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762

第762章 祭陵(1)

仪仗出城不久,天色放亮,沿途所见尽是赶路进城的客商、旅人还有老百姓,数量之多也是前所未有。

女帝看着城外赶路的旅人,不免心生感慨:

“如今的朝廷气象已经大不一样。”

“陛下是说路上的旅人?”欧阳羽问道。

“嗯,二十年前帝都凋敝,可曾见过百姓如此繁忙,可见朝廷政令深得人心。”

“都是陛下英明神武治国有方,百姓才能得以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呵呵……”女帝只是浅然一笑,她现在很清楚,功劳的大头其实是沈云卿的,公孙芸惠的心里其实是很虚的。

车马继续行驶在宽阔平整,甚至硬的发指的土路上,马蹄声都显得该外不一样。

“我说妹夫,这路修得又宽又实,花钱不少吧。”

“其实也没贵多少。”

“没贵多少?”周晟不信,接着又说:“路比以前宽了一倍还多,路面也比以往更硬,马蹄声都不一样了,还不贵。”

“近些年粮价便宜,朝廷也改善了修路的方法,每里路的价格虽然只涨了六成,但是路面却宽了一倍多,路面也更好,耐用的时间更长,所以折算下来,比老路要便宜。”

隆元二十二年开始,朝廷就着手开始修路,虎屯营从五万人扩充至二十万人,并且划分出专业工程队和屯田虎屯营。

之前朝廷修路主要靠地方州县组织老百姓修路,朝廷和地方派出技术官吏监督,这种修路模式虽然能保证道路基本的互联互通,实现道路的通畅,但是质量、标准、成本其实都无法控制,尤其是质量很难控制。

虎屯营分化后,专门组建了施工队进行培训,并对道路标准进行重新细化量化标准,然后全国道路都按一个标准分等级修路。

目前道路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国道,二等是州道,三等是县道,四等是乡道,村和村,村和乡之间执行乡道标准。

同时改进修路所需的工程设备,大量制造畜力牵引的碾路机,长七尺,直径两尺五寸,外边一圈是五六毫米厚的钢板围城的圆筒,里面浇筑水泥,然后用铁棒一串,两头牛或者三匹马拉着就能走,压路效果不要太好,比单纯的靠人夯,那是省时省力多了,而且又快又好。

这几年全国粮价大幅下跌,让用人成本也降低,同时道路修通之后又带来大量商旅和行人。

这要致富,就得先修路,尤其是打通末端边远地区。

以前皇帝出巡,那都是两边开道,老百姓得站在路边上,现在皇帝出巡,皇帝老百姓各走半边都绰绰有余,绝对不扰民。

周晟根本不问这些细枝末节,甚至和治国都没关系的基层行政在他眼里和国家大事根本不沾边。

众人骑在马上边走边看,边看边聊,心里想什么的都有,周启的脸色始终很凝重,轻松不起来。

这次的祭扫活动来的很突然,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同时沈云卿的小动作也没引起他的注意,反倒是祭扫这件事本身让他有些担心。

因为祭扫活动是皇室政治,也是朝堂政治,当此监国的当口上祭扫,就非常敏感。如果此时朝中有太子,理论上皇帝上香之后应该太子上香或者敬香。

但现在是以王爷的身份监国,这个过程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如果有,则说明女帝心里默认了他的太子身份,如果没有,那问题可真就大了。

女帝没让他跟随或伴随第二个敬香,那就等于告诉所有人,女帝对太子人选还没确定,监国的政治意义就大打了折扣。

所以女帝突然祭扫,其实让周启很尴尬,因为行程不是他安排,而是太常寺听从女帝安排,太常寺是专司皇家宗室礼仪的部门,只向皇帝一人负责,不向其他人报告,因此周启完全不知道祭扫的安排。

从神都道南陵全程超过二十五里,得有二十六七里,由于现在的神都成坐落在洛水河的东南,而不在西北,城区也没有现在的洛阳大,所以从神都城道伊水河有点远。

抵达南陵时,已经是巳时五刻,过了十点,太阳正当头,天公作美万里晴空,阳光非常明媚,简直是这个冬天最好的一天。

到了南陵之后,沈云卿忽然明白女帝祭扫还有另一层打算,她可能给自己挖掘陵寝。

按惯例,皇后应该与夫同葬。岐帝国前四任女帝,或是皇帝的姐妹,或是皇后,皇后都与丈夫同穴安葬,姐妹称帝则另挖了陵寝。

现在女帝是从丈夫手里继承的皇位,按惯例应该是和惠文帝同穴。但惠文帝的政治地位,和女帝如今的政治地位,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惠文帝荒淫无度,女帝估计已经打心里鄙视自己的丈夫,不同穴安葬的概率很高。

