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704

第704章 倒爷(1)

御书房内鸦雀无声,众人都在观察女帝脸色。

“田诚。”

“臣在。”

“海郡王奏议可行否?”

“启禀陛下,海郡王奏议亘古未有,臣难以评断。不过官吏俸禄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俸禄过低难以养家糊口贪污受贿者不在少数。朝廷如能提高俸禄,不失为约束部分官吏的良策。”

“欧阳,你以为如何?”

“回陛下,提高俸禄却有必要,但仅靠提高俸禄让官吏自律,恐怕并不能根治贪腐,关键还在贯彻法度从严治官。”

“嗯,所言极是。田诚,责成刑部就相关律法拟出一个意见,尽快报朕。”

“臣领旨。”

缓慢推动吏治整顿,先松后紧,给予缓冲和自律的时间,已经是给了户部很大的台阶,甚至是变相行贿,让桑劲川自己先去整改,条件已经给了你,能既往不咎的既往不咎,惩办死不悔改首恶大贪,说起来条件已经很优惠。

比起动不动立马就开刀,动则就杀头抄家诛三族的浩大声势,沈云卿的措施已经是相当缓和。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暗地里的措施是看不见的。

官场贪污出了官吏贪污和索贿,民间的行贿和拉拢也造成贪污。

金戋寺成立之初,就严格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不受贿,不行贿,受贿行贿的惩罚力度比贪污更高。

因为贪污还只是影响体制内部,只要体制内部监察机制运作良好,就不会酿成大问题。

而索贿就会带来行贿,而索贿的目标,都是老百姓,富裕阶层也是老百姓,会严重影响金戋寺的信誉和形象,同时增加老百姓使用资金的成本,这一危害比内部贪污更可怕。

“信用”是经济的重要要素,更是金融经济的重要要素,向客户索贿就是自毁根基,是绝对不可容忍的行为。

官场的贪污腐败一定会带来官吏向民间索贿,一旦形成常态,索贿就会变成行贿。而富人行贿的成本,一定会从生意上出,最后倒霉的还事老百姓。

而行贿一定是做一些制度上不容许,或是不方便做的事,现实中又有这个需求,就一定有市场。

因此金戋寺地方分号但凡是碰到现行制度上无法执行的情况,一律上报总号,由总号去解决,总号解决不了的再报给沈云卿。

所以行贿索贿既是因为制度僵化和社会现象产生后,出现一些合理但不合法,同时法律给管死的领域。

如铁政,搁在近现代除非是特殊时期和特殊战略原料,哪个部门会管制钢材,绝对没有。

但只要你管制了,就会出现八十年代投机倒把的倒爷经济,倒爷的本质依然是利用部门特权和关系,得到资源配额,期间不可避免要行贿。

但如果政策开放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变成一种社会职业——经销商,这就合法了。

所以倒爷不合法,但是被法律规范起来的“经销商”是合法的。

而有些行贿,纯粹是单纯的不合法,要变成合法。

如富商儿子伤了人,县官要依法判罚,但为免于吃官司,富商就会行贿。如果县官良心正一点,收了贿赂,给判轻一些,并给受害人以补偿,那还说得过去。

就怕有些人收了钱,犯罪者无罪释放,受害者吃官司,这等混账就会危害社会。

当然,还有些极端情况,收了钱不办事的也有。

所以治理官场的同时,也要治理富人利益团体,一些社会有需求,能开禁的要开禁,不能开禁的要坚决守住底线。而且治理贪污腐败,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非必须的行贿。

如有些政策没有开禁,但是要办,就只能行贿的。政策开禁之后就无需再行贿也能办,对商人而言无疑降低了办事成本,对商人和富裕阶层也是有利的。

女帝的让步让沈云卿松了口气,只要公孙芸惠采取缓和措施,刘岩镜这件事还有腾挪的空间,但救了刘岩镜,却救不了周晟。

许宁与吴执勾结不出意外,许宁一定从吴执处弄了黄金,女帝得知消息后对周晟的态度转变是不可逆的,至少目前无法逆转,但必须阻止女帝态度的继续下滑。

走出御书房,桑劲川、田诚、林毅贤都要找他说话细商,沈云卿推到了下午,马不停蹄去见周晟,周晟现在蒙在鼓里,还不知他准备怎么处置。

沈云卿先去了云朔苑,同时差人去莱王府,他不想这个档口与许家直接照面。周晟不在云朔苑,就在莱王府。

赶到云朔苑时全衡果然在,周晟刚从莱王府赶回,就知道沈云卿可能来云朔苑,于是让全衡等在苑外候着。

见到全衡时,得知周晟已经去了泸溪宫中,沈云卿又马不停蹄去泸溪宫,去见周晟,他正与周雪琳说话。

“云卿,母后那里怎么说?”周雪琳焦急问道,周晟显然已经说了许宁与吴执之事。

“暂且压了下来,由刑部先查,之后如何发展,得看各方反应。”

话音落下,沈云卿又问周晟:

“许宁那里你问的如何?”

“不出你所料,许宁确实从吴执哪里换到了一些黄金,但吴执的黄金从何而来却不知道。”

“交易黄金多久了?”

“五年前许宁从吴执处购买柏木,大约三年前开始,吴执与许宁说,他有一些黄金,问许宁是否需要黄金,许宁便开始从吴执处得到黄金”

“一共有多少?”

“五六百两。”

“这也很多了。金子这么好的东西,吴执能轻易给许宁?不是白给的吧,什么条件。”

“弄一些药丸。”

“药丸!”沈云卿吃惊,因为他控制了目前所有合成药、化学药品、多数中成药的制造、销售和供货经营,三年五六百两黄金的交易两,那可是天文数字,这么大的走货量,足以让他亲自出面洽谈,而这件事他居然不知道!“谁给的药!”

“太,太医院!”

周晟理亏说道,很是担心招来沈云卿怒火。

“太医院的供药我都清楚,所有药品走账,金戋寺都有记录,地方都有核查,绝不可能黑掉五六百两黄金的药品。”

“但是全天下每州每县都有允许的损耗,积少成多,每年会有很多。”

“什么啊!”沈云卿震惊。

他正在推动全国主要州县和西南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健康卫生工作,这个工作目前由户部和太医院在管着,户部主要是管运输和拨款,太医院管药品配给和人员派遣,沈云卿只管把药品经由金戋寺分发到各地,不管药品的最终流向。

同时由于药品的生产跟不上,每年各道各州都有一定的配额,少数民族地区会多一些,而药品和患者用药量因人而异,所以会有损耗和医疗消耗的不确定性。

因此每个疫病所都有一个用药指导标准,允许浮动和损耗。

而地方金戋寺每年只核查药品的使用量,无法追溯药品是否被使用于患者,或者核查药品被使用的疗效质量。

因此地方金戋寺只能从疫病所拿到药品的消耗量和存量,然后报到总号,最后整理给沈云卿。

而许宁竟然打起了这个注意,串通太医院少报、瞒报、虚报地方损耗,这么大的事,竟然瞒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