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824

第824章 下西洋

当年岐帝国取得呼延、天山两地之后,为了戍边巩固边防,从关内迁徙了一批勋贵和豪族定居戍边,但是要他们心甘情愿走,显然是不可能的,总得要一些政策。

就和现在朝廷政策一样,为了巩固领土和边防,朝廷会给迁徙的老百姓提供免税政策,免费发放农具,提供底价的畜力,供他们发展生产。

但是当时没有这么灵活的政策,因为朝廷远征之后财力见底,国力下滑,需要修生养息,财政资源上拿不出这么多。

加之当年没有工业体系,没有系统化的养殖业,许多物资成本其实高多的,做不到今天这么灵活。

所以只能许诺经济上的特权,只要不干违反乱纪和造反有关的生意,基本上最大程度开放了特权。

同时为了固边,呼延、云中、天山三地的人口只准迁入,不准回迁和迁出,就是为了防止人口流失。

但是这些豪族因为有经济特权可以经商,所以允许他们组织商队往来于关内。

近些年随着国内经济繁荣,出关谋生和做生意的百姓渐多,流动前往呼延、天山的内地岐人也增多,政策上有些松动,这些个偏远地区的豪族子弟出现在神都倒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这些豪族,多半认为手上的玉佩在天子脚下和在老家拥有一样的威慑力,所以就出现了白面秀才拿出玉佩吓唬周赋的情况。

这是幸亏周赋是有理智的,如果碰上其他勋贵和本地的世家子弟,多半就没这么好的运气,肯定是要被群殴。

了解完来龙去脉,沈云卿不得不正视这些偏远地区,但又在帝国版图关键节点上的地方豪族。

这些豪族按律法应该都已经削为平民,但是他们在当地控制了大量的经济产业,所以即便削除了爵位,实际形成的经济网络会给他们带来特权。

加之还有三品大员的玉佩,没有明确说明特权失效时间,这会给朝廷日后深化治理这些地方带来隐患。

之前沈云卿主要目光在关内腹地,还从来没有注意过关外的这些豪族,而且也从来没人提过,完全给疏忽了。

随着这些年全国经济形势的走强,这些处于版图边陲,但在关节点上的豪族们,在用过商业活动得到大量财富的同时,其野心弄不好也会迅速膨胀,这个必须警惕。

“多谢杨大人指点,此事本王会多加留意,也请杨大人尽快整理一份详细内容。”

“下官尽快给郡王一个详细结果,请郡王放心。”

“另外,免死金牌追的如何?”

“孟新洲的免死金牌应该已经沉没在淮河,由于其子嗣尽绝,这块免死金牌自动失效。而司马步由于传到第四代没有子嗣,这块免死金牌按律会自动失效,但尚不知落到谁人手中。

至于顾薛任和卢阳免死金牌,顾薛任查到目前为止,查到第九代断了香火,支系、旁系和主系均未查到免死金牌,因此也该自动失效,但就是不知免死金牌的下落。

而卢阳一脉现在查到一直有子嗣男丁,但支系、旁系太多,目前只查到了一些线索,尚未不得而知免死金牌在谁手中。”

“这免死金牌虽然不是贻害江山的物件,但要是落在歹人手里,确实特别棘手,尤其是吴廷琛案传开之后,多半全天下别有用心之人都在找此物,一定要加快速度尽早查明下落。”

“下官一定从速查找。”

免死金牌目前由太常寺、御史台和刑部在找,太常寺负责宗族事务,这件事责无旁贷。

沈云卿担心秘密结社知道还有五块免死金牌后,一定会暗中寻找另外四块好做文章。

免死金牌虽然不会撬动国家政治大局,但是用来祸害地方,激化民情还是办得到的,所以得要尽快找到另外三块免死金牌的下落。

就在当晚,女帝在御书房看书,周芳婵也在一旁的小桌前看书,女帝特意为她在御书桌旁准备了一个小桌,供她读书写字。

这时王素琴前来禀报:

“启禀陛下,长孙悠然的下落已经查到,不出陛下所料,那长孙悠然确实去了城东考场的公榜,被豹韬卫发现,现在就在儒林雅居客栈,是否立即拿下。”

“可否查明底细?”

“正在查。”

“那就不必抓了,反正是要参加殿试的。”

“但奴婢担心长孙悠然也许害怕女子身份暴露,不敢参加殿试弃考。”

“那就密切监视,若是发现长孙悠然弃考脱走,那就即刻捉拿,但要客气一些,不要弄伤,更不能弄残弄死了。”

“是,奴婢立即吩咐。”

长孙悠然原本是进不了贡生榜的,女帝为了把这位“长孙悠然”给钓出来,硬生生卡掉了一位考生,让长孙悠然顶了副贡一千名。

然后派人在各处官榜密布暗探眼线,专盯可疑人员,果然发现长孙悠然发现自己中榜后欢呼雀跃得意忘形,而且还十分的显眼。

之后几日沈云卿继续在轩禾东院面试,乌兹曼使团并不消停,像大爷一样吆五喝六,令人难以忍受。

“郡王,今天塞耶特又向属下索要女子供其享乐,已经被属下断然拒绝。”关歆岳道。

“简直是丢他们国家的脸!”

