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463

第463章 请君入瓮(6)

当晚,赵元在治所设宴,款待潮瓯各部头人与叶巴等人,一直吃喝到后半夜,席间叶巴或明或暗试探口风,获取更多实质消息。

但既然能安排你吃饭喝酒,让你套取消息,沈云卿自然不惧泄密。

且不说酒桌上的到小头人不是群众演员,都是正儿八经的地方头人和小官,假也假不了。

其次这些头人和小官又分两拨,一波是跟随赵元最早投靠岐军的城内头人与官吏,一波是被阿杉贵、赵禹拉走的城外头人,两拨人的境遇形成鲜明反差。

其三,城外受害的一拨人无不是苦主受害者,能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内容,都是不利于腊婆军的信息,相反还后悔没早投岐军。

总之,人生如戏,战争中的谋略,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悲喜剧。

翌日,日上三竿时,沈云卿派人去请赵元、叶巴、阿萨雀等人前往东门校场,观阅岐军操演。

“叶巴头人昨晚睡得可好。”

“好,都好,王爷的款待周到备至,叶巴很是感激。”叶巴满嘴感谢之词,但有多少真假却很难说。下刻话锋一转又问出兵之事:“王爷今日召集各部头人前来,是不是为出兵接应我族。”

“叶巴头人请放心,我军正在商议此事,今日邀集诸位前来,是为一睹我军风姿,激励各部军心。不知叶巴头人可有兴趣一观。”

听闻提议观阅岐军,叶巴打心底很想开开眼界。决战在即,对敌军的了解,自然越多越好,甚至最好看走一些机密。

但昨日的遭遇和潮瓯的情况,无疑令他开始怀疑,怀疑族中与腊婆合作的结果。

见其犹豫不语,沈云卿故作姿态另作话题说:

“叶巴头人请放心,我军乃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对各部礼敬有加,现在不会加害侵犯各部,日后平定腊婆,更不会加害侵犯各部,请叶巴头人放宽心。”

“天朝王爷误会,天朝威名远播,圣名颂扬天下,我族期盼天军已久,天军又岂能加害我族。”

“那就请叶巴大人同去校场,观阅我军军容。”

“那,好,好。天朝王爷您先请。”

引众人至校场,两千岐军,四千夷兵列队南北两翼,场面巍峨为壮观。沈云卿走上阅台,向马文修请令:

“马总管,左承王、叶巴、阿萨雀等人已到,不知各军操演可否开始”

“各军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练。”言毕,马文修传令钟墨俞:“钟墨俞将军!”

“末将在。”

“传令操演各军,即刻开始操练。”

“遵命!”

得马文修军令,钟墨俞挥动手中令旗,号兵以旗为令,五十角号手同时吹响战号。

冷兵器操演与热兵器演习有着很大差异,热兵器演习更多是动态演习,冷兵器演习更多是相对静态演习,演习的空间范围不可能很大。

营级热兵器演习占用的空间少则几平方公里,多则十几平方公里,师旅一级至少几十个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如是机械化、摩托化机动演练,可以全地域横跨机动,纵横几千公里。

冷兵器则不可能,因为技术决定兵器,兵器决定战争形态,战争形态决定战争模式,战争模式决定技战术,几千上万人规模的演练,只可能在几平方公里之内,甚至更小。

古代演习称之“操典”,分“操”和“典”两部分,“演练”主要是“操”字占比更大,“典”的内涵更倾向于队列、阵列、临战调度。

“操训”更体现士兵的格杀技能,也就是通俗常见的出操。“典训”更多体现将帅和国防调度,因而“典训”不会对外开放,对外国使节开放阅兵的更多都是出操。

出操不是出广播体操,出的是格杀术。

岐军出操分为三部分,两千岐军分为四队,龙武、骁骑骑兵各百人,演练骑兵突刺砍杀木桩,与齐射、奔射,以展示岐军强大的骑兵战术。

当然,骑兵在腊婆的用处不大,此番演练充其量就是走个过场,唬唬叶巴这等没有太多见识的乡下土人,让他知道骑兵的威猛。

为增加骑兵砍杀木桩的感官冲击,此番砍杀的木桩都是直径一尺半,将近半米粗的原木。

话说这么粗的原木,再锋利的刀,再快的马匹冲刺加惯性,甭说砍的断砍不断,这人的手臂受得了吗。

可不,谁都清楚这个道理,所以这些木桩都是先用畜力锯木机斜着先切断,然后用沙皮纸打磨切口至平滑,最后用胶水粘起来。

如此远看一根半米粗的原木,岐军铁骑冲杀之下一刀削断,切口干净平整,如此既能展示岐军彪悍的战力,同时也凸显岐军刀剑的快利。

骑兵演练结束,沈云卿命人取来“砍断”的原木,与叶巴说道:

