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354

第354章 战争红利

赵禹兵败不久,岐军陆续观察到腊婆援军赶到,十月间夷兵的侦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腊婆军不再谋求短时内与岐军决战,而是封锁了潮瓯半径三十里内的全部通道,大量挖掘了壕沟,放置捕兽夹、丛林陷阱,以阻止岐军增援后大举决战。

十月上旬,陆续收到神都发来的公文,木可烈汗的驾崩让沈云卿感到空前恐惧。

沃腊舒达不比木可烈,木可烈好歹能压得住忽喇各部,而沃腊舒达既没有政治天赋,也没有手段,确切的说,他不适合成为一个君主,但他长子与岐帝国女婿的身份将他推上了汗位。

为应对木可烈汗驾崩后南北局面,女帝应对此事的态度极为积极,大量的让利,大量的现货好处运往关外。

目的既是给木可烈汗以最高的政治礼遇,继续怀柔忠于木可烈汗的部落,同时在政治上支持沃腊舒达,表明岐帝国的态度。

但在沈云卿看来,这无疑会让沃腊舒达日后更为难做,尤其是在其弟都勒阔眼里,以及效忠都勒阔的部落眼里,沃腊舒达无疑成了岐帝国的傀儡和附庸,远没有木可烈汗在位时期的尊严和独立性。

然换个角度去思考,你不给,他们会自己伸手来拿,所以牺牲沃腊舒达的颜面,换取了岐帝国的战略缓冲期,为南方作战提供一个战略腾挪的机会。

所以,这次的大出血,极可能是最后一次。再往后,沃腊舒达新登汗位,各部看在木可烈汗余威还在,忠于其部落的追随者势力顽固,头几年还不至于给沃腊舒达以颜色,但越往后,木可烈汗的影响力随着其的死亡,将会逐渐减弱,如果再死几个部落小王,忽喇内部的态度将迅速转变。

留给岐帝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也许这个时候,也只有沃腊舒达和他那个傻老婆楚惠儿还在天真的乐观。

十月中旬,王瑾春部五千人先行坐船赶到潮瓯,十月下旬女帝的回复送达,沈云卿遂即安排丁业,携扎扎亚罗及其所部夷兵前往神都。

十月下旬,潮瓯战报送到兵部,经由兵部送到女帝案头。

潮瓯一战马文修、楚砚杰、沈云卿三人均未表示大捷,只就事论事罗列了战果和伤亡损失,若按交换比,超过一比三,岐军理应大获全胜,要是搁北方,一定是空前胜利。

“首战旗开得胜,马文修果然不负朕望,范尚书。”

“臣在。”

“加紧新军操练,马文修一应派兵要求,暂从王瑾春部抽调,待等李文宝、舒飞雄两部就位,再行补充王瑾春部。”

“臣领旨。不过臣以为,腊婆实力远未遭受沉重打击,而且此番受挫,必然不会与我军再做决战,战事恐将久拖不决,如今塞外变数未定,此战虽胜,但我军伤亡并不小,长此以往,对我朝仍然不利,怕是海郡王速战速决之意图无法达成。”

“开战至今方才四月,朕都不急,兵部也可以耐心等等嘛。”

“呃……”

范勇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皇帝不急,兵部都急的火烧眉毛。

女帝眼睛之盯在腊婆和忽喇,而兵部要考虑全国的边塞形势。

眼下是塞外随时可能大军南下,西域形势扑朔迷离,南面腊婆、骠国、阿瓦达提在和云藏打,跟周照宁过招,与岐帝国撕逼,本质上仍然是岐帝国在同时进行三场战争。

若是北方再开战端,这是要亡国,兵部能不急吗,这才半年功夫,范勇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年纪也摆在这里,若非南征,他都有辞官致仕的打算。

沉默了许久,范勇打算把没说完的话说完。

“陛下,眼下周照宁形势堪忧,云藏已遣使我朝请求出兵,当此情况之下,我朝深陷三场战争,而腊婆卷入我军十数万,民夫百万,久拖不决非长久之计,还望陛下能体量我朝军力之困境。”

“那依爱卿之见,有何良策可解我朝困局?”

