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615

第615章 出尔反尔

跟随李义清来到无人处,沈云卿从袖带抽出一卷黄缎就说:

“陛下体恤李大人抱恙,故而让孤前来传旨,李大人接旨吧。”

听到“接旨”二字,李义清打心里是不乐意的,而且特意把他约出来,显然是要让他难堪。

当下虽然多数情况下无需交出膝盖,但是接受圣旨还是要交出膝盖的。现在要让他给沈云卿跪下,李义清显然是不乐意的。

不过沈云卿就没打算亲自宣读,更没有欣赏李义清跪在自己面前的兴趣,他说:

“李大人自己看吧。”

李义清闻讯差异,立即又挤出三分笑容:

“呵呵,那就有劳郡王殿下传旨了。”

“李大人抱病在身,本王又怎忍心李大人行此大礼。”

李义清心里美滋滋的接过圣旨展开细看,但是脸色却和刚才的好心态呈截然相反的背离心态,随后有暴跳如雷面抽老筋,他怒而说道:

“海郡王,陛下不是已经取消了本官议和大使一职了吗。”

“对,但不是取消,而是分两批以防万一。”

“你,你这是在耍本官!”李义清大怒,急的都快跳脚。

“有鉴于李大人的态度,陛下令本王随李大人一同出使。李大人是觉得您的命精贵,还是本王的命更值钱。”

“你!你也要一同出使。”

“不错,由于计划生变,因此本王不得不亲自去一趟。只不过本王不会以真实面目露脸,而在幕后摆步议和。怎么样,李大人去还是不去。”

“你就非要跟本官过不去,你既已决定出使,又何必躲躲藏藏拉着本官一起去,这不是害我吗。”

“如是本王亲自出面,且不说忽喇会不会杀了本王,只要本王亲自议和,忽喇就会狮子大开口,所以必须李大人您这样的官吏出使议和。”

沈云卿亲自出面议和,与李义清出面议和,在性质上有本质不同。

如果是忽喇主动议和,沈云卿出面,问题不是很大,因为这个时候忽喇的立场较为被动,筹码任岐帝国拿捏,而且是忽喇使团进入岐帝国境内议和。

但现在是岐帝国主动议和,就是岐帝国派出使团去忽喇的势力范围谈判,且不说沈云卿已经名声在外,忽喇现在杀了他沈云卿,绝对比议和划算。

岐帝国的改革和经济政策都由沈云卿一手策划,杀了他,就是扼杀了岐帝国崛起的希望,是一笔绝对划算的买卖,更何况忽喇基本就没有什么信义可言,他们就不在乎这玩意儿。

同时沈云卿亲自去谈判,规格太高,政治上会没有退路。

最后是沈云卿的经济能量很大,这一点忽喇这些年应该知道,所以沈云卿去谈判,无疑是给忽喇以心理暗示,更可以为所欲为勒索敲诈。

而且万一把他扣在忽喇勒索赎金财务,最后财货到手再把沈云卿给杀了,忽喇也是干得出来的。

但沈云卿又不得不去,因为当下没有一套成熟的外交机制,对谈判的火候和谈判的尺度没有拿捏的分寸,所以他一定要去。

同时他需要了解忽喇现在的状态,尤其是忽喇的技术状态、社会状态、生产力状态。

此外护国师鲁古图年事已高,沈云卿相信,他能背叛木可烈后,应该有自知之明,清楚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达到尽头。

作为忽喇一代政治奇人,鲁古图一定会留下自己的接班人和智囊,沈云卿需要进一步摸清鲁古图的势力和忽喇武将阶层。

最后是连带考察塞外地形,以便于议和成功之后修建据点,为日后经营塞外提供基础。

诸多因素相叠加,注定了沈云卿不能公开露面参与议和谈判,只能躲在背后摆步谈判的进行。

而且李义清不去,还真是他贪生怕死,所以沈云卿一起同行能给他壮胆,好歹郡王的命比你一个郎中的命值钱吧。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极端,就是李义清假戏真做,真吧沈云卿给卖了,这种概率不是没有,但比较小,而且对李义清没什么好处。

退一步说,沈云卿也不是傻帽,他总得防着一手。

“怎么样李大人,去还是不去。”

“得容我考虑考虑。”

“可以。不过圣旨最后一句话写的很清楚,还请李大人严守秘密,莫要声张,否则什么后果,就不用本王多说了吧。”

由于B计划只能秘密操作,李义清如果一张杨,后果会很严重,女帝会下不来台,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

不过就在沈云卿离开李义清府上不久,李义清火急火燎找来了刘仁举与他秘商。而李义清此事又在风口浪尖上,周启不可能不问刘仁举去做什么了。

“李义清找阁下前去所为何事?”

刘仁举目光环顾左右,确定没有闲杂,遂即凑近周启耳边小声细说了来龙去脉。周启闻讯很是吃惊:

“还有这事。”

“正是,想来是海郡王的主意。”

“但如此一来,对议和又有什么好处。”

“在下思来想去,海郡王应是料定首批使团恐会遭忽喇杀害,故而为平息百官而故意为之。”

“可明知使团会遭杀害,沈云卿为何之前还要让邱继匡、李义清还有十六弟出使。”

“邱继匡、李义清还有十六弟出使议和,海郡王自有办法不让忽喇杀害使团。现在改换使者,海郡王自然无需再为使团出谋划策。”

“也就是说,沈云卿有计策可化险为夷,但现在他袖手旁观。”

“正是如此。”

“果真厉害。一直以为沈云卿精于商道算计,没想到竟也工于心计,有此等不测城府,当真是小看了他。那日后孤该如何应对?”

“以在下观察,沈云卿不会主动对殿下不利,但殿下若对三殿下不利,沈云卿绝不会袖手旁观。”

“只要老三不行大逆不道,孤自然不会为难他,但这事关皇位,孤岂能束手待毙。”

“但凡是都可假以他人之手而行己之所欲,殿下何必要亲自出面。”

“嗯,阁下言之有理。那当下这件事,你是如何答复的李义清。”

“在下建议李义清出使议和,以海郡王的秉性,只要李义清没有性命之忧,此番回来定有厚待。但如果他不去,以沈云卿的手段,李义清会吃不了兜着走。”

李义清找刘仁举本是想找个法子不去,但刘仁举却跟他说,只有去,才有后福可享,不去就是现世报,立马让你后悔。

因为当年刘岩镜说过,只有跟着沈云卿的步伐才有好处,但凡是与沈云卿对着干,最终都没好下场。

这些年所有事实都验证了这一判断,而李义清这人平时问题不大,但是总在关键时刻没有主心骨,容易被摆步,这也是沈云卿让他出使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