“哦,沈某只是好奇,欧阳大人至今尚未成亲,不免有些别扭。”

欧阳羽今年三十一岁,欧阳龙菲二十七,如果说欧阳龙菲是牡丹内卫出身,是个女汉子,嫁人不容易,二十七八未婚倒也正常。

而欧阳羽才貌双全,三十一岁还没嫁人,干等着大好的容颜年华凋敝,当下确实挺少见。

当下由于人均寿命短,医学水平低下,人口的自然夭折和死亡率高得多,加之天灾人祸带来的人口死亡,这就要求社会人口繁衍的速度更快。

因此男女婚龄大都在十六到二十四岁间居多,其中女子十五六岁出阁是普遍现象,基本到了二十出头就是大龄女性。

当然,也非绝对,待嫁的千金闺秀,王公贵州的公主、郡主,受到门风和择偶范围的狭窄,结婚年龄明显大得多,二十至二十四五间谈婚论嫁的不在少数。

但是要说三十岁还不结婚嫁人,那就很少了,即便是青楼的女子,二十七八之前也会趁着自己还有几分姿色,急着把自己找个下家。

欧阳羽三十一岁还不嫁人,一定要有个解释,只能是她身份特殊。

首先她这个位置的官儿虽然不大,但却是皇帝下的第二人,要在权利地位和才能跟她匹配得上,天下间几乎还没这样的男子,纵然她有意,没有女帝首肯,永远是权利牢笼中的金丝雀。

但细数前四代女帝,内司府总领一职的女官占六成,未婚的占两成,但还没有一位超过三十岁谈婚论嫁。

所以沈云卿好奇,欧阳羽若是出阁,一定是政治婚姻,她是否有自己中意的男子,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欧阳龙菲似乎很是避这一问题,或者说她的命运一向被女帝所主宰,在这方面比较迟钝,突然问起,似乎不知如何思考。于是岔开话题说。

“也不知公主殿下与玥夫人现在怎样,远隔千山万水,郡王爷一定很想念两位夫人吧。”

“是啊,海外漂泊永远是孤独的,虽然出海才两月,却好像过去两年。而且消息不畅,从潮瓯发往神都,最快也得四五十日,慢一些得要两个多月,家属何其艰难。”

“属下听说,豹韬卫有千里鸽可传书信,郡王为何不向陛下讨要几只?”

“呵呵,没用的,此地远哥千山万水,信鸽根本飞不到神都,半途就会被老鹰等猛禽捕食。”

信鸽虽然有利用地磁认巢的特性,但信鸽本身很脆弱。信鸽最佳的飞行区间也就几百公里,上一千公里,有些信鸽就会迷路。

信鸽自身业务不精,迷路对信鸽自己来说没什么问题,反正它们的野外生存能力比人类强大,与其他鸟类并无二致,但问题是你迷路了,人类发出的信就收不到了。

而更要命的还不是信鸽迷路,信鸽迷路的概率并不高,往往是受到惊吓、恐吓、地磁剧烈改变和天气等因素迷航。

真正威胁是信鸽不是穿越距离,不是从从一点直接飞到另一点,而是全程要飞回自己的巢穴。

所以信鸽沿途需要休息,需要捕食,而一旦进入自然界,就会成为生物链的一环,信鸽与其他鸟类众生平等,不会因为你有人类的主子,人类的法律就在自然界生效,给你镀一层金钟罩,没门儿。

所以信鸽不仅要面对自然气象的生存威胁,还要面对大自然天地的威胁,天上有老鹰、兀鹫猛禽等等,甭看信鸽落脚时都树上,万一碰上个捕食鸟类的蛇、猞猁、狞猫、豹猫等等,都可能被捕获,下到地面捕食,那就更危险。

躲过天灾人祸和天敌,还要面对穿越地形的危害。

让一千只鸽子从霍尔果斯出发,一直飞到江苏,穿越中国全部地形,不被沙漠渴死饿死,也得被戈壁草原荒漠累死。

所以越是优秀的信鸽,飞的越远,经历越多,一旦归巢,长距离跋涉的鸽子就会像疯掉一样,长期躲在巢里哆嗦和发呆,再也不想离巢。

因此越是优良的鸽子,飞跃跨度越长,其使用寿命越短,鸽子最后不是活活老死,而是精神崩溃发疯。

且不说豹韬卫的鸽子没有接受现代育种、选种和体系化的驯养,单单说潮瓯到神都,沿途需要飞行几千公里,数百种地貌。

期间可能发生任何事情,甚至落在敌人的占领区,运气不好又被发现捉住,导致泄密,即便是全地形穿越,一两百只鸽子,有几只能运气冲天,没遇上天敌、灾害和疾病,顺利抵达神都的巢穴,恐怕没有。

所以“放鸽子”距离越远,需要的数量越多,成功率越低,绝不是电视剧里演的,一只鸽子扑腾一飞,几日后援军大举杀到,哪儿那么容易。

鸽子的作用,最好是几十公里之内,速度快,消息准。上至几百公里,被天敌捕获的概率大增,尤其是当下自然环境开发率低,那些个野生动物活的不要太滋润,抓你一两只鸽子是大概率事件。

这万一是碰上新疆、青海这些地方,从乌鲁木齐放一只鸽子去兰州,多半没飞到,就得饿死、渴死、冻死在沙漠戈壁里。

鸽子毕竟是肉长的,它也要吃喝拉撒睡,也有自己的小世界,也会害怕,害怕的极端就是溜号开小差,家干脆不要了,放飞自我。

欧阳龙菲的想法很好,但是细想之下,也许她也发现这远隔万里,通信联络太不方便,打小报告太慢,所以想借他沈云卿,从神都弄一批鸽子,好继续方便她打小报告。

不过倒也提醒了沈云卿,通信问题确实是目前最大的敌人。

农耕文明下的中原王朝,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扩张,除了国内政治问题的掣肘,就是通信问题。

如果版图过大,而消息传递无法迅速传达王朝的政令,实质就是无法有效统治地方,于是就只能不断给边疆大吏放权,放到最后就是尾大不掉,造成地方军阀崛起。

同时也会由于本地人口结构,不利于长期统治,而只能委托当地少数部落,然后再养出白眼狼,给你造反。

所以农耕文明下,中国王朝的版图,基本上就是农耕文明体系下,领土所能扩张维持的极限。

此前在国内,沈云卿还不觉得通信问题的棘手,因为他的生活作息和经济运作挂钩。

而当下市场环境较为简单,生产周缓慢,因此对信息的传递要求并不高,加之他的经济范围都在江南、江淮、两河、京畿、关中地区,恰好是十天内的范围,比当下市场一两月的波动率相比,快得多,加之他敏感,问题倒也不大。

自从交趾出事后,路上走驰道也得二十多天的速度,到了军事层面就成了问题。

现在南征至交趾,通信更成问题,从潮瓯发出消息,还得用船,到广州后走驰道,绕走岭南,全程送到神都少说四十多天,慢一点得近两月,一个往返就是四个月,南边发生任何事,都很难在短时内做出反应和调整。

帝国版图巨大,是文明强大的象征,但背后确有诸多的无奈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