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482

第482章 决战(12)

闻讯岐军拿出压箱底的秘密武器,纳拉图很是意外,其实是个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国之重器不可视之与人,更别说手把手教你绝活。

“喀昆,岐军当真把火器传授给我们。”

“当然是真的,不信我带你去看。”

“好,毕虚桐,我们走。”

“嗯。”

喀昆引毕虚桐、纳拉图二人来到西北一里外的树林中,岐军派遣的军卒通过双方通译,正在传授相关技巧和知识,并在喀昆要求下,拉了两颗炸天雷,炸倒了两颗比腰还粗的大树,看的毕虚桐、纳拉图目瞪口呆破口大骂:

“黎孔这条狡猾毒蛇,这是要灭我族人啊。”

“纳拉图,你现在总相信了吧,岐军完全有力量击败腊婆军,他们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军队。如果到了下半年,岐人的援兵和外邦的勇士抵达潮瓯,届时可就没我们什么事了。”

喀昆原话转述沈云卿的话,无形中又给纳拉图、毕虚桐以重大压力。

这时毕虚桐说:

“岐军这么厉害,那还等什么,黎孔已经包围了岐军后路,若是岐军知道我族欺骗在前,日后定会加罪我们。不如现在就把事挑明,免得岐人迁怒我们。”

“毕虚桐说得对。”纳拉图赞同道,继续又说“岐人能将厉害兵器传授给我们,正说明岐人的诚意,喀昆,带我们立即前往岐人营地。”

“好,跟我来。”

其实不是沈云卿真有什么诚意,而是手榴弹这东西即便给了土部,其实危害也不大。

首先,腊婆其实连黑火药也配不出来。当然,这是战前,夺取交趾后,不排除掌握了黑火药的技术,因为李文宝、王瑾春部反馈的消息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但土部并没掌握黑火药配方。

其次,土部领地有限,未必有硫磺和硝酸钾矿资源,他们也不能大规模配制黑火药。

其三,岐军火药已经大量使用安全无烟火药,威力大得多,黑火药基本上不够看,只要岐军不提供,土部就没有获取的来源。

最后,手榴弹这种玩意儿是有保质期的,安全无烟火药还不像黑火药,黑火药基本上不怎么变质,或者说变质的周期长。而安全无烟火药这玩意儿是会自然分解的,时间长了,或者保存不当,会丧失效能。

岐军不提供,他们也就没地方去弄。

而且手榴弹的实用化,是引信的进化,单纯依靠外源点火的土质黑火药炸弹,效率、效果都太差,实在构不成什么威胁。

此外,土质简易爆炸类武器不能改变战争形态,枪炮出现之前,作用有限,充其量增加了局部作战的伤亡和残酷性,但没有岐军的火药和引信技术,其实威胁真的不大。

即便教会了土部使用方法,让他们知道了杀伤原理和规避防护措施,意义也不大,对岐军构不成太大威胁。

但是,手榴弹的便利性和威力,却给其造成巨大心理震慑,进一步让其恐惧岐军的战斗力,如此他们就得掂量掂量与岐军开战的目的,这才是沈云卿真正意图。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如此。

通过武力震慑,外交周旋,力量展示,诚意输出,利益交换,令对方退却,甚至服从,从而实现局部胜利或是全局性获胜。

三刻钟后,喀昆、毕虚桐、纳拉图等人来到岐军营前,此时沈云卿还在耶山悬崖索桥边。

“启禀郡王,喀昆求见。”

“哦,走,去看看。”

“是。”

沈云卿琢磨着喀昆不能这么快能做出答复,至少要其他大头人都同意,还得得到留守土部的其他头人同意,他才敢回复。

一来一去最快也得半个多月,此来定是有其他事情。而且掐算这时间,腊婆军动手也就在这几天而已。

迅速回到军中,见到喀昆时,其身边还有两人,看衣着打扮,身份地位不低,其脖子上的牙串和服饰上的纹路,至少也是大头人。

“喀昆头人今日此来,难道是要回复本王当日条件?”

“回禀天朝王爷,喀昆此来其实是有要事商量,还请天朝王爷恕我欺瞒之罪。”

“哦……”沈云卿迅速意识到,喀昆此来是最后摊牌来了,他迅速收敛神色,抓住有利机会,给予最后心理攻势,迫使其妥协,遂是口气顿沉了三分:“喀昆头人不是想说,土部与腊婆军在这耶山设下圈套,将我军骗入其中而后尽数歼灭吧,嗯!”

“这!”