“其还嚷嚷要见陛下,臣担心塞耶特如此无礼,恐会令陛下震怒。”

“最近一直在琢磨着怎么对付这个王八蛋,有些事情看来不得不亲自出面去解决。这样吧,即刻再去万国公馆告诉侯赛因,明日本王约他在公馆磋商。”

“是。”

吩咐过关歆岳,沈云卿遂即进宫去见女帝。

“爱卿何事禀报?”

“启禀陛下,臣最近思来想去,这乌兹曼日渐跋扈,需得给以颜色,否则不能遏制目前事态的恶化。”

“哦,除了动兵,还有何法可加以制裁。”

“再三考虑后,臣想请命率船队出使乌兹曼。”

“什么啊!”女帝闻讯吓了一跳:“海郡王要去乌兹曼!”

“是的,臣要亲自去见新君伊萨德当面与他谈,与塞耶特之流恐怕谈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此去乌兹曼数万里之遥,朕岂能放心!”

“陛下,现如今我朝医术已经极为精妙,造船更是巨大,臣此去乌兹曼绝无瘟疫海难危险。”

“这也不行,此去乌兹曼少说一年半载,多则两三年,朕岂能舍爱卿而去。”

女帝现在是甩给过甩习惯了,万一哪天没得甩了,她会不习惯。

而且现在朝廷也少不了沈云卿,甭说要是路上有个三长两短,哪怕是离开国内两三年,这么大的摊子谁来收拾。

“陛下,臣此去会安排好诸事,还请陛下宽心。”

“非爱卿亲去不可?”

“并非一定要臣亲去,派遣其他使节也能前往。只是为了大局,需要臣亲自前往乌兹曼。此外我朝在南洲百夷有大量飞地,臣可藉此前去震慑宵小,安抚我朝飞地的子民。

同时臣此去乌兹曼,可以顺道寻访诸国,传播我朝王化,令外世不再小觑我朝。

此外,海政开禁的这些年,外世海盗猖獗,其中不少都是乌兹曼背后暗中支持,有必要以出使为名,加以剿灭,挫其锐气,以扬我朝国威、军威!”

沈云卿原本想都没想过要去中东,去中东来回一趟少说两年,简直是浪费他的时间和生命。

但最近塞耶特的表现,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使者该有的基本水准,可见乌兹曼有恃无恐自以为是,根本不把岐帝国放在眼里,有必要给点厉害,让他们收敛一下。

眼下朝中能够出使乌兹曼的官吏不在少数,但是能够把事情办圆满的恐怕没有一个,所以权衡再三,只能亲自下西洋去一趟中东。

“还请陛下允准。”

“也罢,既然海郡王认为极有必要,朕又岂能误国。”

“陛下圣明。另外,为反制乌兹曼的讹诈,臣建议在广州筹办‘期货’,以反制乌兹曼讹诈。”

“何为‘期货’?”

“此法是效法乌兹曼竞价之法,但又不同于乌兹曼。”

有鉴于乌兹曼单方面竞价出货和对岐帝国讹诈,现在有必要在广州开设期货交易,对抗经济入侵风险,转嫁经济矛盾。

岐帝国现在不是海洋型帝国,与英国的情况完全不同。

英国需要面对法国、西班牙的海外竞争,殖民地遍布世界,因此需要一个强大金融工具。

而在当时的伦敦期货交易所的券商、供应商和购买商,不止有英国人,还有来自欧洲列国的商人和投机客。

岐帝国现在周边没有一个可以平起平坐的大国,而且岐帝国供货大都本土体内循环,极少需要国外供货。

此外前来岐帝国购买商品的虽然都是外商,但是乌兹曼商人占了大多数。

也就是说,一旦在广州建立期货交易,乌兹曼商人是购买现货的主要对象。

这样一来,即便朝廷不动用行政力和国内民间资本干预,乌兹曼商人之间要得到货物,就必须他们自己先竞争,这就跟朝廷没什么关系了,是市场的商业行为。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乌兹曼商人沆瀣一气抱团操纵价格,把价格钉死在有利于他们的价格上吃入。

不过没关系,朝廷完全可以利用国内资本,甚至政治资本杠杆撬动期货,让期货价格达到朝廷所期望的价位。

同时外商不止有乌兹曼一家,其他国家商人也还是有的,尤其是印度沿海的邦国,数量不在少数,他们可不会听从乌兹曼商人的指挥。

所以市场只要有人竞争,哪怕没人竞争安排一些托,也能把价格往上抬,这样一来,可以把经济风险最大程度推给外国商人。

同时要进入岐帝国的期货市场交易,就必须使用岐帝国的黄金白银和铜币,进一步控制货币主权,并把岐帝国的货币主权扩散到整个贸易之路上。

因为只有持有岐帝国货币,才能在广州交易大宗商品,否则无法交易,这就迫使外商只能接受岐帝国的主权货币,除非你不想买,但显然不可能。