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812

第812章 幌子

当晚,侯赛因亲自来到岐军大营解释今天下午的不愉快:

“非常抱歉,本是不应该发生的不愉快,塞耶特的冒失让阁下为难了。”

“本王很奇怪,之前我朝的地方官吏来函,口口声声说贵国是为了通好而来。但塞耶特如此态度,如是被我朝陛下知道,什么后果,贵方难道不知吗。

而且就其这等态度,直接觐见我朝陛下,岂非令我朝陛下难堪。”

“实不相瞒,我虽为副使,但这次出使都有塞耶特全权做主,因此我只能听他的。”

“那塞耶特的态度,就是你们国王的态度?”

沈云卿不悦道,侯赛因矢口否认:

“请王爷不要误会,我王是真心要与天朝通好,这只是塞耶特个人的行为,与我王无关。”

“那你们的王难道不知道塞耶特此人会坏事吗?”

“但是塞耶特有部落和贵族的支持,陛下对他有很信任,所以才派遣塞耶特出使天朝。”

按侯赛因的说法,塞耶特受到了贵族和大部落的支持,而塞耶特就是靠着这套胡搅蛮缠的本事,摆平了乌兹曼周边大小部落和邦国,得到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也就是说,以小伊萨德为首的部落和贵族阶层,用人的标准就是能不能办事,能办事的就是人才,不能办事的就是庸人,而且也不管用人的性格、脾气,只管达到目的。

而塞耶特在小伊萨德还是储君时期,为其办成了一系列大事,深受小伊萨德的赏识,于是派遣塞耶特出使岐帝国。

理清这层关系,沈云卿得出的结论是。

小伊萨德虽然延续了老伊萨德的基本政策,也拥有较高的政治才能,但小伊萨德不是老伊萨德,小伊萨德是典型的强硬外交政策。

他的“友好”就是强硬,不友好就是战争,其心里的定位标准完全不同。

他的友好不是什么客客气气,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正常概念逻辑,而是外交强硬是他示好的标准,如果他讨厌你,就会是战争威胁。

如果这么理解,就不难理解小伊萨德派遣塞耶特出使岐帝国。

因为在小伊萨德眼里,这已经是“非常”友好的态度。

如果是不友好态度,小伊萨德会派将领出使岐帝国,而不是派遣经济文官。

厘清了这一层逻辑,不用侯赛因说,沈云卿也明白,他们这次过来的重点是经济问题为主,领土疆域问题为辅。

“那你们这次出使有何所为何事?”

“此番出使,我王希望能在天朝传教。”

“传教!”沈云卿吃惊,这无异于要利用宗教渗透和控制岐帝国,本质上是要从精神上奴役和控制岐帝国。

“是的,我王希望能在天朝传教,也是教长的意思。”

“阁下应该清楚,贵教在我朝长期自由传播,从来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何来传教一说。”

眼下***教、基督教、拜火教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岐帝国,神都更是有大量的中东商人举行定期的宗教活动。

所以侯赛因提出的传教就是伪命题,不传教就已经在传播,何来传教之说。

所以沈云卿的理解是,乌兹曼要强行让岐帝国变成宗教化国家。

“那如果我们不同意呢!”

沈云卿厉色反问,侯赛因顿时感到为难,他说:

“由于天朝并不是教徒,也不是基督徒,因此我国对天朝还是一视同仁的,但如果天朝不接受传教,我王将对天朝征收异端税。”

“本王明白了,真是一个好借口。你们能征收异端税,难道我们就不能征收教徒税?”

“恐怕不能。”

“呵呵!”沈云卿觉得可笑,遂即问他:“为什么不能?”

“你们没有通往西边的商路,你们只能通过我们的领土和海域。”

“那你们就不怕我朝驱赶你们的商人,中断贸易。”

“但是你们需要黄金和白银,所以你们无法中断贸易。”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侯赛因说的有些道理。

岐帝国的海上贸易被卡在马六甲,沈云卿相信当年的势力划分是伊萨德父子二人密谋的,今天以传教为名,迫使岐帝国接受,如果不接受,他们会卡住马六甲。

至于陆路,陆路受到交通工具的制约,运量远不及海上贸易。

即便是近现代,火车运输效率也不及海运,因此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海上贸易是贸易大国的生命线。

即便岐帝国现在已经打通通往欧洲的陆上通道,但路上的运输成本会十分高昂,海上仍然是贸易的主要通道,而且海上沿岸国较多,不断地转口和易货交易的利润更大,成本更低。

此外就是货币主权问题,黄金白银是当下全世界通用货币,尤其是黄金。

而除了岐帝国之外,全世界都没有铜币,更谈不上纸币,因此乌兹曼是有主权货币的,而岐帝国的主权货币铜钱不够坚挺。

而对外贸易要么易货交易,要么用贵金属,岐帝国虽然有丝绸作为实物支撑铜币,但如果乌兹曼提高了税率,丝绸实物支撑铜币的体系就会受到动摇。

同时岐帝国对外来贵金属输入依赖极大,这就意味着乌兹曼既有货币主权,又控制海上贸易绝对节点,岐帝国如不动用武力,很难扭转这一局面。

除非岐帝国终止通往马六甲的全部贸易,这样一来,岐帝国的贸易就被局限在环南海范围之内,同时贵金属输入将会锐减,将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和生产发展。