但是惠文帝陵寝是生前就挖好的,所以是有皇后穴位的,要是不同穴安葬,女帝另行挖掘陵寝入葬,政治上会很尴尬。

负责守备陵寝的驻军是守灵卫,人数四千多人,出了假币案后,女帝第一时间让楚砚杰带人前往仁圣帝的皇陵查探,看看有没有盗墓的洞穴,结果到现在为止还没发现。

南陵的宗庙就建在现代龙门温泉庄的原址上,说来也是见鬼,龙门石窟沈云卿前世是去过的,知道龙门石窟有龙门温泉,所以如果有温泉,理论上神都冬季应该能够种蔬菜,因为温泉附近的气温不会太低。

但是神都冬季之前并没有蔬菜供应,所以就意味着没有温泉。

为此后来沈云卿亲自来了一趟南陵,询问守灵卫知不知道山中有温泉,居然无人知道,沈云卿遂即亲自去找,最后确实是发现了温泉,但还没形成,只是发现了地热,

但是从地热入口灌入大量冷水之后,从此就开始冒出温泉,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应该是冷水进入地下后变成了高温蒸汽,高温蒸汽压力超过裂隙承压后,压裂了地下裂隙结构,把地下水给引入了地热,地热加热了地下水喷了出来。

于是现在的南陵有了温泉,还能种菜,重要的是现在正在修温泉汤浴,以便于皇室日后到此享受养生。

皇帝祭扫其实是一件体力活,并不轻松,甭看排场很大,就是现代电视剧里面表演的走场,都需要不断重复彩排,那都累的很,更别说是古代皇帝出巡祭扫。

而且这次还动用了十二台高科技装备——照相机

不说全程跟拍,至少也是重要场景都要拍照记录,那是更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正式祭扫时间定在午时四刻,太阳当空的十二点准点,这个时候天地正气最旺,邪不压身,百鬼慑服,有利于女帝阴气祭扫。

诸皇子皇孙按辈分和远近亲疏整齐列队在通往宗庙的石阶下,勋贵和文武百官紧随在后,女帝在王素琴、欧阳羽搀扶下,走在最前登上台阶,前往山顶上的宗庙。

太常寺卿、少卿等官吏已经一早等在宗庙内外布置现场,等候女帝驾临,宗庙外左右还有两台大头照相机,不时闪烁曝光,自从有了照相机后,女帝对这种晃眼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反倒是女帝经常琢磨一些脑洞奇怪的问题。

比如曝光技术去恫吓那些没有认知的囚徒,把曝光神话成某种仙术,恐吓刺激那些死不招供的死硬分子,利用认知和人天生畏惧未知的心理,达到某些目的。

众人缓缓跟随登上石阶,一直来到宗庙前的开阔地,地面铺着方石砖,因为多年无人祭扫,香火不旺,即便提前进行了清理,依然可见斑驳的青苔留下的痕迹。

按规矩,皇帝进宗庙祭拜历代皇帝牌位,子嗣跟随进入宗庙,文武百官在宗庙外叩首。

此外皇室扫墓,除了皇后、皇太后等主要女性外,其他女性,包括公主,其实是不能参加扫墓活动的,除非皇帝特批。但是再怎么特批,宗庙就这么大,也呆不下这么多人。

而且这次祭扫活动也特别扭,虽然有过前例,但这次最别扭。因为公孙芸惠是媳妇即位称帝,之前虽然也有媳妇即位称帝,但也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功业,所以周家的气不够旺。

而公孙芸惠如今声望如日中天,同时开疆拓土偃武修文,旺气逼人,所以与其说这次是来祭扫,不如说是来给阴间示威的,拳打脚踢周家坟。

当然,嘴上不可能这么说的,但显然女帝心里其实有掀翻周家列祖列宗的想法。

进入宗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一排的先皇牌位,最醒目的当属前四任女帝,一字码开站在牌位最上方,看得清清楚楚,特别醒目。

敬香之前按惯例要宣读祭文烧祭文,这有点类似于给阎罗王捎信去,让他转告地下的列祖列宗,汇报一下阳间的工作情况,让你们放心,国家好着呢,老百姓好着呢。

但要是仔细一听祭文内容,地下的男帝多半要吐血身亡,女帝的祭文张嘴就是开疆拓土一倍,财富增加三倍,开创万世不修基业,灭掉敌国无数。

咳咳……您这是给死人汇报工作吗,这是再向死人示威吧,彰显自己能干,他们都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