“其一,加紧南征,减缓兵力、国力消耗。其二,周照宁兵虽多,但粮草军需严重匮乏,且出兵云藏之后,粮草供给极为困难,因此臣斗胆建议,朝廷应向周照宁提供粮草,尤其是牛羊,适合迁徙云藏的牲畜,可供大军食用,既能缓解周照宁困境,也能为云藏提供援助。

其三,应该给予周照宁少量火器,助其作战,但恐怕陛下不会答应。”

“火器乃我朝之利器,岂能授之于人。”

“陛下明鉴,火器制造之法只有兵部与工部掌握,说的在明白一些,其实火器制造只有海郡王一人知晓真正秘密,故而即便周照宁得到了火器,其也无法获取。

而且火器并非永久不朽,放上十年八年也就坏了,只要我朝严控秘密,周照宁用多少,都没得补,故而若非腊婆开战,周照宁根本不足为虑。”

“既然范尚书如此有把握,火器入蜀一事就由兵部拟本后交由朕亲批,无需朝议。”

“陛下圣明,那云藏求援之事,陛下准备如何应对?”

“就按范尚书所言,经由巴蜀先送一批牛羊、米粮与一应用度,至于发不发兵,朕暂无打算。当年其助周照宁造反割据,如今还有脸来向朕求援,简直莫名其妙。”

“那臣就告退了。”

“南方之事爱卿务必从速去办,不可耽搁,若有钱款周转不便,即刻报知于朕。”

“是。”

手里有钱心中不慌,尽管战争拖累了帝国,但也削弱了户部,巩固了女帝的经济、政治集权。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女帝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虽然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但这个世界上,就从来没有现成的功劳簿,无不是险中求变,想当然的坐等对手自毙,那是痴人做梦。

看着范勇老迈的背影渐行渐远,女帝不无感慨说:

“他老了。”

“自陛下登基以来,范尚书恪尽职守忠于陛下,如今朝廷戡乱之际,范大人身负重任,实为不易。”

“是啊,但还不能让他致仕,兵部如今已非往昔,不可轻动啊,还是让他继续坐着吧。”

“陛下英明。”

如果范勇十年前、五年前交权,女帝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人,尤其是青壮派继任户部尚书,因为那时自己的儿子,一圈的勋贵,尚未羽翼丰满,兵部的成分也较为单一。

而今兵部和岐军由于军事技术的突破,战斗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频繁的战争,也在军中催生了几派有影响力的将领集团。

武卫忠是一波,薛伯充是一波,现在沈云卿、王瑾春、马文修也能算一两波,面对如此复杂局面,换谁当兵部尚书都不容易。

所以范勇短时内还没有告老还乡致仕的可能,确切的说,他没这个权利。即便他想,只要皇帝认为时机不到,你就是坐死在兵部任上,也是命该如此。

“****郡王送回的账目,内司府核算可有结果。”

“启禀陛下,初步核算大约折合白银八万四千余两,具体数额还得等运达神都之后才能细算。至于尚在潮瓯的财货,尚不知几何,无法估算。”

“还是沈云卿高明啊,倘若只出不进,户部、吏部定是又要与朕拼命。”

“但不知陛下准备如何打理运回财务。”

“先让人去宣安国公吧,沈云卿与他有约,此事先紧着慕容奥翔。”

“是。”

随同战报一同随船发回的还有四十七副象牙,几十船的酸枝木、楠木和沉香。

酸枝木俗称红木,是传统三大红木之一,既檀木、黄花梨、酸枝木。

腊婆出产酸枝红木,岐帝国是重要的进口国,但是南洲百夷不止腊婆出产酸枝红木,整个东南亚其实都出产,而腊婆由于海上地理因素,腊婆距离岐帝国更近,而岐帝国海船远洋交易的货物总量和仓位空间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南下途径腊婆,不会购买占用空间更大的木材,而返程途中又经过沿岸国靠港,东南亚又有红木,价格与腊婆相当,甚至还便宜,质量也更好,尤其是树龄和直径,越靠近驰道的木材品质越好。

因此返程再度靠港腊婆,所能购买的酸枝红木就少得多,因此腊婆的酸枝红木进入岐帝国的量不算多。

除此之外,此番还带回大量腊婆沉香,腊婆有沉香,南洲百夷同样也有沉香,因此长期以来腊婆沉香,处于返程时补货的局面,只有采购不足时,才会从腊婆大量采购沉香。

而且沉香即便是原产地,价格同样不便宜,因此沉香尽管是奢侈品,但数量稀少,成本并不便宜。

岐军攻占潮瓯后,城中与港口囤积的木料顺其自然落入岐军手中,同时军事建设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大量就地伐木,当兵的当然不管什么红木、枣木还是梧桐,其实也不认识,砍了就烧。

沈云卿将红木尽数集中至港口,等待仓位转运回国,甚至如今军中遍地都是红木,饭碗是红木的,烧柴也是红木杈,桌椅都是红木,就连两位旅帅的棺椁也是上好的楠木,完全有条件搞几个黄肠题凑。

至于沉香,都是准备出口被岐军截获的,城里堆着的,算是发了一笔小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