此外,沈云卿甚至怀疑乌兹曼得知岐帝国抄了罗哈诺老本后,得了红眼病,心生了敲诈勒索的野心。

只不过是找个冠冕堂皇得借口而已,把宗教拉进来,不过是因为宗教有广大信众,能得到信徒们的支持罢了。

而且宗教这东西,自古以来就是统治阶层的一个工具,目的只是为了实现利益而已。

阿拉伯王朝攻灭波斯,为的不是真的传播宗教,而是为了波斯高原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

尤其是公元六七世纪的波斯高原,比现在的生态环境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公元六七世纪的中东半岛,和现在基本上变化不大。

包括后来的奥斯曼帝国攻打巴尔干,最后一直打到维也纳,目的还是为了欧洲的土地和财富。

之所以不从海上进攻意大利,根本原因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就是渣渣,强的只有陆军而已,所以只能从陆地进攻欧洲扩张版图。

否则为什么不去撒哈拉发展,那里都是无主之地,沙漠里也有部落,为什么不向南扩张占领非洲。

不就是因为撒哈拉挡住了南下的通道,看不见太多的利益,这要是撒哈拉变成一马平川的沃野千里,阿拉伯人早就统一了非洲。

所以,无论打着什么宗教的幌子,其根本驱动力是利益,广义的利益。

经济利益是利益,肥沃的土地是利益,你的女人变成我的是利益,政治雄心也是利益,转移内部矛盾焦点也是利益。

十字军东征就是典型的内部矛盾转移焦点,同时收割财富利益的宗教政治。

由于欧洲中世纪的生产力低下,小冰期的到来,农业生产大幅倒退,宗教的残酷统治已经严重压迫老百姓生存。

为了转移内部不断发生的反基督活动,罗马教廷只好转移焦点,这个焦点就是一海之隔的异教徒***教。

打着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的幌子发起东征,实际上是消耗欧洲内部的热血青年,转移欧洲焦点矛盾,不至于引发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同时阿拉伯王朝正值末期,财富相当丰厚,通过宗教战争消耗欧洲诸国国内的不满,顺带掠夺阿拉伯财富。

而这些财富最后多数也没有落入基督教徒的手中,大都进入了权贵之手。

此番乌兹曼遣使岐帝国,无疑也是打着宗教的幌子。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思想哲学,并不应该被神话,沈云卿本身也不排斥宗教,因为宗教只要引导好,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把宗教作为执政纲领,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所以你低调传播宗教没问题,但是不能以强制手段让一亿人口一夜间都变成教徒,这是痴人说梦。

而且沈云卿对东亚圈子还是相当有信心,只要不是政府强制力皈依宗教,东亚圈子的老百姓基本上不会普遍信奉外来宗教,除非是被汉化和儒化的,如汉传佛教,就是被汉化、儒化的宗教。

儒家文明圈子的人没有天生的宗教信仰,唯一的信仰是祖宗,是土地,是繁衍子嗣,都是现实用信仰。

尤其是中国人,出海要拜妈祖,谋财拜财神爷,拜关公,高考要拜状元神,求子拜圣子娘娘,端午要祭屈原,拜佛也是求个心安理得,绝对都是实用信仰,现实主义者,从不来虚的。

即便是皇帝口中,朝廷宣扬的“天命”,也只是对国家命运的一种诠释,并不是什么宗教信仰。

因为中国人都知道,求人不如求己,求神不如靠自己这个道理。

神灵带不来吃喝拉撒,天上不会掉馅饼,不是朝着佛像磕三个响头,朝廷的税赋就能减掉三成,不是天天嘴里念几遍经文,百病就能消除。

即便是潜在的一些鬼神之说,也更倾向于泛灵论,既万物皆有灵的说法。

汉传佛教、道教、儒道都有这层精神境界,而其他宗教则都是完全的精神性剥夺,无宗教自由可言。

如有宗教自由,又何必刚生下来就洗礼皈依宗教,而且美其名曰是本教的习俗和规定。

其实根本狗屁,而是一旦人成年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很难受到宗教精神蛊惑加入宗教,所以就要从小给你戴上宗教枷锁。

看看中国之外的那些个宗教,哪里有什么宗教自由,都是刚生下来就强制入教,这也是宗教自由?

乌兹曼打着宗教的幌子,推行经济贸易掠夺之实,本质是为了财富利益。

沈云卿甚至相信,如果岐帝国掏一百万两黄金白送给乌兹曼,要求不传教,他们能立马答应,因为宗教根本就是个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