“叶巴头人且看,此乃刚才我军将士砍断木桩,所用刀剑锋利异常削铁如泥,砍断此等木桩不费吹灰之力。腊婆军屡次兵败,既是天不助他,更是器不如我。”言毕,沈云卿将木桩递给叶巴过目。

叶巴吃惊中接过木桩仔细端详,如果说一刀砍下一尺半粗的原木尚且令人震惊,那切口处“沙皮纸打磨”的光滑平整更是令他失色。

这要是一刀将人头颅砍下,多半还没感到疼痛,便是已经人头搬家,掉在地上可能还能喘气说话。

“真没想到,天朝宝刀竟然如此锋利。那你们的农具,也一定更好吧。”

此言一出,沈云卿顿觉突兀,他不清楚叶巴怎么能把兵器和农具联系起来。也许他是误以为刀剑的铁才,也能用于农具,如此农具的寿命就会大大增加,更为耐用。

是典型的生产力低下,产生的思维定势。

想透这层,沈云卿顺话往下说:

“我朝好铁千千万,上好的农具不计其数,叶巴头人想要多少便有多少。”

“王爷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十万农具也有?”

听到这里,沈云卿乐了:

“呵哈哈,就是十万个十万件也有,叶巴头人若是想要,剿灭腊婆之后,本王送你五十万件农具也无妨。”

五十万件锄头、铁犁搁近现代,随便一个地条钢小黑场的产能都嫌多,但是个当下,即便是岐帝国,国内耗铁之余,再腾挪五十万农具免费赠送,多少还有些吃力。

听到白送五十万农具,叶巴不免大惊失色,他只以为是沈云卿随口说的戏言,遂是急忙忙拒绝。

“王爷的好意叶巴感激不尽,我族人少地寡,岂敢厚颜讨要五十万农具。”

“诶,本王一言九鼎,岂能出尔反尔。待等此战结束,本王尽速运来农具,既是兑现本王今日承诺,同样也为便于战后腊婆各部恢复农作,休养生息。”

农具虽然以生铁居多,但古代的生产技术仍然以冶炼后浇铸毛坯铁定,再由铁匠加热软化分料,分过料后整形、捶打、热处理,因此既消耗铁才,又消耗人力。

现如今工部生产的农具正在陆续转向机械剪切、冲压整形,再上砂轮开刃,生产速度是此前的十数倍,不要太快。

得益于标准化、工艺化、流水化,朝廷工部生产的农具质量还比以前更好。

沈云卿张嘴许诺五十万农具,顿时引得潮瓯各部头人议论纷纷羡慕不已。

很显然,五十万农具对于土部而言严重过剩,而且凭什么土部一滴血没留,白得五十万件农具。

反观潮瓯各部自己,与岐军作死,到头来人死了不少,好处一样都没有,现在后来的还白得好处,哪有这么好的事。

于是乎众人心里越琢磨越窝囊,既是痛恨赵禹、阿杉贵的狡诈卑鄙,又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犯傻中了邪,这要是一早投诚过来,日后吃香喝辣的还不是自己,这不是傻了吗。

其实吧,早在第一批海外夷兵抵达潮瓯不久,沈云卿就发现,这些尚未开化,或者没有完全开化的地域性部族,给他们金银财宝的意义并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意义。

因为他们缺乏生产力,不能生产多数生活所需用品,金银财宝会随着贸易的波动而流失,还会招来杀身之祸,相反更加看中能带来长远收益的生产资料,如土地。

其实农具、铁器、耕牛也是生产资料,但在腊婆,或者说多数生产力低下的部落,土地来的更为方便。依靠土地的量,堆积农业产能。

但又会因为生产技术落后,带来亩产低,要增加总的基数,就只有扩张人口堆积数量,如此又陷入恶性循环。

生产力越低,技术越落后,越追求土地扩张,越增加繁殖人口积累量产能,陷入恶性循环。

而铁器、农具需要一定的冶金技术和钣金技术,耕牛需要繁育周期,同时付出更多的代价,因此反而更加容易促使他们争夺土地。

因此这些夷兵更倾向于换取岐军的牲口、家畜、铁质工具、布匹、皮革、衣物和生活用品。腊婆同样存在有这种现象,土部的现象更严重。

有鉴于此,通过输入生产工具、生产资料,提升各部的农业生产力,既能恢复民生,同时也能变相收买他们,收买他们的民心。

腊婆的冶金技术充其量还停留在战国末期,有和没有没区别。

他们铁器无法自产自足,更多依赖进口,岐帝国输入的工具,无疑是他们维持生存发展的主要工具来源,一旦形成生产力与经济商品的依赖,最后链入岐帝国的经济链,辅助以行政政策与教育引导归化,形成经济上的并入,文化上的认同,腊婆各部就是想分离,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