喀昆大惊失色,纳拉图、毕虚桐只以为翻译有误,连忙询问喀昆:

“喀昆,天朝人说什么了。”

“天朝王爷说,说,他早就知道我们与腊婆军串通,骗他们来耶山。”

“什么啊!”

毕虚桐如遭五雷轰顶,右手即刻摸向腰间佩刀,黄志龙见状,当机立断喝令岐军:

“修得造次,来人!”

“在!”

岐军闻讯执器,冲入帐中,气氛陡然紧张。

这时喀昆飞快说道:

“天朝王爷料事如神,都是那腊婆族的黎孔太过奸诈,我们都是上了他的恶当呀。”

“呵呵……”沈云卿一声冷笑,示意黄志龙说:“黄将军,让众军退下。”

“是。众军且退。”

待等岐军退走,沈云卿继续又说:

“尔等奸计,岂能骗过本王。不妨告诉尔等,腊婆贼军所歹毒奸计本王了如指掌,你等前来诈投之时,便已经中了本王计策。此时此刻,腊婆军已然被我军团团包围,覆灭指日可待。喀昆头人,何故此时前来吐露真情啊。”

“回天朝王爷,都是我轻信了黎孔的花言巧语,被他蒙蔽了心智,上了恶当,还请天朝王爷宽恕我族,我族定当不忘天朝王爷的大恩大德。”

“呵呵……”沈云卿冷笑,看向毕虚桐、纳拉图问:“这两位何人呐。”

“回天朝王爷,这位是我族大头人毕虚桐,这位是纳拉图大头人。”

喀昆依次介绍,但沈云卿仍然怀疑他们没有说实话。

以潮瓯的经验,四五十万的人口,就有四五个大头人,土部的人口是潮瓯的三两倍,只三个大头人,显然说不过去。但要说只来三个大头人,其他十多个都在土部,似乎也说不通。

“喀昆头人,本王问你,为何只来了你等三个大头人,其他大头人呢。”

“天朝王爷有所不知,我土部只有四位大头人,另一位牙理玛大头人年事已高,留守土部以防万一,所以只来了我们三人。”

沈云卿闻讯匪夷所思,这么大的部族,只有四个大头人,这未免不合逻辑。遂即又问:

“你土部人口过百万,部族数十,为何只有四个大头人。”

“实不相瞒,这是老祖先定下的规矩。”

“嘶……还有这等规矩,说本王一听。”

“是。”

根据喀昆的交代,土部无论人多人少,都只有四个头人,采用3+1模式。

既一个头人主持内务,三个头人主持外务,外务头人负责分别负责对腊婆诸事,对周边小部落诸事,对领地之外的土地诸事,而内务头人负责生产、协调、统筹。

由于土部的成分太杂,完全让族民自力更生很难生存,因为生产力低,生存环境恶劣,人力分散等同于生产力分散,因此只能集中统筹办大事。

同时有鉴于部族成分太杂,容易产生内斗,所以就得权利分工明确,最后一合计,人为维持四个大头人比较合适。

三个负责对外,一个负责处理内政,这样一来,各族的关切就只能内务头人解决,而且只有一个内务头人,权利统一,就不存在内务权分立带来的矛盾和失调。

而外务问题由于分给了三个人,分别处理三块领域,权利相互不干涉,没有太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三人之间不太可能串通,同时三人之间相互制约,起到了平衡作用。

此外,如果腊婆压迫土部,那只能找负责对外事务的头人,出了问题,土部内务头人大可推说族内不同意,然后打太极。

最后,外务头人与内务头人之间又因为内部的经济体系,和外部的经济体系,带来权利自平衡,又制约了土部内部发生矛盾的产生。

于是沈云卿发现,跟喀昆谈了半天,他竟然说话不能做主。而且这种权力架构,一水的早期天朝模式。

这也就不难怪腊婆几百年来没把土部消灭,还给养大了,这斗来斗去还是跟天朝文明在斗,只不过土部的级别低了一些,但智商不低。

弄清来龙去脉,沈云卿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土部四个头人在制度上的优越性,至少比较适合土部的情况。

而且留守土部的牙理玛应该还不知道前线发生的巨变,但喀昆、纳拉图、毕虚桐却能全权做主,这意味着他们有权利不经牙理玛的同意,决断超常规事件,以避免通讯不畅,往返请示的时间,措施机会。

想透以上种种,沈云卿来回走在帅帐中,他必须迅速做出判断,拿捏好分寸,否则可能为日后留下隐患。思考若久,他的态度愈发趋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